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通览

《中国军事通览》是2013年5月1日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何跃青。
基础资料
  • 出版时间:2013年5月1日
  • ISBN:9787119082073
  • 页数:160
  • 定价:32.00元
  • 作者:何跃青
  • 丛书:辉煌的中国
  •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 简介

    内容简介

    《辉煌中国:中国军事通览》介绍了在数千年的战争中,中国军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战争观。《司马法》开宗明义提出了以“仁义为本”的战争观,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同时还提出了“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原则。另外对战争时的自然环境、外交环境、民心所向也都非常重视,显示出古代军事家的全局观念。《辉煌中国:中国军事通览》从军事人物、战争战例、军事著作、军事制度、军事技术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军事的概况,还选配了数百幅贴切逼真的图片,以扩大读者的视野。[1]

    编辑推荐

    《辉煌中国:中国军事通览》告诉我们中国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在世界军事史上拥有杰出的成就,它们不仅是战争经验的总结,也是智慧的结晶。

    图书目录

    挥斥方遒——人物篇

    姜太公:韬略鼻祖,千古武圣

    廉颇:老当益壮,英风浩气

    白起:长平血战,威震六国

    项羽:破釜沉舟,乌江悲歌

    韩信:忍辱负重,终成统帅

    卫青:漠南大战,匈奴丧胆

    霍去病:千里奇袭,封狼居胥

    陈汤: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曹操:横槊赋诗,乱世枭雄

    周瑜:羽扇纶巾,强虏灰飞烟灭

    元英:聪敏锐识,英风绝伦

    李靖:纵兵塞上,屡建奇功

    岳飞:民族英豪,百世流芳

    徐达:戎马一生,明初第一功臣

    戚继光:民族英雄,平倭防虏

    曾国藩:清廷柱石,中兴名臣

    波澜壮阔——战争篇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

    柏举之战:千里破楚,五战入郢

    长勺之战:一鼓作气,以弱胜强

    城濮之战:退避三舍,诱敌深入

    桂陵、马陵之战:避实就虚,围魏救赵

    秦灭六国:远交近攻,分化瓦解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彭城之战:风雷激荡,快速袭击

    井陉之战:背水列阵,奇袭敌军

    官渡之战:火烧乌巢,乱敌军心

    赤壁之战:巧借东风,一战而天下三分

    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隋灭陈之战:重点进攻,分割击破

    唐平萧铣之战:兵贵神速,出其不意

    蒙哥攻宋之战:迂回包抄,突破天险

    万历援朝之战:打击侵略,扬我国威

    宁远大捷:积极准备,以孤城挡强敌

    清收复新疆之战:缓进急战,先北后南

    煌煌典籍——著作篇

    《孙子兵法》:兵学圣典

    《吴子》:审敌虚实,教戒为先

    《司马法》:备战慎战,以战止战

    《尉缭子》:见胜则兴,不见胜则止

    《六韬》:兵家权谋始祖

    《孙膑兵法》:反对滥用战争

    《三略》:侧重战略的兵法

    《李卫公问对》:正古人所重

    《武经总要》:中国第一部官修兵书

    《守城录》:城邑防御的专著

    《三十六计》:古代谋略概要

    《纪效新书》:实践的总结

    《兵学新书》:晚清兵工著作

    令出如山——制度篇

    夏商周时期的军事机构

    春秋时期的车战与军事制度

    秦军的军队编制——部曲制

    两汉的军队编制和组织结构

    隋代体系完备的军制

    府兵制的兴起与衰落

    宋代的军队分权

    明代的卫所制

    清代八旗制

    攻防利器——技术篇

    冷兵器概略

    甲胄:防御性武器的始祖

    战车:纵横陆上的王者之师

    弓箭:远距离杀伤性武器

    弩:以步制骑的最有效武器

    烽燧:古代军队通讯工具

    云梯:攻城破敌的利器

    城墙及长城:古代战略防御性工程

    突火枪:南宋时期火器的发明与创制

    火铳:元明战争中大规模火器的应用

    神机营:明代火器的鼎盛时代

    抬枪和鸟枪:清代的火器发展

    序言

    中国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在世界军事史上拥有杰出的成就,它们不仅是战争经验的总结,也是智慧的结晶。

    公元前2l世纪(一说公元前22世纪),中国已经建立了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奴隶制王朝夏朝。后来夏朝的统治越来越腐朽,遭到其他部族的反抗,其中“商”强大起来,爆发了争夺统治权的“鸣条之战”,这是史料中较为明确的上古战争之一。鸣条之战的结果是商部族获胜,推翻了夏王朝,建立了商王朝。商代的军事力量相比夏朝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青铜冶炼水平的进步,为兵器的进步提供了契机。不过,商代青铜的冶炼水平虽然已经成熟,但是并未大规模地用青铜兵器装备军队,真正广泛使用青铜兵器的时代是西周和春秋时期,并一直和铁质兵器共同使用,持续到汉初才彻底被铁兵器所替代。

