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采用拉丁字母,其中 f、j、q、v、w、x、y 不用。ê 是字母 e 的变体。
声母总数为十八个。不以辅音为首的音节,称为零声母。其余声母顺序如下(方括号内为国际音标,下同):[1]
潮州话声母 | ||||||||
塞音 | 鼻音 | 塞擦音 | 擦音 | 边通音 | ||||
清(不送气) | 清(送气) | 浊(塞化鼻音) | 浊 | 清(不送气) | 清(送气) | 浊(塞化擦音) | 清 | 浊 |
b [p] 波 | p [pʰ] 抱 | bh [b] 无 | m [m] 毛 | |||||
d [t] 刀 | t [tʰ] 妥 | (并入l) | n [n] 挪 | z [ʦ] 之 | c [ʦʰ] 此 | r [ʣ] 而 | s [s] 思 | l [l] 罗 |
g [k] 哥 | k [kʰ] 戈 | gh [g] 鹅 | ng [ŋ] 俄 |
展开表格
其中,b、g 和 h 可用作韵尾。
方案收录潮州话韵母共五十九个,列表如下:[1]
潮州话韵母 | |||
韵头类别 | 开口呼 | 齐齿呼 | 合口呼 |
单复韵母 | i [i] 衣 | u [u] 污 | |
a [a] 亚 | ia [ia] 呀 | ua [ua] 娃 | |
o [o] 窝 | io [io] 腰 | ||
ê [e] 哑 | uê [ue] 锅 |
展开表格
辅音音节:m [m̩] 唔(hm [m̥m̩] 噷)、ng [ŋ̍] 黄(hng [ŋ̊ŋ̍] 园)、ngh [ŋ̍ʔ] 夗(hngh [ŋ̊ŋ̍ʔ] 擤)。
潮州话中没有齿龈鼻音[n] 之韵尾(小部分地区有此韵母例外),故本方案以 n 附加于元音之后表示鼻化韵,读音与普通话的 an、en 等不同。注释:
• 潮州话有入声韵母以喉塞音[ʔ] 为韵尾,本方案以 -h 表示。
• 括号中之例字有辅音声母,在此只取其韵母。
• 韵母表只收潮州话较常用的韵母,有音无字或例字甚少的韵母不例,如 aon (好)、uên(横)、uin(畏)、oun(虎)、iun(幼)、uain(县)、aoh(乐)和 eg(乞)等。
“秧”韵有音位变体[ŋ̍] 和 [ɯ̃]。原潮州话拼音方案以 en [ɯ̃] 表示“秧”韵。如:秧 en [ɯ̃]、园 hen [hɯ̃]、夗 enh [ɯ̃ʔ];但同其他闽南语方言一样,潮州话中被认为是该韵的原位音的是 ng [ŋ̍]。如:秧 ng [ŋ̍]、园 hng [ŋ̊ŋ̍]、夗 ngh [ŋ̍ʔ]。后来使用该拼音方案的字典或书籍等,都以 ng [ŋ̍] 来表示该韵。[ŋ̍]、[ɯ̃] 属于同一音位,不能区别意义。
潮州话八声 | ||||||||
调类 | 阴平 | 阴上 | 阴去 | 阴入 | 阳平 | 阳上 | 阳去 | 阳入 |
符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例字 | 诗、分 | 死、粉 | 世、训 | 薛、忽 | 时、云 | 是、混 | 示、份 | 蚀、佛 |
调值 | 33 | 52 | 213 | 2 | 55 | 35 | 11 | 4 |
声调符号标在音节的右上角,例如:[2]
诗 - si¹ 死 - si² 世 - si³ 薛 - sih⁴ 时 - si⁵ 是 - si⁶ 示 - si⁷ 蚀 - sih⁸ |
本方案基本上是根据汉语拼音方案拟订,原则上不另制新字母,不随便改变原来的发音。
本方案以汕头音为依据,其他各县语音与汕头音有出入者,则根据本方案增删声韵母(及声调)。
如潮安县(现潮州市)音有 iêng(焉)、uêng(冤)、iêg(噎)和 uêg(越)等韵母;海丰和陆丰音有韵母 ei,在拼注潮安、海丰和陆丰音时,可酌情增加;又如澄海县城音缺 im、am、iam 和 uam 等韵母,而潮阳、惠来、海丰和陆丰等县缺韵母 e(e 韵母并入 u 和 i),拼注上述各地语音时可以删去。
一些声母发音有不同的,也可适当加以改动,如 iou 韵,除汕头、潮安和澄海外,其他各县都念成 iao,拼注其他各县音时便可改 iou 为 iao。
[1] 声母韵母(视频) · 潮州音字典[引用日期2018-11-22]
[2] 八声读法(视频) · 潮州音字典[引用日期2018-11-22]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