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情绪

情绪一般指个体心理体验和情感反应,情绪体验既可来自人与人面对面的互动,也可由来自环境信息的刺激所引发。通过个体间以及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传播,那些在社会成员中具有共性的情绪感受就是社会情绪。网络情绪是一种社会情绪,是网民通过多种网络互动和传播途径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普遍情绪体验。
基础资料
  • 中文名:网络情绪
  • 类属:一种社会情绪
  • 表现:愤怒、怨恨、焦虑
  • 特征:个体性、社会性、普遍性、两面性
  • 简介

    网络情绪的定义

    网络情绪是一种社会情绪,是网民通过多种网络互动和传播途径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普遍情绪体验。

    网络情绪的特征

    第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网络情绪是围绕公共事件,在个体情绪表达基础上,通过个体间或群体间的互动和传播形成的共同情绪体验。它将个体情绪的多样性以及群体普遍的情绪体验融合在一起。网络情绪的互动特征与关系特征是网络情绪社会性的重要表征。

    第二,多样性与普遍性的统一。从情绪表现方式上看,除了语言文字之外,图片、表情符号、音频、视频都是网民情绪表达的载体。从情绪表现内容上看,有就事论事的,也有“上纲上线”的,有对个体或组织批评甚至谩骂的,也有对制度与体制不满与嘲讽的。尽管网民情绪表达内容和方式差别很大,但不同社会阶层却有共同或相近的情绪特征,如焦虑、无力感就是跨越了阶层界限的普遍网络情绪。

    第三,网络情绪的两面性与相互转换。和一般情绪分类相似,网络情绪中负向情绪多于正向情绪。

    第四,变动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网络情绪的具体表现

    第一,网络情绪的引爆点低。在某些影响重大的公共事件中,由于问题长期存在且得不到有效缓解,社会中积累的负面情绪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致使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

    第二,网络情绪反向也称为网络情绪反常。这种情绪反常是网络对立情绪的表现。

    第三,网络情绪的政治化和制度化指向开始显现。

    网络情绪的主要表现

    第一,愤怒。

    愤怒情绪的爆发主要是网民对冲破道德、规则、法律的极端行为表现出的忍无可忍的激烈态度。

    第二,怨恨。

    怨恨是长期存在的不满情绪积累所致,背后包含着强烈的愤慨情绪和极度不公平感。

    第三,弱势感(无力感)。

    弱势感通常表现为一种力图改变自身处境而又无能为力的无奈情绪。

    网络情绪的社会作用

    第一,情绪引发舆论和行动。

    第二,网络情绪的压力释放作用。

    第三,网络情绪表达作为社会抗争的一种方式。

    首页
    概念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性工作者
    内容词条·5243人浏览
    价值判断力
    内容词条·2211人浏览
    钓鱼网站
    内容词条·4171人浏览
    治安灾害事故
    内容词条·2142人浏览
    安全生产费用
    内容词条·4209人浏览
    瓦斯超限作业
    内容词条·2536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