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在位期间,朝政一开始由宣太后与丞相魏冉把持[4]。继位之初,秦楚结成联盟,秦昭襄王开始向周围诸国发兵征战。先后夺下韩国的武遂(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a]、穰城(今河南邓州),楚国重丘(今河南省泌阳县东北)、襄城(今河南襄城县)等多座城池。[3]秦昭襄王八年,秦昭襄王多次派兵攻打楚国和魏国,占据诸国多座城市。后秦昭襄王称帝,没多久又取消帝号,接着秦国向东出兵,接着吞并周围诸国的城池[3][5]。秦昭襄王听闻赵国得到了和氏璧,想夺走和氏璧,但蔺相如用计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秦昭襄王夺取和氏璧失败[6]。秦昭襄王又向诸国出兵攻打,夺下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辖地)、黔中郡等地[3]。后来,秦昭襄王听从范雎远交近攻的计谋,夺取邢丘(今河南温县东)、怀邑(今河南武陟县辖地)以及韩国的数座城池。他又听从范雎的劝谏,收回了宣太后、穰侯、华阳君、高陵君和泾阳君的权力。[7]因受挑拨,秦昭襄王赐死大将白起。[8]秦昭襄王消灭东周,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秋季,秦昭襄王去世,儿子孝文王继位。[3]
荀子肯定了秦昭襄王的治国能力,但也认为秦昭襄王的统治还有不足的地方[9]。司马光认为秦昭襄王害死楚怀王后还要逼迫他的儿子楚襄王的行为并不妥当。[5]
叶阳后
妻子
唐太后
妾
秦惠文王
父亲
宣太后
母亲
秦孝文王
儿子
悼太子
儿子
秦武王
哥哥
嬴壮
哥哥
公子悝
弟弟
泾阳君
弟弟
秦孝公
爷爷
秦庄襄王
孙子
左划查看更多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八月,秦武王与大力士孟说在洛阳举鼎,砸断了腿。秦武王没有留下子嗣,于是异母兄弟赢稷上位为王,即秦昭襄王。此时,秦昭襄王还在燕国做人质,秦国贵族到燕国迎接他,燕国人将他护送回了秦国,秦昭襄王得以继位。秦昭襄王即位后,封母亲芈八子为宣太后[10][3],任命樗里子为丞相。秦昭襄王元年(前306年),因秦昭襄王年幼,宣太后亲自管理国家,任用魏冉处理国政[10]。秦昭襄王三年(前304年),秦昭襄王举行冠礼。[3]
秦昭襄王三年(前304年),秦昭襄王与楚怀王在黄棘(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会盟,秦昭襄王将上庸(湖北竹山县西南)还给楚国。次年,秦昭襄王攻取魏国的蒲阪(今山西永济市)、晋阳(今山西太原市)、封陵(今山西省芮城县附近),夺下韩国的武遂。秦昭襄王出兵救援被齐、韩、魏三国联军攻打的楚国,三国联军撤走。第二年,秦昭襄王、魏王、韩国太子韩婴在临晋(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举行会议,韩国太子又到秦国咸阳(今陕西咸阳市)后才回到韩国。秦昭襄王把蒲阪归还给了魏国。[10]
秦昭襄王六年(前301年),秦昭襄王夺取韩国穰城,派司马错前去处死蜀地反叛的郡守嬴辉。派庶长奂联合韩、魏、齐三国攻打楚国,夺取了重丘。[10]次年,秦昭襄王派泾阳君到齐国去充当人质,又派华阳君讨伐楚国,大败楚军,夺取了楚国的襄城,楚国将太子送到齐国请求和解。秦国樗里子去世,秦昭襄王任命赵国人楼缓为丞相。[10]
秦昭襄王八年(前299年)秦昭襄王派兵攻打楚国,夺下八座城池。秦昭襄王派人给楚王送信,希望可以结成同盟。楚怀王前来结盟,秦昭襄王派人假扮自己,设下埋伏将楚怀王劫持到咸阳,逼迫楚怀王割让巫郡和黔中郡。秦昭襄王因楚怀王拒绝割让领土,将楚怀王扣留在秦国。[10]秦昭襄王听说了孟尝君的贤德名声,派泾阳君作为齐国的人质,邀请孟尝君前来,并任命孟尝君为丞相。[10]
秦昭襄王九年(前298年),秦昭襄王听信别人的建议,将孟尝君囚禁起来,仍旧任楼缓为丞相。孟尝君设法让秦王的宠姬为他求情,得以逃脱。楚国通知秦昭襄王,楚国有了新的国君,秦昭襄王愤怒之下发兵进攻楚国,杀了五万人,夺占了十六座城市。[10]
