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草。
味苦,性凉。
入肾、肝经。
活血散瘀。
跌打损伤,鸡爪风,腰痛。
内服:煎服,15-24g。
攀援灌木,高约1.5米;枝圆柱形,灰棕褐色至紫褐色,幼时有柔毛,老时脱落,疏生皮刺。叶常为掌状5小叶,椭圆状披针形或菱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2.4厘米,顶端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两面仅沿叶脉具柔毛,边缘有粗锐锯齿和重锯齿;叶柄长2-4厘米,具柔毛,小叶无柄或几无柄;托叶线状披针形,着生于叶柄基部,仅基部与叶柄连合或近分离,微有柔毛,常不分裂;花常单生于侧生小枝顶端;花梗长2-3.5厘米,无毛;苞片与托叶相似;花直径1.5-2厘米;花萼外面无毛,仅于内萼片边缘具绒毛,无刺或有稀疏针刺;萼片卵状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顶端尾尖,全缘,稀内萼片2-3浅条裂,在果期直立;花瓣卵形或椭圆形,白色,微有柔毛,几无爪,比萼片短得多;雄蕊单列,花丝宽扁;雌蕊10-15,花柱基部和子房均有浅黄色长柔毛。果实半球形,包藏在萼内,直径1-1.5厘米,红色,与宿存花柱基部均具长柔毛;核长达4毫米,有皱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于山坡、溪边疏密林下或分水岭杂木林中,海拔1550-2450米。
《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治跌打损伤,腰痛,鸡爪风及痧症。”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