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演义》中,高览曾和许褚大战而不分胜负。曹操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计,命高览、张郃率兵劫曹营,遭埋伏兵败,惧罪而降于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后随曹操出征汝南,率军伏击刘备,三合斩刘辟,正欲擒刘备,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3]
在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高览与颜良、文丑、张郃被后世并称为“河北四庭柱”,武艺高强,浑身是胆,高义傲骨。[4]
许褚
对手
徐晃
对手
建安五年(200年),淳于琼与颜良、郭图攻打驻守白马的东郡太守刘延,遭曹操轻兵掩袭,仓猝逆战,主将颜良被斩,淳于琼等败走。两军对峙于官渡。[5]同年十月,袁绍使淳于琼等五人率兵万余,押运粮车,沮授建议派出蒋奇在其外围,防止曹操钞掠,袁绍没有听从。[6]
淳于琼在袁绍营北四十里的乌巢驻扎。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暗夜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7]
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后,一方面派轻骑救援,另一方面命令高览和宁国中郎将张郃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当曹军急攻乌巢淳于琼营时,袁绍增援的部队已经迫近。曹操励士死战,大破袁军,曹军骁将乐进斩杀淳于琼等,并将其粮草全数烧毁。高览、张郃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导致了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的胜利,高览之后的生平事迹史书无载。[8][7][6]
在李善注《昭明文选》卷四十四《檄吴将校部曲文》中,提到“官渡之役,则张郃高奂举事立功”,清代胡克家为《昭明文选》所作的注解《文选考异》中认为,《魏志》记载官渡之战投降的是张郃和高览,《檄吴将校部曲文》记载是高奂,应该是高览另一个名字。[1]
《三国志》的卷一《武帝纪》和卷六《袁绍传》记载,因为张郃、高览投降曹操,袁绍大军崩溃。但《三国志》卷十七《张郃传》中记载,淳于琼遭到曹操攻击时,张郃劝说袁绍救援,而谋士郭图认为应进攻曹操大营,曹操势必回救,淳于琼不救自解,袁绍听信郭图,只派遣轻骑援助淳于琼,而派张郃、高览领重兵攻打曹军大营。淳于琼被杀,曹操大营也无法攻下,袁绍大军崩溃。郭图因此诬陷张郃,张郃和高览因惧怕被追究,投降曹操。两处记载不同在于,是张郃、高览投降导致了袁军大败,还是因袁军大败,张郃又被诬陷才导致投降,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也特意提及这点。[2][8][5]
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在《檄吴将校部曲文》中说“官渡之战,张郃、高奂,举事立功。这一辈几百人,全都忠壮刚烈,有智慧有仁义,全部与丞相参画策略,折冲讨难,消灭敌军,静安国内,岂能轻易举动呢!凡是对人民立下丘山之功的人,国家都不会忘记他,决不会鸟尽弓藏的。”[1]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世之名将。”[9]
小说《三国演义》中高览与张郃、淳于琼被称为俱世之名将。在官渡之战中,高览曾和许褚大战而不分胜负。曹操偷袭乌巢,袁绍从郭图之计,命高览、张郃率兵劫曹营,遭埋伏兵败,惧罪而降于曹操,被封为偏将军、东莱侯。后随曹操出征汝南,率军伏击刘备,三合斩刘辟,正欲擒刘备,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在罗贯中的笔下高览武艺高强、勇猛果断,“三通鼓罢,袁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左右排列着张郃、高览、韩猛、淳于琼等诸将。”“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曹操令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军,齐冲彼阵。”“玄德方欲退后,只见山头上红旗磨动,一军从山坞内拥出,为首大将,乃高览也。”[10][11]
在张国良评话《三国》中,高览与颜良、文丑、张郃被后世并称为“河北四庭柱”,武艺高强,浑身是胆,高义傲骨,和张飞是同一级别的猛将。如“当时,张飞在战场上快速奔跑,厮杀,突然有一员大将从他旁边擦肩而过。张飞知道此人肯定是曹将,但不认识是谁。他不管三七二十一,突然朝着高览右腿一矛刺去,高览也不是吃素的,毕竟是四庭柱之一,反应迅速,举起兵器,挡住张飞的丈八蛇矛。张飞在三国时期,就是一杆秤,许多名将都要在他这杆秤上来衡量一下,到底是五十斤、八十斤,还是一百斤。天下第一的吕布在虎牢关前打得张飞毫无招架之功,因此吕布的战力是一百二十斤。关羽的战力在张飞这杆秤之下,是一百斤,与张飞相当,许褚的战力在张飞这杆秤下,只有八十斤,现在,高览的战力竟然有一百斤,令人匪夷所思。”[4]
影视名 | 年份 | 类型 | 饰演者 |
《三国演义》 | 1994年 | 电视剧 | 芒莱[12] |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 | 2018年 | 电视剧 | 屈扬[13] |
展开
[1]李善注. 《昭明文选》. 南朝: 卷四十四《檄吴将校部曲文》.
[2]陈寿. 《三国志》. 西晋: 魏书·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3]罗贯中.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第三十回.
[4]张国良. 《三国》. 20世纪80年代: 卷一千里走单骑.
[5]陈寿. 《三国志》. 西晋: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6]陈寿. 《三国志》. 西晋: 卷六 魏书六 董二袁刘传第六.
[7]陈寿. 《三国志》. 西晋: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
[8]范晔. 《后汉书》. 南朝: 卷七十四上 袁绍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上.
[9]罗贯中.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第二十二回.
[10]罗贯中.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第三十回.
[11]罗贯中.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第三十一回.
[12]三国演义.豆瓣电影. [2024-01-15].
[13]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豆瓣电影. [2024-01-15].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7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