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II型导弹艇

037-II型(北约代号:红箭级)是由国内首次采用招标方式发包兴建的海军舰艇,由广州黄埔造船厂得标于1987年12月签约建造。该舰共建成6艘,目前全部配属驻香港部队。
基础资料
  • 中文名:037II型导弹艇
  • 所属国家:中国
  • 建造时期:1989年7月28日
  • 下水时间:1990年12月18日
  • 服役时间:1991年8月20日
  • 简介

    发展沿革

    在80年代初,基于香港已确定会回归,海军开始寻找适合进驻香港的舰只。参观过英国当时驻港的孔雀级巡逻艇后,海军认为未来的驻港舰艇也应是同级的,所以开始从自己的海军中寻找适合的舰型。但当时由于正值大裁军,加上受到文革的影响,海军舰艇普遍都设计老旧,被海军认为不适合在香港服役,于是着手研制新的舰艇。

    1987年4月由黄埔造船厂、708所联合体中标,同年12月签定设计、建造合同,正式开始研制,1988年7月28日首艇(舷号770)在黄埔造船厂开工,1990年12月18日下水,1991年8月20日正式服役,首批共建造4艘,(舷号、舰名分别为770阳江、771顺德、772南海、773番禺),全部服役于驻香港特混舰艇大队。1995年12月26日,黄埔造船厂建造的“976”工程一批导弹护卫艇全部完工交船。1996年定型。1999至2000年共建造4艘改进型038H1型(首艇舷号774,2000年服役),前主炮改用仿俄国AKM176型的76mm单管自动舰炮。

    1996年船舶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装备情况:770阳江号、771顺德号、772南海号、773番寓号,774连江号、775新会号(还有2艘不详)

    其研究代号为037II,虽然它和海南级、海鸠级、海青级、红星级都是037系列,然而,红箭级却与他们并无多大的联系,后来发展成038。后来,由于其价格较高,在为香港生产几艘舰艇后,海军转而继续生产红星级。

    P-770阳江号P-770

    P-771顺德号

    P-773番禺号P-771

    事故前的774艇,配备1门AK-176M 76mm舰炮

    修复后的774艇,换装76A 37mm双管舰炮

    P-774廉江号

    P-775新会号P-775

    技术特点

    总体布局

    采用的是常规排水艇型,舰首外飘,方尾结构,全封闭设计,水线下装有减摇鳍。高艇首,倾斜式前甲板;37毫米/63双管炮位于A位置;主上层建筑后缘呈阶梯状;大型框架式主桅位于舰桥上层建筑后缘;上层建筑在设计时考虑了舰艇的隐身性能,两侧微向内倾,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雷达反射回波的强度。醒目的“谷灯”火控雷达位于舰桥顶部;C-801反舰导弹箱式发射装置位于前上层建筑后方左右舷,朝向前方,略向舷外;2门30毫米/65炮位于Y和X位置。

    动力装置

    为3台SEMT-Pielstick12PA6280型大功率柴油机,单台最大输出功率为5000马力,三台总输出功率达到15000马力,最高航速34节,续航力800海里/30节、1,800海里/18节。机舱实现了远程遥控监测,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该艇柴油机的排烟烟囱在艇体水线以上的两侧,排出的高温废气利用艇高速航行时所产生的水雾来降温,这样做不但可以使艇体上层建筑设计比较简洁,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艇的红外辐射度。

    武器系统

    鹰击-8A(YJ-8A

    艇体中后部两侧各布置了一座呈品字形的三联装“鹰击”-8A舰舰导弹发射架。“鹰击”-8A弹长6.25米,弹径0.36米,翼展1.88米,最大发射重量857千克,飞行速度为0.9马赫,最大射程85千米,采用储运/发射一体箱。该弹制导方式为中段自控加末端主动雷达制导。中段由弹上计算机、无线电高度表及相关控制系统对导弹的高度、方向及速度进行控制。末制导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应用了频率捷变技术,具有较强的抗人工干扰及海浪干扰的能力,其搜索距离为20千米,搜索范围为正负35度。战斗部为重165千克的高爆半穿甲弹,配有延迟触发引信及近炸引信。

