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弘化四年农历冬月(1848年1月27日),东乡平八郎出生于萨摩藩鹿儿岛加治屋町,早年受其父亲的影响而立志加入海军。1866年,日本萨摩藩成立海军局,东乡平八郎报名参加海军。1884年他升天城舰舰长,后在推翻德川幕府的戊辰战争中初立战功。1894年参加了中日甲午战争,时任浪速号舰长,偷袭中国舰队。《马关条约》签订后晋升海军少将,任南方派遣舰队司令官并率舰队入侵台湾。1898年晋海军中将。[2][4][5]1904—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东乡平八郎受命担任联合舰队总司令,指挥日本舰队封锁停泊在中国旅顺的俄国太平洋第一分舰队;而后将联合舰队主力集结在对马海峡机动作战,一举歼灭从波罗的海前来增援的俄国太平洋第二、第三分舰队。[5]以惊人的战绩成为日本海军世代崇拜的偶像。1913年获元帅称号。1925年11月10日,东乡得到天皇赐予的菊花章颈饰,晋升候爵。[2]1934年5月30日,东乡平八郎死于喉癌,终年八十六岁,之后日本政府给予东乡平八郎国葬待遇。[5][2][6][7]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评说:东乡平八郎是日本侵略政策和掠夺战争的积极拥护者,对马海峡海战的胜利使其成为世界上有名的海军将领之一。[5][2]尽管东乡平八郎在创建日本海军方面,不失为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但他一贯的对外侵略、扩张的积极主张和行动,表明他是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3]
大山岩
同事
日本弘化四年农历冬月(1848年1月27日),东乡平八郎出生于萨摩藩鹿儿岛加治屋町,是萨摩藩士崛与三卫门的三女儿益子与藩士东乡吉左卫门的第四个儿子,东乡平八郎有兄弟姐妹五人,其中他最受宠。其父精通文武,谙熟海外各国风情,热心海军,经常告诫东乡平八郎一定从事海军事业,于是东乡平八郎深受父亲教诲影响。[2][8]日本文久三年(1863年7月间), 英国舰队炮击鹿儿岛引发萨英战争,日本萨摩藩同英舰开战,东乡平八郎和自家兄弟在其父的带领下从军出征,事后东乡平八郎认识到必须在海上加强防御,意图准备为天皇而服务于海军。日本庆应元年(1866年), 萨摩藩成立海军局,于是东乡平八郎参加海军并正式步入军界。[3]明治天皇即位后不久日本爆发戊辰战争,东乡平八郎担任海军三等士官并指挥萨摩藩“春田”号战舰,同德川幕府在阿波冲进行海上决战,胜利后又跟随“春日”号远征北海道,1869年在北海道的函馆抗击椿本武扬流产的叛乱。[2][8][9][1]
日本明治三年(1870年1月),明治天皇任命东乡平八郎为“龙骧”舰见习军官。为“开拓海域和宣扬国威”,同时为创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明治天皇下诏每年从皇室经费中拨出30万元,作为海防补助费,创建强大的海军舰队。先后向英、美、德等国派遣留学生,学习海军先进技术,储备军事人才。次年,东乡平八郎作为军官学校服役生入伍当时新成立的日本帝国海军,1872年,东乡平八郎开始在英国海军练习舰接受训练。一直到1878年,东乡平八郎先后在英国“伍斯特”号战舰上服役,作为见习水兵随“汉普夏”号战舰进行环球巡航,期间曾到剑桥学习数学,还在泰晤士河口的希尔内斯港观察修造战船。1876-1878年,东乡平八郎在希尔内斯监察建造“扶桑”号铁甲舰,期间也受命监督英国为日本建造的“比睿”号军舰,次年的5月驾驶该舰回到了阔别8年的日本。[2][4][1]明治十四年(1881年),东乡平八郎晋升为海军少佐并任“天城”舰舰长,四年之后又晋升为海军中佐。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东乡平八郎被任命为比睿”舰长,后晋升海军大佐并任吴镇守府参谋长。[10]
