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僚二年(前525年),阖闾讨伐楚国,丢失先王的座船后又夺回。三年后将伍子胥收为己用,预谋夺位。又三年后再次攻打楚国并取得胜利。吴王僚十三年(前514年)春,吴国再次出兵楚国,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顺利上位为王。[3]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提拔伍子胥为行人官,共谋国事,并多次率军攻楚。十年春(前505年),阖闾攻至楚国郢都,其弟弟夫概返回吴国自立为王,阖闾赶回吴国平叛。十九年(前496年)夏,吴国出兵越国,越王勾践使计伤到阖闾,阖闾伤口恶化死亡,遗命立太子夫差为王。[3]
《史记》与《治国帝王》两书中都记载阖闾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称雄东南,选贤任能,大胆启用楚人伍子胥、齐人孙武,整顿内外,屡败楚国,迫使楚国迁都鄀城(今湖北省宜昌市)。[3][4]荀子在《荀子·王霸篇》中将阖闾列为春秋五霸之一。[5]《吴越春秋》的作者赵晔评价阖闾:“任用贤能,施行恩惠,在诸侯之中因仁义闻名。”[6]秦丞相吕不韦认为:阖闾让百姓练兵,使百姓剑气如眉,血流成河,势不可挡。[7]
诸樊
父亲
夫差
儿子
胜玉公主
女儿
夫概
弟弟
寿梦
爷爷
太子友
孙子
吴鸿
孙子
吴鸿
孙子
紫玉公主
孙女
季札
叔叔
余祭
叔叔
夷昧
姑父
吴王僚二年(前525年),阖闾讨伐楚国,打了败仗并丢失了先王的座船,后偷袭楚军夺回座船并回到吴国[8]。六年后,吴国再派阖闾攻打楚国[9]。阖闾顺利战胜楚军,并将楚国前太子建的母亲从居巢(今安徽省阜阳市)接回吴国。接着乘胜北伐,打败陈、蔡两国。次年,因吴、楚两国边城百姓因采桑之事发生矛盾,楚国组织水军侵袭吴国边城,吴国紧跟着楚国后面进攻楚国,楚国边境守军没有防备,吴国攻占居巢、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两座城邑后退兵[10]。十三年(前515年)春,吴国趁楚国国丧时攻打楚国,派公子盖余、烛庸率领军对围攻楚国灊邑(今安徽霍山南)。[3][11]
在吴人立阖闾的叔父余眛的儿子后,阖闾在暗中招揽贤才,预谋夺取王位。伍子胥在父亲伍奢被楚平王杀害后从楚国逃到吴国,投奔阖闾,并向阖闾推荐了勇士专诸。[3][12]
吴王僚十三年(前514年),吴王僚攻打楚国失败,阖闾趁机预备下手夺位。阖闾将兵士安置在地下室,设计宴请吴王僚。吴王僚十分谨慎,带来了重重守卫,阖闾难以得手,借口脚疼躲进地下室,命专诸将刀藏在鱼腹中。专诸向吴王僚送上鱼,然后从鱼腹中抽出匕首刺向吴王僚,吴王僚倒地身亡,专诸也死于卫兵之手,阖闾出动地下室的士兵攻击吴王僚的侍从。事后,阖闾自立为吴王,即吴王阖闾,并任命专诸的儿子为卿。[3][4][6][11]
阖闾二年(前512年),阖闾让徐国拘禁盖余,让钟吾国拘禁烛庸,二人逃往楚国,在楚国受到优待。阖闾愤怒之下,于冬十二月拘捕了钟吾国君,接着攻打徐国,筑堤截住山上的水用来灌徐国,将徐国灭亡了。[13]
三年(前511年),阖闾与行人官伍子胥、大夫伯嚭率军进攻楚国,攻下了舒邑(今安徽舒城),杀死了烛庸、盖余两公子。次年吴国再次攻打楚国,攻占六(今安徽六安北)、灊(今安徽霍山南)两座城池。吴军包围弦地,楚国左司马戌、右司马稽带兵救援弦地,楚军到达豫章后,吴军撤走[14]。第二年吴国出兵越国,打败越军。[15]一年之后,楚国派兵攻打吴国,吴国应战,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大败楚国,夺取居巢。[3]
六年(前509年),楚国攻打吴国,吴国出兵大败楚国,再次攻下居巢。次年,桐国[b]背叛楚国,吴国派舒鸠氏[c]诱骗楚国人。楚国派令尹囊瓦攻打吴国,驻军在豫章。吴国在豫章陈列了水军,又暗中派兵去了居巢。十月吴军在豫章和楚军交战,打败了楚军,接着包围了居巢,擒获楚国公子繁[16]。