    76A式(H/PJ76A)双37MM自动炮

    艇首一座76A型双37毫米自动舰炮。该炮是我国80年代初在原76式双管37毫米半自动舰炮的基础上研制的第一种全自动、全封闭速射小口径舰炮,1987年定型后开始了批量生产,主要装备我国第二代驱护舰、新型导弹快艇及第一代驱护舰的现代化改进型。该炮的特点是可遥控,能全自动瞄准射击,炮塔为全封闭式设计,下部设有大容量的弹舱,内装有常规穿甲弹和装有近炸引信的爆破弹,采用了双命中体制,可有效提高其反导能力。76A的最大射速达到300发×2/分,初速1000米/秒,对海最大射程为9.4千米,对空有效射程为5.5千米,对反舰导弹的有效射程为2.7千米。

    AK-176m型单管自动舰炮

    该级第5艘艇(舷号为774),改装了一门俄制AK-176m型单管自动舰炮。该炮口径为76.2毫米,初速为980米/秒,最大射速为120发/分,火炮射界为-15度~85度,对海最大射程为15.5千米,对空最大射程为9千米,备弹152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AK-176对于037-2来说体积、后座力都较大,同时引起重心前移,影响舰艇的操纵和稳定性能,2006年774艇在珠江号与一艘香港货轮相撞沉没,尽管中国海军将774号艇打捞上来以后,进行了修复,但是AK-176舰炮被拆除[1]。

    69式双管30毫米舰炮

    艇尾呈纵列布置的2座69A式双30毫米自动舰炮。1980年完成研制,1982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9式双30毫米舰炮,主要用于装在吨位在500吨以下的小型舰艇,作为主炮或副炮使用。该炮为全自动、遥控型舰炮,可自动完成装弹、指向、发射等一系列动作,全封闭式炮塔可有效地防护海水、盐雾对火炮的损害。火炮最大射程为5.5千米,有效射程为3千米,最大射速为2000发(双管),火炮高低射界为-12~87度,初速870米/秒。炮塔下方设有弹库,每个弹库内可存放1700发杀伤爆破弹,火炮全重为1.8吨。69A则是69式基础上的改进型,主要是提高了火炮的射击精度,增加了可靠性,增加了新型杀伤力更强的穿甲燃烧弹,使用了更为先进的火控系统,反应速度及作战性能又有了较大的提高[1]。

    电子设备

    主桅顶部装有一部363型多用途搜索雷达,主要用于对海面目标及中低空目标的探测,雷达采用了频率捷变技术,对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为80千米(7平方米目标)和30千米(0.02平方米目标),可同时跟踪12个目标,同时处理其中的4个,并可为艇上的88c型光电探测系统进行目标选择及目标指示。

    舰桥上方装有一部348型火控雷达,用于对舰舰导弹及76A双37毫米舰炮的火控,对海最大作用距离80千米,有效跟踪距离65千米,艇载导弹可在这个距离内自主攻击敌水面舰艇,舰舰导弹可全程由该雷达进行控制。如果超过这个距离,就需要由其它平台(如舰载直升机、侦察机等)进行目标指示,以实现超视距攻击。在对空模式时,对5平方米目标的跟踪距离40千米,对0.02平方米目标的跟踪距离7千米,可对76A双37毫米舰炮进行目标指示、分配及数据装定。此外还具有光电探测器作为辅助探测手段,以便在雷达受到干扰时确保对目标的跟踪。不过,该雷达不能同时对舰舰导弹及76a双37毫米舰炮进行控制,这一点在作战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一部RM-1290型导航雷达用于舰艇在海上航行时使用。

