苻坚是前秦开国皇帝苻健弟弟苻雄的儿子,弑杀苻健的儿子苻生登上帝位。苻坚在位期间选贤任能,不但通过武力平叛安定国内、先后灭前燕等国统一了北方各割据政权,也在政治、教育、农耕生产和民族融合等方面励精图治,促成了前秦的强盛。但是随后苻坚逐渐骄傲,开始图谋东晋,不料率大军战败于淝[féi]水,国力衰弱后,后方各少数民族反叛,最后被姚苌[yáo cháng]所杀,之后前秦走向没落直至灭亡,其本人也被挖坟鞭尸。苻坚使前秦列身十六国最强大的国家,是当时封建帝王中的杰出人物。[1][4][5]
清河公主
妻子
苟皇后
妻子
张妃
妻子
苻雄
父亲
苟太后
母亲
苻丕
儿子
苻宏
儿子
苻晖
儿子
苻熙
儿子
苻诜
儿子
苻睿
儿子
苻琳
儿子
左划查看更多
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氐族首领苻雄的妻子苟氏怀孕,次年生下一子,即苻坚[1]。苻坚的祖父苻洪是氐族的首领之一,并已出任后赵的流民都督[2]。苻坚自幼表现的聪明守礼,深受祖父苻洪喜爱,8岁时苻坚主动提出要找个老师学习,苻洪欣然应允。[1]
东晋永和八年(公元352年),苻坚伯父苻健称帝建立前秦政权(国号“大秦”)[6]。苻坚被苻健封为龙骧[xiāng]将军[a],苻坚博学多才且志向远大,招纳结交豪杰,王猛、吕婆楼、张汪、梁平老等人都成为他的羽翼,薛赞、权翼也都称赞其“非常人”。[1]
东晋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苻健病死,其子苻生继位,苻坚被封东海王。苻生残暴,杀人如同儿戏。[6]两年后,由于薛赞、权翼劝说苻坚应该像商汤、周武王除掉夏桀、商纣一样除掉暴君苻生(“行汤武之事”),于是苻坚在众人的支持下杀了苻生和其亲信二十余人。开始苻坚担心难以服众,要哥哥苻法接替皇位,苻法以庶子身份不肯接受,在众大臣坚决要求下,苻坚登上帝位称大秦天王。[1]
苻坚登基后,开展一系列举措治理国家,选贤任能、明法峻刑、崇儒兴学、教化四方、推行节俭、发展生产。在经济方面,苻坚亲自耕种,妻子苟氏也亲自养蚕,开发荒山湖泊发展农副业,百姓休养生息,颁布法令约束商人的奢侈铺张,遇到天灾时苻坚也带头节衣缩食。法度方面,苻坚重用王猛,甚至严惩氐族勋贵为其立威,在苻坚支持下,王猛严格执行法律,几十天处死了二十多个不法的皇亲国戚和地方豪强,即便是苻健的妻弟也不例外。对待其他少数民族方面,苻坚宽容诚信,答应匈奴左贤王刘卫辰在内地拨给田地的请求,对袭击刘卫辰的云中郡护军贾雍进行免职处罚,要求贾雍派使者与匈奴和好,刘卫辰于是率族众居住内地并经常向朝廷朝贡,之后乌桓独孤、鲜卑没奕于也都率众投降苻坚。教育方面,苻坚广泛的兴建学校,请通晓经典的学者任教,对博学、实干及品行端正孝道的人进行表彰,并亲临太学考察学生督促学习。[1]
东晋兴宁二年(公元364年),苻生的弟弟汝南公苻腾谋反,被杀。王猛告诫苻坚,苻生的其他五个弟弟如果不除掉迟早都是祸患,苻坚没有听从。[8]
东晋兴宁三年(公元365年)苻坚改年号为建元。匈奴左右贤王刘卫辰、曹毂[gǔ]反叛,带领两万兵马屯兵马兰山,随后索虏、乌延等也反叛苻坚,并与刘卫辰、曹毂联合。苻坚率领精锐征伐,杨安、毛胜等作为前锋都督。曹毂的弟弟曹活在官川被杨安打败,曹活及四千多手下被杀。曹毂惧怕于是投降了,曹毂部下六千多户被迁移到长安。之后苻坚又进军斩杀乌延,邓羌也在木根山俘虏刘卫辰。苻坚从骢[cōng]马城到朔方沿途安抚各部落,册封刘卫辰为杨夏公仍让他统领族众。曹毂死后,苻坚拆分了他的部落,分别分封他的两个儿子曹玺、曹寅为骆川侯、力川侯,各领贰城以西和以东二万部落,被称为东曹、西曹。[9]当苻坚去朔方安抚各部落时候,淮南王苻幼趁机带杏城的兵马偷袭长安,被留守长安的李威斩杀。[10]