八年(前507年),阖闾出动吴国的所有军队,联同唐国、蔡国向西攻打楚国,到达汉水边。楚国派出军队阻击。阖闾的弟弟夫概想要领兵出战,阖闾不同意,夫概没有听从阖闾的命令,自己率部下突袭楚军,楚军大败逃亡,阖闾趁机纵兵追击,一直追到郢都。吴军与楚军五次交战,都打败了楚军。楚昭王逃至随国,吴军进入郢都。[3][17]
阖闾十年(前505年),吴国攻打至楚国国都后,阖闾便留在了郢都,越国趁机攻打吴国,秦国也因楚国求助而向吴国出兵。吴军在柏举擒获了楚国大夫薳射,薳射的儿子收整军队跟随楚国令尹子西,在军祥打败吴军。这年秋天,联军中的唐国被灭,夫概见秦军和越军先后打败吴军,而阖闾还留在楚国,不回吴国,便返回吴国自立为吴王。阖闾得知消息后不再和楚军接着对峙,赶回吴国攻打夫概。夫概交战失败后逃到楚国,被楚国分封在堂谿。[3][18]
阖闾十九年夏(前496年),吴国派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在槜李迎战吴军。越王派出敢死队挑战吴军,吴军争相观看,不察中计,越军抓住机会在姑苏打败吴军,并伤到了阖闾的脚趾,吴军后退七里。阖闾伤情发作恶化后死去,遗诏任命太子夫差为王。[3][19]
伍子胥有才智且为人刚勇[19]。阖闾登上王位,启用伍子胥为接待国宾的行人(外交大臣),和他共商国事。伍子胥在吴国建设城池、设立仓库,施行教化,在他的助力下,吴国国力日益强盛。[6][1]
伍子胥将楚国伯州犁的孙子伯嚭引荐给阖闾,因伍子胥大力举荐,伯嚭也向阖闾表示归顺,阖闾任命他为大夫。伯嚭和伍子胥一起为吴国出谋划策,训练军队。伯嚭后来参与攻打楚国,夺取了舒邑,得以复仇。[3][6]
要离虽个子小力气微弱但足智多谋,做事坚决果断。阖闾任用要离刺杀庆忌,要离成为庆忌的心腹后,劝庆忌回吴国,在行船上刺杀了庆忌,解决了阖闾的忧虑。[6]
孙武擅长兵法,军事才能出色。阖闾召见孙武后,重用孙武,命令孙武集结军队攻打楚国,将他任命为将军,顺利击败楚军,使楚国元气大伤。[6]
阖闾刚即位时,国内形势还有很大的困难,比如吴国还未建立起强大的军事防御,粮仓也尚未建立,国家的安全得不到保障。阖闾听取伍子胥的建议,修建城郭,设置守备,充实兵库,在吴国内部营造了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阖闾任用伍子胥为行人官,由伍子胥在吴国主持修建城池,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稳固国家政权。[4]
阖闾为安抚和笼络民心,在国内与百姓同甘共苦,将其当作自己的子女看待。在遇到灾祸之年亲自巡视,尤其对孤寡之人进行安抚照顾。阖闾对待军中的士兵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和士卒们一起分享食物。阖闾还在国内带头厉行节俭,以身作则,勤俭治国。[4]
在伍子胥的努力下,吴国的防御设置基本齐备,有了较强大的防御系统。阖闾开始训练吴国的士卒来适应作战需要,并继续重用伍子胥,选拔精兵强将,加强战术训练。还启用一些将士教会士兵使用战车、骑兵、射击和驾御的技术。阖闾招揽了一批精通兵法和战术的人才,启用伍子胥推荐的孙武,鼓励工匠制作宝剑,造出了一批名剑。[4]
阖闾笼络人才,使贤任能,重用伍子胥、孙武等人才,加强了吴国的军事力量,组织了大规模的军事训练。他建筑了闻名中外的阖闾城(今姑苏城),开渠挖河,促进了农业生产,还练兵打造兵器,吴国的军事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3]
阖闾创造了春秋时期军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一路率军攻入楚国都城,迫使楚国迁都鄀,差点将楚国灭国。阖闾在位期间,重用军事人才,多次征伐周围多国,几乎很少打败仗。吴国在阖闾的治理下达到巅峰,荀子也将阖闾列入春秋五霸之一。[5]
