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因为相关史料较少,不少学者认为西施并不存在。但千百年来她仍因绝美的容貌和为国献身的贡献而常被后人称颂,她的家乡诸暨苎萝山下也修建了西施殿以纪念。西施也与杨贵妃、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美”的化身。[4][5]
夫差
丈夫
传说中西施为春秋末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因家住西村,村中大多为施姓,时人唤作西施。西施有倾国倾城之貌,因从小家境贫寒,常在溪边浣纱,据说鱼儿见到她都会忘记游水而沉于水底,故而有“沉鱼落雁”之称。[2][3]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吴越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开战,越国大败,吴国乘势攻破越都会稽(现位于浙江绍兴)。越王勾践承诺越国永世臣服,并前往吴宫为奴,三年后才被吴王夫差放回越国。亡国之恨下,勾践一面卧薪尝胆,苦操兵甲;一面听从越国大夫文种、范蠡建议,使用美人计,命人在越国遴选美女并教授她们歌舞仪态,以进献给吴王夫差。西施就是其中之一,她学习容步、衣饰等整整三年,为进入吴宫做准备。[1][2]不出所料,吴王在见到美人之后非常高兴,根本不听大夫伍子胥“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也,王不可受”的谏言,执意收下美女和珍玩。[6]
自此以后,吴王逐渐被西施的美色所迷,纵情享乐,导致朝政懈怠,国力日益式微。据传说,吴王在姑苏台建造春宵宫,在灵岩山上建造馆娃宫,并修筑大水池,以供西施嬉戏游玩。在吴国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吴王沉迷享乐不理朝政的同时,越王得以施行休养生息、富国强兵的国策,越国的实力大大增加。大夫伍子胥对吴王的做法相当不满,多次劝谏吴王,引发吴王不快,加之太宰伯嚭([pǐ])进献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3][7]伍子胥死后,越王勾践知觉时机已到,趁机发兵攻入吴国,吴国大败,越王得以一雪前耻。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公元前473年),越军攻破吴国首都,吴王夫差自刎而死,吴国灭亡。[8]而吴国灭亡之后,绝世美人西施也不知所踪,徒留后人各种猜测。[9]
西施复国的故事到底是否为传说,一直争论不休,目前并无定论。
在西汉前的典籍中,有部分文献确实提及了西施,却只是记载了她的美貌:例如《管子 · 小称》曰:“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10]《孟子》拿西施做比喻,“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说明西施在当时已非常著名。[11]《庄子》中也有“东施效颦”的典故。[12]《墨子 · 亲士篇》更将西施与比干、孟贲、吴起并列,曰:“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然而,上述文字并未提及“西施复国”的传说。[13]
在春秋、战国、西汉的几部记载了吴国与越国之间的大小往事的可信史书中,也均未见“越献西施于吴王”一事。《左传》记述了吴越间的交往争斗,伍子胥对吴王的劝谏以及勾践、夫差等人的性格,但丝毫未提及“美人计”。[14]《国语》记载吴越之争时,提到吴王夫差刚愎自用,不听伍子胥的谏言一心与吴媾和,越国向吴国贡献美女,也没出现西施的名字。[15]《史记 · 越王勾践世家》中提到越王勾践向吴国宰相伯嚭献美人,请他为越国进言,并未向吴王夫差献美人。[8]
最先提及西施为勾践献给吴王之女的,是东汉时期的《吴越春秋》与《越绝书》,此二者均介于历史与小说之间,性质相当于历史演义类小说,加入了许多传奇的成分,因此并不可信。后世的作品在这两者基础上更加以发散,成为我们现今所熟悉的版本。因此通常认为“西施复国”的故事以传说成分为主。[16]
传说中,郑旦也是和西施一同被选中送入吴宫中的女子,只不过郑旦并没有西施受宠。此种说法大都以《越绝书》《吴越春秋》为依据,其中明确提及了“西施郑旦”。然而,有学者怀疑两者实为一人,是后人将古籍中的记载错误断句,故误传她们为二人。此种说法以北宋丞相韩琦曾孙、端明殿大学士韩膺胄与长期经营诸暨“西施殿”的晚清举人陈蔚文最有代表性,认为西施的母亲姓施,父亲姓郑,是施家赘婿,因此郑旦即西施。[17][18]
关于西施的结局,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其中较为流行的有“与范蠡隐居”和“沉江而死”两种:
据说,西施和范蠡本就是相爱的恋人,吴国灭亡之后,范蠡知道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于是找到了西施,与西施悄然离去,从此泛舟五湖,恩爱余生。此种说法常见于文学戏剧,例如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其中就写道:“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1];明代汪道昆杂剧《五湖游》、明代梁辰鱼《浣纱记》也采用了此种大团圆结局。[19][20]
西施“沉江说”的主要史料来源有二,一为《墨子·亲士篇》中说:“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意思是西施因为美貌而被沉入江底而死。[13]二为东汉时的《吴越春秋》,其中也明确提及:“吴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2]
然而,关于西施被谁被沉江而死,历史上也有好几种说法:其一是被吴国人沉江,据说在吴国灭亡之后,吴国人认为西施是罪魁祸首,因此把西施沉于扬子江心,其二是被范蠡沉江,范蠡吸取吴国灭亡的教训,为防止越王再被西施的美色所迷,将西施诱骗于太湖,后沉入江中。明代的《倒浣纱》传奇、清代徐石麒杂剧《浮西施》便采用了此种结局。[21][22]其三是被勾践沉江,传说勾践认为吴国的灭亡源于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害怕西施的美色反过来殃及越国,他恩将仇报,赐西施沉江而死。又有说法是越王勾践只是将西施视为完成复国大业的棋子,在利用完之后就将其作为一个“不洁”的罪人杀死了。其四是被越后沉江,传说越国灭吴后,勾践欲将西施收进后宫。越后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就令人将西施裹进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了。[9]
