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寅生1959年进入中国乒乓球队,球员时期获得三届世乒赛团体冠军和一届双打冠军,[3]他在与日本球员星野的比赛中打出的“十二大板”成为国乒历史上最高光时刻之一,最终逆转取胜,帮助中国乒乓球队首次夺得世乒赛男团冠军。[4][5]1965年,徐寅生退役,担任中国乒乓球男队教练,[6]1970年出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率队夺得世乒赛男团冠军和男单冠军。[7]1977年被任命为国家体委副主任,[8]1979年担任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4]率领中国乒乓球队走出困境,重回巅峰。[8][9]1995年,徐寅生当选国际乒联主席。[10]积极推动小球改大球等改革创新方案,令乒乓球运动的职业化和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8]2000年,徐寅生正式从领导岗位退休。[8]2009年,徐寅生辞去担任了31年的中国乒协主席的职务,[8]2010年,徐寅生担任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2]
从1959年进入中国乒乓球队,到1970年出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徐寅生始终致力于推动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和改革,[11]1979年开始作为中国乒乓球掌舵者,他在振奋民族精神乃至外交方面均做出巨大贡献。[12]
傅其芳
老师
徐寅生1938年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苏州,徐寅生在一家兄弟姐妹八人之中是最小的,少年时,徐寅生迷上乒乓球,1955年,当时在上海光大中学读书的徐寅生通过刻苦训练进入上海市学生队,[4]当时上海市举办多项乒乓球比赛,徐寅生多次取得好成绩。[13]1956年,徐寅生进入上海市代表队,[4]同年四月代表上海队参加与罗马尼亚队的比赛,这是徐寅生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13]1959年,徐寅生成为国家乒乓球集训队成员。[4]
1959年,徐寅生代表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多特蒙德世乒赛,中国队在男团项目发挥失常无缘决赛,但队友容国团夺得男单冠军,成为新中国第一位世界冠军。[9]容国团夺冠令中国乒乓球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国际乒联决定,两年后的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办。[9]北京世乒赛上,徐寅生代表中国队战胜当时的世界霸主日本队,首次夺得世乒赛男子团体世界冠军。[14]在男团决赛与日本名将星野的比赛中,徐寅生打出经典的十二大板,成为中国乒乓球史上的最高光时刻之一。[9]在该届世乒赛上,徐寅生还收获男单季军。[4]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在布拉格举行,中国队与联邦德国队在半决赛中交手,徐寅生一胜一负,帮助中国队闯入决赛。[15]决赛中再次遭遇日本队,徐寅生战胜名将荻村和三木,中国队最终以5比1再胜日本队,蝉联世乒赛男团冠军。[16]同时他与庄则栋合作,夺得男子双打亚军。[4]
1965年,第28届世乒赛在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举行,[17]徐寅生代表中国队出战,最终在决赛中再次击败日本队,实现世乒赛男团三连冠。[17]在该届世乒赛上,徐寅生与庄则栋合作,夺得男子双打冠军。[4]同年,徐寅生退役。[6]
退役之后,徐寅生出任中国乒乓球男队教练,[6]1970年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第二任总教练,同时主管男队。[18]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时隔六年后再次征战世乒赛。[11]该届世乒赛男团决赛中,中国队以5比2击败日本队,捧回世乒赛男团冠军。[19]但是男子单打无缘金牌,徐寅生尝试改革,他认为中国队长期依赖的直板快攻型打法需要改变,他坚持速度与旋转结合,向“快、准、狠、变、转”的方向发展。[11]徐寅生通过激将法,让主打直板正胶的郗恩庭改变打法,变为直板反胶,在徐寅生的重点培养下,郗恩庭刻苦训练了一年之后,于1973年参加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32届世乒赛。[11]男单决赛中郗恩庭面对此前一届世乒赛上战胜自己的老对手瑞典名将本格森,最终实现复仇,夺得该届世乒赛男单冠军,这是徐寅生技术创新的成功典范。[11]该届男团决赛中,中国队派出许绍发等首次征战世乒赛的年轻球员出战,小组赛中不敌瑞典,以第二名成绩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比赛中,中国队连胜日本和前苏联,但是由于小组赛不敌瑞典,导致总成绩不如对手,最终收获亚军。[20]
1975年第33届世乒赛开战前,李富荣接替徐寅生,成为国乒第三任总教练。[18]
1977年,徐寅生被任命为国家体委副主任,是当时担任领导职务最高的退役运动员。[8]1979年,徐寅生出任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4]同年中国乒乓球队在世乒赛遭遇滑铁卢,仅仅拿到混双冠军,当时徐寅生立下军令状,他表示:“(中国队)再输我就辞去乒协主席职务。”[8]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乒乓球队卧薪尝胆,两年之后的世乒赛,中国队历史上首次包揽世乒赛全部七个项目的冠军。[8]1981年,徐寅生参与创办了《乒乓世界》杂志,这也是中国乒协主办的首个乒乓球刊物,徐寅生担任总编辑。[21]
1989年,中国乒乓球队陷入低谷,1991年千叶世乒赛男团只收获第七名,创造世乒赛男团历史最差战绩,并连续三届世乒赛无缘冠军。[22]危急时刻,身为中国乒协主席的徐寅生提出“直拍横打”的概念,刘国梁成为最早一批使用这项技术的球员。[23]同时,徐寅生任命蔡振华重新组建中国乒乓球男队,[22]终于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上包揽全部七项冠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队包揽了四枚金牌,重回巅峰。[9]