秦昭襄王十一年(前296年),各国诸侯对秦国的行为感到不满,齐、韩、魏、赵、宋共同攻打秦国,攻打到盐氏(今山西运城)后返回。秦昭襄王将武遂归还韩国,封陵归还魏国,来请求和解。秦军抓回逃脱的楚怀王,不久楚怀王病逝,秦昭襄王将他的灵柩送回楚国安葬。[5]
秦昭襄王十二年(前295年),秦昭襄王派国尉司马错进攻魏国襄城。秦昭襄王罢免楼缓的丞相,由魏冉代任。次年,秦昭襄王在解地(今山西临猗县临晋东南)击败魏国军队。接着,韩国派大将公孙喜联合魏国攻打秦国。魏冉向秦昭襄王推荐白起,代替向寿统率秦军。白起带领军队在伊阙(今河南洛阳市龙门镇)打败韩、魏联军,杀死二十四万人,活捉了公孙喜,夺走五座城。秦昭襄王任命白起为国尉。秦昭襄王写信给楚襄王,表示秦昭襄王即将率领各国来攻打楚国,楚襄王恐惧之下提出与秦昭襄王结亲。魏冉因病辞去职务,秦昭襄王任命客卿烛寿为丞相。[5]
秦昭襄王十六年(前291年),秦昭襄王进攻韩国,攻克宛城(河南南阳市)。秦昭襄王免去了烛寿的职务,再度任命为魏冉为丞相,受封穰、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两个地方,称他为穰侯。[3]
秦昭襄王十九年(前288年),秦昭襄王自称西帝,称齐湣王为东帝,想约定两国共同进攻赵国。齐湣王听从谋士的建议,只称帝两天就去掉自己的帝号,并连同诸侯一起攻打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被迫取消帝号,仍旧称王。[3][5]
秦昭襄王二十年(前287年),秦昭襄王来到汉中(今陕西汉中市),又到了上郡(今陕西绥德县)、北河,攻打赵国并夺取新垣(今河南省济源市西)、曲阳(今河北保定市辖县)[10]。次年,司马错攻打河内(今河南沁阳市),魏国献出安邑(山西运城市夏县)求和。二十二年(前285年),秦昭襄王派蒙武讨伐齐国,接着在河东设置了九个县。秦昭襄王与楚王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宛城区)会面,和赵王在中阳(今山西吕梁市)会面。[3]
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前284年),秦昭襄王联合其他四国讨伐齐国,打败齐军。秦昭襄王和魏王在宜阳(今河南宜阳县)会面,和韩王在新城(今河南商丘市西南)会面。次年,秦昭襄王和楚王在鄢(今湖北宜城)会面,又在穰会面。秦昭襄王攻下了魏国的安邑,进军到魏国首都大梁(河南开封市西北)后撤走。[3]
秦昭襄王二十四年(前283年),秦昭襄王得知赵国得到了和氏璧,提议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和赵国使者带着和氏璧前来。秦昭襄王在章台上接见了蔺相如,对和氏璧不愿放手,又不愿用城池换取和氏璧。蔺相如用计拿回和氏璧,威胁秦昭襄王若是要逼迫赵国交出和氏璧,就将和和氏璧一起撞到柱子上。秦昭襄王见此只能妥协,按照蔺相如说的照办,斋戒并安排大礼。秦昭襄王到大礼这天才从蔺相如处得知,和氏璧已被蔺相如派人送回了赵国。秦昭襄王将仪式举行完成后,就让蔺相如回到了赵国。[6]
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前282年),秦昭襄王攻下了赵国两座城池。两年后,秦昭襄王派司马错攻打楚国,白起攻打赵国,夺取光狼城(今山西高平市辖地)。秦昭襄王又派司马错征发陇西(今甘肃东南部)的士兵,途径蜀郡去攻打楚国的黔中,成功夺取黔中郡。次年,大良造白起攻打楚国,夺取鄢、邓(今湖北襄阳市辖地)两座城池。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秦昭襄王派大良造白起攻打楚国,攻下郢都(今湖北荆州市),设为南郡,秦昭襄王将白起封为武安君。次年,秦昭襄王命白起攻打楚国,夺下巫郡(今重庆巫山县)、黔中,设置黔中郡。[3]接着白起攻打魏国,夺取两座城。秦昭襄王派穰侯魏冉攻打魏国,到达大梁,打败韩国将领暴鸢,魏国割让三个县来求和。[3]
义渠王与宣太后生有两个儿子,后来,宣太后使诈将义渠王在甘泉宫杀死,于是秦昭襄王立即起兵攻灭义渠,让秦国拥有了陇西、上郡等地。[11][12]
