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据生于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刘据刚出生刘彻即命令东方朔、枚皋作《皇太子生赋》。元狩元年 (公元前122年)刘据时年七岁,被册立为皇太子,史称“卫太子”。《资治通鉴》记载刘据年纪稍长,性情温和。成年之际,刘彻建博望苑送与刘据。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刘据纳史良娣,生刘进,史称“史皇孙”。征和二年(前91年),刘据时年三十八岁,受到佞臣江充、韩说等诬陷,巻入巫蛊之祸。刘据不能自明清白,起兵诛杀江充等人,遭到刘彻重兵镇压,兵败逃亡,拒绝被捕受辱,于湖县(今河南灵宝西)自杀身亡。刘据妻妾史良娣死于长安,三子一女全部因为巫蛊之祸遇害,只有一个孙子因为尚在襁褓而幸免。[1][2]
后数年冤案平反,刘彻建思子宫,寄托哀思。汉宣帝刘询继位,追封祖父刘据,谥号为“戾”,重修陵寝,供奉祭祀。[1][2][3]
史良娣
妾
刘彻
父亲
卫子夫
母亲
刘进
儿子
鄂邑长公主
姐姐
诸邑公主
姐姐
卫长公主
姐姐
夷安公主
姐姐
刘弗陵
弟弟
刘髆
弟弟
刘旦
弟弟
刘胥
弟弟
左划查看更多
元朔元年(128年),刘据出生。此前刘彻16岁即位立陈皇后,十余年无子嗣,直到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刘彻最宠爱的卫夫人诞下一子。刘彻亲自为皇子取名为“据”,意为“有作为之人”,使东方朔、枚皋作《皇太子生赋》《立皇子禖祝》并祭祀祝祷。[1]早在建元二年(前140年)淮南王入朝觐见,田蚡接见时曾对其言,今上无后,倘若晏驾,作为高帝亲孙,非大王当立谁。因此学者王阳认为刘彻十余年无子的情况令皇位受宗室觊觎已久,刘据的出生保证了刘彻皇位的稳固性。[4][5]
元狩元年(前122年)夏四月丁卯日,刘据七岁被立为太子。刘彻因此大赦天下,赏赠百官及全国老人,一时间整个大汉朝廷因为刘据成为皇太子而全国欢庆。母因子贵,卫子夫也因此被册封为皇后,刘据娘舅卫青获封长平侯 。[2][4]
刘据年岁稍长,刘彻亲自为其选定并下诏学习公羊春秋,又从瑕丘江公受谷梁学。[2]刘彻重视刘据的学习同时也在这一阶段大力培植太子刘据的政治势力,刘据被立为太子之后,武帝任命的丞相都是太子的老师或亲族。元狩六年(前117年)太子少傅庄青翟为丞相,元鼎二年(前115年)太子太傅赵周接任丞相,元鼎五年(前112年)任命石庆为丞相,此人曾担任七年的太子太傅,太初二年(前103年)太子刘据的大姨父公孙贺继任丞相。[4][2]刘据的母族也在刘彻的拔擢之下空前强大,母亲卫氏为皇后,卫氏一门五候,其中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4][2]
刘据成年后,按礼制迁往太子宫。武帝专程为刘据在长安城南覆盎门(又称杜门)外五里修建了一座苑囿,取广博观望之意,称为博望苑,作为太子行冠礼的礼物。让太子刘据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招揽宾客,因此多有与当时主流政见不同的各类“异端”前来附于刘据门下。武帝同时对其他皇子的势力进行限制,不仅早早就藩其母族也相对势微,基本无人能动摇太子的稳固地位。[1]
刘据渐长,宽厚仁慈,与武帝之间常常因为理政方式不同产生分歧,武帝认为他缺少政治才能,“不类己。”[2]后来武帝所宠幸的王夫人生了皇子齐怀王刘闳,李姬生了燕刺王刘旦、广陵厉王刘胥,李夫人生昌邑哀王刘髆。随着太子日渐长大,卫子夫逐渐老去失宠于刘彻,刘据时常有不安之感。[2][6][5]面对太子不安的情况,刘彻特此令刘据的舅舅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宽慰太子刘据与皇后卫子夫。武帝认为外族侵扰不断,只有出师讨伐才能换天下太平,然常年征战百姓劳苦,太子稳重好静,肯定能安定天下,想要使百姓安居以文治国,没有人比太子更合适。此后太子劝阻汉武出征,武帝笑道:以逸遗汝,不亦可乎。[2][7]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霍去病、卫青相继离世,刘据母族的势力大为衰微,这二人在世时,朝臣碍于大司马大将军的威势无人敢构陷太子。 由于父子秉赋不同,武帝多用酷吏,太子宽厚,多所平反,虽得民心却引得用法大臣不悦,“深酷用法者 ” 使劲钻空子制造了很多不利于刘据的舆论。皇后卫子夫深知这些舆论的厉害,恐被陷害,常常告诫刘据要顺从父亲旨意,不要自作主张。[1][2][8]