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5月),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后日本政府决定成立战时大本营,先后向朝鲜出兵一万余人包围驻守牙山的清军。同年7月16日,清光绪帝严谕李鸿章速筹备战,不久日军大本营密令联合舰队司令伊东祐亭率舰队从佐世保起航,抵达牙山以南的群山湾。[11][12]东乡平八郎指挥“浪速”舰与吉野、秋津洲编为第一游击队,作为联合舰队的先锋,在牙山湾海面搜索前进。“浪速”号是1885年在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建成,排水量3705吨,舰长91.4米,宽14米。[13][14]7月25日晨,第一游击队在丰岛南部海面突袭中国北洋舰队的济远、广乙号二舰,挑起中日丰岛海战。07:58,广乙冲向吉野,吉野紧急转向回避;广乙转为攻击秋津洲,后者遂转换目标至迫近的广乙,尾随其后的浪速也紧跟着炮击广乙。广乙冒着两艘日舰的炮火,一度突击到距离浪速舰艉3、400米处,浪速一面转向,一面用左舷火力攻击,几分钟内发射260毫米炮2发、150毫米炮4发、57毫米炮7发、小口径机关炮弹232发;广乙伤亡惨重,未能成功发射鱼雷被迫撤退。[8][9][12][13]
09:15,浪速发出信号要求高升号停止,并鸣炮示警。10:00左右,浪速抵达高升400米处,右舷对准高升;同时用舢板载运人见善五郎海军大尉到高升号上,命令其尾随浪速。高升号上的中国军人拒绝投降,13:00浪速在距离高升150米处发射一枚右舷鱼雷,没有命中。于是浪速改用火炮射击,共对高升号发射260毫米炮弹2发、150毫米炮弹9发,高升号锅炉爆炸并沉没。随后浪速对高升及落水清军官兵发射1125发小口径炮弹,同时放下舢板搜救欧洲人,并射杀清军士兵,清军殉难者达700余人,生还者不足三百人。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8][9][12][13]高升号被击沉后引发国际纠纷,英国驻天津、烟台、仁川领事馆的驻外使节后纷纷向英国公使欧格讷强烈谴责日本行径,但英国政府经过利益的考量于8月20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二次海军法庭听证会上转而偏袒日本,同时英国媒体《泰晤士报》《圣詹姆斯公报》等相继承认日本的地位与实力,英国政府也和清政府谈判并要求赔偿因此事而给英国造成的损失,两国达成《中英两国为高升轮案聘请公正人判断章程》,清政府向英国政府赔款。[15][16]
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9月16日,朝鲜平壤陷落,次日日本联合舰队(该队由松岛、严岛、桥立、千代田、比睿、扶桑、赤城七舰组成)在黄海大东沟海面寻找北洋水师主力,日本海军创始人之一、司令伊东祐亨以“松岛”号为旗舰,海军军令部长桦山中将乘改装炮舰“西京丸”随行,东乡平八郎率领“浪速”号战舰与“吉野”“高千穗”“秋津洲”号组成第一游击舰队配合主力舰队。[12][17][18]次日中午12:50后,北洋海军观测到日本舰队临近后开始进行分队战术,枪炮大副沈寿堃下令向日舰开炮射击,两分钟后联合舰队也开始还击,[19]日军第一游击舰队包抄北洋水师右翼,并重创“超勇”“扬威”二舰。北洋海军先后命中“松岛”“严岛”“吉野”等舰,并且其横队的中坚已接近日军本队的后方,将其阵列冲断。[12][17][18]五分钟后第一游击舰队的领舰“吉野”号相距超勇、扬威3000米并开始炮击,后面的高千穗、秋津洲、浪速三舰向定远和镇远开火。[19]
