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鱼鲞

黄鱼鲞又名白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属于浙菜系。经过精细加工的舟山黄鱼鲞,其口味洁白、形圆、味鲜、咸淡适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适量的脂肪。
基础资料
  • 中文名:黄鱼鲞
  • 外文名:dried salted yellow croakers
  • 口味:细嫩鲜美
  • 起源地浙江营养成分:蛋白质和脂肪,钙、鳞、钾、维生素A等成分
  • 特色:肉质细嫩鲜美、口味独特
  • 菜系:浙菜
  • 简介

    历史背景

    20世纪六十年代,当时地名还叫定海县的定海区有个黄鱼汛叫洋山市。洋山市是3月15日至5月15的春夏渔汛。洋山市期间爵溪的黄鱼多得不得了,丹城等地的许多人翻山越岭去爵溪挑黄鱼,箩筐里一条条几斤重的大黄鱼用山上的橡树叶盖上,挑回丹城仍光鲜夺目。那时交通不便,也没有冷库等保鲜设施,挑走的黄鱼数量极为有限,大量的黄鱼只好在爵溪就地处理成白鲞。黄鱼鲞

    营养成份

    黄鱼鲞

    富含蛋白质、脂肪,富含蛋白质、脂肪、钙、鳞、钾、维生素A等成分。

    做法

    背开盐渍后经漂洗晒干的称“淡鲞”或“白鲞”,质优;不经漂洗直接晒干的称“老鲞”。整条盐渍后晒干的称“瓜鲞”,质量较“淡鲞”差。黄鱼鲞

    菜品典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定海一般老百姓经济收入都偏低,大多数妇女没有工作,靠结网和晒鲞贴补家用开销。当时,定海还没有冷库,海鲜外运又交通不便,除了腌咸货,只得剖鲞晒,反正六月里红猛日头有的是。夏汛里最好晒“舟山白鲞”几个日头晒下来,鲜鱼成鲞。记得当时住老街,东邻西舍的女儿家,每当暑假,都到街头、“飞机场”去晒鲞。一般人家的宝贝儿子是不出去晒鲞的,这种苦生活只有女人家做。清早东方尚未露白,家家女儿早已出门,到鱼市场“厂”里去领鲜鲞,抬到“飞机场”在竹笪或篾垫上晒,隔半个进辰要翻一次,中午也不能回家,在背阴处冷饭就冷水填填肚子,管着自己的鲞。到太阳落山前,要将晒的大半干的鲞收到篾部里,交到“厂”里去。一个暑假下来,老街的姑娘们个个黑里透红,成了“黑牡丹”,有的脸上和手臂上的皮肤被晒脱了几层,似乎也成了一只“乌贼鲞”。黄鱼鲞

    相关视频

    全部

    1.7万次播放05:02

    大名鼎鼎的黄鱼鲞,在家就能轻松做,肉质细嫩紧实Q弹,流口水了

    1.6万次播放01:32

    黄鱼鲞蒸豆腐简单便捷下酒菜,逢年过节传统海鲜花色做法色香味美

    1.1万次播放03:36

    传统鱼鲞做法黄鱼鲞烧五花肉,经典味道鲜香合一,海鲜鱼鲞家常菜

    8794次播放02:04

    一步就能把黄鱼鲞做出美味,渔民的家常做法,我们经常拿它来下酒

    首页
    服务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FUN主题
    内容词条·1566人浏览
    酱骨架
    内容词条·2677人浏览
    厨房剪刀
    内容词条·4920人浏览
    腌牛肉
    内容词条·1562人浏览
    萝卜粉丝包子
    内容词条·2695人浏览
    羊肉粉丝汤
    内容词条·3547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