苻幼谋反时候,与晋公苻柳、赵公苻双有勾结,苻坚因为苻双是同母至亲的原因并没有追究。苻柳、苻双却又与魏公苻庾[yǔ][b]、燕公苻武同谋作乱。[12]于是在东晋太和二年(公元367年),苻双(上邽[shàng guī])、苻柳(蒲坂)、苻庾(陕城)、苻武(安定)先后反叛,并准备共同讨伐长安,苻坚分别派将平叛。杨成世、毛嵩等人讨伐苻双、苻武,王猛、邓羌讨伐苻柳,杨安、张蚝讨伐苻庾。杨成世、毛嵩被苻双、苻武击败,苻坚又派王鉴、吕光率精锐征讨,苻雅、窦冲率七千羽林骑作为后续,苻双、苻武在榆眉被王鉴等击败,被杀俘一万五千人,苻武放弃安定和苻双退到上邽,王鉴等人攻克上邽杀了苻双、苻武。苻柳在蒲坂看到王猛闭营不战,认为其怯战,留下儿子苻良守蒲坂城,自己带兵两万去攻打长安,路上被邓羌率领七千骑兵夜袭,退回蒲坂时又遭到王猛的截击,只剩几百骑逃回了蒲坂。不久蒲坂也被王猛攻克,杀了苻柳及其妻儿首级送到长安。王猛驻扎在蒲坂派邓羌、王鉴等攻陷陕城,将苻庾抓获送到长安。[11]苻庾对王猛表示他并不想反,但是他的兄弟们屡屡谋反自己难免牵连而死,苻坚无奈将其赐死,但是为了苻健有后,赦免了苻庾的儿子并由其长子继承魏公。[13]
此外,苻坚还组织平定了屠各部落的张网、羌族首领剑岐、张天赐的叛将李俨等。[1]
东晋太和四年(公元369),前燕不敌东晋的进攻,国君慕容暐[mù róng wěi]以割地为条件求救于前秦,苻坚派苟池等人率军与慕容暐共同抗击退晋军。此时前燕吴王、正南大将军慕容垂因躲避迫害投奔了苻坚,虽然王猛认为慕容垂的才略威望不会久居人下应该除掉,苻坚为了不破坏了招贤纳士的名声还是收留了他。东晋撤兵后慕容暐反悔割让土地的事,苻坚大怒,派王猛、梁成、邓羌率兵三万去洛阳攻打慕容暐的洛州刺史慕容筑,并任命慕容垂为冠军将军兼向导。慕容暐派慕容臧[mù róng zāng]率军去给慕容筑解围,却被王猛大破于荥阳[xíng yáng],慕容筑害怕投降了王猛。东晋太和五年(公元370年)苻坚又派王猛率领杨安、张蚝、邓羌等带兵六万讨伐慕容暐,最终攻进邺[yè]城,并追到高阳抓了慕容暐,前燕各州郡和附属前燕的少数民族都投降了苻坚。[1]
仇池氐族部落的杨世原本是献地投降苻坚并接受苻坚任命的,他的儿子杨纂[yáng zuǎn]继位后又接受了东晋的封爵并与苻坚断了关系,同时杨世的弟弟杨统在武都起兵与杨纂争夺地盘。苻坚派苻雅、杨安和王统率兵七万攻打仇池准备随后谋取宁益,在陕中打败杨纂的五万抗击军队和东晋梁州刺史杨亮派郭宝率的千余支援骑兵,杨纂败走,苻雅攻入仇池,杨统率众投降。杨纂的部将杨他派儿子杨硕秘密投降苻雅并答应做内应,杨纂害怕了,自缚投降。苻坚任命杨统、杨安镇守仇池,征服仇池。[1]
苻坚想用恩德服人,把王猛之前俘虏的前凉张天锡部将陰据和五千兵马全部送还了凉州,张天锡很害怕,派人到苻坚面前谢罪并表示愿意作为附属,苻坚册封张天锡。[1]张天锡名义上是苻坚的藩属,实际又与东晋结盟,[14]东晋太元元年(公元376年),苻坚派遣苟苌、毛盛、梁熙、姚苌等人正式征讨张天锡。张天锡在杀掉苻坚的使者后,先后派出马建、掌据、赵充哲迎战,均被打败。张天锡自缚投降,被苟苌押到了长安。张天锡所属郡县均投降苻坚,苻坚任命梁熙梁州凉史等职镇守姑臧,并将张天锡属地七千多富户迁徙到关中,征收税金赏赐出征将士。张天锡本人被封归义侯居住在长安。[15][16]
吐谷浑的碎奚也因为惧怕向苻坚进贡马匹和金银,接受苻坚的册封。[1]
几年间(公元369-公元376年),苻坚先后出兵,灭前燕、仇池、前凉,降服居于今靖远、景泰地区的鲜卑乞伏补所部,夺取今陕西汉中、四川大部分地区,灭前凉,占领河西,同年,攻取云中,灭鲜卑拓跋氏建立的代国。苻坚对于被他战胜俘虏或投降的慕容暐(前燕)、杨统(仇池)、张天锡(前凉)、碎奚(吐谷浑)、涉翼犍[jiān](代国)等人均予以赦免和任命。[1]另外,苻坚在位期间多次处理反叛,包括苻洛、苻阳(苻法之子)/王皮(王猛之子)等。[17]