12:58,东乡平八郎指挥“浪速”舰射击北洋水师,但13:10以后,北洋水师的一发210毫米炮弹击中“浪速”舰的右舷260毫米炮下方水线位置,“浪速”舰的煤舱部位开始进水。[12][13][17][18]14:30,“浪速”舰左转16个罗经点,又停航为位于该舰左舷的“西京丸”让路,因此落后于第一游击舰队前续军舰而陷于孤立。北洋海军“定远”“镇远”“靖远”“致远”向“浪速”靠近直到相距2000米左右,另有一艘鱼雷艇也向“浪速”接近而来。15:20,东乡平八郎所在的“浪速”随第一游击舰队前续舰左转,与本队一起夹击北洋海军。[12][13][17][18]16:16前后,第一游击舰队开始追击落单的“经远”号。下午五点左右,“经远”号遭受猛烈的攻击,“经远”左舷水线装甲带拼合处被击中,装甲带破裂且部分脱落,导致“经远”大量进水左倾。17:05左右,“高千穗”“秋津洲”“浪速”三舰开始加入炮击。17:25,“经远”号左侧大幅度倾斜,右螺旋桨露出水面,四分钟后“经远”号向左倾覆沉没,随后第一游击舰队准备追击已经重创的“来远”“靖远”两舰,不过在17:45收到旗舰“松岛”的信号,遂放弃攻击返回。[20]
1894年9月23日,东乡平八郎的“浪速”号和“秋津洲”号奉命赴大连湾一带侦察,发现了17日身负重伤的“广甲”号。“广甲”水兵迫不得已放火焚毁了军舰。[12][13][17][18]同年10月24日,东乡平八郎指挥第一游击队以火力支援第二军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后配合陆军进犯大连湾、旅顺口及威海卫等地,之后东乡平八郎晋升为海军少将。[8][9]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东乡平八郎代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职务,同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东乡平八郎升任日本特遣舰队司令官并率舰队占领台湾澎湖列岛。5月下旬,东乡平八郎指挥特遗舰队护卫日军陆军侵台,同时分乘大批运输船从琉球中城湾扑向台湾,日侵台军的船队驶抵台北海口并在基隆港外停泊,29日日军采用声东击西战术,从基隆东面的荒僻之地三貂角澳底登陆进攻台湾。同年8月,奋力抗击的台湾军民被日军镇压后,日本政府宣布所谓台湾“秩序已被恢复”,不久东乡平八郎率舰队回国,并被日本政府授予各种战功勋章和优厚的年薪。[3][21]
甲午海战之后,东乡平八郎回国担任日本海军将官会会员兼海军技术协作会长。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3月),东乡平八郎被明治政府任命为海军大学校长,两年后晋升为海军中将。归国休战期间,东乡平八郎致力于培养海军人才并研修海军的战略战术,他反复研读俄国著名海军将领马卡罗夫的《海战论》,同时派人翻译此书并印刷成册和派发阅读。东乡平八郎仔细分析研究马卡罗夫的《海战论》,对马卡罗夫的战略理论和具体战术逐渐明晰,甚至还将马卡罗夫个人性格脾性、作战时的优点缺点等也揣摩出来。此外东乡平八郎还从所有的新闻和情报当中研究马卡罗夫,同时也包括毫无价值的奇闻、闲谈等,通过研究马卡罗夫,他对整个俄国海军的战术特点和缺陷也就逐渐明朗。明治三十一年冬(1899年1月),52岁的东乡平八郎受命担任佐世保镇守府司令,从九州岛以西和以南海岸到壹歧、对马、冲绳、台湾和澎湖岛都属于他的管辖范围。[3]
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和侵略中国,组成八国联军并从大沽口登陆入侵中国,日本方面成立常备舰队,东乡平八郎被任命为日本常备舰队司令长官,参与策划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21]同年6月18日,东乡平八郎率军舰从佐世保出发,入侵中国的渤海和大沽口。入侵中国期间东乡平八郎不仅刺探中国的军事政治情报,而且出席八国联军舰队指挥官会议,参与指挥镇压中国义和团、屠杀中国人民和进攻清军的战役。此外东乡平八郎还观察俄国在中国的海军力量的虚实、舰队的弱点,为日本政府制定侵略和争霸的战略提供有力帮助。由于东乡平八郎在八国联军侵略中国、镇压义和团的暴行中立下“功勋”,日本天皇授予他一等旭日大授章、“明治三十三年清国事变从军纪念章”等。[2][3]
