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园包子”历经近百年,陪伴重庆人民与这座城共同成长。它起源于重庆民国时期的1931年,在重庆城鱼市街(现在的较场口得意广场轻轨通风口前),享有中华名小吃、重庆老字号、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十大包子名店及中国特色包子等荣誉,是“老重庆”耳熟能详的食店,婆婆辈儿提到九园包子总是舌下生津。上个世纪30年代,九园老板叫苏泽九,苏原为孙中山革命军喻毕威部的参谋长,后退伍,由开书画店的公孙长治资助2000个大洋开办餐馆,公孙长治以苏泽九名字的第三字“九”为题材,取名“九园”,有期盼“长久”之意。而后九园落户小什字,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小什字附近以新华路、打铜街为主的几条街道,被喻为中国的“华尔街”,从朝天门到小什字的公路上汽车很少,从车里出来的人,常常是著名的银行家。“九园包子”是那个时候的重庆“城里人”最“资格”的食肆。[1]
民国时期1931年,重庆城鱼市街(现较场口)一家叫“九园”的小吃店开张了,老板苏泽九原为孙中山革命军喻毕威部的参谋长,退伍后用2000个大洋开办了餐馆。他的包子选料上乘,每天只做500客位,上午10点开门,售完为止,一时间“洛阳纸贵”,人们争相品尝。2016年在重庆中山四路重装开业,开业第一天就出现火爆排队现象。“老字号”应时而变,时尚年轻创新升级,倡导健康早餐,快乐生活,获年轻人喜爱。
1931年九园包子第一家店在重庆城鱼市街(现较场口得意广场轻轨通风口前)开业
80年代九园包子开设三家门店,新华路、民族路店先后因旧城改造闭店
2004年九园最后一家门店上清寺中山四路店因旧城改造关门歇业
2014年“九园包子传统制作技艺”入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7年10月九园包子于重庆上清寺中山四路重装开业,正式复出
2018年5月重庆博茂餐饮集团获得高榕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截止2019年12月,重庆博茂餐饮集团先后获的熊猫资本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 旗下子公司「茂隆科技」获汉能创投的天使轮投资。
九园包子有中华名小吃、重庆老字号、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十大包子名店、重庆市著名商标及中国特色包子等荣誉。
来九园,爱上吃早餐
●唤醒城市的飘香热气
花少的时间
吃暖的早餐
●近在身边的贴心食肆
稳定的好味
活得更健康
●告别平淡的进化好味
时刻有元气
1九园包子 | 九园酱肉包 | 非遗技艺酱肉包,油润可口留驻心,酱香浓郁传百年,进店必点。 |
2九园包子 | 九园糖包 | 细磨坚果糖心,口口留香甜不腻 |
3九园包子 | 重庆糯米团 | 重庆传统早餐,手包糯米团 |
4九园包子 | 重庆豆腐脑 | 九园招牌小吃,微火熬浆,豆腐脑浇卤舀上满满的佐料,口感细嫩柔软 |
5九园包子 | 桂圆八宝粥 | 配4种以上食材,香糯甘甜,元气早餐粥 |
6九园包子 | 重庆油茶 | 幼时油茶味道,传承一代人的记忆 |
展开表格
去皮肋条肉1斤,干贝7克,味素5分之一克,香油5分之一克,净熟火腿30克,猪油75克,酱油5克,料酒5克,胡椒粉少许,大虾米15克,甜酱半克,精盐少许,口蘑8克,瘦肉1两,小葱5克,老姜一片。
干贝洗净捞出盛入碟内,放老姜,小葱一节,用清水少许蒸耙后取出撕碎。(葱姜扔掉)
大虾米洗净,用沸水泡涨。
口蘑用沸水泡涨,洗净,切成薄片。
火腿切豌豆粒那么大。
瘦肉1两去筋,垂成绒。[2]
去皮肋条肉切成3.5厘米长,2厘米宽,3毫米左右的块。
锅烧热,下猪油,肉块,炒六成熟,放盐,大虾米,甜酱,酱油(3克)料酒,炒到9成熟哦,然后下干贝,口蘑,稍微炒下出锅。
然后把炒熟的肉剁成绿豆大的粒。
把肉茸,味素,胡椒粉,香油,火腿,葱花,酱油(2克),拌匀,加入上面的绿豆大小肉末拌匀。
发面
特级面粉1斤加入冷水4两左右,面肥30克左右,饴糖60克,牛奶65克,揉匀。
发酵好后(如棉花状态)加入白糖30克,苏打半克,(用做蛋糕的电子秤称)泡打粉半克,揉匀就可以用了。
面剂子的大小大概一个一两。面很软,手艺不好的还是不要试了。
包好后,放在已经开了的蒸笼上,旺火蒸6分钟。
猪板油75克、蜜枣适量、蜜樱桃适量、蜜瓜条适量、核桃仁适量、芝麻适量、白糖50克,纯牛奶270克。[2]
将核桃仁用研钵磨碎。
蜜枣、蜜樱桃、蜜瓜条、切碎。
芝麻用擀面杖擀碎一些。
把蜜枣、蜜樱桃、蜜瓜条、核桃仁、芝麻碎倒入碗中混合。
倒入白糖彻底搅拌均匀。
发面
发酵面粉时,将将酵母粉放入温水中拌匀、静置、溶解,发面要多揉和,令其质软如绵,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团;发面加少许白糖和化猪油揉匀,将揉好的面团放入盆中,盖上纱布发酵2小时。
特级面粉加牛奶、饴糖、老面发酵,再加白糖、苏打揉匀擀成面皮。
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撒有一层薄粉的案板上,充分地揉压出里面的空气。
制皮
松弛后的面团用刀切成两份,再分别揉搓成长条。
用刀切开成约40克重的剂子。(剂子要用湿纱布盖起来以防表面发干)
将剂子按扁,然后用擀面杖将它擀成中间略厚边缘稍薄的面皮。
取适量的馅料放入面皮中央。
由一处开始先捏出一个褶子,然后继续朝一个方向捏褶子。
蒸煮
蒸锅内放入适量的水,在蒸屉上刷一层薄油或垫上屉布,放入饧发好的生胚,盖严锅盖,大火,蒸约18分钟后关火,等约3分钟后再打开锅盖,取出即可。
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重庆,因含香茴甜、酱香浓郁而闻名全国的九园包子,在主城消失十多年后,2011年11月在上清寺中山四路1号恢复营业。
复出后的九园包子在口味、视觉上有哪些不同?九园蒸菜馆有关负责人透露了原因:在制作工艺、重量上均沿袭传统,酱肉、素菜包重量均为1.5两/个,馅0.7两,皮0.8两。“现在的九园包子面皮白洁,无添加剂,是通过选材和制作工艺达到优效的。”据介绍,原来的九园包子,面皮用料为普通的富强粉,选择玫瑰粉,皮更洁白口感更松软。面皮以前加入了奶粉,换成鲜牛奶。“促进面皮洁白度,而且更具营养。”
该负责人还透露,馅料中的前胛肉和五花肉比例,原来是3:7,变为7:3,更满足现代人少油的饮食习惯。”
[1] 九园包子全新亮相 开业三天6、7、8折等你尝鲜 · 腾讯网[引用日期2017-04-26]
[2] 重庆老字号故事展播:九园包子 · 腾讯网[引用日期2017-08-28]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