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出演第一部电影《云深不知处》而获得知名度[3],1975年从纽约回到台湾后,陆续出演了《花非花》《跟我说爱你》《海滩上的一天》等影视剧。共计十五年的从影历程拍了四十余部影片[6]。胡因梦还投身于环保事业,发起台湾地区的“地球日”活动[7]。
在演艺领域内,胡因梦曾凭借电影《人在天涯》获得第十四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凭借《第二道彩虹》获得第十六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提名[8]。
胡赓年
父亲
李敖
前夫
秦祥林
搭档
夏玲玲
搭档
马永霖
搭档
1953年4月21日,44岁的璩诗方在台中诞下胡因梦。[9]出生时名为“因因”,小学之后改为因子。[1]胡因梦升入小学之后,家从台中商职搬到了附近的存信巷[10]。这之后,由于父母关系不和,父亲回家次数趋少,长待台北,而打麻将则成为母亲消愁解闷的寄托。小学毕业时,因数理成绩太差,胡因梦没有考上台中任何一所学校[11]。父亲将其带到台北,当时卫理女中招考所出的数学题目,胡因梦均能解答,因其他科目也答得不错,故顺利进入了这所以生活教育著称的住宿女校。[11]初三,父母分居,但父亲每月的薪水还是交由母亲作为家用。高中时期,仍就读于卫理女中[12]。
1971年,考入辅仁大学德语系。大学期间,胡因梦开始对存在主义、禅、李敖和占星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3]大一,胡因梦遇到自己的初恋Don。因对德文系不感兴趣,胡因梦于1973年辅仁大学德语系肄业,提前进入社会工作[14]。
胡因梦的初次演艺经历源于在画廊与徐进良导演的偶遇。徐进良邀约其参演《云深不知处》,二十岁的胡因梦因此在毫无演技训练的状态下开始演出第一部处女作。[15]之后,胡因梦赴美,在纽约读了模特学校[4]。1975年,从纽约回到台湾之后,出演了《梅花》《花非花》《跟我说爱你》《借尸还魂》《六朝怪谈》《大笨贼》《海滩上的一天》等影视剧。十五年的从影历程共计拍了四十余部影片[6],而拍摄《大笨贼》时阅读的《灵魂永生》则开启了胡因梦后来的“身心灵”探索历程[16]。
在结束演艺事业之后,胡因梦投身于环保事业,发起台湾地区的“地球日”活动。[7]
胡因梦的寻道之路自遍访名师起;后决定“依法不依人”,靠自己阅读古老典籍。在纽约“探索书屋”,胡因梦邂逅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克里希那穆提:觉醒的岁月》,当即便将书屋中的克氏著作全部买下,在家中逐一阅读。克氏的著作让胡因梦决定在回台湾后,有计划地译介其教诲。胡因梦翻译的书有《超越时空》,该书是物理科学家戴维·博姆与克氏的对谈。[17]之后,胡因梦陆续翻译了关于克里希那穆提的其他著作,如:《克里希那穆提传》以及其《自由·爱·行动》。
另外,在近三十年的翻译过程中,胡因梦还译介了另外几位西方世界重要的心灵导师的作品。1997年,胡因梦发现肯·威尔伯所著的《恩宠与勇气》整合了她二十多年来涉猎过的心理学及身体的治疗,是难得的有关身心解脱与临终关怀的坦直实录。因此,胡因梦决定在第二度开刀复原后便着手翻译此书。译完此书更是像经历了“大死一番”。[18]
在此之后,胡因梦还翻译了诸多作品,如:《当生命陷落时》《生命之书:265日的静心冥想》《生命的轨迹》等。在翻译过程中,胡因梦即便卧病在床,也要握着一支笔写字。胡茵梦的几十部作品中,很多都是躺在床上完成的。[7]
胡因梦著有《胡言梦语》《茵梦湖》《古老的未来》。[3]胡因梦曾在《茵梦湖》专栏中陆续写了《星期五的世界》以及《母系社会》,借词抒发与李敖离婚后的雀跃与领悟。[19]在演艺工作完全停止且开始独居生活后,胡因梦开始撰写《古老的未来》一书。[20]
1999年(46岁),胡因梦开始写自传,同年以《死亡与童女之舞》为名在台湾发行。2006年,该书以《生命的不可思议》为名在内地出版。
代客泊车
饰史提拉
1986-01-10
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饰江培培
1986
平安夜
1985
智勇三宝/大笨贼
饰杜白莉
1985
太阳也哭泣
1984
海滩上的一天
饰谭蔚青
1983
酒色财气
1982
七月幽灵
1981
借尸还魂
1981
跟我说爱我
1981
带枪过境
1981
大小姐与流浪汉
1981
大手王
1981
无字天书
1980
六朝怪谈
1980
鬼灵
1980
第二道彩虹
1979
宁静海
饰小护士
1979
何处是儿家
1979
墙内墙外
1979
你追她也追
1978
花非花
1978
鹦鹉传奇
1978
黄埔军魂
1978
左滑查看更多
慈禧外传
饰慈禧
1986
碧海清涛
1980
大野雄风
1976
封面 | 时间 | 作品 |
1980年 | 《胡言梦语》 | |
1986年 | 《茵梦湖》 | |
1990年 | 《古老的未来》 | |
1999年 | 《死亡与童女之舞:胡因梦自传》 | |
2006年 |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 | |
1987年 | 尊重表演艺术(Respect for Acting) | |
1991年 | 超越时空(The Ending of Time) | |
1994年 | 克里希那穆提传(Krishnamurti: A Biography) | |
1995年 | 人类的当务之急(The Only Revolution and The Urgency of Change) | |
1996年 | 自由、爱、行动(Freedom Love and Action) | |
1998年 | 恩宠与勇气(Grace and Grit) | |
2001年 | 当生命陷落时(When life falls apart) | |