    商周交替的时代,中国诞生了第一个谋略大师——姜太公。他不但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周部族,并且直接参加和指挥了周灭商的战争——牧野之战。据史料记载,这一时期已经诞生了一批军事著作,如《军志》、《军政》,虽已失传,但仍然可从《左传》、《孙子兵法》等典籍中看到一些只言片语。夏商周时期的作战方式主要是车战。车战对战车的协调性要求很高,要求行动统一,严格管理,各个作战单元之间高度配合。车战的方式主导了夏商周,以及后来的春秋和战国时代,直到新的兵种骑兵出现,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春秋和战国时代是中国军事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时代,不但诞生了先轸、孙武、伍子胥、吴起、孙膑、白起、廉颇、李牧、王翦等军事家,还诞生了一大批军事著作,如《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等军事著作。尤其是《孙子兵法》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受到历代军事家的推崇,时至今日仍然闪烁着智慧的色彩。《孙子兵法》的出现,标志着封建时代军事思想的成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而全面地阐述军事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至1911年,中国经历了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和更迭。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先秦的军事思想依然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另外,由于各个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军事思想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秦汉以来,兵种和兵器装备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但出现了重装骑兵、轻骑兵、攻城部队,而且出现了专门的舟桥部队和水师,这就要求步、骑、水军的协同作战,使战略战术都得到高度的发展。

    在中国的军事史上,《孙子兵法》的诞生、车战转变为骑兵作战、防御性的内线作战转变为远程奔袭的外线作战、冷兵器转变为冷兵器和火器并行是四个划时代的进步。《孙子兵法》的诞生标志着军事行动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优秀的将9巾能够从微妙的变化中洞察到战局的瞬息万变,对战争有了规律性的认识。柏举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淝水之战都是基于对战争的客观认识,并作出正确决策和指挥而获得的胜利。车战转变为骑兵作战,主要是马具的成熟,尤其是马镫和马鞍的发明,使得重装骑兵能够保持平衡,轻骑兵能够千里奔袭。这一划时代的贡献归功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赵国“胡服骑射”后使得其他六国意识到了骑兵的巨大潜力,相继进行了兵种的改革,这一时期马鞍和马镫是否已经出现虽然没有直接的史料可考,但却是汉代高桥马鞍和铜铁马镫的准备阶段,为后世的大军团骑兵作战奠定了基础。秦汉之交,第一个运用大规模的骑兵作战的将领是项羽,尤其是彭城之战,他率领骑兵兵团进行奔袭,开创了骑兵奔袭战的先河。他的这一作战方式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尤其是卫青和霍去病,不但是最优秀的骑兵作战统帅,更是把内线作战转变为远程奔袭的外线作战,深入大漠和敌人的主力作战,丰富和成熟了骑兵战术,如正面冲击、侧翼迂回等战术,极大地打击了中国北方的匈奴势力,为保护汉代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后唐代李靖的破袭突厥、吐谷浑,明代徐达深入大漠扫荡北元的残余势力,均是继承了这种优秀的军事策略。宋元时代,人们对火药的性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因此火器开始作为一种兵器装备军队,中国的战争进入了火器与冷兵器并行的时代,火箭、火铳、各种抛射和投射型的“炸弹”也都诞生,如火龙出水、一窝蜂、火鸦……等等。到了明清,火器受到更高的重视,并成立了专门的火器部队“神机营”和“火器营”。在明代抗倭战争,以及万历援朝战斗中都可看到火器的应用,显示出中国古代科技的高度发达。

    在数千年的战争中,中国军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战争观。《司马法》开宗明义提出了以“仁义为本”的战争观,说“古者,以仁为本,以义治为正。正不获意则权。”同时还提出了“不战则已,战则必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原则。另外对战争时的自然环境、外交环境、民心所向也都非常重视,显示出古代军事家的全局观念。

    本书从军事人物、战争战例、军事著作、军事制度、军事技术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军事的概况,并选配了数百幅贴切逼真的图片,以扩大读者的视野。在编写过程中,因编者对史料以及军事知识的掌握有限,如有不足和错漏,恳请读者指正。

    参考资料

    [1] 中国军事通览 · 豆瓣读书[引用日期2012-12-14]

    首页
    文化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中国军事百科
    内容词条·3435人浏览
    中国军事电影史
    内容词条·3858人浏览
    前门大栅栏
    内容词条·3545人浏览
    概念传奇
    内容词条·1627人浏览
    鼎泰丰自述:有温度的完美
    内容词条·999人浏览
    台湾台湾
    内容词条·623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