秦昭襄王三十三年(前274年),秦昭襄王派秦客卿胡阳攻打魏国的卷邑(今河南原阳县)、蔡阳(今湖北枣阳市)、长社(今河南长葛市东),夺下三地。秦昭襄王在华阳(今河南郑州市辖地)进攻魏国将领芒卯,打败魏国军队,魏国割让南阳(今河南南阳市)来求和。次年,秦昭襄王将占得的韩国、魏国的土地合并成一个郡,然后帮助韩国、魏国、楚国攻打燕国。秦昭襄王的客卿灶还率兵攻打齐国,夺取了刚(今山东宁阳县辖地)、寿(今东平县新湖乡霍家庄)两邑。秦昭襄王命中更胡阳攻打赵国的阏与(今山西和顺),没有成功。[3]
秦昭襄王任用魏国人范雎为相,实行“远交近攻”策略,将韩、魏两国作为主要的攻伐对象[7]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夏,秦昭襄王攻打魏国,夺取邢丘(今河南温县东)、怀邑(今河南武陟县辖地)。两年后,秦昭襄王派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攻下了九座城。接着攻下了韩国南阳。四十五年(前262年),秦昭襄王派五大夫贲攻打韩国,夺下十座城。[3]
秦昭襄王与范雎关系日渐亲近。秦昭襄王四十一年(前266年),范雎劝谏秦昭襄王说他在齐国时侯,听说过秦国太后、穰侯、华阳君、高陵君和泾阳君的声名,没有听过秦国的国王的名声。其中,穰侯、华阳君、高陵君和泾阳君专权擅政,大王权力旁落,久而久之,以后成为秦王的人不一定是秦昭襄王的子嗣了。范雎的话让秦昭襄王感到害怕,于是,秦昭襄王废黜了宣太后,并将穰侯、华阳君、高陵君和泾阳君驱逐到函谷关外。同时,秦昭襄王收回了穰侯的相印,让穰侯回到陶邑。接着,秦昭襄王让范雎担任秦国宰相。[7]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昭襄王攻打韩国的上党(今山西晋中市一带),上党向赵国投降,秦昭襄王趁机攻打赵国,赵国发兵反击秦军,双方僵持不下。秦昭襄王使计断绝赵军的粮食,导致赵军内部自相残杀。赵军将领赵括情急之下下令进攻秦军的营垒,多次进攻仍无法突围。赵括亲自上前线搏斗,被秦军射杀,赵国军队全线崩溃。秦昭襄王派出了武安君白起发动进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大败赵军,四十多万士兵全部投降。次年,韩国割让垣雍县(今河南原阳县西北),武安君白起带兵返回。王龁带兵成功夺下赵国的武安(今河北武安市)、皮牢(今山西翼城县东北)。秦昭襄王派将领司马梗向北平定太原(今山西太原市),秦昭襄王完全占有韩国的上党。[3]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十月,韩国、魏国派人游说秦丞相范雎,挑拨白起与范雎间的关系,使得白起与范雎之间产生矛盾[13]。秦昭襄王派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几个月后秦昭襄王派兵增援,但王陵作战不利,被秦昭襄王免去了职务[3]。秦昭襄王想让白起带兵继续攻打邯郸,白起解释说攻打邯郸很难取胜。秦昭襄王又派范雎劝说白起,白起一直以生病为理由推辞。秦昭襄王派王龁代替王陵带兵作战。秦昭襄王围困邯郸许久也没有攻下,几次作战也失利,白起认为这是因为秦昭襄王没有听从自己的建议。秦昭襄王十分恼怒,强迫白起练兵,白起仍以病重推辞,不肯去。十月,秦昭襄王免除白起的官爵,降职为士兵,流放到了阴密(今甘肃灵台县西南)。五十年(前257年)十二月,秦昭襄王派兵驻扎汾城(今山西新绛县东北)[b]旁,白起因病没有出征。各国援军进攻,秦军多次败退,秦昭襄王气愤之下派人驱赶白起,不让白起留在咸阳城中。白起离开后,秦昭襄王认为白起离开带有怨言,派使者送去宝剑,示意白起自裁,白起因此自裁而死。[8]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前256年),秦昭襄王派将军摎攻打韩国,攻下阳城(今河南商水县辖地)、负黍(今河南登封市辖地)。秦昭襄王接着攻打赵国,夺取了二十多个县。西周君背叛秦昭襄王,和诸侯合纵率领兵马从伊阙山出发攻打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派将军摎攻打西周,西周君逃跑后亲自来谢罪,献出其全部领地三十六座城。秦昭襄王接受了西周君的进献,让他回到周都(今河南洛阳)。次年,西周的百姓向东逃亡,周朝的传国重器九鼎被运送到了秦国,周朝基本灭亡。[3]
