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直言劝谏,反对父亲“焚书坑儒”一事,触怒秦始皇。被发配至上郡(今陕北)监蒙恬军,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2]。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病逝,遗诏由扶苏治丧即位。中车府令赵高与丞相李斯担心扶苏即位削弱其势力,联合拥立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登基,矫诏逼令扶苏自杀,葬于上郡(今陕西省绥德县)[3][4]。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扶苏:“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4]
秦始皇
父亲
胡亥
弟弟
将闾
弟弟
公子高
弟弟
嬴阴嫚
妹妹
秦庄襄王
爷爷
赵姬
奶奶
成蟜
叔叔
扶苏,秦始皇长子,名扶苏,常称“公子扶苏”[5]。
秦始皇35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焚毁诸子百家著作和民间私藏典籍。侯生、卢生等儒生私下讥讽评议秦始皇暴戾,被人告密后逃走。秦始皇得知后震怒,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儒生[b]四百六十多人。[6]
扶苏认为父亲“焚书坑儒”一事决策欠妥,多次上书劝谏秦始皇。扶苏认为天下初定,远方的百姓尚未安辑,儒生们皆崇尚效法孔子。如今秦始皇用严厉的刑罚来惩治他们,恐怕会令天下百姓不安,请求秦始皇明察此事。扶苏多次的直言劝谏触怒了秦始皇,秦始皇便有意疏远扶苏,将扶苏发配到上郡监察蒙恬的军队,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使扶苏远离了皇权中心。[7][2]
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行天下途中病重。秦始皇命令中车府令赵高写遗诏给扶苏,让扶苏把兵权交给蒙恬,回咸阳主持丧事并即位。[4]
遗诏封好后,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秦始皇便驾崩了[4]。秦始皇驾崩后,赵高联合丞相李斯推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登基[3]。同时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在上郡的各项罪状,斥责扶苏不忠不孝,勒令扶苏与蒙恬自尽。[7]胡亥派使者将遗诏送到上郡,扶苏看到遗诏,信以为真,准备自尽。蒙恬则认为事有蹊跷,他认为陛下未立太子,将扶苏派到上郡监察驻守边疆的军队,这是个关系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务,不会轻易赐死扶苏,请求扶苏向秦始皇请示一下。扶苏认为父亲本就对自己失望,这就是父亲的命令,随后便自尽而死。扶苏死后,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3][4]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利用扶苏、项燕名义起义,反抗秦二世的暴政。[c][8]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中评价:“扶苏为人仁”“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於心而诎於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4]
明朝万历首辅张居正认为“扶苏仁懦”[9],但北宋文学家苏轼则不这么认为,他在《东坡志林 ·始皇扶苏》中评价扶苏:“故其子如抉苏之仁 ,则宁死而不请 。”[10]
祖父:秦庄襄王
祖母:赵姬
父亲:秦始皇
弟弟:公子高、公子将闾、秦二世胡亥等人
(参考资料来源[4][11])
1.关于公子扶苏身世的推测,历史上众说纷纭,却没有准确记载,生卒年皆不详,但据《秦谜》一书推测出扶苏的生母是楚国人。[12]
2.一说后来的秦王子婴是扶苏之子。《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中“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的意思,即扶苏之子。另一说是为“始皇之弟”,主要以王云度和崔曙庭先生为代表。依据《史记·李斯列传》中对子婴的描述,认为子婴当是始皇之弟。[13]
3。关于公子扶苏被发配到边疆监军有三种说法。一种是说秦始皇出于保护的目的,秦始皇当时可能已经察觉到赵高等人的阴谋,为了扶苏不被奸人所害,将扶苏发配到边疆,远离皇权中心;另一种说法是为了历练扶苏,扶苏性格宽仁,优柔寡断,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在战场上是最好的历练方式;第三种说法是想要放兵权给扶苏,将扶苏发配边疆收服蒙恬,获得三十万将士的认可与尊重,为以后即位打下基础。[14]
扶苏一词来源于《诗经 ·国风·郑风》[15]的《山有扶苏》中的 “山有扶苏 ,隰有荷华 ”,是 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 ,有香草佳木之意 。同时 ,“扶苏 ”亦有兵车藩盾之意 ,《周 礼 ·夏官 ·司戈盾 》:“及舍 ,设藩盾 ,行则敛 之。”郑玄注 :“藩盾 ,盾可以藩卫者 ,如今之扶苏与?”扶苏这个名字表现了秦始皇对此子的重视以及无限的期望,希望他能有所作为,承担起国家重担。[16]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始皇长子扶苏谏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於上郡。[7]
《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17]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於乡里,明矣。高受诏教习胡亥,使学以法事数年矣,未尝见过失。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於心而诎於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4]
《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3]
《资治通鉴·卷七》:始皇长子扶苏谏曰:"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始皇怒,使扶苏北监蒙恬军于上郡。[2]
病益甚,乃令中军府令行符玺事赵高为书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2]