    舰桥后部一单独桅杆上装有88C型光电探测系统,综合光电对空探测系统(同时也具有对海探测能力),主要用于提高中小型舰艇的近程防空反导能力。88C光电探测系统主要由多用途搜索雷达、光电探测器、数据处理系统及火力系统组成。光电探测器包括红外摄像机、光学摄像机、跟踪摄像机及激光测距机,对2平方米目标的探测距离为20千米,对0.2平方米目标为8千米,可有效发现低空飞行的飞机及导弹目标,具有昼夜工作能力。该系统采用了集中控制,模块化设计,分系统之间采用了高速数据线进行联结

    电子对抗设备,含923型雷达告警接收机、981系列主动干扰机、电子侦察系统等。在舰桥后部平台上装有干扰弹发射装置,每组发射装置内可存放36枚弹药,其中18枚为红外干扰弹,另18枚为金属箔条干扰弹,其最大射程为1500米,可单发和多发齐射,能有效地对来袭反舰导弹进行干扰。

    性能数据

    技术数据

    标准排水量

    520吨

    全长

    65.4米

    全宽

    8.4米

    吃水

    2.4米

    燃料

    柴油

    展开表格

    服役事件

    该艇设计配备鹰击8A反舰导弹,76A型双37mm主炮和双30副炮,柴油发动机和多轴螺旋桨推进系统。该型舰艇是国内首次通过招标形式订购的军用舰艇。

    该级第一艘始建于1990年,该艇作为一个技术演示以及概念实验性船舶,并在1995年的演习中成功发射了一枚鹰击81反舰导弹。另有3艘后续舰只,建于1995年至1996年。由于技术上的原因,特别是在陕西柴油机厂许可生产的SEMT柴油发动机,价格高,且过于复杂的设计规划标准,使得后续生产计划被终止。第五艘船774号廉江艇,始建于2001年,再次对一些新技术进行了论证,例如新的SEMT发动机,新的涡轮增压器和俄许可证生产的76毫米舰炮。

    前4艘组成海军驻港巡逻艇大队常驻香港昂船州海军基地,另在内地尚有两艘。

    2001年,第五艘“廉江”号(774)与一艘往返于香港-广州航线的快速渡轮相撞。2006年6月,“廉江”号在珠江口被一艘香港太古公司一万八千吨级的"PacificAdventure"号货轮撞击艇艏,"廉江"号当即翻覆,艇上63人当中有13人失踪,另有4人重伤。后来从扶正的艇体中找到失踪的13名官兵皆已罹难。该船被打捞出水后转移至船厂进行了修复工作。

    舷号

    艇名

    型号

    造船厂

    下水日期

    服役时间

    服役舰队

    770

    阳江

    037II

    黄埔造船厂

    1990年12月18日

    1991年8月20日

    驻香港特混舰艇大队

    771

    顺德

    037II

    黄埔造船厂

    1994年7月

    1995年2月

    驻香港特混舰艇大队

    772

    南海

    037II

    黄埔造船厂

    1995年2月

    1995年4月

    驻香港特混舰艇大队

    773

    番禺

    037II

    黄埔造船厂

    1995年5月

    1995年7月

    驻香港特混舰艇大队

    774

    廉江

    038HI

    黄埔造船厂

    1999年2月

    驻香港特混舰艇大队

    展开表格

    总体评价

    “红箭”级于1987年12月签定了首艇的建造合同,1989年7月首艇正式开工建造,1990年12月下水,1994年5月交付部队,其总体技术已达到国际90年代初期的先进水平。

    参考资料

    [1] 056轻护性能不顶尖 进驻香港反恐已足用 · 网易[引用日期2014-12-22]

    首页
    科学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中国海监83
    内容词条·1098人浏览
    球磨号
    内容词条·744人浏览
    球磨号巡洋舰
    内容词条·4399人浏览
    037导弹快艇
    内容词条·1575人浏览
    三明号护卫舰
    内容词条·431人浏览
    德合轮
    内容词条·5937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