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母猪藤

大母猪藤,中药名。为葡萄科植物大叶乌蔹莓Cayratia oligocarpa (Levl. et Vant.) Gagnep.的根、叶。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牙痛,无名肿毒。
基础资料
  • 中文名:大母猪藤
  • 别名:野葡萄绿叶扁担藤稀果野葡萄地五加母猪藤
  • 分布区域: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简介

    入药部位

    根、叶。

    性味

    味微苦,性平。

    归经

    归肝、胃经。

    功效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牙痛,无名肿毒。

    相关配伍

    治肩周炎:鲜南竹根100g,野葡萄根20g,冰糖50g。水煎服。(《中国民间单验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倍量;或浸酒、炖肉服。外用:适量,捣敷。

    采集加工

    秋季采根,洗净,切片;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大叶乌蔹莓又名少果乌蔹莓。木质藤本。幼枝有棱角及沟槽,被黄褐色短柔毛,老枝圆柱形,有纵条纹;卷须粗壮,常在顶端分两叉。鸟趾状复叶互生,小叶5;总叶柄长达12cm,被柔毛,中间小叶较大,狭卵形,长8-15cm,宽4.5-9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或宽楔形,边缘有具短尖的钝齿,上面中脉和侧脉有毛或变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粗柔毛;侧生小叶较小;中间小叶柄较侧生的长2倍以上,且细。花两性,聚伞花序腋生,稀顶生,有短柔毛;花梗无关节;花萼杯状,有疏柔毛;花瓣4,有短柔毛或近无毛;雄蕊4;花盘杯状,膜质;子房陷于花盘内。浆果球形,熟时紫黑色,种子3-4颗,种子基部极狭。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900m以下的山地灌丛及林中。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相关论述

    《四川常用中草药》:“除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主治牙痛,风湿关节炎,无名肿毒。”

    首页
    自然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亚洲眼镜王蛇
    内容词条·5405人浏览
    五爪龙
    内容词条·6329人浏览
    圆斑蝰蛇
    内容词条·1681人浏览
    商芝
    内容词条·3787人浏览
    羊蹄草
    内容词条·5503人浏览
    蛇含委陵菜
    内容词条·1657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