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底辐射水平

本底辐射水平,指的是天然存在的放射性辐射量。辐射无处不在,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水草木乃至人们体内都存在着辐射照射。这些天然射线的照射就是天然本底辐射。
基础资料
  • 中文名:本底辐射水平
  • 外文名:Background radiation level
  • 定义:天然存在的放射性辐
  • 来源主要来自于土壤、岩石、水和大气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和宇宙射线影响: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对健康无影响
  • 拼音:běn dǐ fú shè shuǐ píng
  • 包括:天然射线的照射
  • 简介

    释义

    所谓[1]

    天然辐射主要来自于土壤、岩石、水和大气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和宇宙射线。天然本底辐射导致的个人年辐射剂量,全球平均为2.4毫西弗(最新译法“毫希沃特”),我国平均为3.1毫西弗。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天然本底辐射水平对健康无影响。

    健康影响

    在受照剂量250毫西弗以下,无临床症状,可能无迟发效应;250—1000毫西弗之间,血象有轻度暂时性变化,无其他临床症状,但可能有迟发效应,对个体总体上没有严重效应;1000—2000毫西弗之间,可产生恶心、疲劳,血象有明显变化,可导致轻度急性放射病;2000—4000毫西弗之间,受照24小时内出现恶心和呕吐,一周后可能出现毛发脱落、厌食、全身虚弱及喉炎、腹泻等临床症状,如以往身体健康或无并发症者,短期内有望恢复。

    环境辐射监测

    4月1日,环保部门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监测点气溶胶取样中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另在山东、广东、海南和贵州检测到了极微量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结合近年来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初步确认各地所检测到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来自日本福岛核事故。与以往监测结果相比,新增检测出放射性核素碘的有江西、湖北、海南、云南和新疆。我国西藏地区空气中未检测到人工放射性核素。

    由于各地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造成的辐射剂量极其微弱,只有10-7微希沃特/小时量级,小于岩石、土壤、建筑物、食物、太阳等自然辐射源形成的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率(0.1微希沃特/小时左右)的十万分之一,仍在当地本底辐射水平正常涨落范围之内;公众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年之内所接受的附加辐射剂量,仅相当于乘坐飞机飞行两千公里所受辐射剂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会对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影响,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措施。

    参考资料

    [1] 人民网:什么是辐射[引用日期2019-07-06]

    首页
    概念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矩震级
    内容词条·2928人浏览
    人工放射性核素
    内容词条·6560人浏览
    鼻形
    内容词条·2464人浏览
    白化现象
    内容词条·1581人浏览
    猫眼
    内容词条·6351人浏览
    夏眠
    内容词条·5077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