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州黄檗茶产于江西省高安县。1985年进京参加农展,被评为全国优质农产品。
黄檗茶历史悠久。朱彧所著《萍州可谈》中就有:“江西瑞州黄檗茶,号绝品”的记载。
朱彧为宋朝人,可见远在1000多年前的宋代,这里所产的黄檗茶品质很好,已很著名了。北宋散文家苏辙贬谪筠州(今瑞州)时,写有茶花诗二首,其一《咏前寺茶花》诗曰:“黄檗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只疑残枿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作者把黄檗春芽描绘成形如“大麦粗”,说明黄檗茶幼嫩、细小,十分名贵。作者整个诗篇,对茶树的再生能力,无限称颂。在他原来想象中,茶树经过一年的多次采摘,它的养分已经耗尽,没有能力再生育了,但却想不到冬天还能开放出许多花朵来。这种花清香如崖菊,“秀色如岭梅”。结下茶籽,又可以拿来播种,再长成茶树。从此诗可见,黄檗茶远在宋代产、制已有丰富经验,十分讲究了。黄檗茶在元、明两代已被列为贡品。但经历代演变,瑞州绿茶逐渐衰退。到了本世纪40年代末,瑞州绿茶几乎面临绝境。
近40年来,瑞州绿茶有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又恢复和发展了瑞州黄檗茶生产。该茶品质特征为:外形挺秀多毫;香气清高;汤色明净;滋味醇厚;叶片嫩绿明亮。采用炒生锅、炒熟锅、摊凉、烘焙、足火等工序加工而成。
外形挺秀多毫;香气清高;汤色明净;滋味醇厚;叶片嫩绿明亮。
采用炒生锅、炒熟锅、摊凉、烘焙、足火等工序加工而成。
炒生锅:锅温120~140℃,每锅投叶量0.4~0.5公斤,炒约5~6分钟,到达叶变软,色转暗,折梗不断为适度。
炒熟锅:有理条作用,边炒边揉,三搓一抖为其特点,炒到茶叶六、七成干,形成紧、直、圆、光即可出锅。稍经摊凉,进行烘焙和足火。待茶叶含水量至5~6%,白毫显露,香气浓烈,即加工完成,趁热装包贮存。
黄檗茶历史悠久,根据《瑞州府志》记载,远在唐代已作贡品。宋人所著《萍州可谈》中就有“江西瑞州黄檗茶,号称绝品”的记载。北宋文学家苏辙贬谪筠州(瑞州)时,写有茶花诗二首,其一《咏前寺茶花》诗曰:
黄檗春芽大麦粗,
倾山倒谷采无余。
只疑残枿阳和尽,
尚有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
依依秀色岭梅如。
经冬结子犹堪种,
一亩荒园试为锄。
作者以黄檗春芽只有大麦粒那么大,来表明采摘的黄檗茶之幼嫩、细小,采摘时倾山倒谷,几乎把幼芽都摘光了。诗人担心茶树经过如此细致几番的采摘,它的养分会耗尽,元气会大伤,没有能力再繁育了。但想不到冬天它还能开放出许多茶花来。这种花清香如崖菊,秀色如岭梅。结下茶籽,又可拿来播种,再长成茶树。从此诗可见,黄檗茶远在宋代,其产、制都已积下了丰富经验。
该茶在元、明两代,均被列为贡品,年进贡达15千克。但自清代至民国,瑞州绿茶逐渐衰落。到了本世纪40年代,瑞州绿茶几乎面临绝境,年产总量仅250千克。现瑞州绿茶有了很大发展。近来又恢复和发展黄聚茶生产。
瑞州黄檗: http://www.pinpaitea.com/fenlei/lvcha/64063.html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