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婴初为沛厩司御[a],与当时是亭长的刘邦相交甚好。后随刘邦起兵反秦,四处征战,多次建功,被依次赐爵七大夫、五大夫、执帛等,刘邦被封汉王后,夏侯婴被赐予列侯昭平侯,并担任太仆。后来他随刘邦攻打项羽,兵败逃走,路上救下了日后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刘邦称帝后,夏侯婴因屡次立下战功,被封汝阴侯。代王入京后他废少帝、迎代王,依然担任太仆。[1]汉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夏侯婴去世,谥号为文侯。[1]
西晋文学家陆机赞扬夏侯婴,认为他的才华绰绰有余。[2]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评价了夏侯婴的一生功绩,赞他是英雄豪杰,遇见时机就奋起。[1]
夏侯灶
儿子
夏侯赐
孙子
夏侯颇
曾孙
夏侯婴是沛县人(今江苏沛县),一开始在沛府担任厩司御[a],掌管养马驾车。 每次他送完使者或客人返回,会经过沛县泗水亭,然后与刘邦聊个大半天。当他当上替补的沛县县吏后,与刘邦关系更加亲近。[1]
有次刘邦因开玩笑误伤夏侯婴,有人去告发他。当时刘邦身为亭长,伤人要重判,他便申诉自己没有伤害夏侯婴,而夏侯婴上堂作证时,承认了刘邦说的自己没有被伤害。之后被翻案,夏侯婴受牵连挨了一百多板子,还被关押了一年多,终究是让刘邦脱身了。[1]
后来刘邦带领手下准备攻打沛县,夏侯婴作为县令为刘邦所用,沛县被攻下当天,夏侯婴就被赐爵七大夫,并担任太仆。[1]
夏侯婴跟随刘邦攻打胡陵时,他和萧何一起降服了泗水郡的郡监平,平献胡陵以降,夏侯婴因此被赐爵五大夫。后跟随刘邦在砀东攻打秦军,攻打济阳,并在雍丘一带大败了李由的军队,因为在战斗时作战勇猛,夏侯婴被赐爵执帛。他曾经作为太仆指挥兵车,随刘邦在东阿、濮阳两地攻打章邯,战中夏侯婴驾驶兵车快速进攻,大破秦军,又被赐执珪(为楚最高爵位)的官位。还曾指挥兵车跟随刘邦在开封攻打赵贲的军队,在曲遇攻打杨熊的军队,夏侯婴在战斗中抓获俘虏六十八人,收服投降的士兵八百五十人,得到了一匣金印。接着夏侯婴再次指挥兵车跟随刘邦,在洛阳以东攻打秦军,他驾驶兵车快速进攻,因功被转封为滕公(滕县的县令)。后夏侯婴跟随刘邦攻打南阳,在蓝田、芷阳两处征战,他战斗依然奋力迅疾,一直打到了灞上。项羽进关之后,灭掉了秦朝,封刘邦为汉王。夏侯婴被刘邦赐予列侯的爵位,号为昭平侯,又担任太仆,跟随刘邦进军蜀汉地区。[1]
刘邦回军平定三秦后,夏侯婴跟随他去攻打项羽的军队,到了彭城,汉军被项羽大败,刘邦兵败不利乘车逃走。路上夏侯婴遇见了刘邦的一双子女,也就是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就载上了他们。刘邦很着急,马累得要罢工,敌人又追在后面,便经常用脚踹两个孩子想要抛弃他们,夏侯婴常常把他们收上车,一直载在车上,等他们抱紧了自己的脖子,才一改之前徐徐前行的速度,驾车疾驰。刘邦为此大怒,途中十几次想要斩杀夏侯婴,最终逃脱后,孝惠帝、鲁元公主得以安然地回到了丰邑。[1]
刘邦到了荥阳后,收复散兵,再次振作,把祈阳赐给夏侯婴作为食邑。之后夏侯婴又指挥兵车跟随刘邦攻打项羽,一直追击到陈县,最后平定了楚地。军队行至鲁地,夏侯婴被增加了兹氏一县作为食邑。[1]
刘邦称帝这年的秋天,燕王臧荼起兵造反,夏侯婴作为太仆跟随刘邦攻打臧荼。第二年,他跟随刘邦到了陈县,抓获了楚王韩信。之后夏侯婴的食邑被改封在汝阴,剖符为信,使他的爵位世代相传。他再以太仆之职跟随刘邦攻打代地,打到了武泉、云中一带,夏侯婴又被增加食邑一千户。后跟随刘邦在晋阳附近,攻打韩信手下的匈奴骑兵并大败对方,他们追击敌人到了平城后,被匈奴骑兵包围,困了七天无法逃脱。是刘邦派使者给匈奴王后阏氏送了厚礼,匈奴王冒顿才把包围圈打开一角。刘邦逃出包围圈想要疾驰逃走,夏侯婴坚持徐徐前行,命令弓箭手都把弓拉满对外,最终得以逃脱。此事后夏侯婴因功被加封细阳一千户食邑。[1]
