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0月21日,勒瑰恩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其父从事人类学研究,其母是北美传记作家,良好的家庭氛围使她从小喜爱阅读,长大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取文学硕士学位。[1]20世纪60年代,勒瑰恩走上科幻文坛,分别于1968年和1969年出版《地海巫师》和《黑暗的左手》,前者荣获波士顿图书奖,后者荣获雨果奖和星云奖。[3][4]20世纪70年代后,勒瑰恩先后出版《地海古墓》《天堂车床》《地海彼岸》和《一无所有》,完成了地海三部曲的计划。[5]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女性主义思潮的兴起,勒瑰恩呼吁女性作家创作以女性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并继续潜心创作,出版了地海系列余下三部作品《地海孤儿》《地海故事集》和《地海奇风》、青少年科幻系列作品西岸三部曲《天赋之子》《沉默之声》和《觉醒之力》。[2]由于喜爱中国道家思想,勒瑰恩经过四十余年研究,于1997年出版《道德经》译本。[6]2018年1月22日,勒瑰恩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家中逝世,享年89岁。[7]
勒瑰恩主张消除男女两性对立,认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家思想。[8]在勒瑰恩的一生中,她笔耕不辍,所获奖项数量较多,包括六次星云奖、五次雨果奖、十六次轨迹奖、卡夫卡文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2003年,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曾授予她“大师奖”。[6]十一年后,获得“美国杰出贡献奖”。[9]
1929年10月21日,勒瑰恩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3]美国西部特有的自然景色、人文环境及深厚的文化传统,对其日后的作品产生深远影响。[10]
在孩提时代,勒瑰恩就对阅读表现出浓厚兴趣,父亲书架上的科幻故事集《梦想者的故事》和《道德经》,使她获得初步接触科幻文学,感受中国道家思想的魅力。[6]加上受到北美传记作家母亲的影响,勒瑰恩初步感受北美原住民文化。因此,勒瑰恩自幼在多文化的家庭背景中成长,养成了多元文化的思维模式,这对她日后的创作生涯产生积极影响。[1]
1947年,勒瑰恩进入拉德克里夫大学(后并入哈佛大学)就学,并获取文学学士学位。之后,勒瑰恩又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取文学硕士学位,并获取全额奖学金,毕业后前往法国巴黎,并在默瑟大学担任讲师。在此期间,勒瑰恩和她的丈夫相遇。[1]
20世纪60年代初,勒瑰恩在《西部人文评论》发表处女作《音乐颂》,开始走上科幻文坛。[11]1962年,勒瑰恩在《幻想》杂志发表第一个科幻故事作品《四月巴黎》,获取三十美元稿费。转年,勒瑰恩在该杂志上发表科幻小说《大师》。[12]
《名字的法则》和《解约秘语》是勒瑰恩于1964年创作了两部短篇小说,四年后,勒瑰恩以这两部小说作为基础,创作出版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地海巫师》,并荣获波士顿图书奖。[12]小说中,主人公为了让别人对自己的魔法刮目相看,把恶魔放进学校,却没想到自己无法控制恶魔,使恶魔逐渐笼罩世界。为了弥补过失,消灭恶魔,主人公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完成一次次挑战,和恶魔作战。这部小说也是勒瑰恩创作的地海系列作品中的第一部。[13]
1969年,勒瑰恩出版代表作《黑暗的左手》,并荣获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协会的星云奖和世界科幻大会的雨果奖。[14]小说中,勒瑰恩构建了一个常年被冰雪覆盖的星球,居住在此的人们是雌雄同体的双性人。在每月的发情期里,星球上的居民可以在合适的时机,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别。在星球居民的眼中,没有男性和女性的分别,人格的好坏才是他们评判一个人的标准。[8]这种双性同体的人物设计方式,是勒瑰恩作为女性主义作家对两性对立的挑战。[3]
