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红
据《顺宁县志》记载:“1938年,东南各省茶区接近战区,产制不易,中茶公司遵奉部命,积极开发西南茶区,以维持华茶在国际上现有市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八日正式成立顺宁茶厂(今凤庆茶厂),筹建与试制同时并进”。当年生产15吨销往英国,以后不断扩大生产,西双版纳勐海等地也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优异,深受国际市场欢迎。云南产茶历史悠久,唐宋时普洱茶就已大量生产,至今普洱沱茶、饼茶、方茶、紧茶仍有相当数量的生产与销售。云南是古茶树分布最多的地方,树龄千年以上、树高数十米的大茶树仍有不少数量。从这些大茶树演化选育出的云南大叶种是制造红茶的优良品种,茶多酚含量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强,芽叶肥壮,茸毛多,制造出红茶,金黄毫多而显露,滋味浓醇鲜爽,是我国出口红茶的姣姣者。滇红
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临沧市凤庆县是“滇红”发源地,茶文化悠深古远、闻名海内外。市内有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好的世界上最大的5500多亩古茶树群,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古茶树王、距今已3200余年。全区茶园面积约64.3万亩,年产精制茶叶2000多吨,是云南省茶园面积最多、产量最大的茶叶生产地。以“滇红”、“蒸酶”、“早春绿”、“勐库青”等名茶享誉世界。临沧数百年的栽茶制茶历史孕育出丰宣内涵的茶文化,被誉为世界著名“滇红”之乡。这里建成了第一个以茶文化为背景的云南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临沧茶文化风情园”,是云南省二十五个精品旅游项目之一。荟萃了古老的茶道、茶艺、茶经、茶礼、茶俗、茶歌、茶舞等茶文化精华。屈指算来,滇红的产销已有近五十年历史。要把鲜嫩的绿叶制成艳美的红茶,关键是红茶所含的茶黄素、茶红素的多寡,以含量高者为佳。而决定茶黄素、茶红素含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是茶树的品种,其次是鲜叶的嫩度。滇红的制作,选用了嫩度适宜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作原料。这种鲜叶内含多酚类物质比其它茶树丰富,经过加工能产生较多的茶黄素、茶红素,加之咖啡碱、水浸出物等物质含量较高,所以制成红茶,香高味浓,汤色红艳,品质上乘。
滇红功夫茶是云南省的传统出口商品,多年来行销欧美、中东、日本等地,久负盛誉。滇红碎茶是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近年来逐步组织发展生产的。滇红碎茶的制作工艺不断改善,品质日渐稳定提高,已经成为世界茶叶市场上的一支新秀。
产区分布
滇红产区主要是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6个地州的20多个县。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刺激性。
生长环境
产地的境内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属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8~22℃,年积温6000℃以上,昼夜温差悬殊。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有“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气候特征。其地森林茂密,落叶枯草形成深厚的腐殖层,土壤肥沃,致使茶树高大,芽壮叶肥,着生茂密白毫,即使长至5~6片叶,仍质软而嫩,尤以茶叶的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含量,居中国茶叶之首。
云南滇红茶产区主要是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6个地州的20多个县。云南省并没有四季之分,与江南地区的二十四节气区分有天壤之别。每年十月底至次年五月受伊朗印巴地区和沙漠地区气流影响,日照充足、空气干燥、降雨偏少,为明显旱季。六月至十月初受赤道海洋西南季风和热带海洋东南季风影响,温度高、湿气重,降雨日多且量大,为明显雨季。年乎均温度摄氏17—22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2000毫米之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土壤为砖红壤与赤红壤为主,PH值4.5—5.5之间,疏松腐质土深厚,有机含量特高。特别适合红茶的生长。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地理位置在东经97°—106°,北纬21°9′—29°15′之间。主产茶区基本上分布在横贯东西的北纬23°27′附近。这条在北回归线附近不超过3o的纬度范围内,被科学家称为“生物优生地带”。全省128个县有120个县产茶,23个重点茶产县的海拔高度,均在1000—2000米之间。云南有雨热同季和干凉同季的气候特点,全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5℃—18℃之间,昼夜温差平均超过10℃以上。从3月初到11月底,一年可采9个月的茶叶。
云南六山五水构成山岭纵横,河谷渊深,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这种帚形地系、水系,使云南西北高东南低,即可抵挡西北大陆性气候的入侵,又可接受来自印度洋、太平洋温暖季风,随地形产生温度水平、垂直的变化,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和山地气候。茶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溪涧穿织,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多红黄壤土,腐殖质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