楚大夫子西评价:阖闾十分推崇节俭,吃饭不超过两道菜,坐着不用两层席子,房子不建在高坛上,不造亭台楼阁,不装饰车船,亲近士兵,体恤百姓,爱民如子。[13][20]
《吴越春秋》的作者赵晔评价:阖闾修建城郭,设置守备,积累粮食,充实兵库,任用贤能,施行恩惠,因为仁义在诸侯当中出名。[6]
《吕氏春秋》中吕不韦评价阖闾,擅长练兵,百姓练兵后剑气如眉,血流成河,势不可挡。[7]
史学家司马贞认为,阖闾是杀掉吴王僚篡位后成为吴王的,并不是正当手段。[3]
《刘子·阅武第四十一》中刘子评价阖闾:十分擅长练兵,在各个地方练兵习武,即使是剑砍在肩膀上流血不止也不退缩。.[21]
东汉思想家王充认为孙武与吴王阖闾,都是善于用兵的人。如果有人学会了他们的兵法,打仗一定会胜利。[22][d]
作家顾志华认为阖闾十分具有政治胆识,在内外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大力招揽人才,采纳良策,大胆任用伍子胥,逐渐将吴国发展壮大。[4]
学者王卫平在其论文中评价到,阖闾虽然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阖闾始终是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有着阶级上的历史局限性。[2]
阖闾人物关系表
关系 | 姓名/称谓 | 备注 |
祖父 | 吴王寿梦[6] | 姬姓,名乘,前585年-前561年在位 |
父亲 | 吴王诸樊[6] | 寿梦长子,名遏,前560-前548年在位 |
叔父 | 吴王余祭[6] | 寿梦次子,前547-前544年在位 |
吴王余眛[6] | 寿梦三子,在位四年 | |
季札[6] | 寿梦四子,未接受君位 | |
弟弟 | 夫概[3] | 阖闾弟弟,被楚国分封在堂谿 |
儿子 | 吴王夫差[3] | 阖闾儿子,公子波的弟弟,也称次太子 |
公子波[6] | 吴国太子,病逝后由夫差继位太子 | |
女儿 | 滕玉[6] | 阖闾女儿 |
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军事人才孙武。孙武向阖闾提议用后宫的妇女进行尝试,并将阖闾的宠姬二人分为军队队长,各领一队,命后宫妇女整装。孙武将兵法告知,并让她们随鼓声行动。宫女们态度不端,在队列中嬉笑。孙武反复告诫之后,宫女们仍没有改正,孙武十分恼怒,下令斩杀两个队长。两个队长是吴王的宠姬,吴王对孙武说已经了解了他用兵的本事,但要是没有了这两个姬妾,吃东西都不会觉得味道甜美,最好不杀她们。孙武再次击鼓指挥时,宫女们都循规蹈矩的。[6][4]
阖闾有位女儿叫滕玉,因为阖闾要去攻打楚国,就和夫人以及女儿一起吃蒸鱼。阖闾将自己剩下的一半鱼给了滕玉,滕玉认为阖闾给她吃剩下的鱼是在折辱她,就自杀了。阖闾感到悲痛,将滕玉安葬后,陪葬了许多金银玉器等宝物。送葬时,阖闾让白鹤在街市上起舞,吸引了很多百姓。阖闾让这些百姓和白鹤一起进入陵墓中,然后触发机关将这些百姓都关在陵墓之中,为滕玉殉葬。阖闾杀活人陪葬死人的行为遭到了吴国人的非难。[23][6]
伍子胥班师回国,阖闾听说军队即将抵达国都,亲自下厨将腌成鱼干的鱼切成鱼丝做成菜,但军队过了原定的时间还没有到,而鱼肉已经臭了。等伍子胥到了,阖闾拿出鱼肉细丝请他们吃。知道鱼丝臭了以后,阖闾再去重新做,但鱼干鱼丝的味道仍旧和原来一样。吴地的人做鱼丝的饮食习惯,就起源于阖闾。[6][e]
阖闾墓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虎丘山下剑池水中。其子吴王夫差为营造阖闾墓,征调十万民工使大象运土石,穿土凿池,积壤为丘,历时三年竣工。因阖闾爱剑,下葬时以“专诸”“鱼肠”等剑三千殉葬。陵墓上方剑池为清泉一泓,深可二丈,峭壁如削,景色幽深。相传秦始皇和东吴孙权都曾派人来此凿石求剑,但无所获,只有凿处成为深池,故称剑池。[24]