20世纪70年代,勒瑰恩在科幻文坛受到广泛关注,收获一批读者。[4]1970年,勒瑰恩出版地海系列第二部小说《地海古墓》,荣获纽伯瑞文学奖。[5]次年,勒瑰恩出版长篇小说《天堂车床》。[15]勒瑰恩于1972年出版地海传奇系列第三部小说《地海彼岸》,并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5][4]由于作品成书年份相近的关系,在西方文学界,评论家习惯将勒瑰恩的《地海巫师》《地海古墓》和《地海彼岸》三部作品,合称为“地海三部曲”。[5]两年后,勒瑰恩出版长篇小说《一无所有》,并荣获雨果奖和星云奖。[16][2]
随着女性主义对科幻小说批判思潮的兴起,在这一时期,勒瑰恩分别于1975年和1976年,发表两篇著名评论文章,即《美国科幻小说及其他》和《性别是必要的吗?》。[17]前者发表在《科幻小说研究》杂志上,对主流科幻小说崇拜男性叙事表示批评。后者发表在女性主义科幻小说选集《奥罗拉·平等之外》中,针对其他学者批评《黑暗的左手》作为体现女性主义小说,运用主语he(他)而非she(她)来指代双性人的情况,勒瑰恩表示该小说是她做的一次思想实验,即假如性别对立被取消后,社会将出现什么情况,所以,不能只通过语言(人物主语)来批评该小说。[17]
到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勒瑰恩成为颇富才华和创造力的女性主义科幻作家的代表。[5]1985年,勒瑰恩利用一个夏天的时间阅读《女性文学的诺顿文集》,意识到作为女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她不需要和男性作家一样从男性视角出发,塑造以男性为主角的人物形象。[9]1986年,勒瑰恩受邀前往美国女校布林茅尔学院发表毕业演说,演讲中,勒瑰恩鼓励女性作家参与写作,倡导构建女性叙事,描绘女性的生活,记录女性的心理。[5]
四年后,勒瑰恩出版地海系列第四部小说《地海孤儿》。[5]在该小说,勒瑰恩开始使用女性叙事,构建以女性为主角的人物形象,描绘女性的心理活动。和以往小说相比,该小说弱化了男性的英雄主义,整部作品充溢女性声音。[5]
在这一时期,勒瑰恩经过四十余年潜心研究中国老子的《道德经》后,于1997年出版《道德经》译本。[6]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勒瑰恩仍然笔耕不辍。[2]2001年,《地海故事集》和《地海奇风》出版,勒瑰恩在耗时三十多年后,完成了地海系列的全部作品。[5]两年后,勒瑰恩出版短篇小说集《变化的位面》,在这部小说集中,勒瑰恩构建了不同的“位面”(即平行世界),这些“位面”面临着和当代世界类似的种种问题。[15]这部作品被《今日美国报》誉为新世纪的《格列佛游记》。[2]同年,勒瑰恩翻译出版阿根廷作家高罗第切尔的科幻系列短篇故事集《卡尔帕帝国》。[18]
勒瑰恩于2004年开始,陆续出版青少年科幻系列作品《天赋之子》《沉默之声》《觉醒之力》。这三部作品被称为西岸三部曲,讲述了拥有超能力的青少年经历一次次冒险,最终获得成长。[2]2018年1月22日,勒瑰恩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家中逝世,享年89岁。[7]
勒瑰恩的父亲是人类学家艾尔弗雷德·克罗伯,作为现代人类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对语言学、考古学和民族学都有着较大贡献。[1]
勒瑰恩的母亲西奥多拉·克罗伯,年轻时主修心理学,结婚之后,由于对人类学产生兴趣,她翻译了诸多关于加州土著的民间小说,并撰写了一部和美国印第安亚尼部落有关的传奇传记。印第安亚尼部落曾被实施种族灭绝政策,克罗伯因关注该部落的生存状况,成为当年备受关注的传记作家。[1][19]
1953年,勒瑰恩和历史学家查尔斯·A·勒瑰恩相遇并结婚,他们时常组织不同类型的学者,到家中举行学术聚会。[6]勒瑰恩曾表示,如果没有丈夫协助她照顾家庭,她无法静心创作。[4]
四年后,大女儿伊丽莎白出生,相隔两年,次女卡洛琳出生,勒瑰恩随家人定居美国波特兰。1964年,儿子西奥多出生。[20]
到了晚年,勒瑰恩和三个孩子及四个外孙子女住在美国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6]
书籍封面 | 体裁 | 出版时间 | 出版社 | 作品名 | 英文名 |
- | 小说 | 1962 | Fantastic | 四月巴黎 | April in Paris |
- | 1963 | Fantastic | 大师 | The Masters | |
- | 1964 | Tandem | 名字的法则 | The Rule of Names | |
- | 1964 | Tandem | 解约秘语 | The World of Unbinding | |
