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表容貌甚伟,少有才名,位列“八俊”,早年被大将军府下属,后任北军中候。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刘表接替王叡担任荆州刺史;次年,董卓专权,各州郡举义兵讨伐董卓,刘表率军驻扎襄阳。后将军袁术与长沙郡太守孙坚联合,企图侵占荆州,刘表命部将黄祖率军抵抗,射杀孙坚。[3][4]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打算拉拢刘表作为外援,擢升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并迁都许昌,刘表派遣使臣朝贡,却暗中联络袁绍。此后,刘表先后击败张济、张羡,攻占了零陵、桂阳二郡,割据荆州,拥兵自重。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袁绍向刘表求援,刘表坐观成败,并未出兵。曹操击败袁绍,又追击刘备;刘表接纳前来投奔的刘备,予以优待却并不重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大军还还没到荆州,刘表病逝,终年六十七岁。刘表死后,幼子刘琮继位,率部众投降曹操。[1]
时人对刘表评价不高,如曹操、王粲、诸葛恪等都认为刘表割据荆州、包藏奸心,却不能任用人才;[5][6][7]贾诩、荀攸也认为刘表缺乏才略,坐观天下,终究难成大事。[8][9]后世如晋朝史家陈寿、南朝宋史家范晔、北宋文学家苏辙、宋末元初学者郝经等都认为刘表虽有所图谋,但缺乏决断,不是立业之君。[1][10][11][12]
蔡夫人
妻子
刘琮
儿子
刘琦
儿子
刘磐
儿子
刘修
儿子
王业
外孙
王业
外孙
蔡讽
岳父
王凯
女婿
刘虎
侄子
张允
外甥
蔡瑁
小舅子
赖恭
下属
刘表是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济宁市微山县西北)人,汉室宗亲,汉朝鲁恭王刘余的后代。刘表身长八尺,容貌雄伟,年少时就以才华知名,与同郡人张隐、薛郁等人号称为“八骏”,朝廷下诏以接结连党羽的罪名逮捕几人,刘表逃走幸免。后来朝廷解除党禁,大将军何进聘请刘表为大将军府幕僚,不久又出任北军中候。[1][10]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不久董卓专权,废少帝刘辩,立汉献帝刘协。[13]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长沙太守孙坚攻杀荆州刺史王睿,朝廷下诏任命刘表接替王睿担任荆州刺史。当时,荆州地区盗贼横行,后将军袁术又屯兵鲁阳,刘表只得独自骑马进入宜城,请南郡人蒯越、襄阳郡人蔡瑁一同商量对策。[1][10][13]
蒯越向刘表建议,用计诛杀荆州境内的叛贼首领;刘表听从,命令蒯越派人招降荆州境内的叛贼首领,有十五人前来,刘表将他们悉数诛杀,再派兵袭取其部众,于是荆州境内盗贼震动畏惧。刘表又派蒯越前往襄阳,说服据守襄阳的叛贼首领张虎、陈坐投降,江南地区全部得以平定。刘表在襄阳整顿兵马,等待时局变化。[1][10][13]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割据南阳的袁术与长沙太守孙坚联合,企图侵占荆州。袁术派遣孙坚率兵袭击刘表,刘表兵败,孙坚于是率兵围攻襄阳城。恰逢刘表的部将黄祖率兵前来救援,两军交战,孙坚被流矢射中身亡,他的部众也溃败逃走,袁术此后就不能战胜刘表。[1][4][10]
同年五月,司徒王允诛杀董卓;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率兵占据长安,控制朝政阴谋作乱,打算拉拢刘表作为外援。同年十月,李傕、郭汜于是表奏汉献帝,擢升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4][10]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迁都许昌,刘表虽然也派遣使者前去许昌朝见进贡,但暗中却与北面的冀州牧袁绍联络。刘表帐下治中邓羲为此劝谏,刘表不听;邓羲便辞官离去,终刘表之世不再为官。[1][10]