东晋太元七年(公元382年),苻坚会见群臣,苻坚认为前秦实力(可以集结九十七万士兵)足以战胜东晋,提议亲征东晋。秘书监朱肜[zhū róng]对苻坚此提议大肆恭维,但是其他重臣则不以为然,权翼、石越等众多大臣认为,东晋没有过错,天时(天象)地利(长江天险)人和(君臣百姓)而言都不利于攻出兵。对此,苻坚认为这么讨论下去属于“盖自己的房子却跟路人商量(筑室于道谋)”[c],于是屏退群臣。苻融也表示已不宜伐晋,并指出后方鲜卑、羌、羯[jié]等民族隐患以及王猛不能攻晋的遗言,对此苻坚不悦,太子苻宏的反对出兵也被苻坚驳回。此时,冠军将军、京兆尹慕容垂站出来赞成苻坚亲征计划,引用诗经中“谋士太多就不能达成结论(谋夫孔多,是用不集)”的话,并举例晋武帝平吴,促使苻坚独断,苻坚大悦赏赐其500匹帛。随后又有沙门道安、张夫人、幼子苻诜[fú shēn]等提出不宜攻晋的建议,均被苻坚无视。[5]
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苻坚下诏伐晋,虽然苻融再次提醒鲜卑、羌虏在后方的隐患和富家子弟参军为官的风险,但苻坚都没有重视。苻坚派遣苻融带领张蚝、慕容垂等带二十五万兵作为前锋,并封姚苌作为龙骧将军,统领益州、梁州的军事。东晋方面,由谢石担任征虏将军、征讨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和谢琰(谢安之子)、桓伊等率领八万人抵御苻坚,同时胡彬率五千水军增员寿阳。十月,苻融攻占寿阳,获悉东晋军中缺少粮草,苻坚立刻留大军在项城,带八千骑兵赶与苻融汇合,并派尚书朱序去劝降谢石。作为东晋降将的朱序私下劝说谢石,趁前秦大军未到,攻击其先锋挫其锐气,谢琰也劝谢石听从建议。十一月,谢玄派刘牢之奔赴洛涧击败梁成,杀掉梁成和弋阳太守王咏,抓住前秦扬州刺史王显。谢石各路军水陆并发,苻坚在和苻融在寿阳城上观察晋军军事设施时,把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看成了晋兵,心生惧意。前秦军在淝水边驻扎,晋军不能渡河,谢玄派人以迅速决战为由劝前秦军后退让东晋军渡过淝水,苻坚打着让晋军渡河一半时攻打的算盘同意,却不料前秦军后撤便不能停,朱序在阵后大喊“秦兵败了”,军队大乱纷纷奔逃,东晋军乘势渡水攻打秦军,苻融也在战马倒地后被杀。前秦军一路溃逃,听到风吹鸟叫都以为是晋兵追来了。苻坚身中流矢,逃到淮北。谢安得知前秦兵败时正与人下棋,只故作淡定的说“孩子们已经打败敌军”,回内室时却连鞋的屐齿碰断了都没发现。[5]
前秦兵败淝水之战后,慕容垂部队得以保全,其子慕容宝劝说其杀掉苻坚,慕容垂没有听,而是将部队交给了苻坚。随后慕容垂借口去邺城祭祖,苻坚未听取权翼建议除掉慕容垂,放慕容垂离开。[1]慕容垂到达邺城后,向在邺城的苻丕表示了忠心,并听从苻丕的安排带兵去攻打进犯洛阳的翟斌。苻丕派苻飞龙和一千氐族骑兵做慕容垂的副手。因为拜祖的事慕容垂抗命进入邺城并杀了亭吏烧了亭子,石越建议苻丕除掉慕容垂,苻丕念及慕容垂在淝水一战后的忠诚表现没有同意。慕容垂到河内地区后,杀了苻龙飞和氐族士兵,招募将士达到三万人。翟斌带兵投靠了慕容垂,慕容垂想攻占洛阳但是苻晖固守,慕容垂众人认为不如北进攻占邺城。此时慕容垂留在邺城的子侄们也按照他的要求在赵、魏地区召集兵马,并击杀了苻丕派去讨伐他们的石越。慕容垂带兵到荥阳后,在东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慕容垂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燕王,改年号为燕元,行事礼仪如皇帝。自此慕容垂与苻坚彻底分道扬镳[biāo],走上独立复燕之路。[19]