秦昭襄王五十三年(前254年),天下诸侯都归顺秦昭襄王。次年,秦昭襄王在雍县(今陕西凤翔县西南)南郊举行祭祀天帝的仪式。五十六年(前251年)秋季,秦昭襄王去世,儿子孝文王继位,尊生母唐八子为唐太后,立儿子嬴异人为太子。诸侯都派各自的将相前来前来,参加丧礼。[3]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夺回了河西地区,开通了豫西通道西段,设置了函谷关。[14]史书上对秦昭襄王的内政举措并无详细记载,但根据其同时代人荀子对秦国的评价可以侧面了解秦昭襄王的治国成就。根据《荀子·强国》记载,秦国境内,民风淳朴,音乐高雅,服装不怪异,百姓非常害怕官吏而顺从。等到了各级城邑的官府,百官严肃认真,无不恭敬节俭、敦厚可敬、忠诚守信而不懈怠。进入它的国都,观察士大夫,走出家门,进入公门,走出公门,回到家里,没有个人的私事,不勾结,不结党,没有不明智通达而公正无私的。观察它的朝廷,退朝时各种政事处理得毫无遗留,安闲得像没有什么可治理的。[9]
秦昭襄王在军事上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7],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采取派兵威胁、质子出使等手段来保障诸侯之间的联盟。秦国实行推吏从军的政策,充实了军力;将秦人和被赦罪的人迁入攻下的军事要地,保障了重要军事据点的稳定,为之后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支援。[14]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秦昭襄王不讲道理,害死楚怀王后还要逼迫他的儿子楚襄王。[c][5]
荀子认为:秦昭襄王的兴盛并非侥幸,而是有其必然性。秦昭襄王虽然百姓困窘,但国家的刑法却非常严酷,是因为秦昭襄王的君王借此胁迫百姓出战,战胜了就给奖赏,使他们对此习以为常,这就是秦昭襄王比其他国家强大稳固的原因。[d][15]
荀子在《荀子》一书中评价秦昭襄王:秦昭襄王虽然治理得很好,但因为没有儒者的治理,仍然有不足。[9]
赵国辩士凉毅认为,秦昭襄王十分孝顺,因以孝治天下闻名于天下诸侯之间。[16]
人物关系
关系 | 人物 | 备注 | ||
父亲[3] | 秦惠文王 | 嬴驷,秦昭襄王第26任国君 | ||
母亲[3] | 宣太后 | 芈八子,楚国宗室女,曾把持朝政 | ||
妻子[3] | 叶阳后、唐太后 | 叶阳后为王后,唐太后为 | ||
哥哥[3] | 秦武王 | 嬴荡,秦惠文王之子,在位四年 | ||
弟弟[3] | 公子悝 | 嬴悝,泾阳君,被分封在邓 | ||
公子芾 | 嬴芾,高陵君 | |||
儿子[3] | 秦孝文王 | 嬴柱,即位前称安国君,统治时间短暂 | ||
秦悼太子 | 秦昭襄王长子,公元前267年在魏国去世 | |||
孙子[3] | 秦庄襄王 | 嬴姓,名子楚,秦孝文王之子 | ||
曾孙[3] | 秦始皇 | 嬴姓,名政,秦庄襄王之子 | ||
舅舅[3] | 魏冉 | 宣太后的异母弟,封为穰侯 |
秦昭襄王即位早期,因为年幼,朝政由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把持[3],因此被认为他早期执政并不自由。学者刘景纯认为,虽然在一定时期以及一些方面上,秦昭襄王受到了限制,但秦昭襄王作为最高统治者并不是孤立、没有自由的,而是拥有一定王权的。秦昭襄王一开始就与宣太后和魏冉关系密切,在这一特殊时期,虽然没有亲政,但也跟随宣太后参与决策了重要的政事。[17]
史书中对于秦昭襄王是否“以仁孝治天下”记载较少,所以对秦昭襄王是否“以仁孝治天下”存在争议,一种说法是秦昭襄王没有“以仁孝治天下”,理由是历史记载不多。而另一种说法认为秦昭襄王践行了“以仁孝治天下”,因为根据史书记载,秦昭襄王对两个弟弟叶阳君和泾阳君十分照顾,并且与母亲宣太后、舅舅魏冉、芈戎相处的不错。[17]
赵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襄王想要,提出用十五座城来交换。赵王不想给他,又畏惧秦昭襄王的强大;给他又怕被欺骗,便去征求蔺相如的意见,蔺相如提出由他带着和氏璧前往秦昭襄王。到了秦昭襄王后,蔺相如看出秦王并没有真心想要用城来交换和氏璧,就哄骗秦王,取回了和氏璧,藏在了随从身上,抄小路潜回赵国,将和氏璧完整带回。[5]