1995年,徐寅生当选国际乒联主席,成为首位担任该项职务的中国人。[10]他在一次去日本参加活动时看到当地中老年乒乓球爱好者在打直径44毫米的大球,深受启发,徐寅生认为相比于正式比赛使用的38毫米小球,大球速度慢、旋转弱,有利于提高比赛的观赏性。[11]随后他积极推动大球的发展,2000年扬州乒乓球世界杯,40毫米的大球首次在正式比赛中使用。[11]
在国际乒联主席岗位上任职四年,徐寅生还创建并完善了乒乓球职业巡回赛,新设女子世界杯和世界俱乐部锦标赛,世乒赛也开始拥有企业赞助,在徐寅生的努力下,乒乓球运动的职业化和商业化程度越来越高。[8]
1999年,徐寅生主动放弃连任国际乒联主席一职,沙拉拉接替他成为新一任国际乒联主席,同时邀请徐寅生担任国际乒联顾问。[4]2000年,徐寅生正式从领导岗位退休。[8]2009年,徐寅生辞去担任了31年的中国乒协主席的职务,[8]蔡振华成为新一任中国乒协主席。[24]2010年,徐寅生担任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2]
球员时期 | ||
时间 | 赛事 | 荣誉 |
1961年 | 北京世乒赛 | 男子团体冠军[14] |
在男子单打季军[4] | ||
1963年 | 布拉格世乒赛 | 男子团体冠军[16] |
1963年 | 布拉格世乒赛 | 男子双打亚军[4] |
1965年 | 南斯拉夫世乒赛 | 男子团体冠军[17] |
1965年 | 南斯拉夫世乒赛 | 男子双打冠军[4] |
教练时期 | ||
1971年 | 名古屋世乒赛 | 男子团体冠军[19] |
1973年 | 南斯拉夫世乒赛 | 男子单打冠军(球员郗恩庭夺得)[11] |
“运动健将”[4]
1958年
“体育运动荣誉奖章”(3次)[4]
1961年至1965年
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25]
197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杰出运动员”[4]
1984年
“建国四十五周年体坛四十五英杰”[4]
1994年
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勋章”[10]
2000年
展开
“徐寅生直拍快攻打法,技术全面,战术灵活,球路变化多,正手侧上、下旋奔球以及反手位低抛发球很有特色,打球善于动脑,素有乒坛‘智多星’之称。”——(新浪体育)[4]
“为了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徐寅生提议把球加大。这项改革从请上海红双喜试制大球样品供各国运动员试打,到在苏州举办大球国际邀请赛,让优秀运动员进行比赛实践,中国乒协科研机构为大球提供各种技术数据,徐寅生无不亲力亲为。他还建议世界锦标赛用企业冠名赞助的办法,为国际乒联开辟了新的财源,并亲自为世乒赛物色和推荐中国的企业。他不讲空话,喜欢干实事,一抓到底,干成一件就是一件。”——周到(《乒乓世界》特约记者)[28]
“徐(寅生)主任的领导才能、创新意识、辩证法思维,这是所有乒乓球爱好者都知道的事情。徐主任的正直、豁达、宽厚,与他相处了半个世纪的战友李富荣、弟子许绍发最了解。”——夏娃(《乒乓世界》记者)[29]
“在中国乒乓球界这个大家庭里,徐主任是我们所有人都非常尊敬的长者,毫不夸张地说,几十年来,每一个乒乓人都为有这样一个领袖人物而感到骄傲。”——蔡振华(前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前中国乒协主席)[12]
1963年第27届世乒赛,中国女队颗粒无收,成绩远不及男队,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中国女队于1964年9月28日邀请徐寅生前往队中,并作《关于如何打乒乓球》的报告。[30]在报告现场,徐寅生深入浅出,将比赛一分为二,如何从战略到战术上克敌制胜;如何破旧创新,不搞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训练与实战、现象与实质等矛盾如何解决。[15]这篇报告引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的高度重视,将徐寅生的演讲稿和自己的批语呈报给毛泽东主席,毛主席看完材料后立即批示将徐寅生的讲话和贺龙的批语印发给正在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的同志们,请他们回去以后“再加印发,以广宣传”,1965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全文刊发了徐寅生的这篇报告。[30]深受徐寅生启发的中国乒乓球女队,最终在1965年举行的第28届世乒赛上夺得女团冠军。[30]
1961年,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首次举办世界大赛。[10]中国男队闯入决赛,对手是此前夺得世乒赛五连冠的日本队,前三盘中国队1比2落后,第四盘徐寅生迎战日本名将星野展弥,[10]决胜局中,徐寅生20比18领先,关键时刻星野发球,徐寅生接发球抢攻,星野退至远台放高球,[11]此时的徐寅生连续进攻星野反手,扣杀十二大板后,星野动作变形回球出界。[10]中国队最终上演逆转,首次夺得世乒赛男团冠军,徐寅生的“十二大板”也成为他的巅峰之作。[11]
1971年名古屋世乒赛,徐寅生以教练员的身份率领中国队参赛,这也是中国乒乓球队时隔六年重返世界乒坛,当时一次训练结束后乘车转场时,美国队球员科恩错上了中国队的车,庄则栋见没人和科恩打招呼,他想到周恩来总理赛前提出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参赛目标,便主动上前与科恩交流,还将北京的织锦送给科恩当做纪念品。[11][31]随后,中美运动员友好交流的新闻迅速传播开来,中美之间“乒乓外交”的序幕由此拉开。[31]该届世乒赛即将结束时,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从中国香港入境,先后访问广州、上海和北京,为两国和平外交实现“破冰”。[11]随后的一年时间内,中国与日本、英国、联邦德国等20多个国家建立或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国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31]
2021年,徐寅生友情出演的乒乓题材电视剧《夺金》播出。[32]
展开
[1]Forbidden.人民网. [2023-05-19].