- | 1967 | Nelson Doubleday | 放逐星球 | Planet of Exile | |
- | 1967 | Nelson Doubleday | 罗肯纳的世界 | Rocannon's World | |
- | 1967 | Ace Books | 幻想之城 | City of Illusions | |
1968 | Parnassus Press | 地海巫师 | A Wizard of Earthsea | ||
1969 | Walker | 黑暗的左手 |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 ||
1970 | Atheneum | 地海古墓 | The Tombs of Atuan | ||
- | 1971 | Scribner | 天堂车床 | The Lathe of Heaven | |
- | 1972 | Putnam | 世界的名字是森林 | The Word for World Is Forest | |
1972 | Atheneum | 地海彼岸 | The Farthest Shore | ||
1974 | A Panther Book | 一无所有 | The Dispossessed | ||
- | 1980 | HarperCollins Canada | 开始之地 | The Beginning Place | |
- | 1990 | Atheneum | 地海孤儿 | Tehanu | |
2001 | Harcourt Brace | 地海故事集 | Tales from Earthsea | ||
2001 | Audio Literature | 地海奇风 | The Other Wind | ||
- | 2003 |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 变化的位面 | Changing Planes:Stories | |
2005 | Harcourt | 天赋之子 | Gifts | ||
2006 | Harcourt Children's Books | 沉默之声 | Voices | ||
2007 | Harcourt | 觉醒之力 | Powers | ||
- | 诗集 | 1981 |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 刚硬的话及其他诗歌 | Hard Words and Other Poems |
- | 译作 | 1997 | Shambhala | 道德经 | Lao Tzu : Tao Te Ching : A Book About the Way and the Power of the Way |
- | 2003 | Northampton | 卡尔帕帝国 | Kalpa imperial: the greatest empire that never was | |
- | 其他 | 1975 | Science Fiction Studies | 美国科幻小说及其他 | The new Atlantis : and other novella science fiction |
- | 1976 | Aurora : beyond equality | 性别是必要的吗? | Is gender necessary? |
(参考资料:[21][22][4])
勒瑰恩钟情于创作科幻及奇幻小说,主张艺术作品可以为人们带来精神愉悦,加深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感受和命运的理解。因此,勒瑰恩以文学作品为载体,表达了她对个体身份、人类命运及社会问题的关注。[1]按照背景,勒瑰恩小说可分为地海系列、伊库盟系列、美国西海岸系列等类型。[1]
(1)地海系列。作为勒瑰恩的奇幻小说代表作品,包括小说《地海巫师》《地海古墓》《地海彼岸》《地海孤儿》《地海奇风》和短篇小说集《地海故事集》。[5]在地海系列作品中,勒瑰恩创造了地海国,地海国由非大陆板块的群岛组成,这是一个没有工业机器,却充满魔法的国度,每个村庄都有小法师,他们可以运用魔法改变天气。[23][21]比如在小说《地海巫师》中,主人公在地海国的魔法中心大学里学习魔法,为了让其他人对他的魔法刮目相看,他放出了恶魔,但没有想到自己无法控制恶魔,导致整个世界被恶魔控制,陷入危险。主人公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担负起保卫世界,和恶魔战斗的责任。[21][13]
(2)伊库盟系列。这一系列的小说,勒瑰恩将观察视角延伸到未来的外太空,探讨了长期关注的社会问题。《黑暗的左手》和《一无所有》是这一系列的代表作品。其中,在《一无所有》中,勒瑰恩设计了没有阶级差别的星球和存在明显贫富差距的星球,并让主人公在两个代表不同社会体制的星球中穿梭,表达了她对不同社会体制的看法。[1]