夏侯婴再作为太仆跟随刘邦在勾注山以北地区攻打匈奴骑兵,大获全胜,又以太仆之职在平城南攻打匈奴骑兵,多次攻陷敌阵,立下很多功劳,被赐所夺得城邑中的五百户作为食邑。后他去攻打陈豨、黥布的军队,击退了敌军,又被增加食邑一千户。之后刘邦把夏侯婴的食邑定在汝阴(安徽阜阳),共计六千九百户,他以前被赐的食邑都撤销了。[1]
夏侯婴当初跟随刘邦在沛县起兵,就长期担任太仆,直到刘邦去世,他又作为太仆服侍孝惠帝。孝惠帝和太后吕雉都感念夏侯婴当初在下邑的路上救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于是赐给夏侯婴一座紧靠在皇宫北面的一等宅第,宅名“近我”,以示对他的尊崇优待。孝惠帝驾崩后,夏侯婴作为太仆服侍太后,太后驾崩以后,代王来到,夏侯婴以太仆之身和东牟侯刘兴居一起进皇宫清理宫室,废去了少帝,用天子的御驾去代王府邸迎接代王。他和其余大臣共同立代王为孝文皇帝,夏侯婴还是担任太仆。[1]
当时代王入京后,东牟侯刘兴居表示诛灭吕氏自己没有功劳,请求去清理宫廷,就和太仆之职的夏侯婴一起进了皇宫,他劝说少帝并非刘氏之人,不应当立为皇帝。少帝被废后,夏侯婴叫来车驾载着少帝出了皇宫,少帝问他要把自己带去哪里,夏侯婴说出去住,然后把少帝安置在少府,之后夏侯婴就去迎接代王,向代王报告宫廷已经清理过了。代王当晚入主宫廷,而少帝也在当晚和梁王、淮阳王、常山王一起被官吏杀死。[3]
汉文帝八年(公元前172年),夏侯婴去世,谥号为文侯。[1]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过,他曾经到过丰沛,观看过原来夏侯婴、萧何等人的故居,所打听到的故事令人惊异,当夏侯婴他们操刀杀狗或贩卖丝缯的时候,难道他们就能知道自己日后可以附骥尾[b],垂名汉室,德惠传及子孙吗。[4]
西晋文学家陆机也赞扬了夏侯婴,认为他的才华绰绰有余,驾驶战车扛着马鞭为刘邦效力;还冒着违令被斩的风险不将刘盈抛弃,使太子得以平安;在平城出围时徐徐前行来诳敌,更是妙计。[2]
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评价了夏侯婴的一生功绩,赞他才智超凡,是英雄豪杰,如神龙一般遇见时机就奋起。[1]
儿子:夏侯灶,继承侯位,七年之后去世,谥号为夷侯。 [1]
孙子:夏侯赐,继承侯位,三十一年之后去世,谥号为共侯。[1]
曾孙:夏侯颇,娶平阳公主。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通奸御婢,畏罪自杀,封国撤消。[1]
后代:夏侯惇[5]、夏侯渊[6]、夏侯霸[6]、夏侯玄[7]、夏侯和[6]及作《魏书》的夏侯湛[8]。
韩信当初跟随项羽,屡屡献策却不得重用。等到刘邦入蜀之后,韩信脱离楚军归顺了刘邦,因为没有名声做了个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他犯法要被判处斩刑,十三个同伙都被杀了,轮到韩信的时候,他抬头正好看见了滕公夏侯婴,便对他说刘邦斩杀壮士,是不想成就一统天下的霸业吗。夏侯婴觉得他的话不同凡响,又见此人相貌堂堂就放了他,他与韩信交谈后对其很欣赏,向刘邦举荐了韩信,刘邦把韩信任命为治粟都尉,并不觉得韩信有什么出众的才能。[9]
楚地人季布曾在项羽手下为将,多次击败刘邦军队。项羽被灭后,刘邦出千金悬赏季布,并下令窝藏季布的人夷三族。季布躲藏在濮阳周氏人家,周家献策将季布和自己几十个奴仆一起卖给鲁地的朱家,朱家认出季布并收容了他,然后去到洛阳拜见汝阴侯夏侯婴,在夏侯婴家喝酒的时候趁机询问季布犯了什么罪,夏侯婴便告诉他,季布多次替项羽攻打刘邦,招致刘邦怨恨。朱家人问他觉得季布是个怎样的人,夏侯婴认为季布是个有才能的人,于是朱家人劝说夏侯婴,季布听从项羽的差遣是分内之事,陛下不应该这样对待一个有贤能的人,希望他能向陛下说明情况,夏侯婴答应了他,之后禀告了刘邦,刘邦因此赦免了季布。[10]
据《西京杂记》记载,某次夏侯婴驾车外出,走到长安东门时,马嘶鸣着不肯前进,不断用蹄子刨地。夏侯婴觉得奇怪,命令随从挖掘马所刨之地,挖到三尺深时,发现有一石椁。夏侯婴举火烛照看,发现椁中有字,便把上面的铭文抄录下来,铭文字体古怪。夏侯婴的随从没人认识这种文字,便去问博士叔孙通,叔孙通告诉他这是古代的蝌蚪文,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的意思。夏侯婴听后感慨道,难道自己死了以后就要葬于此地吗。后来他死了,果真葬于此处。[11]