俄国以“保护铁路”为名出兵侵占中国东北全境。日本不甘心退出辽东半岛而积极扩军备战。战前,日本陆军有常备军近20万人、预备役3.5万人、后备役20万人,主要部署在本州、九州地区;海军有作战舰艇80余艘,26万余吨,主要基地在佐世保、吴港、对马。俄国陆军有常备军113.5万人、预备役350万人,主要部署在西部;远东地区仅10万人,分散在中国东北、滨海地区和外贝加尔地区;海军有4个支舰队,主力部署在波罗的海和黑海;太平洋第1分舰队辖作战舰艇63艘,19万吨,主要基地在旅顺口、海参崴。[2][4]
1903年下半年,日本和沙皇俄国谈判,关于如何瓜分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的利益问题,谈判未果。1903年10月,东乡平八郎已经掌握了日本全部海军的指挥权,并开始准备应对来自俄国的军事威胁。俄国舰队由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两部分组成,总的战舰和巡洋舰数量要比日本多出一、两倍。东乡平八郎意识到俄国波罗的海舰队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可以行至太平洋海区,决定在两舰队未合并之前,采取军事行动消灭其太平洋舰队。[2][4]
1904年2月8日晚,东乡平八郎部署第1、第2、第3驱逐舰队,直接驶往旅顺。此时,俄国舰队的大小官员都聚集在海军俱乐部里,参加庆祝舞会。日军按照作战计划,驱逐舰先行,各舰队发出18枚鱼雷击向俄国军舰,俄国太平洋舰队3艘军舰遭到日本舰队炮火的轰击,受到严重损伤。2月9日早晨,在旅顺口,东乡平八郎又率舰队实施了两次突袭,又有4艘俄国军舰被日本舰队的炮火打伤。日本舰队偷袭旅顺口以后,企图将太平洋舰队封锁在旅顺港内。这样才能保证日本陆军在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登陆,以便进攻俄军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主力。2月10日,日本和俄国双方正式宣战。从2月至5月,东乡平八郎先后对俄国舰队进行了8次攻击,并在旅顺港外布设了四道防线,对旅顺实施严密封锁。第一道防线是用沉船堵塞旅顺港出口的舰船航道。第二道防线是在旅顺港外布设大量水雷。第三道防线是派出军舰在旅顺港外巡逻监视,不断地向港内开炮射击。第四道防线是利用巨型栅栏防御体系将长山列岛连在一起,将之改造成了舰队的据点,不断出动,寻歼俄国舰队主力。[2][22][23]
俄国远东总督、海军上将阿列克塞也夫消极避战,等待波罗的海舰队援军的到来,并下令禁止俄舰出港作战,俄国太平洋舰队形势岌岌可危。俄国沙皇罢免了原舰队司令斯塔尔克,任命马卡罗夫为舰队司令。3月8日,马卡罗夫就任,立刻召集舰长、各指挥员,积极带领舰队出海与东乡作战。4月12日,马卡罗夫试图将日舰引诱到海岸炮火射程之内歼灭,结果触碰了日军布下的水雷,旗舰被炸毁,马卡罗夫和全舰600多名官兵葬身海底。此后,太平洋舰队很少出海作战。4月底,俄国沙皇命令俄海军部从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中抽调舰只,组成“太平洋第二舰队”,开往远东增援。这支混合舰队拥有各型主要战舰38艘,辅助舰船约20艘,由维佐弗特少将统一指挥,经过长途跋涉,目的是挽救被日军围困在旅顺和海参崴的太平洋舰队,以解救在旅顺口被日军包围的俄军。[5][2][4][6]6月6日,东乡平八郎晋升海军大将。[2][12][23]
8月10日,俄国太平洋舰队共20余艘开出旅顺港实行突围,东乡平八郎率舰队主力在园岛附近海面隐蔽,大约12点15分,日俄两国的战列舰舰队相遇,之后东乡平八郎的舰队穿过维佐弗特少将的舰队,日俄双方在大约8英里的黄海海域范围内进行激烈的炮战,俄国舰队奋力冲突包围,继续向东南方向前进。在大约三十分钟的炮战中,东乡平八郎指挥各舰集中火力,猛攻俄主力旗舰太子号,[24]18时30分,东乡平八郎的一艘战列舰击中维佐弗特少将旗舰的舰桥,维佐弗特少将当场死亡,太子号因操舵装置被毁,向右无控制偏转,顿时俄国舰队失去指挥而队形大乱,多数俄舰在天黑之前逃回旅顺,日旗舰“三笠”号也遭受重创,没有继续追击。[25][26]俄国旗舰太子号以及3艘驱逐舰逃往青岛并被德国人扣留,1艘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逃往上海,1艘巡洋舰逃往西贡;另一艘小型巡洋舰绕过日本东海岸驶往海参崴,后在东乡平八郎的巡洋舰追击下搁浅于库页岛。[24]