按地理位置,云南划分为滇西、滇南、滇东北三个茶区。滇红产于滇西、滇南两个自然区。滇西茶区,包括临沧、保山、德宏、大理四个州(地区),种茶面积占全省的52.2%,产量占全省总产的65.5%,系滇红的主产区,其中风庆、云县、双江、临沧、昌宁等县,占滇红产量的90%以上。滇南茶区,是茶叶发源地,含思茅、西双版纳、文山、红河四个州(地区),面积占全省的32.7%,产量占全省的30.8%,滇红产于西双版纳和景洪、普文等地。[1]
滇红
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主销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各国和西欧、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滇红
滇红工夫茶最大的特征为茸毫显露,毫色分淡黄、菊黄、金黄。凤庆、云昌等地生产的滇红工夫茶,毫色呈菊黄;临沧、勐海等地所产,毫色则多为金黄。即使是在同一茶园,不同季节的茶色也各不相同,春茶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秋茶则多为金黄色。滇红工夫茶的另一大特征为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云县、凤庆、昌宁为佳,尤以云县部分茶区所出为最,这里所产滇红工夫的香气中带有花香。滇南所产之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但回味不及滇西之工夫茶。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的饮用为主,加奶后香气滋味依然浓烈。
滇红
英国女王伊莉莎白高兴地接过省长送出的滇红功夫茶。其实,滇红是云南红茶的统称,分为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然而它的源生地却是在凤庆,于1939年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五十多年过去了,滇红功夫茶还占有市场一席之地,更多地进入到消费者的杯盏,成了一个文化的符号。云南产茶历史悠久,是古茶树分布最多的地方,树龄千年以上、树高数十米的大茶比比皆是。然而,并不是所有云南的茶叶都能成为滇红功夫的原料,滇红产区主要是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6个地州的20多个县,应该说,这些地方的茶具备了滇红功夫特殊的内质要求。滇红主产区位于滇西南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包括凤庆、勐海、临沧、双江等县。1939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利用云南大叶种茶鲜叶,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工夫红茶,当时命名云红。1940年,采纳香港富华公司建议改名滇红。滇红问世后,因产品"形美、色艳、香高、味浓"而博得市场赞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滇红恢复并扩大生产,品质亦得到较大提高,1986年产销量达到一万吨。
滇红碎茶于1958年试制成功,1964年开始批量生产。勐海茶厂红碎茶一号于1984、1985年荣获省优、部优、国家银质奖。
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外销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各国和西欧、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全国各大城市。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饮用为主,加奶后香气依然浓烈。
优质红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纯净,色泽油润,内质香气甜醇,汤色红艳,滋味鲜爽浓强,叶底红匀明亮。
滇红是云南红茶的统称,主要是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6个地州的20多个县。
滇红
滇红分为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滇红工夫】滇红功夫茶是条形茶,又称滇红条茶,其特点是,芽叶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滋味浓烈,香气馥郁。
【滇红碎茶】滇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又称滇红分级茶,其外形均匀,色泽乌润,滋味浓烈,香气鲜锐,汤色红亮。
滇红
临沧因澜沧江过境而得名,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优越的生态条件,丰富的种质资源。临沧是北回归线上的绿色高原明珠,优越多变的立体生态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物种,是动植物东西过渡,南北交汇,生物多样性突出之地。临沧是世界茶树起源中心地之一,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全市有茶组植物4个系8个种,其中大苞茶为特有种。现存野生古茶树群落18万亩,栽培古茶园2万亩。双江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海拔2200—2750米,集中连片面积1.3万亩,是已发现的最大野生古茶树群落。野生茶为该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平均密度为一个样方(62平方米)19株,已发现的最粗茶树海拔2600米,基围4米,株高15.5米,冠幅15.8×15.3米。凤庆香竹箐大茶树,海拔2245米,基围5.8米,株高10.6米,树幅10×9.3米,是世界上现存最粗最古老的栽培古茶树,被誉为世界茶王母。双江冰岛古茶园,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是我国优秀群体品种勐库大叶茶的发源地,近现代在临沧及省内外、国内外直接和间接传播,对近现代茶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野生和栽培古茶树是研究茶树、茶文化的起源、演化和传播的活化石,具有非常高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