武帝晚年,远居甘泉宫(今陕西淳化县),信任江充、苏文、常融等人,苏文诬告刘据与宫女私通,刘彻并未处罚刘据。又一次刘彻生病,常融上报刘彻“ 太子有喜色 ” ,然而等刘据近前,刘彻发现太子似乎有哭泣之相,于是知晓是常融诬陷太子,随即诛杀常融。[2]江充曾惩办在御用驰道中疾驰的太子家使,太子亲自出面说情,江充也不给面子。江充处理太子家使事件时的铁面无私,得到了刘彻的赞赏,称赞他道: “人臣当如是矣”,并将他升为水衡都尉。[9][4]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朱安世状吿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因为巫蛊害人,征和二年正月至闰五月间,公孙一家因巫蛊之祸被武帝灭族,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和卫青长子卫伉均被诛杀。这起严重的政治事件成为巫蛊之祸的导火线。[1][10]江充奉命查办巫蛊,向刘彻禀告宫中有蛊气,刘彻命令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协助江充查办。江充于太子宫中掘出桐木人。[11][1]刘彻因病幸居甘泉宫,只有皇后、刘据留守长安。刘据问计于太子少傅石德,石德建议将江充等人收捕,穷治其奸诈。[1]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七月,刘据拘捕江充。韩说怀疑诏书有诈,不肯奉诏,刘据使臣杀了韩说,章赣逃至甘泉宫。太子舍人无且带着持节连夜进未央宫长秋门面见皇后卫子夫,将来龙去脉向卫子夫禀告。卫子夫将宫中禁军交予刘据领导,告令百官江充谋反。刘据随即起事,斩杀江充与胡巫。太子率领部众与丞相刘屈氂开战,长安城中都言太子谋反。[1][12]刘彻自甘泉宫来至长安城西的建章宫,就近指挥对刘据的军事行动。刘彻下诏发三辅近县兵马,以及朝中二千石以下官员,统由丞相统帅,讨伐太子。刘据遣使矫制赦长安中都官囚徒发武库兵器,命石德统帅与武帝方兵马对战。[1]
刘据兵败逃出长安,卫皇后自裁于皇宫 。太子与家人逃亡至湖县(今河南灵宝西),藏在一户清贫人家。刘据为生计寻觅故人,被察觉踪迹,遭到地方官的追捕,刘据不愿受辱自杀。山阳县卒张富昌与新安令李寿在拘捕太子中立功,张富昌被封题侯,李寿封为邘侯。至此,卫氏一族除太子刘据孙外俱亡。卫皇后、史良娣葬长安城南,史皇孙、皇孙妃王夫人及皇孙女葬广明。皇孙二人随太子刘据者,与太子并葬湖县(今河南灵宝西)。[1][13]
巫蛊之祸后不久,刘彻知晓刘据的处境,车千秋再次陈情太子的冤屈。刘彻封千秋为丞相,将江充灭族,苏文烧死在横桥上,泉鸩里对太子兵戈相向者,一开始是北地太守后来也被灭族。刘彻可怜刘据无辜,下令建思子宫以尽哀思。[1]汉武帝开始反思自己的内外政策,由于年年征战,国库基金空虚,为改变这一局面,汉武帝亲耕于钜定,并拒绝桑弘羊轮台屯田的请求,下罪己诏。开始放松对内的严酷刑罚,巫蛊之祸牵连入狱的汉宣帝也因此得以逃过一劫。[1]
太子刘据死后,汉武帝面临继嗣的问题,然汉武帝王夫人所生齐怀王闳早亡,“燕王旦、广陵王胥行骄嫚”“皆多过失”,适龄的皇子皆被排除在储君的人选之外。后元二年(前87年)武帝临终前,诏霍光等大臣托以大事,正式立少主刘弗陵为新君,是为汉昭帝。然而新君年幼,霍光又逐渐将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人排挤出权力中心,大权独揽,“政事一决于光”。 汉昭帝英年早逝霍光又立刘贺为帝,刘贺行为不端,被霍光废黜,另立刘据的孙子刘询为帝。从汉昭帝即位 ( 前 87) 开始,到霍光去世 ( 前 68) 为止,中间有二十多年时间,政权基本掌握在霍光手中。霍光是汉昭帝上官皇后的外祖父,汉宣帝霍皇后的父亲。[1]
汉宣帝即位后,臣下请为汉宣帝先祖议谥,刘据坟冢在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史良娣葬在博望苑北,史皇孙在广明郭北。刘据追谥为“戾太子”,置奉邑二百家,史良娣为“戾夫人”,置守冢三十家。史皇孙追谥“悼皇”,史皇孙王夫人为“悼后”,例比诸侯王陵寝,置奉邑三百家。[1]