1905年2月6日,东乡平八郎将联合舰队的主力集结在对马海峡北岸的朝鲜镇南湾,进行备战训练。还将一些大商船伪装成铁甲舰,部署在中国台湾以南海域,造成伏击俄国舰队的假象,同时派遣大批轻型巡洋舰和炮艇,在俄国舰队可能经过的所有海上通道附近严密巡逻,组成一个200公里的庞大预警网。5月18日,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驶入南中国海,发现了日本的伪装舰队,决定避开,便取道对马海峡,直奔海参崴。[5][2][4]
5月27日,俄国舰队进入对马海峡,[a]日本联合舰队发现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立即出动迎击。下午1点左右,两舰队在冲之岛附近交火,此时,俄舰队呈三列纵队,航向东北;日舰队呈一列纵队,航向西南,双方相对航行。当双方距离约4海里时,东乡平八郎指挥日军舰队左转180°,正好处于俄舰队大炮的射程之内。日舰队突然掉头转向,俄舰队趁机射击,各舰一齐开火,致使5艘日舰中弹起火。日军舰队完成转向后,双方态势转变,日舰同俄舰同向平行前进,并利用航速的优势始终压在俄舰队前方,不断逼迫俄舰队偏离原航线。日舰队处于优势位置,对俄舰队发动火力和攻击,东乡平八郎率先攻打俄旗舰“苏沃洛夫号”和右翼先头舰“奥斯利亚比亚”号。经过半小时激战,“奥斯利亚比亚”号中弹沉没,这艘“名舰”500多名舰员葬身鱼腹,只有380余人逃生。“苏沃洛夫号”受到重创,船身燃起熊熊大火。紧接着,东乡平八郎又率领舰队集中火力攻击其他的俄舰队。不久,俄舰“亚历山大三世”号、“西索伊”号、“博罗季诺”号相继中弹起火。罗日斯特文斯基身负重伤,昏迷不醒。俄舰队改由涅博加托夫接替指挥,10分钟后,俄舰队调转船头,企图驶向海参崴,但很快又被日舰拦截。[2][4][5]
入夜后,东乡平八郎下令重型战舰撤出战场,让48艘驱逐舰和鱼雷艇投入战斗,实施鱼雷攻击。这一夜,日舰共发射鱼雷75枚,击沉俄战列舰3艘,巡洋舰1艘及大多数辅助战舰。5月28日,涅博加托夫率领残存舰队抵达海参崴外300海里的海面上。此时,东乡平八郎率领28艘主力舰埋伏在这里,迅速包围了俄舰队。大局已定,涅博加托夫挂起白旗率部投降。此次对马海战中,俄国一共损失战舰28艘,总吨位达20万吨,伤亡5500多人,被俘6000人,日军只损失鱼雷艇3艘。
对马海战的胜利,日本陆军趁机占领中国的旅顺港,俄国沙皇被迫接受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斡旋,承认失败。[27]6月,东乡平八郎指挥日舰队海军大战获得成功,晋升为海军上将,日本皇室也授予了他伯爵之位。[2][4][5]
日本大正元年(1913年),日本皇室晋升东乡平八郎为海军元帅,并委任他负责裕仁皇子的私人教育。1921年,东乡平八郎退出现役,保留陆海军大本营内的军职。1925年11月10日,东乡得到天皇赐予的菊花章颈饰,晋升候爵。[2]1930年,东乡平八郎提出有关扩大日本海军规模和增强海军作战能力的建议,这些建议在东乡平八郎死后得以贯彻执行。[2][5][6]
1934年5月30日,东乡平八郎死于喉癌,享年八十六岁。日本为其举行盛大的国葬。期间各国海军皆派战舰前来吊唁。英国和德国的报纸上刊登以“东方纳尔逊/提尔比茨去世”作为标题,纪念其杰出功绩,日本政府将其奉为“帝国军神”,并设立东乡神社祭奠。[2][5][6]
东乡平八郎在对马海峡海战的战争中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日本的民族精神。为了纪念对马海战的胜利,日本政府把5月27日定为日本海军节。[5][28]