[2]上海17位乒球世界冠军:徐寅生李富荣们后继有人.新浪体育. [2023-04-24].
[3]历数国际乒联6位主席:蒙塔古41载耕耘 智多星徐寅生.新浪体育. [2023-04-24].
[4]徐寅生:从智多星到国际乒联主席 纵横半生文武双全.新浪体育. [2023-04-27].
[5]徐寅生走过简易乒乓球时代 “十二大板”成永远经典.新浪体育. [2023-04-23].
[6]徐寅生:中国乒乓走向世界的引路人.看看新闻. [2023-04-27].
[7]致敬!国乒历任总教练主教练简介!国球辉煌不应忘记他们名字.微信公众平台. [2023-04-24].
[8]乒坛昔日掌舵人徐寅生:国运盛则体育强 我生逢其时.新浪体育. [2023-04-27].
[9]新中国五十年系列报道:辉煌国球 .中国新闻网. [2023-04-27].
[10]听藏品讲故事 | “乒坛智多星”徐寅生的乒乓情缘.东方网. [2023-04-27].
[11]乒坛智者徐寅生:情与智的思辨 国与球的牵挂.新浪体育. [2023-04-27].
[12]蔡振华:为何说徐寅生德高望重 为官做人他都是榜样.新浪体育. [2023-04-27].
[13]从弄堂乒乓走向世界之巅.新民晚报. [2023-04-27].
[14]口述|徐寅生:上海何以成为乒乓球世界冠军的“摇篮”.澎湃新闻. [2023-04-27].
[15]奥运军团征战东京,回首六十年前“国球”大博弈|读+.长江日报. [2023-04-27].
[16]回首男乒世乒赛团体之旅:17次问鼎 曾两度蒙羞.搜狐体育. [2023-04-27].
[17]回首男乒世乒赛团体之旅:17次问鼎 曾两度蒙羞.搜狐体育. [2023-04-27].
[18]国乒男队历任主帅:多少名帅曾接手 蔡振华临危受命.新浪体育. [2023-04-27].
[19]回首男乒世乒赛团体之旅:17次问鼎 曾两度蒙羞.搜狐体育. [2023-04-27].
[20]回首男乒世乒赛团体之旅:17次问鼎 曾两度蒙羞.搜狐体育. [2023-04-27].
[21]乒坛名宿贺《乒乓世界》创刊30年 徐寅生感谢读者.新浪体育. [2023-04-28].
[22]《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发特辑,揭秘1995年“国乒五虎”传奇.新浪财经. [2023-04-27].
[23]李富荣:徐寅生是我50年的战友 他对国球贡献最大.新浪体育. [2023-04-27].
[24]要“虎口拔牙”的乒协主席刘国梁,能否带领国球更上层楼.新浪网. [2023-04-27].
[25]上海人民代表大会志.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2023-04-28].
[26]徐寅生蔡振华等入选乒联名人堂 26名国人享无上荣耀.新浪体育. [2023-04-28].
[27]乒协向徐寅生、李富荣颁发“中国乒乓球运动终身成就奖”.中国新闻网. [2023-04-27].
[28]徐寅生:最成功事情在赛场上 十二大板如何发生.新浪体育. [2023-04-27].
[29]《乒乓世界》封面人物:徐寅生无愧“传奇”之名.新浪体育. [2023-04-27].
[30]周恩来与中国“国球”.人民网. [2023-04-28].
[31]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 [2023-04-28].
[32]汇聚“广东力量”书写“乒乓精神”,《夺金》燃情收官.人民资讯官方号. [2023-09-28].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2月4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