2002年 | 转逆境为喜悦:与恐惧共处的智慧(The Places That Scare You:A Guide To Fearlessness In Difficult Times) | |
2002年 | 存在禅:活出禅的身心体悟(Being Zen:Bringing Meditation to Life) | |
2003年 | 超越自我之道:超个人心理学的大趋势(Paths Beyond Ego:The Transpersonal Vision;易之新、胡因梦/译) | |
2003年 | 与无常共处:108篇生活的智慧(Comfortable with uncertainty:108 teachings) | |
2003年 | 你可以不怕死(No Death,No Fear) | |
2004年 | 钻石途径II:存在与自由(Diamond Heart Book Two The Freedom To Be) | |
2005年 | 钻石途径III:探索真相的火焰(Diamond Heart Book Three:Being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 |
2005年 | 生命之书:365日的静心冥想(The Book of Life:Daily meditations with Krishnamuti) | |
2005年 | 不逃避的智慧(The Wisdom of No Escape - and the Path of Loving-Kindness) | |
2007年 | 占星‧业力与转化 ︰从星盘看你今生的成长功课(Astrology Karma&Transformation:The Inner Dimensions of the Birth Chart) | |
2008年 | 占星、心理学与四元素:占星谘商的能量途径(Astrology,Psychology and The Four Elements: An Energy Approach to Astrology & Its Use in the Counse) | |
2016年 | 塔罗冥想(Meditations on the Tarot;侯王怡文/译,胡因梦/审修) |
参考资料[8]
胡因梦的主要著作是《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原名《死亡与童女之舞》,大陆版本名为《生命的不可思议》。此书是于1999年、胡因梦46岁之际,历经三个多月而写成。胡因梦从其父母一代的经历谈起,按时间顺序梳理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同时,作者在书中勇敢地袒露自己内心中对于这些经历的思考与自省,从形而上学的层面揭示了人类生命的一些共性经验。
在表演领域,胡因梦将美国著名演员乌塔·哈根所写的《尊重表演艺术》首度译介到中国。胡因梦感受到当时东方民族凡事模糊化、笼统化的作风,在西方理性检验和精益求精的方法论的对比之下,显得粗糙而草率[22]。而胡因梦认为,通过《尊重表演艺术》这本著作,东方的演员不但能理清“演员”“演技”的概念,了解方法论层面上的“替换”“情绪记忆”“感官记忆”“即兴排练”等;了解到演员自身应进行的“目标训练”,即台下独处时如何利用生活里的两分钟,借由周遭琐碎的事物和心理真相来进行自我的演技训练;还能深入理解舞台剧的三种“登场方式”、面对观众席的心理建议、“独白”以及对剧中人行为如何揣摩的方法与技巧。[23]因此她决定将此书译为中文以给国内的演绎伙伴和有志成为演员的人提供参考[22]。
在身心灵探索领域,胡因梦是翻译克里希那穆提著作最多且最早的中文译者。[24]在纽约偶识克氏著作并阅读后,胡因梦认为克氏的书不像古籍语言一般简练玄奥,也不像世间法师的诠释只是似懂非懂的常见道理。其书中的洞见以简洁直白却深刻的语言,既澄清了核心,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的自欺欺人。然而,这位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在中国却几乎没有知名度。[25]正因如此,胡因梦决定将克氏的著作译介到中国。
胡因梦作为翻译克里希那穆提作品最早且最多的中文译者[24],在翻译克氏作品时具有独特的译著特色。第一,由于克氏的文字并非咬文嚼字的风格,胡因梦在翻译时尽可能选择平常语言而非过多的成语来传达克氏的思想[26]。对于每一本书的翻译,她很多时候也会修改多达十遍以上以采取最佳的翻译[26]。第二,胡因梦认为译者与原作者间的心灵相应以及节奏感也很重要,因此在翻译时她格外注重韵律。第三,胡因梦也将“翻译目的”纳入考虑范围内,通过分析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审美习惯而采取相对应的翻译策略。这也成功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实现了翻译传播效果的最大化[24]。可以说,胡因梦优秀的中英双语能力、扎实的知识储备、对身心灵领域的个人探索与心得体会都成为了成功翻译克氏作品的基础,[24]也让胡因梦的译本具有很高的可读性。[25]
胡茵梦的代表著作《生命的不可思议:胡茵梦自传》体现了胡茵梦创作的鲜明特点。就内容而言,这本书不仅仅包括按时间顺序展开的表层的学习经历、情感经历、先后成为演员、译者、作者以及“身心灵”的探讨者、治疗者的过程;作者还将笔墨置于对两性经验、人类本体以及生存状态的洞察与反思。[27][28]可以说,这本书不但有事实层面的呈现,还有身心灵方面的探索。就作者的创作态度而言,这本自传是为了将自己人生中的细微因果串联起来以达到整合自身、自我疗愈的创作。其勇敢而坦诚地展露自己心灵最真实的状态,以期读者能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反思中有所收获。[27][28]
