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少春】_[我的毕业季]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校友代表隋少春讲话(隋春风是谁演的)

【隋少春】_[我的毕业季]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校友代表隋少春讲话(隋春风是谁演的)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学弟学妹们:

感谢母校给我这至高的荣誉,非常荣幸作为校友代表在这隆重的毕业典礼上发言.同学们,你们是2011年入学的清华新百年的第一届本科生,祝贺你们完成了学业,实现了人生又一次蜕变,开启新的征程.

我是2003年进入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本科学习的,从此开启了我的清华时代.学生时代,我们都会憧憬毕业后干什么,我告诉自己:毕业后,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中航工业成飞公司这样一家研制我国主战歼击机的军工企业工作,为了祖国的蓝天不再寂寞,建设富强中国.

工作伊始,我在数控厂生产一线实习,半年多时间里,我跟工人师傅一起二十四小时倒班搬零件、操作机床和打扫卫生等,我对生产技能和流程等有了深刻的认识.刚毕业欠缺经验,还不能承担型号研制的具体工作,我就主动找活干,“没事找事”干,整理图纸、翻译文件、跑腿送技术单等别人看不上的工作我就抢着干,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我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同事把技术经验写成论文和专利发表.我就好像是吃“百家饭”,吃“百家饭”不偏食,利于成长;吃“百家饭”跟“各家各户”混个“脸熟”,也就有了“人缘”,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打基础的过程是润物细无声的,闲或忙的状态都取决于自己,哪怕是很琐碎的事,用心做好,对成长就一定有正反馈.

干工作就像“盖高楼”,既要能干得了重锤打夯的“体力活”,也得能干垒砖砌墙的“细致活”.工作不到一年,领导安排我带领一支“85后”技术团队承担某型号研制的关键瓶颈技术攻关.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就每天坚守在生产现场,反复与同事、工人师傅一起研究技术方案,一守就到凌晨两、三点,直到把问题解决.就是凭着这股劲,我们在规定节点内攻克了这项技术,保证了型号研制的顺利进行.

后来,我又带领团队负责了多项技术攻关,并主持推进了某型号研制的工艺技术体系跨代发展.团队壮大了,我也成长了,践行了“型号成功我成才”的成飞型号文化.

当战机轰鸣,直冲云霄,我的心也随之腾飞了.我一生伫立大地,仰望星空,却有一颗飞翔的、钢铁般的心.航空人的努力,实现了航空工业井喷式发展,多个型号相继首飞,与航空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从历史上的望尘莫及,到今天的同台竞技,这种跨越式发展,就是建设中国的壮举.我为能成为建设中国的一员感到骄傲.

我干了三年技术员,这期间,我把一线工人师傅的要求和反馈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工作时设身处地为工人师傅着想,我要慢一分钟,有可能耽误他们一个小时、一上午,甚至一天,这就意味着工人师傅挣不到工时,直接影响工资收入,这是不能容忍的.担任技术主任后,我要求所有的技术员都要做到这一点.

这个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职业化精神.中国在发展,时至今日已是“五代同堂”共同建设中国,从五零后到九零后,各个年代特征的区别度越来越大.什么是评价的标准?那就是职业化的精神.中国需要职业化精神.不管做什么工作,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都应该以这份工作、这个岗位的标准来严格评价,如果不达标,就要去改进、去提高,否则就该被淘汰.

2012年11月,公司领导提出人才培养要跨领域培养,调我去公司团委担任副书记.那时正是型号大干的时期,我一度很沮丧,从技术转到团干,各种不适应,虽然我曾在学校担任过院系团委书记,但总感觉自己是从科研生产主线一下子到了“非主线”.也有一些同事祝贺我,觉得这是从技术工作那“苦差事”中华丽转身的大好机会,一定要把握好.我一下子有点“悲喜交加”,想不清楚了.没想清楚不要紧,先把工作干起来,清华人,不管干什么都要努力把他做好.在十个月的公司团委副书记的任职期间,我尽快熟悉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围绕企业科研生产中心工作,重新梳理青字号活动等,带领青年投身企业科研生产中,实现了多项共青团工作的开拓创新.借助共青团的平台,我走遍几十个业务部门和专业厂,了解之前没机会接触的业务流程.我学会了动态柔性管理,了解了公司整体组织结构,也认识了很多优秀的青年朋友.工作之余,我梳理之前主持参研的科研课题,申报了多项科研成果,其中一项关键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是近年来成飞公司参与的唯一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