后人为了纪念西施,写下了不少传说故事;小说、戏曲、诗歌也常以西施为题材,西施的形象越来越丰满。[23]
成语,意为”鱼见了沉入深水,雁见了落到地上“,通常认为所谓的“沉鱼”中指的就是西施。传说她在江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美貌,都惊艳得沉入江底。“沉鱼落雁”出自《庄子·齐物论》:“毛嫱、骊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糜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12]庄子借助鱼等动物对美人的态度和行动,说明美没有标准,意在指出世事万物是没有标准可言,一切都是相对的。现被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24]
该典故出于《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 [pín] ,古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12]西施因患心病,经常捂着胸口皱着眉头走在村子里,村人见了都夸西施美。同村的东施觉得西施这样做十分美丽,于是摹仿西施捧心皱眉,然却因自身貌丑,结果同村的人纷纷走避或闭门不出。后用来比喻盲目胡乱地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收到反效果。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25]
相传为当年西施浣纱之处,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苎萝山下浣纱溪畔[26],书圣王羲之曾在石头上题“浣纱”二字。传说西施在此处浣纱时,该石就会自动沉浮,方便她浣纱。大诗人李白也有“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存”的纪念诗句留存。[27]
“西施舌”,又名海蚌、车蛤、沙蛤。最早见于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永嘉土产西施舌, 似车螯而扁, 生海泥中, 常吐肉寸余, 类舌, 俗甘其味, 故名。”[28]该贝壳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外壳呈淡黄褐色,顶端呈淡紫色,一打开外壳,里面吐出来的一小截白肉就像是一条小舌头,故名“西施舌”。传说西施被沉江后就化为这类贝壳,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吐出丁香小舌,诉说冤情。[29]
传说西施鱼为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妇女食用可变得更美丽。史书《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所化。”[30]
丈夫:夫差
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君主(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吴王阖闾之子。在位时期曾破越复仇,并一度成为中原霸主。公元前473年,越国起兵灭亡吴国,夫差自刎,时年55岁。[31]
《咏苎萝山》[32]
唐·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古今,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33]
唐·李白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
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
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
君去西秦适东越,碧山青江几超忽。
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
《冬白纻歌》[34]
唐·元稹
吴宫夜长宫漏款,帘幕四垂灯焰暖。西施自舞王自管,雪纻翻翻鹤翎散。
促节牵繁舞腰懒。
舞腰懒,王罢饮,盖覆西施凤花锦。
身作匡床臂为枕,朝珮摐摐王晏寝。
酒醒阍报门无事,子胥死后言为讳,
近王之臣谕王意。共笑越王穷惴惴,
夜夜抱冰寒不睡。
《西施咏》[35]
唐·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尃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西施》[36]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滩》[37]
唐·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咏西施》[38]
唐·杜光庭
素面已云妖,更著花钿饰。脸横一寸波,浸破吴王国。
《西施》[39]
唐·卢注
惆怅兴亡系绮罗,世人犹自选青娥。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
《醉满西楼》
唐·杜柯
醉满西楼,酒满随意羌西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惹人醉。
首播/首映年份 | 作品名称 | 类型 | 西施扮演者 |
1936 | 西施[40] | 电影 | 谢萍 |
1949 | 西施[41] | 电影 | 白燕 |
1956 | 卧薪尝胆[42] | 电影 | 李丽华 |
1960 | 西施[43] | 电影 | 白雪仙 |
1965 | 西施[44] | 电影 | 白茵 |
1966 | 西施[45] | 电影 | 江青 |
1983 | 西施[46] | 电视剧 | 董智芝 |
1986 | 西施[47] | 电视剧 | 黎燕珊 |
1987 | 西施[48] | 电视剧 | 冯宝宝 |
1996 | 西施[49] | 电视剧 | 蒋勤勤 |
1997 | 古吴春秋[50] | 电视剧 | 曹颖 |