更为书赐扶苏,数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扶苏发书,泣,入内舍,欲自杀。[2]
扶苏谓蒙恬曰:"父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2]
扶苏墓,位于陕西省绥德县城内疏属山顶,是名义上扶苏的墓葬。扶苏墓长约30米,宽6米,高约8米,墓区占地6800平方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太子墓“。明朝嘉靖二十三(1544年)知州王润在扶苏墓旁修建了“扶苏祠”,内有蒙恬从祠。1934年,国民党姜梅生团长驻绥德时,在扶苏墓旁筑八角砖亭一座,后成为绥德的地理标志。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扶苏墓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8][19]
扶苏庙,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境内,大殿建于宽阔的高台上,周围用条石筑砌[20]。扶苏庙据说是扶苏和大将军蒙恬率军在此筑城戍边抗击匈奴,遭到奸臣陷害含冤而死后,当地百姓为纪念扶苏特地建造的。北魏、唐、宋以来官方祭祀、敕封等传说中,扶苏庙被敕封为“柏枝大王”,相传为“鬼神助力”,被“柏枝神石崇拜”,后扶苏庙又经元、明、清各朝多次维修。清代的扶苏庙现已荡然无存,2005年又重修了扶苏庙,当地村民世代在西神头村柏枝山下祭祀,纪念公子扶苏。[21][18]
年份 | 电影/电视剧 | 扮演者 |
2007 | 《秦始皇》[22] | 谭涛 |
2010 | 《大秦直道》[23] | 程枫 |
2010 | 《神话》[24] | 马文龙 |
2012 | 《楚汉传奇》[25] | 叶项明 |
2015 | 《秦时明月》[26] | 张翔 |
2020 | 《大秦赋》[27] | 于垚 |
展开
[a]扶苏亦可称作“赵扶苏”
[b]史籍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对象说法不同,有说术士的,有说儒生的。
[c]大泽乡起义
展开
[1]司马迁.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武汉: 崇文书局, 2010-04: 39~55. 978-7-5403-1462-0.
[2]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宋: 卷七.
[3]司马迁. 《史记·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武汉: 崇文书局, 2010-04: 520~523. 978-7-5403-1462-0.
[4]司马迁. 《史记·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武汉: 崇文书局, 2010-04: 513. 978-7-5403-1462-0.
[5]王效峰. 儒法冲突与帝王心术——秦公子扶苏悲剧浅析.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12-14, (第5期). [2023-01-09].
[6]司马迁.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武汉: 崇文书局, 2010-04: 45~46. 978-7-5403-1462-0.
[7]司马迁.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武汉: 崇文书局, 2010-04: 46~48. 978-7-5403-1462-0.
[8]司马迁. 《史记·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 崇文书局, 2010-04: 314. 978-7-5403-1462-0.
[9]张居正. 《杂著》. 明朝: 三代至秦.
[10](宋)苏轼. 《东坡志林》. 青岛出版社, 2002-11: 188. 7-5436-276-1.
[11]司马迁. 《史记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武汉: 崇文书局, 2010-04: 48. 978-7-5403-1462-0.
[12]李开元. 《秦谜》. 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19-9-28: 185~209. 9789570836523.
[13]芮钊. 再探秦王子婴身世之谜[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01, 14(1): 32-35. [2023-01-29].
[14]费琪. 【历史上公子扶苏是怎样的人 扶苏的母亲是谁】.中华网. 2020-09-01[2023-01-16].
[15]著:朱熹(南宋) 整理:张帆、锋焘. 《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西安: 三秦出版社, 1996-09: 81. 7-80546-971-7.
[16]陈晓楠. 浅谈公子扶苏为何与王位失之交臂[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01-01, 12(7): 142-143. [2023-01-16].
[17]司马迁. 《史记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 武汉: 崇文书局, 2010-04: 314. 978-7-5403-1462-0.
[18]李新锁. 【中国现存最古老楸树守望秦公子扶苏庙2000余年 】.中国新闻网. 2014-06-27[2023-01-10].
[19]薛喜刚. 漫笔扶苏墓. 榆林日报, 2018-05-31[2023-01-10].
[20]西神头扶苏庙.原平市文旅局. 2022-12-20[2023-01-25].
[21]贾亿宝. 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长城记忆——以崞县扶苏、蒙恬崇拜方志书写为线索. 史志学刊, 2018, (2). [2023-01-16]. 10.13514/j.cnki.cn14-1186/k.2018.02.006.
[22]《秦始皇》.豆瓣. [2023-01-10].
[23]《大秦直道》.豆瓣. [2023-01-10].
[24]《神话》.豆瓣. [2023-01-10].
[25]《楚汉传奇》.猫眼电影. 2012-12-28[2023-01-16].
[26]《秦时明月》.豆瓣. [2023-01-10].
[27]《大秦赋》.豆瓣. [2023-01-10].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9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