(3)美国西海岸系列。在《天堂车床》中,勒瑰恩将美国社会问题和乌托邦问题(此处乌托邦指的是构建理想社会[6])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她对乌托邦设想的担忧。故事中,主人公拥有通过梦境改变现实生活的能力,医学专家得知后,为了建设完美的乌托邦社会,催眠主人公并利用他的能力,制造了大饥荒,造成了六十亿人类的死亡。但当主人公恢复正常后,医学专家的乌托邦梦想也破灭了。[1]
勒瑰恩主张女性主义,在两性关系上,认为要消除男女两性对立,构建男女平等的社会。[8]在代表作《黑暗的左手》中,勒瑰恩克服男女两性不平等的焦虑,构建了超越两性对立的世界,塑造了一群雌雄同体的双性人。[3]小说中,星球上的居民可以在合适的时机,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性别。在星球居民的眼中,没有男性和女性的分别,人格的好坏才是他们评判一个人的标准。[8]
1995年,勒瑰恩在一次采访中,坦言:“我是女性作家,不是男性声音的模仿者”。虽然目前文学界仍然主要描写男性人物,但是,勒瑰恩认为,随着女性作家创作出更多好作品,她们最终都会学会以女性声音写作,创作以女性人物为主的作品。为了支持女性主义,勒瑰恩曾加入全国女性协会和全国堕胎权利运动联盟。[4]
勒瑰恩从小接触道家思想,道家的经典魅力在她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勒瑰恩曾公开坦白:“道家思想已经深入到我很多的小说结构中。”[6]
道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在作品中,勒瑰恩运用丰富的知识描绘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24]在《黑暗的左手》中,勒瑰恩构建了一个常年被冰雪覆盖的星球,恶劣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一个和道教相似的宗教。这个宗教没有崇拜的神灵和固定的教条,其思想精髓正是道家推崇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指人要学会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在此思想的影响下,星球上的居民尽可能地利用自然条件,使自己的生活符合自然节奏,最大限度地和自然规律保持一致。[24]
勒瑰恩通过深层次观察现实社会,以创作的方式揭露了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反对阶级剥削和一切政府权威[25],体现了无政府主义思想痕迹。[26]在代表作《一无所有》中,主人公来自平等互助、不存阶级差别的星球,这个星球的居民崇尚无政府主义的道德观,大家相互信任,主张不设政府和军队。勒瑰恩曾表示,这种倡导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无政府主义对她来说,是一种最理想和有趣的政治理论。[27][26]
勒瑰恩的叙事视角时常聚焦于未来外太空,通过叙述未来星际发生的事情,表达她对现实生活的看法。[22]比如《一无所有》的故事发生地是在代表两种不同制度的未来星球中,《黑暗的左手》的故事发生地是在常年寒冷的星球中。[1]
作为讲故事者,勒瑰恩时常通过隐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作品意义。[8]比如在《黑暗的左手》中,勒瑰恩通过塑造一个集男性和女性特征为一身的双性人,隐喻作为个体的人,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够同时兼任传统男性和女性的职责。[8]
在《地海巫师》中,讲述了主人公逃避对自己穷追不舍的恶魔(实则是主人公的影子)的故事。为了躲避影子,主人公经历了诸多挫折和挑战,最终认识到影子就是自身存在的一部分。作品中,勒瑰恩通过塑造以独立实体存在的“影子”,隐喻自我,表达了人们如果要成长,就要认识自我,接纳自身的不足。[1]
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勒瑰恩曾先后六次荣获美国科幻小说作家协会的星云奖,获奖作品分别是:长篇小说《黑暗的左手》、短篇小说《革命前的一天》、长篇小说《一无所有》、长篇小说《地海孤儿》、中短篇小说《孤独》以及长篇小说《觉醒之力》。[28]
2003年,美国科幻奇幻作家协会授予勒瑰恩“大师奖”,这表明勒瑰恩的整体艺术成就被高度认可。[6]