同年冬天,骠骑将军张济领兵进入荆州地界,攻打穰城(今河南邓州),在战斗中被流矢射中身亡。荆州的属官们得知消息,纷纷前来向刘表祝贺。刘表却认为张济因为处境困难,才来荆州投奔自己;自己本该以礼相待,结果发生误会导致两军交战,实在不是自己的本意。刘表又派人去收编张济的军队,张济的部将们得知刘表对张济之死惋惜的态度后,全都归附了刘表。[1][10][14]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领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反叛刘表,刘表率兵进攻张羡,长期不能攻克。[1][14]直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冬天,张羡病死,他的部属又拥立其子张怿为长沙太守。刘表趁机发动进攻,击败张怿,乘胜南下攻占了零陵、桂阳二郡,向北又控制了汉水下游一带,占据的地盘有数千里,拥有精兵十余万。[1][15]刘表安定荆州之后,保境安民,关西、兖州、豫州的儒学之士纷纷归附于他,刘表对他们加以抚慰赈济,善加安置;又修建学校,弘扬儒学,主持綦毋闿、宋忠等学者撰写《五经章句》,称为《后定》。[10][16]
当时,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相持不下,袁绍曾派使者前来向刘表求援,刘表口头答应,实际上却不派兵前去,也不帮助曹操。刘表打算占据长江和汉水流域,坐观天下局势的变化。[1][10][15]
从事中郎韩嵩、别驾刘先一同劝谏刘表,认为如今曹操与袁绍两雄相争,此时能够影响天下大局的人就是刘表。如果刘表要有所作为,就应该趁机起兵争夺天下;如果刘表不愿争夺天下,就应该在曹操和袁绍之间选择其一,支持并依附。如今刘表拥兵十万,却坐观成败,别人请求救援又不愿出兵相助,必然招致双方的怨恨。看情况曹操必然能击败袁绍;彼时曹操南下入侵,恐怕刘表难以抵敌。因此,不如以整个荆州归附曹操,如此必然能获得曹操重用和感激,让子孙受益。[1][10][15]
刘表的大将蒯越也认为应该归附曹操,刘表犹豫不决,于是便派遣韩嵩去曹操那里观察一下虚实。韩嵩到了许昌,被朝廷任命为侍中、零陵郡太守;等到韩嵩返回荆州,他向刘表称赞曹操仁德,劝说刘表将儿子送到许昌作为人质,以表示归附曹操的诚意。刘表认为韩嵩怀有二心,勃然大怒,要将韩嵩推出去砍头;又将韩嵩的随行人员严刑拷打致死,也没有得到韩嵩背叛自己的证据,刘表这才没有处死韩嵩。[1][10][15]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表派步骑一万人攻占西鄂县(今河南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17]同年,曹操进攻刘备,刘备兵败后前来荆州投奔刘表,刘表待之如上宾,增加刘备的兵马,让他驻扎在新野(今河南南阳市北部)。荆州的人才逐渐归附刘备,刘表怀疑刘备有异心,因此没有重用他。次年曹操征讨袁谭、袁尚期间,刘表派刘备率兵向北侵犯,到达叶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南部),曹操派李典随同夏侯惇率军阻击,刘备率部在博望击败曹操部将夏侯惇、于禁的军队。[1][10][18]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大军深入柳城;刘备劝说刘表趁机袭击许都,刘表没有听从。[18][19]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率大军南征刘表;曹操的大军还未抵达荆州,刘表就病死了。刘表去世后,部将蔡瑁、张允等人拥护其幼子刘琮继承其职位;刘表的长子刘琦则出任江夏郡太守。同年九月,曹操大军抵达襄阳,刘琮率领部众投降曹操。[1][10][19]
汉末权臣曹操称刘表“自守之贼”,因为宗室的身份而被任用,包藏奸心,进退不定,观察时局变化,割据荆州。[5]
汉末官员王粲评价:刘表占据荆州,坐观时变,自以为在效法西伯侯。前往荆州避乱的儒生,都是当时的俊杰人才;刘表却不知道招揽任用他们,因此遇到危难而没有人辅佐。[6]
曹操谋臣贾诩评价:刘表在太平之世,可为三公之才;如今看不到世道的变化,多疑而缺乏决断,没有什么大作为。[8]
曹操谋臣荀攸评价:如今天下正处于动乱之时,而刘表据守长江、汉水流域的土地,可以推测他没有争霸天下的大志。[9]
曹魏大臣裴潜评价:刘表虽然是仁义之主,但是并非霸王之才,他竟然自比于西伯侯,距离败亡的日子不远了。[20]