公元384年,原前燕国君慕容暐的弟弟慕容泓[mù róng hóng]纠集几千鲜卑人反叛苻坚,并击败了苻坚派将军强水率领的平定部队。苻坚听了权翼的计谋后,派儿子苻叡[ruì]带兵五万到华阴讨伐慕容泓。由于苻叡骄傲轻敌,大败丧命。因苻叡之死苻坚迁怒以司马身份参加战斗的羌族姚苌,杀了姚苌的参军赵都,因此姚苌也反叛苻坚。此时慕容泓已经发展到十多万人,向长安进逼,改年号为燕兴(建立西燕)。后慕容泓被部下所杀,慕容冲自称皇太弟继续进逼长安。[1]
公元384年,经过在长安西的一场厮杀,慕容冲被追赶到阿旁城,苻坚怕有埋伏退回长安,后派儿子苻晖出战慕容冲,多次战败。苻坚如谣言“帝入五将方长久”携家眷进入五将山,姚苌派遣吴忠包围苻坚,苻坚部下众人四散,仅剩身边十余人,苻坚神色自若的吃饭,等待被抓。苻坚被抓后,不交玉玺也不让帝位给姚苌,反而痛骂他,最后被勒死在平佛寺中。姚苌为了掩盖杀掉苻坚的事情,追谥苻坚为壮(庄)烈天王、世祖宣昭皇帝。[1][3]
姚苌称帝后,与前秦残余的势利(苻登)作战接连失败,掘苻坚坟墓鞭尸泄愤。[20]
九年后,前秦残余势力灭亡。[1][21]
苻坚墓位于今天陕西省彬州西南三十里的水口镇九田村,茔[yíng]域占地面积约四五百平方米,墓冢为斜长形,南端高3米,宽7米,北端高2米,宽3米,南北总长21米,被称为为“长角冢”,长角即取义于畜牧牛、羊的意思。[22]苻坚墓现为陕西省级文化保护单位(省保第二批编号6120023)。[23]
苻坚当皇帝后,大力兴办学校教授儒学经典,在别人推荐下下令在太常官韦逞的母亲宋氏家中开设讲堂,选送120人随宋氏“隔绛[jiàng]帷而授业”。宋氏成为我国古代第一位政府官学的女教师,并被封为“宣文君”以示褒奖。[24]
苻坚起兵攻晋前征求大臣意见,石越认为从地利看东晋有长江之险,苻坚却认为孙吴三代江东基业依然被灭,自己兵多将广,甚至每人把一根马鞭扔到江中都能截断大江——“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1]
苻坚大军亲征东晋,谢安任命谢石为大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谢安表面淡定寻乐,暗地里谋兵布阵,并集中刘牢之五千劲旅通过夜袭给了苻坚当头一棒。苻坚与苻融在寿春城上观看东晋军队时,甚至把山上的草木看成了晋兵。——“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是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故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怃[wǔ]然有惧色。”[1]
淝水之战中,前秦大败,东晋乘胜追击,山风和鸟叫都被以为是晋军追来了。——“坚大惭,顾谓其夫人张氏曰:‘朕若用朝臣之言,岂见今日之事邪!当何面目复临天下乎?’潸[shān]然流涕而去。闻风声鹤唳[lì],皆谓晋师之至。”[1]“王师乘胜追击,至于青岗,死者相枕。坚为流矢所中,单骑遁还于淮北,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25]
人物 | 与苻坚关系 | 介绍 |
苻洪 | 祖父 | 西戎氐族酋长 |
苻健 | 伯父 | 苻洪第三子,前秦开国皇帝 |
苻雄 | 父亲 | 苻洪第四子(季子),苻健称帝的功臣元勋 |
苟氏 | 母亲 | - |
苻生 | 堂兄弟,苻健第三子 | 前秦第二位皇帝,生性残暴 |