《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评说:东乡平八郎是日本侵略政策和掠夺战争的积极拥护者,率领日军跻身成为世界前列的军事强国,在海战中的胜利,东乡平八郎成为世界上有名的海军将领之一。[5][2]
(日)太宰治著《人间失格》以及《万国报馆》中都有评论:1905年日俄战争中,东乡平八郎在对马海峡海战中率领日本海军击败俄国海军,成了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使他得到“东方纳尔逊”之誉。东乡平八郎与日本陆军的乃木希典并称日本军国主义的“军神”。[29][30][31]
历史学者胡师鹏评价:“尽管东乡平八郎在创建日本海军方面,不失为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军事家,但他一贯的对外侵略、扩张的积极主张和行动,表明他是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最终将受到历史的惩罚。”[3]
《哈伯柯林斯世界军事人物全书》评价:“东乡平太郎(东乡平八郎)是日本才能卓越的海军将军,也是日本现代军事领导者之一,他还是一位有才干的行政管理人员。”[1]
关系 | 姓名 | 备注 |
外祖父 | 崛与三卫门[2] | 萨摩藩士 |
父亲 | 乡吉左卫门[2] | 藩士 |
母亲 | 益子[2] | - |
长子 | 东乡彪 | 贵族院侯爵议员[32] |
次子 | 东乡実 | 海军兵学校40期学生,海军少将[33] |
孙子 | 东乡良一 | 曾在日本摩耶号重巡洋舰服役,在莱特湾海战中战死[33] |
曾孙 | 东乡宏重 | 海上自卫官[34] |
在对马海峡海战胜利后,为了庆祝胜利,日本天皇在御花园举行了一个露天晚会,招待立了战功的陆海军指挥官,东乡平八郎自然成为那晚的主宾。日方出于礼貌,也邀请驻泊在东京湾的“俄亥俄”战列舰的美国军官参加。舰上的高级官员对赴宴不感兴趣,于是委派包括切斯特·尼米兹在内的6名代表出席。尼米兹邀请东乡平八郎一起喝酒聊天,东乡将军愉快地接受。他与大家一一握手,喝了一口香槟酒,然后用流利的英语与他们交谈。尼米兹对东乡平八郎充满敬意和怀念,并写书记录下来。[35]
日本海海战胜利,使得东乡平八郎与自己的偶像纳尔逊一起载入世界海军史册。1970年代,芬兰一个酒厂推出“世界海军提督”系列,其中最早一批就有“纳尔逊啤酒”“东乡啤酒”,1983年日本政治家佐藤文生去了趟芬兰,把东乡啤酒带回日本东乡神社,引来百姓热议。[36]
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司令罗杰斯特文斯基由于负伤,被俘后没进战俘营,而是来到了长崎县佐世保军港的海军医院。东乡平八郎特地前来看望罗杰斯特文斯基,与罗杰斯特文斯基促膝长谈。东乡平八郎并没有指责、蔑视罗杰斯特文斯基,反而称赞他,你能带着舰队绕过好望角,穿越三大洋,实在太厉害了,虽然最后吃了败仗,全军覆没,东乡依然敬佩你。罗杰斯特文斯基获得了理解与安慰,深受感动。罗杰斯特文斯基养伤完毕,日本人很快让他回了俄国。1906年,俄国军事法庭因他在开战伊始受伤,失去指挥能力,俄国并没有治罪于他,当庭无罪释放。1909年,享年60岁的罗杰斯特文斯基去世。[37]
名称 | 类型 | 时间 | 地区 | 图片 |
《北洋水师》[38] | 电视剧 | 1992年 | 中国大陆 | |
《坂上之云》[39] | 电视剧 | 2009年 | 日本NHK电视台 |
展开
[a]对马海峡位于太平洋西缘,日本群岛西南端,对马岛与壹歧岛之间的水域。日本海通往中国东海、黄海和进出太平洋的要冲,交通战略位置重要。
展开
[1]T.N.谭派. 哈伯柯林斯世界军事人物全书[M]. 传海等译. 北京: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1998-08: 715-716.
[2]《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译本编辑组编. 外国著名军事人物 下[M]. 1981: 297-298.
