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郭万钧结识了台湾“军情局”的间谍沃维汉,并向其提供了大量有关东风-31远程战略导弹的绝密情报。2005年5月5日,沃维汉和郭万钧被中国国家安全机关依法逮捕。2007年5月24日,沃维汉和郭万钧二人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驳回二人的上诉后,法院维持原判,并于2008年11月28日,将沃维汉和郭万钧执行死刑。[2][4]
郭万钧先后向沃维汉提供了涉及东风-31远程战略导弹等7项绝密情报,对中国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造成了巨大的危害。[6]
郭万钧,1942年出生于哈尔滨。从小就得到了优渥的教育条件,并最终进入了南开大学物理系就读。[5][2][7]
郭万钧凭借其在大学期间优秀的研究能力,从南开大学毕业之后便进入中国国家导弹科研机构工作,在涉密程度较高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十五研究所担任研究员,而第十五研究所是以航天发射地面设备的研制为主的工程设计研究所,又称“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1][2]
沃维汉,化名“杨东”,男,达斡尔族,1948年8月28日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原系北京北医科泰药物载体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1987年,沃维汉被国家公派至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1989年,在德留学期间,沃维汉被策反加入台湾间谍组织“军事情报局”并为其进行间谍工作。[2]
20世纪90年代初,沃维汉回国经商期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结识了自己的远房亲戚郭万钧并了解到了郭万钧的工作性质。[2]
沃维汉在了解到郭万钧在第十五研究所工作并参与东风-31远程战略导弹的制作后[6],依照“军事情报局”的指示,准备以金钱收买郭万钧。[2][5]
郭万钧见留学归来的沃维汉作风奢华、出手阔绰,内心充满了羡慕,在沃维汉的利诱下,郭万钧逐渐被拉下了水。20世纪90年代初,郭万钧开始了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间谍工作。[2][1][3][4]郭万钧先后向沃维汉提供了涉及战略导弹等7项绝密情报,并为了加强理解,郭万钧还亲自为沃维汉“授课”,讲解导弹相关知识,并由沃维汉总结编写成“情报”。这些情报也被沃维汉携带出境后转交给台湾“军事情报局”,而最终又由台湾当局转交给了美国,美国方面对此情报极为重视,进行了长期的分析解读。[5][2]郭万钧也因此获利40多万美元和1块手表。[5][1]
2005年5月5日,中国国家安全机关逮捕了沃维汉和郭万钧。随后,于2007年5月24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沃维汉和郭万钧作出一审判决,其中郭万钧以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3]一审判决死刑后,沃维汉和郭万钧不服,依法提出上诉。2008年1月2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裁定,维持一审原判。最终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下,沃维汉和郭万钧于2008年11月28日执行死刑。[2][3]
沃维汉和郭万钧在间谍窃密案中的行为对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危害,其后果十分严重。这一案件使得美国获得了东风-31导弹关键数据的情况下,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其反导系统。在战时,这将使美国能够更快速地侦测、稳定追踪并有效拦截导弹,这对中国耗费巨大资金建立的战略核威慑能力构成了极大的风险,并有可能导致其失去效力。[2]
2002年11月22日,东风-31甲洲际弹道导弹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随后,在2006年底,该型导弹正式装备到部队中。通过对发动机、制导系统和弹头的改进,东风-31甲在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提升,其最大射程增加到11500公里以上。这一进步实现了从远程导弹向洲际导弹的重大技术跃升,同时也可以看作是对先前东风-31导弹关键数据泄密问题的一项修正措施。[2]
展开
[1]导弹专家郭万钧:多次泄露东风导弹机密,却因妻子买菜暴露被抓 接受死刑处决.中华军事网. [2023-08-31].
[2]间谍沃维汉郭万钧为何必须判死刑?│刘乐讲故事.凤凰网. [2023-08-31].
[3]沃维汉案.凤凰网. [2023-08-31].
[4]沃维汉郭万钧间谍罪被处死 中国官方媒体披露详情.联合早报网. [2023-08-31].
[5]台湾间谍案详情:台湾“军情局”专门替美国窃取(组图).央视网. [2023-08-31].
[6]隐藏在中国的军事间谍.手机环球网. [2023-08-31].
[7]弹道导弹专家郭万钧被枪决的内幕.红色文化网. [2023-09-03].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9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