孙吴权臣诸葛恪认为:刘表当初占据荆州,有兵马十万,财谷如山,却不能在曹操力量微弱时与之竞争,等到曹操强大,吞并袁绍、平定北方,率领三十万大军南征荆州;荆州虽然有贤能之人,却不能为刘表的儿子出谋划策,全都选择投降曹操。国家之间互相吞并,就像仇敌一样,时间长了即使灾祸不及自己,也会祸及后人,必须要做长期打算。[7]
晋朝史家陈寿评价:袁绍和刘表都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闻名于当时。刘表割据荆州,袁绍占领河北;两人都是表面宽厚而内心猜忌,喜好谋略而缺乏决断;拥有人才而不能任用,得到好的计策却不能采纳;而且都废嫡立庶,宠爱幼子而不顾礼法,结果后代倾覆,基业被夺,并非不幸,而是事出有因。[1]
南朝宋史家范晔评价:刘表的争夺天下的方式不是出兵攻伐,而是打算安坐以等待上天给予机会,想要三分天下,他这样的行为就像是木头之于人一样。[10]
北宋文学家苏辙评价:隗嚣、刘表,雍容而有风度,时人以长者之风赞誉他们,但是两人最终失败,都是因为缺乏决断,态度不明确。他们还比不上汉中的张鲁,张鲁虽然平庸,但是在败亡之后能知道投靠曹操,尚且能够保全子孙后代。[11]
北宋文学家曾巩有《刘景升祠》一诗:“景升得二蒯,坐论胜凶残。正当丧乱时,能使憔悴宽。缤纷多士至,肃穆万里安。能收众材助,图大信不难,诸公龙凤姿,有待久盘醒。得一固足兴,致之岂无端。乃独采樗栎,不知取椅檀。盖云器有极,在理良足叹。”意为刘表虽然得到蒯氏兄弟的辅佐,在乱世之中割据一方,但是却不能任用其他荆襄之地的人才,图谋天下,最终败亡,令人感慨。[21]
北宋将领范仲熊评价:刘表、孙策虽然天资英勇,但是气度亲率没有君主的风范,因此最终事业没有成就。[22]
宋末元初学者郝经认为:刘表割据荆州,连带长江、汉水流域,向北威胁许都和洛阳,假如他之前能够听从刘备的劝告,出兵袭击曹操,汉朝未必会灭亡。然而刘表自己却怀有叛心,打算效法西伯侯和隗嚣,有所图谋。但是刘表安坐而等待天命,行事与其志向相悖,他早死反而是幸事。[12]
明末清初学者王夫之认为:刘表一介文士,无能自立。刘表没有戡乱天下的才略,因此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侵夺汉室,刘表不能率兵勤王、兴师问罪讨伐曹操,只是修建学校、提倡礼乐文化,操心这些不重要的事情,但是又不能苛责于他。刘表虽然占据荆州,但是向北难以诛灭曹操的势力,他与袁绍相约共同讨伐曹操,结果袁绍也不能打败曹操。刘表偏安一隅,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戡乱天下的才略,因此才会周旋于曹操和袁绍之间,无所适从。他能做的就是不主动引来祸乱,保境安民而已。等到刘表死后,其子刘琮率众投降曹操,刘表不是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只是无能为力而已。[23]
据《全后汉文》记载,刘表著有《周易章句》五卷,《新定礼》一卷,还主持编修《荆州星占》的天文书籍二卷。[24][25]此外,刘表又主持綦毋闿、宋忠等学者撰写《五经章句》,称之为《后定》,又称《五经章句后定》,对后世经学发展做出了贡献。[10][16][25]
妻子:蔡氏,为刘表后娶之妻,刘表部将蔡瑁之姐。[10]
长子:刘琦,刘表在世是担任江夏太守,刘表去世后,刘备举荐其担任荆州刺史,早逝。[1][18]
次子:刘琮,刘表去世后继任荆州牧,后投降曹操,官至青州刺史、谏议大夫,封列侯。[1]
庶子:刘修,官至东安太守。[26]
女儿:刘氏,嫁王凯为妻,生子王业。[27]
刘表跟随同郡人王畅求学,王畅时任南阳郡太守,生活十分简朴。刘表当时十七岁,向王畅进谏说:“奢侈不能僭越身份比自己高的人,简朴不能超过身份比自己低的人,这才是中庸之道。因此春秋时期先贤蘧伯玉以独自为君子而感到遗憾,希望能影响其他人。老师你不推崇孔子的训示,而仰慕伯夷与叔齐微小的德行,怎么能够让自己的清名流传于后世呢。”王畅回答说:“孔子说,以礼仪来约束自己的人很少。我是为了矫正世俗的看法。”[28]
有一回,刘表和刘备、许汜一起谈论天下杰出之士。提到陈登时,许汜不以为然,表示陈登这个人骄横无礼。刘备问刘表觉得陈登这个人怎么样,刘表说:“我想肯定陈登,但是许君是个好人,不会说谎;我想否定陈登,但是他又名满天下。”刘备于是询问许汜,有什么根据能证明陈登骄横无礼。许汜说自己有一次去拜访陈登,但他却没有招待自己的意思,不和自己说一句话,反而上了大床睡觉,而自己只能睡下床。刘备驳斥许汜说:“阁下有国士之名,而现在天下大乱,应该与国家分忧,抱有救世的志向。但阁下却只会求田问舍,说的话毫无价值,这就是陈登不和你说话的原因。”刘表听了哈哈大笑。[29]