学者刘洁认为"戾"为"不悔前过"之意,此谥号含有批评的意味,是为了维护武帝的权威,但"戾"之意并不表明卫太子是罪人。"戾"谥号背后的深意是不仅要肯定卫太子的合法地位,更是为突出汉宣帝作为刘彻嫡长子一系的正统身份。[14][1][15]
班固《汉书》:班固在汉书《五子传》中认为巫蛊之祸并不是江充一人的问题,自巫蛊祸起,京城血流成河、伏尸数万,刘彻父子二人在这场祸乱中都算不上赢家。[1]
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光认为古来圣贤之君主教养太子,都是为其选择方正、敦良之人为师为友,然而人总是容易遭受各种各样的构陷,固然是人之常情,也不应该是太子的结局。[2]
康熙:康熙待太子亲厚,有大臣上奏用刘彻父子类比,康熙认为刘彻父子之间有隔阂,而他与太子之间经常派遣内侍探望,送东西送吃的,太子都七八个孩子了,他还经常将太子留在宫里,怎么是戾太子刘据能相比的。[16]
人物关系 | 姓名 | 社会身份 |
父亲 |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7月14日-前87年3月29日) | 西汉第七位皇帝[4] |
母亲 | 孝武思皇后(?-前91年) | 卫氏,名不详,字子夫,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刘彻第二任皇后,在皇后位38年,谥号思[1] |
姐姐 | 卫长公主(当利公主) | 卫长公主(约前138-前91年以前),名、字皆不详,一般认为是汉武帝长女,母为卫子夫。因于武帝一朝以帝女而越级封为长公主、汤沐邑为最富庶的盐邑、两任丈夫曹襄、栾大皆贵震天下,被认为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1][4] |
诸邑公主 | 刘据同母姐姐,生卒年不详,因巫蛊之祸被诛[1] | |
石邑公主 | 刘据同母姐姐,生卒年不详[1] | |
弟弟 | 齐怀王刘闳 | 母王夫人。早薨,无子,国除[1] |
燕剌王刘旦 | 母李姬。汉昭帝即位,他与宗室刘长、刘泽及大臣上官桀、桑弘羊等谋反诛霍光夺取帝位,失败自杀,国除[1] | |
广陵厉王刘胥 | 母李姬。昭帝时,觊觎帝位,使女巫祝诅。宣帝即位,复与楚王延寿私通书信,后谋叛事发觉,又药杀当事人二十余人以灭口,为汉中央追穷治罪,自杀,国除[1] | |
昌邑哀王刘髆 | 母李夫人。其子为汉废帝刘贺,在汉昭帝死后当过27天皇帝,后被霍光所废改封海昏侯[1] | |
汉昭帝刘弗陵 | 母赵婕妤。在位13年,无后[1] | |
姑母 | 平阳公主(生卒年不详) | 刘姓,西汉时期公主,汉景帝刘启与皇后王娡的长女 ,汉武帝刘彻同母姐。三婚嫁与卫青,既是刘据的姑母,又是刘据的舅母[1] |
舅舅 | 卫青(?-前106年) | 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人。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1][4] |
姨母 | 卫君孺 | 一名卫孺。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为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之长姐,嫁予太仆公孙贺为妻[1] |
卫少儿(生卒年不详) |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西汉历史人物,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名将卫青的二姐,名将霍去病的母亲。后来,嫁给丞相陈平的孙子、太子詹事陈掌为妻[1] | |
姨丈 | 公孙贺(?—前92年) | 字子叔,北地郡义渠(今甘肃宁县)人,汉武帝时期将领、丞相[1] |
表兄弟 |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 | 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1] |
公孙敬声 | 丞相公孙贺与卫君孺之子[1] | |
儿子 | 刘进 | 巫蛊之祸中于长安城遇害,母称史良娣,刘进为武帝孙,世称史皇孙[1] |