阖闾城遗址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城里村和无锡市胡埭镇湖山村之间,为春秋晚期城址,面积约2.94平方千米。阖闾城遗址是长江下游春秋晚期的代表性古城遗址,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2013 年12 月18 日,阖闾城遗址由国家文物局公布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5]
阖闾影视形象表
作品名 | 年份 | 饰演者 | |
东周列国·春秋篇[26] | 1996年 | 李庆祥 | |
孙武[27] | 1997年 | 张甲田 | |
古吴春秋[28] | 1997年 | 刘威 | |
卧薪尝胆[29] | 2006年 | 杨在葆 | |
孙子大传[30] | 2010年 | 尤勇 |
展开
[a]《史记》中以公子光为诸樊之子,《左传》中以公子光为余昧之子。
[b]楚国属国,在今安徽桐城县。
[c]在襄公二十五年因背叛楚国被灭,在今安徽舒城县。
[d]《论衡·量知篇》(东汉)王充。孙武、阖闾,世之善用兵者也。知或学其法者,战必胜;不晓什伯之陈,不知击刺之术者,强使之军,军覆师败,无其法也。
[e]《吴越春秋》:“子胥归吴,吴王闻三师将至,治鱼为鲙①。将到之日,过时不至,鱼臭。须臾,子胥至,阖闾出鲙而食,不知其臭。王复重为之,其味如故。吴人作鲙者,自阖闾之造也。”
展开
[1](东汉)赵晔. 吴越春秋. 王僚使公子光传第三: 卷三.
[2]王卫平. 试论吴王阖闾[J]. 苏州大学学报, 1987, (03): 161-164.
[3](西汉)司马迁. 史记. 吴太伯世家第一: 卷三十一.
[4]顾志华, 王延武. 治国帝王[M].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7.10: 77-87. 7-5354-1502-4.
[5](战国)荀子. 荀子. 王霸篇: 第十一.
[6](东汉)赵晔. 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 卷四.
[7](战国)吕不韦. 吕氏春秋. 人事部: 卷三百六十五.
[8](春秋)左丘明. 左传. 昭公: 昭公十七年.
[9](春秋)左丘明. 左传. 昭公: 昭公二十三年.
[10](春秋)左丘明. 左传. 昭公: 昭公二十四年.
[11](春秋)左丘明. 左传. 昭公: 昭公二十七年.
[12](春秋)左丘明. 左传. 昭公: 昭公二十年.
[13](春秋)左丘明. 左传. 昭公: 昭公三十年.
[14](春秋)左丘明. 左传. 昭公: 昭公三十一年.
[15](春秋)左丘明. 左传. 昭公: 昭公三十二年.
[16](春秋)左丘明. 左传. 定公: 定公二年.
[17](春秋)左丘明. 左传. 定公: 定公四年.
[18](春秋)左丘明. 左传. 定公: 定公五年.
[19](东汉)袁康. 越绝书. 卷三: 越绝吴内传第四.
[20](春秋)左丘明. 左传. 哀公: 哀公元年.
[21](北齐)刘昼. 刘子. 阅武: 第四十一.
[22]子部·论衡. 卷十二: 量知篇.
[23](东汉)袁康. 越绝书. 卷二: 越绝外传记吴地传第三.
[24]吴王阖闾与虎丘剑池.江苏旅游网. [2023-08-01].
[25]阖闾城遗址.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 [2023-08-01].
[26]东周列国·春秋篇.豆瓣电影. [2023-08-01].
[27]孙武.豆瓣电影. [2023-08-01].
[28]古吴春秋.豆瓣电影. [2023-08-01].
[29]卧薪尝胆.豆瓣电影. [2023-08-01].
[30]孙子大传 .豆瓣电影. [2023-08-01].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