悠久的饮茶种茶历史,坚实的产业规模基础。3000多年前居住在临沧等地的古濮人(今布朗族、佤族的祖先),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主要古代先民,为茶的发现利用和茶文化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茶已融入临沧各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成为精神文化理念中不可缺少的部分。2003年全市茶园面积75万亩,其中,有机茶2万亩,2000年以来新发展的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21万亩,计划2010年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达到40万亩,有机茶达到20万亩,茶叶总产量从2.3万吨增加到5万吨。有生产经营能力100—500吨企业38户,500—1000吨企业14户,1000—5000吨企业4户,5000吨以上企业1户。凤牌、王子冠、回味牌、勐库牌、银竹牌、健身牌等品牌已成为省内外、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大影响的品牌。
卓越的品质,多元化的产品。临沧茶叶生产自然条件优越,1989年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实地考察后给予高度评价,呼吁把临沧建成世界一流大茶园。临沧市80%以上的茶园建在海拔1600—2300米的高山上,是典型的高地茶,水浸出物、茶多酚、茶嘌呤碱、茶多糖等有效成份显著高于其它类型茶园,是加工红茶、普洱茶、绿茶和茶叶深加工产品的最优原料基地。为创制世界一流的红茶和开辟新的华茶出口基地,1938年一代宗师冯绍裘千里迢迢来到临沧茶区,创制滇红一举成名,获得具有“祁门红茶之香气,印锡红茶之色泽”的美誉,是世界红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结束了临沧只能生产晒青茶和普洱茶的历史。1982年我区制茶大师汤仁良创制大叶种蒸青绿茶,被世界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誉为“原璧归华,形质并茂,更新换代,还我国饮”,茶坛从此又添一枝奇葩。通过不断创新,已形成多茶类、多元化的临沧茶家族,奉献给不同细分市场的茶饮爱好者和产销商。红茶有工夫红茶、CTC红碎茶、传统红碎茶,普洱茶有各类生茶和熟茶、栽培茶和野生茶、现代茶园和古茶园之分,绿茶有蒸青绿茶、烘青茶、炒青茶、晒青茶、CTC绿碎茶,乌龙茶、东方美人茶、腌茶已投放市场,茶叶深加工产品有速溶茶、生绿茶饮料、茶子油、茶皂素等,茶多酚、咖啡碱、茶多糖、茶色素等深加工产品全面开发已在规划中。
坚持科技创新,构筑牢固产品质量卫生体系。滇红的诞生、蒸青绿茶的创制,以及上世纪70—80年代在昆明、临沧、西双版纳等地进行的普洱茶人工快速发酵技术开发,都是茶叶科技史上的重大革命。临沧茶业的发展,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先导,把握茶业科技发展趋势。茶树品种以国家级良种勐库大叶茶、凤庆长叶茶、邦东大黑茶为基础,选育了清水系列、凤庆系列、香归系列无性系地方优良品种,广泛引进省内外、国内外优秀无性系良种,按照市场决定产品,产品开发方向决定茶树品种的原则推广种植。2003年茶园无性系良种化率达到26%,计划2010年无性系良种达到50%以上,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供良种保证。制定实施严格的茶园管理规范和生产标准,全部茶园实现无公害生产,已认证有机茶园2万亩,绿色食品5000亩,要求2010年前认证有机茶园达到25%以上。茶叶生产企业产品质量和卫生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不断规范,3户企业通过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1户企业通过ISO9002认证。全面的产品质量和卫生质量监管体系正在构成。
滇红工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是中国工夫红茶的新葩,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骨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称著于世。
滇红工夫茶,主产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是中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而称着于世。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
滇红工夫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一芽一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条索紧直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多而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最适宜作高级礼品。
1、利尿功效:在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下,可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提高肾小球过滤率,扩张肾微血管,并抑制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于是促成尿量增加。如此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与痛风有关)、过多的盐分(与高血压有关)、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2、消炎杀菌功效: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再经由实验发现滇红茶功效与作用,儿茶素类能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藉此抑制和消灭病原菌。所以细菌性喇疾及食物中毒患者喝红茶颇有益,民间也常用浓茶涂伤口、褥疮和香港脚。
3、解毒功效:据实验证明,红茶中的茶多碱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碱,并沉淀分解,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项福音。