1977年,安徽阜阳发现了汝阴侯之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汉简和器物。 经考察这是夏侯婴后代夏侯灶的墓葬。古墓以前封土高出地面约20米,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有70米。1957年因阜阳机场工程建造在古冢周围取土,使古冢从20多米高的大土堆变成了仅仅4米高的土堆。到了1977 年罗庄大队罗庄建砖窑厂时又把4米高的土堆也挖平了,汝阴侯墓始见天日。该墓葬早年被盗,不过出土文物仍有390余件,为研究汉代器物提供了重要资料。[12][13][14]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的“佳城郁郁”事件,就明确表明了夏侯婴生活在当时的首都长安(现陕西西安),他去世之后,就被安葬在长安城东处。[11]而元代《类编长安志》也有引用过《长安图》中的记载:“经汉时七里渠有饮马桥,滕公马家在饮马桥北三里。”[15]
时间 | 影视类型 | 剧名 | 演员 |
1998年 | 电视剧 | 《汉刘邦》[16] | 李振启 |
2004年 | 电视剧 | 《楚汉骄雄》[17] | 陈荣峻 |
2005年 | 电视剧 | 《楚汉风云》[18] | 张春仲 |
2011年 | 电视剧 | 《大风歌》[19] | 傅虹钧 |
2011年 | 电影 | 《鸿门宴传奇》[20] | 陈之辉 |
2012年 | 电视剧 | 《楚汉传奇》[21] | 林鹏 |
2012年 | 电视剧 | 《楚汉争雄》[22] | 段卫平 |
2012年 | 电影 | 《王的盛宴》[23] | 齐一现 |
展开
[a]秦朝官职,为县属小吏,负责掌驾车送使臣宾客
[b]出自《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指蚊蝇附在马的尾巴上,可以远行千里。后遂以“附骥尾”比喻依附先辈或名人之后而成名。
展开
[1]司马贞. 史记索隐. 唐代: 樊郦滕灌列传.
[2]萧统. 昭明文选. 梁: 卷四十七.
[3]司马迁. 史记. 西汉: 吕太后本纪.
[4]司马迁. 史记. 西汉: 樊哙传.
[5]陈寿. 三国志. 西晋: 夏侯惇传.
[6]陈寿. 三国志. 西晋: 夏侯渊传.
[7]陈寿. 三国志. 西晋: 魏书诸夏侯曹传.
[8]房玄龄. 晋书. 唐朝: 列传二十五.
[9]司马迁. 史记. 西汉: 淮阴侯列传.
[10]司马迁. 史记. 西汉: 季布栾布列传.
[11]刘歆. 西京杂记. 汉代: 卷四.
[12]王襄天 韩自强. 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 《文物》, 1978, (8): 12-18.
[13]本书编委会编. 安徽百科全书[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831.
[14]周崇云 陆勤毅 . 安徽考古[M].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1.07: 132.
[15]骆天骧. 类编长安志. 元代: 卷之七.
[16]汉刘邦.豆瓣电影. [2023-06-14].
[17]楚汉骄雄.豆瓣电影. [2023-06-14].
[18]楚汉风云.豆瓣电影. [2023-06-14].
[19]大风歌.豆瓣电影. [2023-06-14].
[20]鸿门宴传奇.豆瓣电影. [2023-06-14].
[21]楚汉传奇.豆瓣电影. [2023-06-14].
[22]楚汉争雄.豆瓣电影. [2023-06-14].
[23]王的盛宴.豆瓣电影. [2023-06-14].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3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