1998 | 战国红颜[51] | 电视剧 | 张敏 |
1998 | 西施断缆[52] | 越剧 | 周柳萍 |
2005 | 范蠡献西施[53] | 歌仔戏 | 庄金梅 |
2006 | 越王勾践[54] | 电视剧 | 周扬 |
2006 | 争霸传奇[55] | 电视剧 | 郭羡妮 |
2007 | 卧薪尝胆[56] | 电视剧 | 安以轩 |
2009 | 西施[57] | 歌剧 | 张立萍(首演) |
2012 | 西施秘史[58] | 电视剧 | 邬靖靖 |
展开
[1][汉] 袁康. 越绝书. 2008
[2][汉] 赵晔. 勾践阴谋外传第九. // 吴越春秋. 2019-05
[3][晋] 王嘉. 拾遗记. 1981-06
[4]臧励和. 西施// 中国人名大辞典. 商务印书馆, 1998
[5]吴海林. 西施. // 中国历史人物辞典.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6][眀]冯梦龙. 第八十一回. // 东周列国志. 清代乾隆年间
[7][汉] 司马迁. 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 史记. 2004
[8][汉] 司马迁. 勾践越王世家. // 史记. 2004
[9]陈正贤. 古代文献西施归宿考辨述评[J]. 浙江档案, 2011-03: 6.
[10][唐] 房玄龄注. 卷十一. // 管子. 2015-08
[11][汉]赵岐注,[宋]孙奭. 卷八. // 疏. 2017-06
[12][清]郭庆藩. 庄子集释. 中华书局, 2006
[13]墨子. 卷一// 墨子. 中华书局, 2011-10-01
[14][唐] 杜预注,孔颖达. 春秋左传正义. // 疏. 2017-05
[15][吴]韦昭. 越语. // 国语. 2008-12
[16]白耀天. 西施考辨[J].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 1986-04: 61-67.
[17]林华东,方志良. 西施考[J]. 浙江学刊, 1985-01: 122-125.
[18]郑逸梅. 艺林散叶[M]. 中华书局, 2005
[19][明]沈泰辑. 盛明杂剧. 2011
[20][明]毛晋编. 六十种曲. 1958
[21]古本戏曲丛刊编委会编. 古本戏曲丛刊三集[M]. 北京: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7
[22]郑振铎. 清人杂剧二集[M]. 常乐郑氏影印本. 1934
[23]黄敏. 性别视角下的西施式叙事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08
[24]文字上的中国成语[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8
[25]第4卷[M]// 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1
[26][宋]范成大. 吴郡志. 1192
[27][宋]施宿. 会稽志•诸暨县. 2012-12
[28][宋]乐史. 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 (全九册)——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 中华书局, 2007-11
[29]朱漂漂. 海产贝类“蛤”的研究// 《记海错》. 黑龙江史志, 2013: 124-125.
[30][宋]苏轼. 东坡异物志. 第1版. 1986-06
[31][汉] 司马迁. 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 // 史记. 2004
[32]全唐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1845.
[33]全唐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1800.
[34]全唐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288.
[35]全唐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1251.
[36]全唐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7545.
[37]全唐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8207.
[38]全唐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9666.
[39]全唐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8721.
[40]西施 (1936).豆瓣电影. [2022-10-09].
[41]西施 (1949).豆瓣电影. [2022-10-09].
[42]卧薪尝胆(1956).豆瓣电影. [2022-10-09].
[43]西施 (1960).豆瓣电影. [2022-10-09].
[44]西施 (1965).豆瓣电影. [2022-10-09].
[45]西施(1966).豆瓣电影. [2022-10-09].
[46]西施(1983).豆瓣电影. [2022-10-09].
[47]西施 (1986).豆瓣电影. [2022-10-09].
[48]西施(1987).豆瓣电影. [2022-10-09].
[49]西施(1996).豆瓣电影. [2022-10-09].
[50]古吴春秋(1997).豆瓣电影. [2022-10-09].
[51]战国红颜(1998).豆瓣电影. [2022-10-09].
[52]西施断缆(1998).豆瓣电影. [2022-10-09].
[53]范蠡献西施(2005).豆瓣. [2022-10-09].
[54]越王勾践(2006).豆瓣电影. [2022-10-09].
[55]争霸传奇(2006).豆瓣电影. [2022-10-09].
[56]卧薪尝胆(2007).豆瓣电影. [2022-10-09].
[57]西施(2009).豆瓣同城. [2022-10-09].
[58]西施秘史(2012).豆瓣电影. [2022-10-09].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1月24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