苻法 | 兄长(庶子) | 被苟氏派人所杀,追封秦王,谥号“哀” |
苻融 | 弟弟 | 封阳平公,后封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为苻坚多出谋、带兵,最终死于淝水之战,追封大司马,谥哀公 |
苻洛 | 堂兄弟 | 苻健的侄子,起兵反苻坚失败,被流放凉州[17] |
苻苌、苻靓、苻觌[dí]、苻方、苻硕、苻腾、苻柳、苻桐、苻廋[sōu]、苻武、苻幼 | 堂兄弟 | 苻健之子,苻生兄弟[26] |
苻宏 | 儿子 | 苻坚立的太子 |
苻丕 | 儿子(长庶子) | 封长乐公,继苻坚为前秦皇帝,后为晋将冯该击败斩首 |
苻晖 | 儿子 | 封平原公 |
苻熙 | 儿子 | 封广平公 |
苻睿 | 儿子 | 封巨鹿公,讨伐王泓时轻敌被杀 |
苻阳、苻敷 | 侄子 | 苻法之子,分别被封东海公、清河公,后苻阳造反,被谴到高昌 |
苻朗 | 堂侄 | 风流有才学且性格不羁,后投降东晋,受谢安等礼遇,最终被金谗言杀害。善于品鉴美食,有“苻朗皁[zào]白”之说 |
苻登 | 族孙 | 苻丕死后称帝,成为前秦第五位皇帝,战败于姚苌之子姚兴,被杀[27] |
王安石评价苻坚:有智慧却不能见机行事,喜功却不懂隐忍,不然的话强秦取代东晋是没有什么难度的。(“苻坚智大而不见几,好功而不忍,内有慕容垂之徒不诛,而外欲伐晋……不然,以秦之强,而欲取晋,何难之有?”)[28]
《晋书》记载“(苻坚)性至孝,博学多才艺,有经济大志,要结英豪,以图纬世之宜。”[1]
司马光认为苻坚是因为屡次获胜变的骄傲导致失败——“坚之所以亡,由骤胜而骄故也。”[29]
何去非认为从苻坚晚年的悖谬和刚愎自用来看,即使王猛活着,苻坚也不会听从他的意见,也无法挽救前秦的灭亡——“以坚之晚而昏悖自用,虽景略尚在,固将不用其言,而亦无以救秦之往矣!”[30]
华裔历史作家陈舜臣认为:苻坚是一个令人畏惧的理想主义者,他希望建立有史以来第一个实现民族融合的大帝国。[31]
中国台湾作家柏杨评价“在大分裂的时代中,苻坚大帝以超时代的睿智之姿,出现舞台,为困难的北中国(他所统治的版图)人民,带来一个太平盛世”,[32]同时将苻坚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列为仅有的五个有资格称为大帝的人。[33]
历史学家田余庆评价“苻坚统治北方的二十多年,是十六国时期最好的一个阶段”,在民族关系方面苻坚有三点不同于前几个政权:“第一,采取民族绥[suí]抚政策,不滥杀被征服民族人民,还尽量礼遇优容他们的统治阶层人物;第二,打击氐族守旧豪帅,使吏治相对来说青平一些;第三,使用汉人士族为朝廷官吏和关东诸州刺史,并且崇尚儒学”,总的来说“民族融合方面,前秦氐人政权所取得的的成就,远远超过前此匈奴、羯、鲜卑慕容部建立过的政权”。[34]
展开
[a]根据《晋书》记载苻健封苻坚为龙骧将军(“健之入关也,梦天神遣使者硃衣赤冠,命拜坚为龙骧将军,健翌日为坛于曲沃以授之。”[1])其祖父苻洪被(后赵)石虎(季龙)封为龙骧将军(“季龙灭石生,洪说季龙宜徙关中豪杰及羌戎内实京师。季龙从之,以洪为龙骧将军、流人都督,处于枋头。”[1]),父亲苻雄也被封过龙骧将军(后赵)(“雄字元才,洪之季子也……赵建武中以功拜龙骧将军。”[7])。
[b]苻庾[11]亦有称之“苻廋”[12]
[c]晋书记载此为慕容垂所说[18]
展开
[1](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卷82-130[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12: 1748-1782. 7-206-02356-8.