秦昭襄王派使者通知赵王在渑池相会和好。宴席上,秦王请赵王鼓瑟,赵王照做了。蔺相如也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蔺相如以命胁迫秦王,秦王无奈之下只好表演击缶。之后整个宴席上,秦昭襄王都没有再对赵国提出无理的要求。[5]
秦昭襄王生病后,民众自发买牛祭神,家家户户都为他祈祷。秦昭襄王派人前去查明,得知确有其事。秦昭襄王罚他们每人出两副甲,解释道,民众为他所用不在于他爱民,而是因为他有权势。如果秦昭襄王放弃权势同百姓结交,他们就不为秦昭襄王所用了,因此要摒弃仁爱的做法。[18]
秦昭王向他身边的人问,现在的韩国与魏国和它们建国初期比较,哪个时候更强大。身边的人回答说,现在的韩魏赶不上建国初期。秦昭王又问,现在的如耳、魏齐与从前的孟尝君、芒卯相比怎么样。身边的人回答赶不上。秦昭王说,孟尝、芒卯统率强大的韩、魏联军尚且不能把我怎么样。身边的人回答,完全是这样。乐师中期放下琴回答说,秦昭襄王对天下的推测错了。晋国六卿主政的时候,智襄子最强,他灭掉了范昭子、荀文子,又统率韩简子、魏襄子的军队去讨伐赵襄子,用晋水去灌赵城,城墙只剩下三板的高度没有被淹。智襄子的儿子智伯瑶出兵,魏襄子的儿子魏宣子驾车,韩简子的儿子韩康子在旁边保护。智伯瑶说,开始他不知道水还可以灭亡一个国家,现在才知道了。汾水可以灌安邑城,绛水可以灌平阳城。听了智伯瑶的话,魏宣子用胳膊肘暗击韩康子,韩康子用脚踩魏宣子的脚,胳膊肘击打和脚踩脚发生在车上,而智氏的领地就被瓜分在晋阳城下了。现在秦昭襄王虽然强大,还没有强到有智氏的力量;韩、魏虽然弱小,还没有弱小到当时在晋阳城下的程度。这正是天下用胳膊肘和脚进行阴谋勾结的时候,希望秦昭襄王不要轻视。[19][e]
剧名 | 年份 | 影视类型 | 饰演者 |
《东方小故事之完璧归赵》[20] | 1994年 | 电视剧 | 朱艺 |
《东周列国·战国篇》[21] | 1997年 | 电视剧 | 黄坚 |
《吕不韦传奇》[22] | 2001年 | 电视剧 | (不详) |
《西风烈》(又名《铁血长平》)[23] | 2004年 | 电视剧 | 鲍国安 |
《大秦帝国之纵横》[24] | 2012年 | 电视剧 | 刘钊宏 |
《李冰传奇》[25] | 2015年 | 电视剧 | 马德钟 |
《芈月传》[26] | 2015年 | 电视剧 | 朱一龙 |
《大秦帝国之崛起》[27] | 2017年 | 电视剧 | 张博 |
《思美人》[28] | 2017年 | 电视剧 | 黄德毅 |
《大秦赋》[29] | 2020年 | 电视剧 | 王庆祥 |
秦东陵,是秦始皇的祖坟所在。在2013年的考古发掘中,在秦东陵二号陵园新发现了2座甲字形大墓和小型墓葬17座。秦东陵距秦陵不远,是秦始皇的父辈与祖辈们的主要陵区,共有一至四号陵园。据推测,在秦东陵葬有秦始皇的曾祖父母秦昭襄王和唐太后、祖父孝文王与养祖母华阳太后、父亲庄襄王与母亲帝太后等。二号陵园位于一号陵园东北方1500米处,其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在对二号陵园周边面积约45万平方米区域考古勘探后,发现与陵园相关的“中”字形墓葬1座、甲字形墓葬5座、陪葬坑9座、小型墓葬17座,以及秦以后时代的部分墓葬和冲击沟。[30][31]
展开
[a]一说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
[b]一说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南五十里晋城村。
[c]司马光《资治通鉴》:臣光曰:甚哉秦之无道也,杀其父而劫其子。
[d]司马光《资治通鉴》:荀况曰:“秦人,其生民也狭隘,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厄,忸之以庆赏,鳅之以刑罚,使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使以功赏相长,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强长久之道。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e]《韩非子·难三》:“秦昭王问于左右曰:“今时韩、魏孰与始强?”