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青奥村
青奥村是南京青奥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青奥村分大三部分:居住区、广场区和运行区三大区域,其中居住区主要有公寓、餐厅、居民中心、体育信息中心、商务中心、综合诊所、宗教礼拜场所、设施中心、村民交往中心等。广场区是青年文化教育活动和举行欢迎仪式的大型户外广场,周边配有互联网中心、咖啡馆、综合商店、娱乐中心及餐厅、银行、邮局等;在广场区的两侧是运行区,主要为南京青奥会和南京青奥村的运行与管理提供保障。南京青奥城中整个青奥村将突出绿色节能和高科技两大亮点,全面赶超第一届青奥会举办地新加坡,其节能标准将达到65%以上,同时采用太阳能、地热能、LED光源等绿色节能技术和材料。除了南京青奥城中青奥村之外,南京青奥中心、媒体中心等建筑今年也将陆续启动。南京青奥城所有建筑都向世界顶级规划设计及建设单位招标,最终建成河西新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青奥村的规划与设计充分考虑到与城市发展的关联,规划设计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对青奥村地区的所有建筑、景观、河流、小品、道路红线、建筑退让等作出总体规划方案,协调交通、绿化、公共活动空间,处理好原有CBD轴线与青奥轴线、青奥标志性建筑之间的空间使用与景观视觉关系,同时建构青奥村地区整体和系统的地上地下交通、各类建筑高度和滨江与沿轴建筑轮廓线。
过去的大型赛事更注重赛事本身,讲究赛事期间建筑及周边环境所发挥的作用,而青奥村地区的规划与设计不仅注重赛事,还通过多种手段力求将赛后的青奥村地区融合到城市空间与市民活动中。比如,青奥村在赛时是运动村,赛后则作为居民区;国际青年文化中心在赛时是新闻发布、开会、办公的场所,赛后则是会议中心、宾馆、办公等综合功能的综合体。
南京青奥城平面图
南京青奥城的规划与设计中最大的亮点在于设立了中国首个三层地下立交,立交最深深度达27.5米,相当于把九层高楼摆在了地下。根据南京总体规划,扬子江大道和江山大道交汇处是一个三重的地面立交,是河西重要的交通组成部分。本次规划经过创新性的思考,在国内首次将如此大的立交经过系统的分解和疏散后放入了地下,并建立了11个出口,不但解决了原有立交的交通功能需求,而且使青奥轴至江边的交通和视线变得非常通畅。并且,在施工工程中,还充分利用开挖的基坑,形成了两万平米的地下停车空间,使得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这项工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为中国在这方面没有规范,是中国第一个成功的地下立交系统。南京青奥城鸟瞰图
南京青奥城在城市空间格局方面,青奥村的规划与设计为“拥江”景观。青奥轴线、国际青年文化公园、“南京眼”步行桥使得人们能够从江东路漫步到江边、甚至行走在江上,做到了能看江、亲江。沿着青奥主轴线走1600米,可以一直走到江边,市民也非常喜欢并享受这样的拥江亲水景观。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