[3]胡师鹏. 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东乡平八郎[J]. 贵阳文史, 2007, (05): 35-39.
[4]于玲玲, 唐肃, 张立国. 著名将帅传略 展现军事翘楚的戎马生涯[M]. 2016: 41-43.
[5][美]迈克尔·李·兰宁著 耿丹 苏文君译. 军事家100人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军事统帅排行榜[M]. 2006: 207-209.
[6]赵省伟编, 聂书江, 赵开放译.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欧洲画报看日俄战争(上)[M].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9: 308.
[7]顾德如主编. 中外军事人物辞典[M]. 长征出版社, 1990-05: 507.
[8]唐复全, 谢适汀主编. 将帅传略——铁马金戈的战争舞者[M]. 蓝天出版社, 2011-01: 285-288.
[9]宋晓军编. 名将:中外军事名将[M]. 星球地图出版社, 2012: 223-226.
[10]王强,康磊,杨晓东. 战列舰时代的巅峰之战——东乡平八郎与对马海战[J]. 国防科技, 2005, (02): 90-96.
[11]李品武编. 中国通史·第3卷[M]. 吉林: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92-93.
[12]韩俊英等编著. 史鉴:甲午战争研究备要[M].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7: 158.
[13]西方人眼里的甲午战争.光明网. [2023-07-11].
[14]郑天挺, 谭其骧主编. 中国历史大辞典·第一册[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253.
[15]王木. 高升号事件: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索[J]. 湖北档案, 2013, (11): 29-36.
[16]杜志明. 晚清驻英公使罗丰禄与“高升号赔偿案”[J]. 黑龙江史志, 2014, (01): 38-39.
[17]董飞主编. 世界名人大传·传奇将帅卷(图文珍藏版)[M]. 线装书局, 2010: 336-339.
[18]彭树智主编, 白建才,曹维安分册主编. 世界十大将帅[M]. 1998: 305-307.
[19]陈悦. 碧血千秋——北洋海军甲午战史[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03: 72-100.
[20]陈悦. 碧血千秋——北洋海军甲午战史[M]. 长春: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03: 101-192.
[21]陈悦著. 中日甲午黄海大决战[M]. 北京: 台海出版社, 2019.01: 49-75.
[22]辽宁省档案馆编. 日俄战争档案史料[M]. 沈阳: 辽宁古籍出版社, 1995.08: 546-572.
[23]查攸吟著. 日俄战争开战背景及海战始末[M]. 湖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 201-215.
[24]Forczyk,Robert. 俄罗斯战列舰对日本战列舰:黄海1904-1905[M]. 英国牛津: 鱼鹰出版社, 2009: 50-54.
[25]辽宁省档案馆编. 日俄战争档案史料[M]. 沈阳: 辽宁古籍出版社, 1995.08: 546-572.
[26](日)和田春树著, 易爱华, 张剑. 日俄战争:起源与开战(下)[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01: 237-246.
[27]黄治军著. 晚清最后十八年·第三卷·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M]. 花城出版社, 2016: 129-132.
[28]房成祥, 李振民主编. 中国革命史教程[M].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0: 54.
[29](日)太宰治著, 冯晶译. 御伽草纸[M].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9: 231.
[30](日)太宰治著, 杨伟译. 人间失格[M].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2: 253.
[31]万国报馆编著. 甲午 120年前的西方媒体观察[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117-118.
[32]青梅煮酒作. 太平洋战争 8 日本溃败[M]. 2022: 285-287.
[33]张金基编著. 海军名将[M]. 北京: 海潮出版社, 2004.01: 104-111.
[34]张宇飞 . 日俄海战中的日本“军魂”:海军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J]. 兵工科技 , 2012
[35]乔西夫·米兹原著. 尼米兹[M]. 高润浩编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04: 49-52.
[36]萧西之水著. 第O次世界大战[M].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5: 303-304.
[37]萧西之水著. 第O次世界大战[M].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5: 304-305.
[38]北洋水师 (1992)EB/OL.豆瓣电影. [2023-08-18].
[39]陈悦. 飘忽的云——《坂上之云》第一部观后[J]. 现代舰船, 2010, (04): 44-47.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1月23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