孙子 |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 | 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1] |
影视剧名称 | 演员 |
《汉武帝》 | 张永强[17] |
《司马迁》 | 安亚平[18] |
《乌龙闯情关》 | 李振锋[19] |
《卫子夫》 | 黄敬冉[20] |
《大汉天子3》 | 赵熠洋[21] |
《汉武大帝》 | 任伟[22] |
汉昭帝时期,一男子乘着黄犊车,插着画有龟蛇图案的黄旗帜,来到皇宫外,自称是卫太子刘据。公车令急忙入报,汉昭帝连忙传令百官辨认真伪。前来的丞相、御史等官吏都不敢表态。京兆尹隽不疑到后便喝令:“速把这妄男子拿下!”有人劝说:“真假难辨,姑且等等再说吧!”隽不疑说:“这有何疑虑?即使是真太子回来了,也不过是投案自首的罪人,有何疑难不便处理。”[1]
刘据自杀后,汉武帝刘彻感其冤屈,建思子宫,并建归来望思台于湖县(今河南灵宝西)。[1]
汉宣帝刘询登基后追谥刘据为“戾太子”,以湖阌乡邪里聚为戾园,置奉邑二百家。[1][23]
展开
[1]班固. 汉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 ..
[2]司马光. 资治通鉴[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9: ..
[3]中国历史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1145.
[4]司马迁. 史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
[5]王阳. 再探汉武帝与太子刘据的父子关系[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01-01, 34(12): 95-99. [2023-05-08].
[6]马雪芹. 汉武帝更换继嗣的心路历程[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01, 28(3): 95-98. [2023-05-08].
[7]商炜. 汉武帝与“巫蛊之祸”[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9月30
[8]顿文聪. 再论巫蛊之祸———以卫氏宠衰与昭帝承统为中心的考察[J]. 唐都学刊, 2017年9月
[9]蒲慕州. 巫蛊之祸的政治意义[M]. .: ..
[10]陈啟喆. "巫蛊之祸”中外戚 、 权臣势力消长的考证— 以《 史记 》、《 汉书 》为中心[J]. 西南古籍研究, 2011
[11]吕思勉. 秦汉史[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年: ..
[12]李峰. 巫蛊之祸视阈下汉武帝与戾太子父子纠葛探析 ———与辛德勇等先生商榷[J]. 清华大学学报, 2020
[13]孟祥才. 析戾太子之狱[J]. 齐鲁学刊, 2001
[14]刘洁. 卫太子刘据的谥号问题探究——兼论《汉书》所见卫太子之地位[J]. 秦汉研究, 2021
[15]寇润泽. 汉卫太子刘据谥“戾”新解[J]. 文教资料, 2020-01-01, (7): 73-74,37. [2023-05-08].
[16]赵尔巽. 清史稿[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7: 卷二百八十六·列传七十三.
[17]汉武帝 (1996).豆瓣电影. [2023-05-17].
[18]搜索: 《司马迁》.豆瓣. [2023-05-17].
[19]搜索: 《乌龙闯情关》.豆瓣. [2023-05-17].
[20]搜索: 《卫子夫》.豆瓣. [2023-05-17].
[21]搜索: 《大汉天子3》.豆瓣. [2023-05-17].
[22]搜索: 《汉武大帝》.豆瓣. [2023-05-17].
[23]范晔. 后汉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5: 张皓传.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9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