我们要珍惜成长中的每一个经历,不管是“肥差”,还是“鸡肋”,每个经历都会带给我们惊喜.十个月,我收获满满地又转岗回到数控厂担任技术厂长,实现了一次看似突兀却又水到渠成的转变,2014年8月,我成为数控厂历史上第二任厂长,这是一个有着650名员工、固定资产近20亿的专业厂,责任重大,必当不辱使命.

向前,向前,向前,就是要有一股追逐极致的劲.几年来,我带领团队承担了10余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重点科研课题,获得近3亿元国拨科研经费支持,解决了多项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关键技术难点,在多个型号研制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我们正在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试件”成为数控机床验收的iso国际标准,这是我国高档数控机床检测方面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我研究现代企业科技创新的特点,建设数控加工技术研究实验室,推动科技创新参与分配政策,与团队成员一起创新创业.我们有一个具有国际化战略视野的团队,这是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包括了6名博士、30多名硕士以及3名国际知名大学访问学者等.我们放眼未来,紧跟前沿技术;我们放眼世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技术产品.在中国制造2025、两化融合发展以及智能制造等方面,占领了一些关键技术发展的制高点.

同学们,现在是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我们要胸怀天下,要志向远大,并持“志”以恒.《中国新闻周刊》曾以“清华建设中国”为题报道清华百年校庆,这深深触动了我,“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清华精神更是一直激励着我;航空人的宗旨是“航空报国,强军富民”,成飞的企业价值观是:“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这是多么的契合,走在建设中国的道路上,这些都是我的精神支柱.

我们的时代,要敢于相信.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相信自己能做成事,相信他人才能融入团队做成大事.要相信正能量,更要相信邪不压正.要相信遵守规则是正道,更要相信潜规则难行其道.要相信历史,相信当下,更要相信未来,我们的时代是基于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

我们的时代,学习是永恒的主题.新常态下,知识经济时代将发展更快,向智慧经济时代迈进,从0到1的创新质变需要学习,从1到n的复制量变也需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常学常新.工作六年,我一直给自己定位“学到的要比做到的多”,我希望这种状态能一直延续下去.这个时代,投资什么都有风险,但投资我们的大脑没风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希望大家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做到不仅能认真“学四年”,更要努力“学一生”,一生践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清华学风.

我们的时代,要有乐于分享的开放心态.分享可以放大我们的人生,放大我们的世界.我跟他人分享我的点滴清华生活,分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我把清华给予我的知识、阅历分享出来.清华人都去分享,你分享,我分享,分享着、分享着,“清华”将不单只在这里.

同学们,“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必将铸就伟大的梦想,让我们怀揣理想,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共同实现我们美好的人生梦想!

谢谢大家!

隋少春在清华大学毕业典礼的发言

尊敬的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清华大学的校友,向你们发表我的毕业典礼致辞。

首先,我想说的是,毕业并不意味着一切结束,反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要把清华学习的技能、学识和精神都带到社会中去,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是一名军工企业的职员,我在这里分享我自己的经历,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

我的大学阶段并不是特别顺利,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我一直都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勤奋工作,脚踏实地,不断学习和进步。毕业后,我选择了到军工企业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领域,需要我们具备很强的技术和专业能力。

在我的工作中,我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是我始终坚信,只要我肯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打基础的重要性。即使是非常琐碎的工作,我们也要认真地去做,用心去做好一个个小事情,这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成长。

同时,我也发现,职业化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我们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应该以职业化的标准来评价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公司和社会做出贡献。

在我的工作中,我也有了一些转变和改变。最初,我是一名技术人员,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我也开始从技术转向团干。我相信,跨领域的培养和发展,是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更好地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需要。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是清华人,我们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要时刻保持一颗谦卑的心,要把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充分发挥出来,为祖国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自己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