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蝈蝈

芦蝈蝈学名大苇莺,俗称大苇扎、苇串儿及芦蝈蝈。背羽棕褐色,具淡黄色眉纹,下体淡白色,胸部有不明显的灰褐色的纵纹。
基础资料
  • 中文名:芦蝈蝈
  • 简介

    外形

    芦蝈蝈

    它们是苇塘及水洼地附近的典型优势种,也到附近的小树、灌木及草丛中活动。鸣声高而响亮,似“karra-karra-karreet-karreet-karret”或“brit-iprt-pritik”,远处听起来就好象连续不断的“嘎,嘎,吉-”,常被人误认为是青蛙叫。

    生活习性

    大苇莺在繁殖时期,常伫立于芦苇顶端不停地鸣叫。筑巢在距地面或水面约一米的地方,在苇草中以干枯的植物的根茎编成、杯状巢,悬挂在几根苇茎之间,每窝产4-6枚卵,淡蓝绿色,并点缀着浓淡不等的污褐色及紫褐色斑点,在钝端常集成一个环轮。卵重2.8克,大小平均为22×15毫米,苇莺能够很警惕地守卫着它的巢,当雌鸟在巢中孵卵或育雏时,遇到其它鸟类侵入,则大声鸣叫,而且特别攻击侵入它巢区的大杜鹃,因为大杜鹃常将卵产在大苇莺的巢内,由后者代为孵卵和饲喂它的雏鸟。大杜鹃的雏鸟还有一种本能,能将大苇莺巢中的卵及雏鸟抛出巢外,从而独享义亲的抚育。蛇有时也取食大苇莺的卵。

    芦蝈蝈

    大苇莺是主要以昆虫为食的鸟类,它的食物有蜘蛛、蚁类、豆粮、甲虫、水生昆虫以及蜗牛等。曾见有大苇莺的胃内全部是鳞翅目夜蛾类的害虫。此外,它们也吃一些水生植物种子。根据其食性,大苇莺是有益于农业的鸟类,应加以保护。大苇莺是我国夏候鸟,夏季几乎遍布于我国各地的水域附近苇草丛中,秋季迁飞至南方越冬。
    首页
    科学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犀牛变色龙
    内容词条·5198人浏览
    杂蟹
    内容词条·5600人浏览
    熊猫羊羔
    内容词条·417人浏览
    叽咋柳莺
    内容词条·494人浏览
    灰姬
    内容词条·3934人浏览
    两栖动物
    内容词条·6376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