汉献帝建安初年,荆州流传童谣:“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说从光武帝中兴以来,荆州独能保全;刘表任州官时,人民又颇丰裕快乐。到建安九年,注定要开始衰败。“始欲衰”的意思,是指刘表的妻子在这一年死去,属下将领逐渐去世。“十三年无孑遗”,是指刘表又要死了,他的事业也就败亡了。当时华容县有个女子,忽然哭叫道:“要有大丧亡。”这话说得没头没脑,县府认为是妖言,把她抓起来关在狱中。过了月余,女子忽然在狱中哭道:“刘荆州今天死了。”华容县离荆州治所有几百里路,县令立刻派人去州里去核验,刘表果然死了。县令就把女子放了,她又继续歌吟道:“想不到李立做了贵人。”后来没多久,曹操平定荆州,任命涿郡人李立为荆州刺史。[30]
刘表死后八十多年,到了晋朝泰康[a]年间,刘表的墓冢被人发掘挖开。刘表及其妻子的身体如同活着一般,芳香飘散,数十里的地方都能闻到。[31]
《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大臣桓温进兵洛阳,踏入北方,与下属登船遥望中原,感慨国土沦丧,都是王衍等人的罪责。下属袁宏轻率地回答:“国运本来就有兴衰,不一定是他们的过错。”桓温脸色一变,环顾在座的人说:“诸位都听说过刘表,他有一头千斤重的大牛,吃的草料比普通牛多十倍,但是装起货物走远路时,都比不上一头瘦母牛。魏武帝进入荆州后,把这头牛杀了来犒劳士兵,当时没人不说痛快的。”桓温的意思是袁宏就像刘表之牛,大而无用。在座的人都很惊慌,袁宏也变了脸色。[32]
刘表墓最早记载,见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其中提到:“城东门外二百步刘表墓。”即刘表墓在襄阳城东门外,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东面。1993年5月到1994年4月,襄樊市博物馆在襄阳城内东街发掘了一座东汉末至三国初年的大型砖室墓。但由于缺乏文字记载,无法确认墓主人身份。该墓规模宏大,前、中、后室和东、西耳室一应具全,前、中两个墓室面积都达10平方米以上,根据出土的器物推断,墓主人地位显赫,应该是刺史或郡太守以上的官员,结合刘表去世时间,襄樊市博物馆研究员陈千万以及襄樊学院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叶植推测,该墓是刘表之墓的可能性很大,但尚需考古发掘进一步证明。[33][34][35]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刘表事迹与正史记载大体相当,刘表担任荆州刺史,早年与同郡人陈翔、范康等七人并称“江夏八骏”。长沙太守孙坚率部进攻刘表,反而被乱箭射死;刘表因此与江东孙氏结仇,双方多次发生战争。刘表割据荆州,后来刘备兵败投奔投奔刘表,刘表厚待礼遇刘备;刘表病重,请刘备前来托孤,打算将荆州让给刘备,刘备推辞不受。刘表病逝后,其子刘琮率部众投降曹操,反而被曹操所杀。[36]
1994年出品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演员张达饰演刘表。[37]
2010年出品电视剧《三国》中,演员姬成功饰演刘表。[38]
2015年出品电视剧《武神赵子龙》中,演员王岗饰演刘表。[39]
展开
[a]太康,晋武帝司马炎年号,公元280年四月到公元289年之间。
展开
[1]陈寿. 《三国志》卷六·魏书六·刘表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204-210. ISBN-9787546149042.
[2]袁枢.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卷八·宦官亡汉 党锢之祸 董卓之乱[M].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年: 5377-5388. ISBN-9787213094767.
[3]陈寿. 《三国志》卷四十六·吴书一·孙坚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1038-1046. ISBN-9787546149042.