[2]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历史[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4.07: 149-150. 7-5000-5469-6. (2)
[3]崔鸿撰. 丛书集成初编 十六国春秋[M]. 1937.06: 19-32.
[4](宋)司马光编纂. 资治通鉴 2[M]. 长沙: 岳麓书社, 2016.10: 280-359. 7-80761-037-3.
[5]司马光. 资治通鉴[M]. 陈磊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03: 120-128. 978-7-101-05516-0.
[6]乔继堂主编. 正说历朝八十帝 上[M]. 北京: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9.05: 202-215. 978-7-5068-7142-6. (2)
[7]汤球撰. 十六国春秋辑补[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8.06: 243. (2)
[8](宋)司马光编纂. 资治通鉴 2[M]. 长沙: 岳麓书社, 2016.10: 294. 7-80761-037-3.
[9](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卷82-130[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12: 1751. 7-206-02356-8.
[10](宋)司马光编纂. 资治通鉴 2[M]. 长沙: 岳麓书社, 2016.10: 296. 7-80761-037-3.
[11](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卷82-130[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12: 1752. 7-206-02356-8.
[12](宋)司马光编纂. 资治通鉴 2[M]. 长沙: 岳麓书社, 2016.10: 299. 7-80761-037-3.
[13](宋)司马光编纂. 资治通鉴 2[M]. 长沙: 岳麓书社, 2016.10: 301. 7-80761-037-3.
[14](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卷82-130[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12: 1356. 7-206-02356-8.
[15](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卷82-130[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12: 1356-1357. 7-206-02356-8.
[16](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卷82-130[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12: 1757. 7-206-02356-8.
[17](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卷82-130[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12: 1760-1761. 7-206-02356-8. (2)
[18](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卷82-130[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12: 1767-1768. 7-206-02356-8.
[19](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卷82-130[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12: 1866-1870. 7-206-02356-8.
[20](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卷82-130[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12: 1800. 7-206-02356-8. (2)
[21]邹裕. 甘肃记忆中的历史人物[M]. 兰州: 敦煌文艺出版社, 2021.01: 50-53. 978-7-5468-1990-7. (2)
[22]网友称“苻坚墓”错刻成“符坚墓”,咸阳官方:错别字已更正.今日头条. 2021-11-30[2023-03-01].
[23]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文物局. [2023-03-01].
[24]汪鹏编著. 南北朝[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02: 55. 978-7-5331-8783-5. (2)
[25](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卷37-81[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12: 1247-1248. 7-206-02356-8. (2)
[26](宋)司马光编纂. 资治通鉴 2[M]. 长沙: 岳麓书社, 2016.10: 258. 7-80761-037-3.
[27](唐)房玄龄等撰. 晋书 卷82-130[M].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5.12: 1787-1791. (3)
[28](宋)王安石撰, 张鹤鸣整理. 王安石全集 3[M]. 武汉: 崇文书局, 2020.06: 23. 978-7-5403-5560-9.
[29](宋)司马光编纂. 资治通鉴 2[M]. 长沙: 岳麓书社, 2016.10: 359. 7-80761-037-3.
[30](宋)何去非撰, 毛元佑译注. 白话何博士备论[M]. 长沙: 岳麓书社, 1997.09: 230-231. 7-80520-738-0. (2)
[31](日)陈舜臣著, 梁适雨译. 大家小书:中国豪杰 (精装)[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20.04: 139. 978-7-200-15351-4. (2)
[32][北宋] 司马光 著 , 柏杨 译.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苻坚大帝淝水之战[M]. 沈阳: 万卷出版公司, 2011.06: 1-5(导读). 978-7-5470-1508-7.
[33]王兆贵. 专家:中国历史上有资格称大帝的仅五人.凤凰新闻. 2015-08-29[2023-03-24].
[34]田余庆. 东晋门阀政治[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5: 182. 978-7-301-20435-1.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5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