2014年11月,勒瑰恩荣获“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这表明美国文学界充分认可勒瑰恩的作品,并公认她为美国文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9]
作为当代备受推崇的科幻小说作家,除了上述奖项之外,勒瑰恩还曾荣获五次雨果奖(科幻成就奖)、十六次轨迹奖(《轨迹》杂志年度读者投票奖),世界奇幻奖、纽伯里银牌奖(美国儿童文学奖)、小詹姆斯·蒂普齐奖(世界女性主义科幻小说奖)、卡夫卡文学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小推车奖(英语世界小小说的最高奖项)、霍华德·沃赛尔奖(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终身成就奖(美国《洛杉矶时报》颁发)等诸多奖项。[1][9]
勒瑰恩关注社会学和人类学,对主流文学界产生较大影响。比如涉及性别议题的《黑暗的左手》,在小说中,勒瑰恩通过塑造雌雄同体的双性人,彻底解构了两性对立结构。[23][2]作为20世纪美国女性主义新浪潮的代表作家之一,勒瑰恩通过构建女性话语体系,颠覆传统小说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女性文学的发展。[29]
勒瑰恩在科幻文学界占据一定地位,影响诸多科幻小说作家。勒瑰恩在1968年出版的《地海巫师》中,创造了魔法学校的概念,这为戴安娜·温·琼斯(代表作《魔幻城堡》)、J.K.罗琳(代表作哈利·波特系列作品)等作家提供了创作灵感。[13]2014年,在美国国家图书奖颁奖礼上,英国科幻作家尼尔·盖曼表示,从他成为作家起,就深受勒瑰恩影响,他曾专门研究勒瑰恩的写作方法,学习如何写作。盖曼也坦言,是勒瑰恩让他成长为更好的作家。[30]
勒瑰恩创作题材广泛,多数作品都得到较大关注。[9]其中,“地海系列”在英美等过销售量数以百万计,并被翻译成十六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广泛销售。[9]1969年发表的代表作《黑暗的左手》,一经出版,就广受欢迎,在往后的五十多年里,平装本印刷将近三十次。[7][22]飞天猫三部曲(《飞天猫》《回家的飞天猫》和《了不起的亚历山大和飞天猫们》)由村上春树翻译,S.D.辛德勒插图,日本讲谈社发行。[2][31]
勒瑰恩改编小说《天堂车床》,同名电影《天堂车床》于1980年和2002年上映。[32]2004年,改编自勒瑰恩的小说《地海传说》的同名电影上映。[33]2006年,地海传奇系列作品之一《地海传说》被改编动画电影,导演是宫崎骏的长子宫崎吾朗。[34]由雷克哈·沙尔玛主演的电影《倾诉》于2019年上映,该小说改编自勒瑰恩的短篇科幻小说《倾诉》。同年,勒瑰恩的短篇小说《九条命》也被搬上荧屏。2020年,改编自勒瑰恩地海系列小说的电视剧《地海》上映。[32]
在勒古恩的评论集《娥苏拉·勒瑰恩》的序言中,西方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盛赞她“创意丰富,风格上乘,是前所未有的、卓越的当代奇幻科幻作家”。[6]
对于勒瑰恩的地海三部曲(《地海巫师》《地海古墓》和《地海彼岸》),评论界给予极高评价。[1]比如,评论家夏洛特·斯皮瓦克所曾说:“尽管小说的创作对象时青少年,但从故事情节、背景和人物的相关性和整体性来看,它们已经远远超出了青少年读物的范畴。事实上,这三本小说更适合成年人来阅读,无论从主题上还是风格上,都堪称成人世界的经典巨著。”[1]巴巴拉·巴克纳尔认为它们是勒瑰恩最成功的作品,他评价说:“小说中的哲理通过极富诗意的比喻自然地表达出来,而读者对这些手法浑然不觉,还以为是精彩故事的部分情节……勒瑰恩的其他任何作品都无法达到这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1]
2018年,勒瑰恩逝世后,众多作家发声表达对她的敬意。[7]英国幻想大师尼尔·盖曼称:“勒瑰恩去世了,但她的作品会一直陪伴我们。她的一些文字已经写进了我的灵魂。我怀念她这个幽默的满身是刺的、也是我们中最深刻和聪敏的作家。”[7]惊悚大师斯蒂芬·金赞扬勒瑰恩,称她“不仅仅是一名科幻作家,更是一名文学偶像”。[7]
在勒瑰恩的创作生涯中,虽然多数文学评论家对勒瑰恩表示赞赏,但是,也有一些评论家对勒瑰恩持否定态度。比如,科幻作家诺尔曼·斯宾拉德曾在《科幻杂志》上,指责勒瑰恩作为女性主义作家,却创作主流文学(男性叙事),称她为当代文坛的“黑鬼”。[35]
娥苏拉·勒瑰恩小说奖是每年通过颁发25000美元的现金奖,旨在表彰在创作出富有想像力作品的作家。勒瑰恩认为,金钱可以成为一些作家坚持创作的转折点,通过设立该奖项,勒瑰恩希望让更多作家坚持创作充满想像力的作品。[36]
展开
[1]闫小青. 20世纪美国女性文学发展历程透视. 2012: 93-98.
