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妥思

曼妥思(Mentos),又名曼陀珠(台湾),一种薄荷糖,口感柔软,口味新奇,于1932年一对外国兄弟在波兰的旅途中研制。二战以后曼妥思在荷兰鹿特丹落地生根,清新口感横扫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世界各地逐渐感受到曼妥思的魅力。曼妥思口香糖以其独特口感和珍珠般的外形享誉全球100多个国家,成为年轻人喜爱的糖果品牌,在今天的中国,通过不断研发和创新推出新口味,新包装,以期让所有中国人体验到曼妥思的独特之处。
基础资料
  • 中文名:曼妥思
  • 外文名:Mentos
  • 别名:曼陀珠
  • 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
  • 主要原料:木糖醇麦芽糖醇
  • 储藏方法:放置阴凉干燥处
  • 适宜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
  • 简介

    所属公司

    此产品为不凡帝范梅勒集团的子产品。不凡帝家族于50年前创建的意大利不凡帝公司与有100年历史的荷兰上市范梅勒集团合并成立了不凡帝范梅勒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糖果生产企业之一,专业从事各种糖果和胶姆糖的生产和销售。不凡帝范梅勒集团公司拥有数十个品牌近百个产品,是当今糖果业当之无愧的骄子。

    可乐爆炸事件

    曼妥思糖果

    将“曼妥思”薄荷糖扔进可乐或汽水,瞬间可产生大量的气体。喜欢运动的人常常会在运动的时候嚼几颗口香糖,停下来休息时再灌一瓶可乐下肚。但如果吃特殊口香糖的同时喝可乐,可能会产生让人非常不舒服的反应。

    实验原理

    曼妥思这种薄荷糖促进二氧化碳释放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1.糖果本身的结构。可乐中之所以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因为生产过程中使用了高压,在打开瓶盖的瞬间,压力减小,从而二氧化碳从可乐中释放。但是这个过程通常是缓慢的,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气泡大多数是从瓶壁产生,这是因为气体产生通常需要附着在某种表面或是某些颗粒上,这种现象称为成核现象。很多人小时候可能试过把筷子插到碳酸饮料里面,这时候筷子周围也会附着着气泡,这是因为筷子提供了一个新的表面,成为气体产生的“核”。如果你把曼妥思放大百倍,你可以看到这些糖粗糙的表面存在很多的小孔,这些多孔的结构使得曼妥思变成一个很好的产气“核”,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附着在糖表面产生。并且曼妥思的密度比水大,加进去立刻沉底,在底部迅速产生气体利于将顶部液体顶出。证据1:在曼妥思表面裹上一层光滑的膜(不阻碍物质交换),喷发现象消失   证据2:使用同样带有多孔结构的岩盐或是冰糖,同样可以产生喷发效果   证据3:碾碎的曼妥思只能产生很小的喷发现象(不能沉底)

    2.糖果中的表面活性剂。同样的多孔结构的盐或者糖晶体,虽然能产生喷发效果,却远远不及曼妥思的能力,这确实与曼妥思糖的成分有关。在曼妥思糖的生产过程中常使用到两种物质,一个是明胶,另一个是阿拉伯胶,均为天然的表面活性剂。水分子间存在很强的氢键作用,产生的气泡必须顶开连结紧密的水分子,突破重围才能得以释放。明胶和阿拉伯胶都含有糖蛋白的成分,其中大量的C=O键,N-H键和O-H键会破坏水分子本身的氢键作用,从而达到降低表面张力的效果,也就是说对新生成气泡的包围网被大幅削弱,从而建立有利于气泡生成的环境。证据4:洗洁精(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和曼妥思合用可以产生更强的喷发效果

    实验研究

    喷泉

    实验1:可口可乐+曼妥思

    过程:迅速打开2升装可口可乐后,将约20粒曼妥思薄荷糖从瓶口迅速倒入,大约3秒钟后瓶内涌出大股可乐柱,3秒后可乐柱最高超过50厘米,再过5秒后基本消退。实验后,可口可乐只剩下半瓶。

    实验2:百事可乐+曼妥思

    过程:操作基本情况和实验1相同。

    实验3:可口可乐+旺仔小馒头

    过程:可乐开瓶后倒入一包旺仔小馒头。等候7秒钟后出现剧烈气泡,高度10厘米左右。持续10秒左右后消退,可乐剩余2/3。

    实验4:嘴含曼妥思喝可口可乐

    过程:记者嘴含3粒曼妥思薄荷糖,迅速尽可能多的喝下可口可乐。感觉微有气泡冒出,但数量不多。吞下并无明显不适。

    可口可乐辟谣

    曼妥思

    “实验和食用是完全不同的”

    可口可乐公共事务及传讯部经理王雷表示,喷出“一米高”泡沫的现象确实存在,但这种现象不会出现在市民食用的过程中,原因是“实验现象与现实中食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王雷透露,曼妥斯薄荷糖外表比较疏松,容易吸水,当它遇到可口可乐等所有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时,会发生一种浸透作用,产生大量泡沫。“但吃糖时,把糖放在嘴里,通过咀嚼和唾液作用,糖表面马上会被破坏,因此遇到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也就不会产生大量泡沫。”

    “我们再次希望通过主流媒体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明辨谣言和事实。”采访最后,王雷说道。

    “巴西学校已发表辟谣声明”。

    曼妥思口香糖

    2010年9月28日,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了可口可乐(中国)饮料公司。而在正式接受采访前,可口可乐公共事务及传讯部经理王雷首先说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谣言流传太广了。”

    王雷表示:“曼妥思薄荷糖与可口可乐(健怡)一起食用=死亡”的消息纯属谣言。他概括了两点原因:可口可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人们与不同食物进行了同食,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问题;此外,传言源于巴西,而实际上谣言中提到的学校已经发表了正式的辟谣声明。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昨日未能查找到这份巴西学校的辟谣声明,王雷则称正在外地出差暂无法提供,但他表示巴西学校发表辟谣声明是真实的,因为总公司曾通知过他。“可口可乐是负责任的公司,这点应该是确定的。”据了解,生产曼妥思的不凡帝范梅勒糖果(中国)有限公司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曼妥思产品是绝对安全的。”

    首页
    服务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ZBrush
    内容词条·2600人浏览
    微信导航
    内容词条·1044人浏览
    阳光沙滩
    内容词条·5068人浏览
    法国长棍
    内容词条·493人浏览
    游戏百科
    内容词条·5300人浏览
    MM团
    内容词条·6611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