4、提神消疲功效:经由医学实验发现,红茶中的咖啡碱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形敏锐,记忆力增强;它也对血管系统和心脏具兴奋作用,强化心搏,从而加快血液循环以利新陈代谢,同时又促进发汗和利尿,由此双管齐下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他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5、生津清热功效:夏天饮红茶能止渴消暑,是因为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等与口涎产生化学反应,且刺激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觉得滋润,并且产生清凉感;同时咖啡碱控制下视丘的体温中枢,调节体温,它也刺激肾脏以促进热量和污物的排泄,维持体内的生理平衡。
此外,滇红茶的功效与作用还具有防龋、健胃整肠助消化、延缓老化、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癌、抗辐射的功能。茶中的咖啡碱具有提神作用,能在运动进行中促成身体先燃烧脂肪供应热能而保留肝醋。
云南红茶的存储常见的方法有罐储存法和袋储存法:
罐储存法:选用市面上的马口铁罐或铁听,也可采用原放置其他食品的铁听、铁筒,但是要消除原来的异味。家庭贮茶最流行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铁听贮茶,简单方便。装有茶叶的铁听,应置于阴凉处,不能放在阳光直射或潮湿的地方。
袋储存法:塑料袋保存茶叶是家庭贮茶最简便、最经济实用的方法之一。塑料袋是比较普遍的包装材料,品种多,价格低廉,使用随意。选用塑料袋时,首先选用适合食品用的包装袋;其次,材料本身不应有异味。
云南红茶和云南红茶碎茶(简称红碎),在中国优质食品和全国名茶评比会上,屡获殊荣:
云南红茶
1986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1985年国家优质食品授奖大会上,凤庆茶厂所产滇红
的云南红茶一级工夫茶和勐海茶厂所产的“红碎1号”分获国家优质食品银质奖;1986年商业部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凤庆茶厂的云南红茶工夫茶被评为全国名茶;
1989年农业部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名茶、优质茶评选会上,昌宁茶厂生产的云南红茶一级工夫茶被评为全国名茶,勐海茶厂生产的“滇红碎茶1号”获优质茶称号;
1990年9月商业部在河南信阳市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凤庆县茶场生产的中茶牌云南红茶工夫茶再次荣获全国名茶称号。
鉴别
滇红工夫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风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扛、临沧、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黄。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唯秋茶多呈金黄色。
滇红工夫内质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茶区的云县、凤庆、昌宁为好,尤其是云县部分地区所产的工夫茶,香气高长,且带有花香。滇南茶区工夫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
普洱茶区别
外形上,滇红茶主要是散茶为主,普洱茶主要是以紧压茶为主。
制作工艺上,红茶是先发酵茶,生产结束发酵也停止了;而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在储藏的过程中将一直进行自然发酵,即使是人工发酵的熟茶也还会继续发酵。所以普洱茶还有生茶熟茶之分,而红茶则没有。
比较而言,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刺激性。
高档滇红冲泡后,茶汤红艳油亮,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这种现象越早出现,品质越优。[1]
冲泡方法
泡滇红的3个要点:
一、用量(4~5克)
二、泡10泡以上[水温80-83度],注意水温是要把水先烧开,再放置几分钟,稍微降温就行了。不要加冷水或者水不开就拿来用。
三、出汤要快1~3泡都是1秒出汤,第一泡是洗茶,第4泡开始延长到3秒,5秒,8秒这样递增出汤之后不要盖盖。
冲泡对比
云南省产工夫红茶“滇红”,干茶条索肥壮紧结,金毫特显,汤红艳亮,滋味浓醇,香气馥郁,回味悠长。冲泡时选取一级滇红、滇红金毫和老树原料滇红三泡茶同时冲泡,以区分不同等级、选料的口感差距。
对比结果是:
第一泡:1、一级:汤色浓红亮,滋味浓厚尚醇,苦回甘,香气馥郁甜味明显。2、金毫:汤色红亮,滋味浓醇微带酸,苦轻回甘,香气清醇带甜味。3、老树:汤色红亮,滋味醇厚,丰富饱满,苦回甘,香气为花果香,持久。
第二泡:1、一级:滋味浓重,苦回甘,香气甜、沉稳持久。2、金毫:滋味醇厚,微苦回甘,香气清醇持久。3、老树:滋味醇厚饱满,苦回甘,花果香浓郁持久。
第三泡:1、一级:滋味浓厚,苦回甘,香气馥郁持久。2、金毫:滋味醇厚,苦轻回甘,香气清醇持久。3、老树:滋味醇厚饱满,苦回甘,花香浓郁持久。
鉴赏
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芽叶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
优质红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纯净,色泽油润,内质香气甜醇,汤色红艳,滋味鲜爽浓强,叶底红匀明亮。[1]
[1] 滇红有什么功效 - 红茶功效 - 普洱茶网,www.puercn.com · 普洱茶网[引用日期2021-12-06]
中国十大红茶
共7个词条7119阅读
正山小种
世界上最早的红茶
祁门红茶
中国历史名茶
滇红
云南红茶的统称
查看更多
云南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列表
共21个词条330阅读
扎染
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
滇剧
云南省传统地方戏剧剧种
格萨尔史诗
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
查看更多
全部
89次播放00:59
滇红的来历#茶叶鉴定狮
滇红介绍
670次播放01:10
跟随我,带你探秘滇红
特征
532次播放00:32
滇红怎样冲泡才好喝?正确的冲泡步骤来了,赶紧试试吧#茶生活
品茗指南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