生父 | 胡赓年 (图片来源:《生命的不可思议》) | 生于1905年,本姓瓜尔佳,属于满洲正红旗贵族。先后就读于东南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加入国民党,抗战胜利后任立法委员。1949年搭船来到台湾[29] |
生母 | 璩诗方 (图片来源:《生命的不可思议》) | 生于1910年,父亲是天津的一名县长。擅长于写文章,十四岁便替亲戚写状子、打官司。1949年搭船来到台湾[30] |
配偶(前夫) | 李敖 (图片来源:人民网) | 中国台湾作家、评论家、历史学家[31]。1980年5月6日与胡因梦结婚[32],1980年8月28日在结婚3个多月时,李敖与胡因梦两人离婚[33] |
女儿 | 胡洁生 | 1994年未婚生下女儿胡洁生[34] |
第十六届金马奖 · 最佳女配角提名
1979 / 《第二道彩虹》
第十四届金马奖 · 最佳女配角获奖
1977 / 《人在天涯》
胡因梦在译作方面的成就体现在表演领域与身心灵探索领域。
胡因梦是首位将美国著名演员乌塔·哈根所写的《尊重表演艺术》译介到中国的译者。此次译介是出于给国内演艺人员介绍西方表演方法的目的[22],而其译介结果也是显著而成功的。这本探讨演技的著作在中国国内被演艺界所重视。比如李安导演,便将《尊重表演艺术》作为其戏中演员的家庭作业。[22][23]
在身心灵探索领域,胡因梦是翻译克里希那穆提著作最多且最早的中文译者。[24]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是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偶然识得克氏作品后,胡因梦决定将其著作译介到中国。胡因梦翻译了一批克氏的著作,而她的译本也具有很高的可读性[25]。
另外,在近三十年的翻译过程中,胡因梦还译介了另外几位西方世界重要的心灵导师的作品,如:现代泰斗肯·威尔伯的《超越死亡:恩宠和勇气》,美国平常心禅的禅师艾兹拉贝达所著的《平常禅》,现代占星学先驱史蒂芬·阿若优的《生命的轨迹》等。[35]
除了翻译作品,胡因梦还通过开通新浪微博,开办“自我觉察”工作坊等做法,介绍“身心灵”整合思想以及克氏思想。
胡因梦的主要著作是《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这本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进行了灵魂的袒露以及形而上的理性探索。不同于一般的明星自传所暗含的自恋情结或对名声利益的追求,这部传记读来直抵心灵,全书以人生经历为写作对象,却不是浮于表面,而是始终在与心灵对话、高扬着理性、注重思考。因而成为了独特的“身心灵”的理性探索与追求精神净化的“自我疗愈”的传记。[36]
三峡大学文学院教授金道行评价胡因梦的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超越了一般明星自传的自恋情结和逃避于人格面具的姿态,而成为独特的‘身心灵’的理性探索和追求精神净化的‘自疗’的自传”。[36]
前磨铁总编辑丹飞道:“(胡因梦)于我是作家,翻译家,前演员,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在华语世界的代言人,一个碌碌活在当下的我们当中唯一配得上‘敢爱敢恨’四字的人……胡因梦自传对她的个体生命历程进行极为率真的梳理,其坦率程度令人咋舌又心生敬意”。[37]
中国报道评价胡因梦道:“(胡因梦)希望通过译作帮助更多人觉悟生命的真实并回归到心灵和谐的生命家园。她用自身的智慧能量给更多的生命带去光明,以期唤醒集体意识,为人们的安乐祷福、耕耘。”[7]
2011年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出版的《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评价道:“书里生动的描绘了她的童年经历、两性经验、因缘生灭,以及对人类本体生存的洞察与反思,读来有一种直指本觉、豁然开朗的震撼。这是近年来最好看的、最坦荡的一本关于成长、自觉与自救的传记。她以观照的言语,赤裸裸地掀开了自我成长的历程。随着书中细密、点滴的叙述,会发现作者很深刻且很有勇气的正视自己,是一部检视自我,呈现人性丰富内在的‘心灵地图’”。[38]
某天,胡因梦偶然进入了纽约的探索书屋。虽然没有戴眼镜,看不清远距离的事物,但她还是莫名被书架上的一张照片吸引了——这是一张看似是女孩的印度男孩的照片。虽对此人一无所知,但旋转书架上充满了他的著作。其中《克里希那穆提传》的封面照片有着不一般的魔力——克氏的眼神十分透彻,似乎在凝望着另一个世界,充满着对世界以及人世的警醒与了知[39]。这吸引了胡因梦开始阅读这本书,由于每一句书上的话都直抵其内心,她常一边读一边流泪。她发现:克氏将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极其透彻地揭露出来,随着阅读,读者的心灵会跟随克氏进入到一个解脱的境界,而胡因梦在这一境界中感受到了三十多年来都没有感受过的开放的感觉。也正是因此,她决定将克氏的著作译介成中文[26]。
对于克氏的著作,胡因梦翻译起来十分得心应手——经常在读完克氏原著的一句话后,胡因梦就能很顺利地翻译出来,有时甚至不需要彻底懂得其中的意思[26]。这翻译就如同自动书记一般,不需要动念,看一句原文之后便能自动写出译文[40]。至于原因,胡因梦认为是因为其自身的生命经验以及对自身的觉察与克氏书中所表达的见解、观点是完全符合的,两者之间有惊人的相应程度[26]。
胡因梦与李敖的初次见面是1979年9月15日[41]。不久后,胡因梦搬往金兰大厦,与李敖过起试婚的生活[42]。1980年的5月6日,胡因梦穿着睡衣,在李敖家的客厅与其结婚。然而在当天下午,胡因梦就将结婚证撕成了两半[32]。由于种种原因,同年8月26日两人离婚[33],这段仅维系了三个多月的婚姻就此结束。