[2]萧星寒. 星空的旋律 世界科幻简史. 2019: 95-96.
[3]吴岩. 科幻文学论纲. 2021: 84-88.
[4]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在其他的世界 科幻小说与人类想象. 2018: 136-148.
[5]阮婧. 回归“母亲的话语”——论《地海传奇》六部曲中的女性书写.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7, 37(4): 99-104.
[6]刘岩等编著. 并不柔弱的话语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20世纪英语文学. 2011: 138-145.
[7]“幻想文学女王”厄休拉·勒古恩逝世:愿她在银河中旅途愉快. 澎湃新闻, 2018[2023-04-24].
[8]崔筱溪. 英美女性文学研究. 2018: 109-113.
[9]毕文静. 吸纳-再现-重构. 2018: 1-7.
[10]Williams, Isaac, William A. Ethnicity and Dissent in Southwest Fiction. 1999: 1-211.
[11](美)马丁. 奇幻作家的助手. 2014: 207-218.
[12]毕文静. 吸纳-再现-重构. 2018: 44-48.
[13](美)劳拉·米勒,张超斌译. 伟大的虚构. 2019: 206-207.
[14](美)詹姆斯·冈恩,姜倩译. 交错的世界. 2018: 388-397.
[15]毕文静. 借鉴与超越_厄休拉·勒奎恩《变化的位面》的文本互文性解读. 文教资料, 2013(36): 21-22.
[16]申彩红. 幻中求真的女作家娥苏拉·勒瑰恩《黑暗的左手》与《一无所有》. 名作欣赏, 2012(4): 42-44.
[17]王孝会,李晓冉,吴雁汶. 英美女性文学研究. 2019: 43-55.
[18](美)库尔特·冯内古特,(美)厄休拉·勒古恩. 科幻之书3 沙王. 2018: 430-442.
[19]全文!外交部发美国对印第安人实施种族灭绝的历史事实和现实证据. 北晚在线, 2022
[20]毕文静. 吸纳-再现-重构. 2018: 247-254.
[21](英)约翰·洛威·汤森著,王林译. 英语儿童文学史纲. 2020: 259-261.
[22](美)哈罗德·布鲁姆. 小说家与小说. 2018: 546-557.
[23]闫小青. 20世纪美国女性文学发展历程透视. 2012: 84-88.
[24]肖龙福,彭建武. 华东外语论坛 第8辑. 2013: 437-442.
[25]孙林,黄日涵. 政治学核心概念与理念. 2017: 61-63.
[26]吴友富. 外语与文化研究. 2001: 439-445.
[27]毕文静. 吸纳-再现-重构. 2018: 201-205.
[28](美)詹姆斯·冈恩,姜倩译. 交错的世界. 2018: 388-397.
[29]郭静. 跨文化视域下的英美文学研究. 2021: 61-71.
[30]“文学巨匠”:厄休拉•勒古恩和尼尔•盖曼在2014美国国家图书奖. 中国作家网, 2014[2023-04-24].
[31](日)河合隼雄,杜蓝译. 猫魂. 2017: 58-68.
[32]勒瑰恩电影.豆瓣电影. [2023-05-11].
[33]勒瑰恩作品.优酷视频. [2023-05-11].
[34]吕锋. 动画大师宫崎骏. 2016: 37-43.
[35]毕文静. 吸纳-再现-重构. 2018: 18-21.
[36]2023年勒瑰恩小说奖.娥苏拉·勒瑰恩小说奖官网. [2023-05-11].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1月24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