右左对曰:“弱于始也。”“今之如耳、魏齐孰与曩之孟尝、芒卯?”对曰:“不及也。”王曰:“孟尝、芒卯率强韩、魏,犹无奈寡人何也。”左右对曰:“甚然。”中期推琴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夫六晋之时,知氏最强,灭范、中行而从韩、魏之兵以伐赵,灌以晋水,城之未沈者三板。知伯出,魏宣子御,韩康子为骖乘。知伯曰:‘始吾不知水可以灭人之国,吾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宣子肘韩康子,康子践宣子之足,肘足接乎车上,而知氏分于晋阳之下。今足下虽强,未若知氏;韩、魏虽弱,未至如其在晋阳之下也。此天下方用肘足之时,愿王勿易之也。”
展开
[1]《话说陕商》数据库_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 [2023-08-10].
[2]司马贞. 史记索隐. 卷五: 秦本纪第五.
[3](西汉)司马迁. 史记. 卷五: 秦本纪第五.
[4](西汉)司马迁. 史记. 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第十二.
[5](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卷四: 周纪四.
[6](西汉)司马迁. 史记.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7](西汉)司马迁. 史记. 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8](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卷五: 周纪五.赧王下.
[9](战国)荀子. 荀子. 强国: 应侯问孙卿子曰.
[10](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卷三: 周纪三.
[11]司马迁. 史记. 西汉: 匈奴列传.
[12]刘向编定. 战国策. 西汉: 秦策三.
[13](西汉)刘向. 战国策. 卷五: 秦策三.六八.谓应侯曰.
[14]张玲. 秦昭王时期军政外交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15](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卷六: 秦纪一.
[16](西汉)刘向. 战国策. 卷二十一: 赵策四.
[17]刘景纯. 秦昭王杂论[J]. 秦汉研究, 2012: 71-75.
[18](战国)韩非. 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 说二.
[19](战国)韩非. 韩非子. 难三: 六.
[20]东方小故事 (1994).豆瓣电影. [2023-08-08].
[21]东周列国·战国篇 (1999).豆瓣电影. [2023-08-08].
[22]吕不韦传奇.豆瓣电影. [2023-08-08].
[23]西风烈.豆瓣电影. [2023-08-08].
[24]大秦帝国之纵横.豆瓣电影. [2023-08-08].
[25]李冰传奇.豆瓣电影. [2023-08-08].
[26]芈月传.豆瓣电影. [2023-08-08].
[27]大秦帝国之崛起 (2017).豆瓣电影. [2023-08-08].
[28]思美人 (2017).豆瓣电影. [2023-08-08].
[29]大秦赋 (2020).豆瓣电影. [2023-08-08].
[30]秦东陵二号陵园发现2座大墓 甲字形大墓达到5座.中国新闻网. [2023-08-08].
[31]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秦东陵第一号陵园勘查记[J]. 考古与文物, 1987(04): 19-28.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2月28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