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至今的携带用的凹陷的太阳表大部分是19世纪后半期制作的。这些像火柴盒一样小的太阳表作为工艺品也不会逊色。有用象牙做的,也有用石头做的。人们把它放进袖子里携带。仰釜日晷一般是溶化青铜制作的,其大小大概是口径达到30-40cm. 这个太阳表区别于其他太阳表的是不仅有时刻线还有季节线。让冬至到夏至的24节气在13线中的上线显示出来使人们知道节气。那个线是根据到了冬至因为太阳的高度最低所以由太阳照射的太阳影子最长,到了夏至相反因为太阳的高度最高所以由太阳照射的太阳的影子最短的原理画的。
而且在这里垂直地画了线,因为视盘凹陷去了所以把视角线以15度间隔分为24等分。仰釜日晷的晷芯里倾斜得放置了指向北极的把火焰燃烧的模样形象化的时表。所以观看太阳照射这个时表时出现的影子指向的位置识别时间。世宗最初为了把它作为不识字的百姓也可以看的公众表,在代表每个时辰的位置上画上相应的动物图像代替了字。把它设置在钦敬阁,在惠政桥和宗庙前用石头做成杆放置在上面后让群众利用它。这个太阳表是我国最早的公众表而具有很大的意义。
从17世纪后半期开始,朝鲜的天文学有了新的发展后仰釜日晷重新制作出来了。当时制作出来的是为了放置在大豪家或名门大家族里,所以是用青铜做的凹陷的太阳表。线和字是用银线镶嵌的4个腿上是雕刻了龙,是个优雅精巧的工艺品。这个凹陷的太阳表成了朝鲜的代表性的太阳表。这样凹陷的太阳表都用漂亮的花纹雕刻在上面的均衡的石柱固定住后测试时间。这些当中放在宁陵展示馆和国立中央博物馆的2个仰釜日晷指定为宝物。
在街头或家的庭院里放置太阳表的现象在中国或日本时很罕见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朝鲜时期人们会支配时间,拥有余暇时间的有个性的科学文化创造的一面。而且仰釜日晷在中国是由郭守敬第一次制作后结束了它的制作,但在朝鲜具有代表性的太阳表继承了它的传统制作了朝鲜式太阳表在历史上画上了一笔。15世纪是韩国科学的全盛期,社会的气氛对科学技术的开发算是比较宽容的。在这样的气氛下当时形成了人们的科学性思考,因此诞生了许多发明品。先祖们观察了随着时期的变化而改变的太阳的变化后,发明了在农耕生活中重视的告知节气的仰釜日晷即太阳表支配了时间拥有了余暇时间。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