展开
[1]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41.
[2]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33.
[3]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扉页: 作者简介.
[4]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02.
[5]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19.
[6]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13.
[7]李音, 游艳玲. 胡因梦:回归生命的家园[J]. 中国报道, 2007, (12): 116-119.
[8]胡因梦. 豆瓣, 2023-1-25
[9]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38.
[10]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40.
[11]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60.
[12]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65.
[13]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80.
[14]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88.
[15]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91.
[16]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41.
[17]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84.
[18]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241.
[19]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40.
[20]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68.
[21]胡因梦.猫眼专业版. [2023-12-28].
[22]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19.
[23]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18.
[24]伍静, 王富银. 克里希那穆提作品译介模式研究[J].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8, (03): 154.
[25]常霜林. 克里希那穆提作品翻译风格初探[J]. 外文研究, 2016, 4(01): 165.
[26]克里希那穆提. 胡因梦译. 世界在你心中[M]. 2017: 导读二.
[27]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254-255.
[28]生命的不可思议. 豆瓣, 2023-1-25
[29]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33-35.
[30]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35-37.
[31]李敖. 豆瓣, 2023-1-25
[32]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35.
[33]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39.
[34]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43.
[35]生命的轨迹. 豆瓣, 2023-1-26
[36]金道行. 明星自传的理性超越——评胡因梦《生命的不可思议》[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11, 26(01): 12-14.
[37]丹飞. 胡因梦的笑[J]. 出版广角, 2012, (11): 32.
[38]胡因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11: 简介.
[39]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58.
[40]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80.
[41]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26.
[42]胡茵梦.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M]. 2006: 129.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2月27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