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陆龟

麒麟陆龟是属于陆龟科的一种动物。最大甲长28公分。外观最大特征为背甲上仅椎盾位置凹陷,其余背甲均十分平坦。黄褐及暗褐两色对比十分明显。体形较大的陆栖行的龟类,又称山龟、龟王,此龟因前肢的外侧有巨大的鳞片,大到就像多出两条腿一样,所以有时人们也称它为“六腿陆龟”。
基础资料
  • 中文名:麒麟陆龟
  • 拉丁学名:Manouria impressa
  • 别名:山龟、龟王
  • 分布区域:缅甸、马来西亚、越南、中国南部、海南岛
  • 界:动物界
  • 简介

    简介

    生活习性:栖息于丘陵或干燥的山地森林地带,尤其性好多湿环境。对其详细食性及繁殖等情况仍所知有限。本种的饲养难度极高,鲜有能饲养过1年以上的记录。

    麒麟陆龟是热带及亚热带陆栖龟类,也是亚洲最大的陆龟,又称山龟、龟王。此龟因前肢的外侧有巨大的鳞片,大到就像多出两条腿一样,所以有时人们也称它为“六腿陆龟”;麒麟陆龟大多活动于阴暗潮湿的环境,并且可以长期忍受空气中偏高的湿度。野生的麒麟陆龟主要活动于灌木林、树林底部和潮湿的洼地中。

    麒麟陆龟

    麒麟陆龟通过堆积枯枝落叶筑成一个土墩,在里面埋23~51枚球形硬壳卵。此后,成龟会守着巢穴,攻击那些试图偷蛋的掠食者,这也是它和其他龟不同的地方。幼龟在60~80天后出壳,其性情胆怯,受惊时,头缩入壳内,立刻又伸出壳外,重复数次,且嘴中不断发出“哧、哧”的放气声,待平静后,头上下抖动,又慢慢伸出壳外。若它被拿起,则伸出四肢,张嘴欲咬。入冬环境温度达15℃以下时,麒麟陆龟进入冬眠,第二年四月上旬复苏。

    形态特征

    体形较大的陆栖行的龟类,成体体长可在30cm以上,宽可达27cm,前额有对称的大鳞片,前额鳞2对,背甲的前后缘呈强烈锯齿状,背甲中央凹陷,故得名凹甲陆龟。臀盾2枚身体背部黄褐色,腹甲黄褐色,缀有暗黑色斑块或放射状纹。它的背甲与腹甲直接相连,其间没有韧带组织,四肢粗状,圆柱形,有爪无蹼。

    雌、雄鉴别:

    麒麟陆龟

    雄性背甲较长且窄,泄殖肛孔距腹甲后边缘较远;雌性背甲宽短,尾不超过背甲边缘或超出很少,泄殖肛孔距腹甲很近。

    分布区域

    中国分部于湖南,广西,海南,云南。海南岛及云南西双版纳勐海。1986年赵秀壁报道在湖南邵阳市青龙桥下邵水边捕获一凹甲陆龟,其来源尚待考证  。在国外分部于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

    饲养管理

    人工养殖凹甲陆龟以水泥池养殖为佳,池的大小没严格要求,池内铺沙土厚约5cm,布置少量盆栽花草并堆砌数个小土堆,墙角有数个人造小洞,洞口大小以龟能自由进出为宜,池中置3至4个浅水盆,供龟饮水,浅水盆位置要固定,放养时,要按龟体重不同分级饲养。

    新引进的凹甲陆龟有拒食现象,因此对新引进的龟首先要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23℃以上),坚持每天投食不同品种的食物。喂食时不要入池惊扰龟,以竹竿慢慢递送。龟摄食正常后,每星期投喂3至4次,投食量应根据龟体的大小而定,体重在1公斤~1.5公斤的龟,投喂量为50克~100克,投喂时间因季节不同而有差异,春秋季10点左右投喂为好,夏季以早晚为宜,当环境温度在16℃~19℃时不宜喂食,否则易发生肠胃消化不良的病症,20℃~24℃时可少量喂食,25℃时方可正常投喂。为确保龟体内营养物质达到平衡,要定期投喂一定量的营养药物,如维生素E、维生素D、钙等。

    饲养中每天做好观察记录,喂食植物的龟正常粪便为深绿色,呈长条状且混有泥沙,若粪便呈水样,有土黄色,红色粘稠样物,则是肠胃病的症状。若凹甲陆龟长时间在水盆中大量饮水,是患肠炎、肺炎的症状,应及时隔离饲养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饲养池内沙土应潮湿。

    首页
    科学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新密寒羊
    内容词条·4210人浏览
    冈比亚按蚊
    内容词条·4006人浏览
    美洲钝眼蜱
    内容词条·4914人浏览
    达式吐龙
    内容词条·1678人浏览
    乳突钝缘蜱
    内容词条·3446人浏览
    科氏波鱼
    内容词条·75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