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属
落叶稀半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通常具刺,很少无刺;冬芽卵形或近圆形。单叶互生,有锯齿,深裂或浅裂,稀不裂,有叶柄与托叶。伞房花序或伞形花序,极少单生;萼筒钟状,萼片5;花瓣5,白色,极少数粉红色;雄蕊5-25;心皮1-5,大部分与花托合生,仅先端和腹面分离,子房下位至半下位,每室具2胚珠,其中1个常不发育。梨果,先端有宿存萼片;心皮熟时为骨质,成小核状,各具1种子;种子直立,扁,子叶平凸。中文名 | 拉丁名 | 生长环境 |
云南山楂 | Crataegus scabrifolia (Franch.) Rehder | 生长于海拔1500-3000米的地区。 |
湖北山楂 | Crataegus hupehensis Sarg. | 生长于海拔500-2000米的山坡灌木丛中。 |
野山楂 | Crataegus cuneata Siebold & Zucc. | 生长于海拔250-2000米的山谷、多石湿地或山地灌木丛中。 |
华中山楂 | Crataegus wilsonii Sarg. | 生长于海拔1000-2500米的山坡阴处密林中。 |
滇西山楂 | Crataegus oresbia W. W. Sm. | 生长于海拔2500-3300米光坡灌木丛中。 |
展开表格
山楂乔木,叶片每侧3~5深裂,果球形或梨形,径1~1.5cm,深红色,有浅色斑点。主产东北,华北,常做绿篱栽培,果供生食或加工。
组 | 中文名 | 拉丁名 | 特征描述 |
组1 | 羽裂组 | Sect. Pinnatifidae Zabe | 叶片羽状深裂或浅裂,叶脉伸到裂片顶端及分裂处;花序微被柔毛;果实红色;小核3-5,内面两侧平滑(种1)。 |
组2 | 浅裂组 | Sect. Henryanae Sarg. | 叶片浅裂或不分裂,叶脉伸到裂片顶端;花序无毛;果实黄色或红色;小核3-5,内面两侧平滑(种2-4)。 |
组3 | 楔形组 | Sect. Cuneatae Rehd. | 叶片不分裂或浅裂,基部常楔形;花序微被柔毛;果实红色;小核3-5,内面两侧平滑(种5)。 |
组4 | 毛序组 | Sect. Tomentosae Sarg. | 叶片浅裂,叶脉伸到裂片顶端;花序多密被绒毛;果实红色;小核2-3,内面两侧有凹痕(种6-7)。 |
组5 | 麻核组 | Sect. Sanguineae Zabe | 叶片浅裂至深裂,叶脉伸到裂片顶端;花序无毛或微被柔毛;果实红色、黄色或黑色;小核3-5,内面两侧具凹痕或蜂窝状孔穴(种8-16)。 |
展开表格
山楂属
该属有些种类果实大形而肉质,可供鲜食,或作果冻蜜饯及糖渍食品,有些种类的嫩叶可作茶叶代用品,有些种类的果实可入药,树皮和根部含单宁,可用于染色。木材坚固沉重,可作镟工用材或农具把柄。许多种类可栽培供观赏用,并适宜作绿篱,少数种类可作苹果、梨、榅桲和枇杷果树的砧木。用种子繁殖,但种子有隔年发芽的习性,必须经过层积储藏。栽培品种采用嫁接繁殖。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