[4]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六十·汉纪五十二[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695-699,701-704. ISBN-9787807610373.
[5]陈寿.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裴注:《魏武故事》记载[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32. ISBN-9787546149042.
[6]陈寿.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王粲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568. ISBN-9787546149042.
[7]陈寿. 《三国志》卷六十四·吴书十九·诸葛恪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1359. ISBN-9787546149042.
[8]陈寿. 《三国志》卷十·魏书十·贾诩传·裴注:《傅子》记载[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320. ISBN-9787546149042.
[9]陈寿. 《三国志》卷十·魏书十·荀攸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314. ISBN-9787546149042.
[10](南朝宋)范晔撰. 《后汉书 》卷七十四 刘表列传第六十四下[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8年: 875-877. ISBN :7-80665-974-8.
[11](明朝)茅坤评著. 《唐宋八大家经典》苏辙 隗嚣论[M]. 沈阳出版社, 2002年: 365. ISBN :7-5441-0486-9.
[12](宋末元初)郝经. 《续后汉书》卷二·列传第二·刘表传[M]. 商务印书馆, 1936年: 38.
[13]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五十九·汉纪五十一[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684-694. ISBN-9787807610373.
[14]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六十二·汉纪五十四[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725,732. ISBN-9787807610373.
[15]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六十三·汉纪五十五[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736-737,745. ISBN-9787807610373.
[16]陈寿. 《三国志》卷六·魏书六·刘表传·裴注:《英雄记》记载[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204-210. ISBN-9787546149042.
[17]陈寿. 《三国志》卷二十三 ·魏书二十三一·杜袭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629. ISBN-9787546149042.
[18]陈寿.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828-830,831-833. ISBN-9787546149042.
[19]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六十五·汉纪五十七[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757,761-762. ISBN-9787807610373.
[20]陈寿. 《三国志》卷二十三·魏书二十三·裴潜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635. ISBN-9787546149042.
[21]启功等主编. 《唐宋八大家全集 曾巩集》[M]. 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社, 1997年: 55-56. ISBN :7-80105-572-1.
[22](明朝)解缙原著,周博琪主编. 《永乐大典 第7册》屈膝劝酒[M].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8年: 2918. ISBN:7-104-02746-1.
[23](明末清初)王夫之著. 《读通鉴论》卷九[M]. 北京: 团结出版社, 2018年: 628. ISBN:978-7-5126-6185-1.
[24](清)严可均辑. 《全后汉文》卷八十二 刘表[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年: 824-825. ISBN:7100029341.
[25]谢志平著. 《东汉儒家学者丛考》[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9年: 163-164. ISBN:9787306066381.
[26]陈寿. 《三国志》卷十九·魏书十九·曹植传·裴注:《文章志》记载[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534. ISBN-9787546149042.
[27]陈寿.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二十八·钟会传·裴注:《博物记》记载[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750. ISBN-9787546149042.
[28]陈寿. 《三国志》卷六·魏书六·刘表传·裴注:《汉末名士录》记载[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205. ISBN-9787546149042.
[29]陈寿. 《三国志》卷七·魏书七·吕布传·附陈登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223. ISBN-9787546149042.
[30](东晋)干宝著. 《搜神记》卷六 荆州童谣[M]. 长沙: 岳麓书社, 2015年: 64-65. ISBN:9787553803227.
[31]陈寿. 《三国志》卷六·魏书六·刘表传·裴注:《世语》记载[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209. ISBN-9787546149042.
[32](南北朝)刘义庆著. 《世说新语》下卷下 轻诋第二十六[M]. 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5年: 186. ISBN:978-7-5354-8050-7.
[33]陈千万. 湖北襄阳城内三国时期的多室墓清理报告[J]. 《江汉考古》, 1995年, (第03期): 16-20+54.
[34]叶植. 刘表墓补正[J]. 《华夏考古》, 2014年, (第01期): 110-113. DOI:10.16143/j.cnki.1001-9928.2014.01.015.
[35]魏平柱著. 《临汉文史考析》刘表之死及其墓祠[M]. 北京: 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9年: 41-42. ISBN:7-80139-414-3.
[36]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六回到第四十回[M]. 北京: 西苑出版社, 2016年: 23-164. ISBN-9787515105628.
[37]《三国演义》(1994年).猫眼电影. [2023-06-06].
[38]《三国》(2010年).猫眼电影. [2023-06-06].
[39]《武神赵子龙》(2016年).猫眼电影. [2023-06-11].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2月22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