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自幼年起,就与上师培养出温馨亲密的关系,并沉浸在智慧、慈悲和恭敬心的氛围之中。这使他对佛法精髓有了深刻的了解,以此体验和身为转世喇嘛所受的传统训练,为他日后担任精神导师的任务,打下厚实的基础。
索甲仁波切在年幼时即被认证为十九世纪大伏藏师索甲列绕林巴(1856-1926)的转世。索甲仁波切由第二世宗萨蒋扬・钦哲・确吉・罗卓抚养成人,并在他的指导下,接受了西藏喇嘛的传统教育。此外,仁波切也追随其他伟大的藏传佛教大师学法,主要上师有敦珠法王、顶果钦哲法王和纽舒堪布仁波切。[2]
教育经历
1971年前往英国的剑桥大学研读比较宗教学。
写作经历
索甲仁波切生活照
把将佛法弘传到西方,视为毕生的志业,因此写出《生死无惧》,提供修炼的基础,使人们能够了解佛法,并实际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日后又写出了影响几代人观念的巨著《西藏生死书》(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将关于生与死的相续事实和甚深法教,生动趣味、简练科学的展现给了西方人,让无数西方人从中找到了生命的答案,进入到东方佛教的殿堂之中。
《生死无惧》《西藏生死书》
仁波切著有《西藏生死书》。它提供给读者的,不仅是有关死亡和临终的理论性描述,还提供了具体实践的方法,其认为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此书将藏传佛教流传、念诵千年的经文《中阴解脱经》运用现代语言进行讲解,让现代人了解死亡与重生。莲花生大士的伏藏法《中阴解脱经》是藏地修行者一生反复熟悉、观修经文。普通人在临终之时,亲属也会尽量请喇嘛在亡者身边为自己念诵经文,带领亡者走向死亡与新生。经文中明确指出死亡过程中会经历三种中阴:临终中阴、法性中阴、轮回中阴。三个中阴阶段都是人死亡之后所面对的境界,蕴藏此生最后一次解脱机会。《西藏生死书》清楚明白的告诉我们如何经历死亡、如何面对中阴、如何走向重生。[2]
1974年开始于西方弘法。
[1] 作家们的父亲节书单:在父子大学里,孩子是个哲学家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5]
[2] 《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泰国示现圆寂_藏人文化网 · 藏人文化网[引用日期2021-12-28]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