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栀子

唐河栀子,即唐河的栀子花。唐河地处南(阳)襄(阳)凹与桐柏山的过渡地带,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适宜多种中药材生长,属国家管理的70种二等中药材名录里,唐河栀子名列其中。马振抚、祁仪两乡盛产七棱、九棱黄栀子。栀子,《辞海》曰:常绿灌木,夏季开白花,很香,供观赏。果实倒卵形,7至9棱。可作黄色染料,可供药用,用于饮料为最佳,也叫黄栀子。
基础资料
  • 中文名:唐河栀子
  • 唐河:地处南(阳)襄(阳)
  • 栀子:灌木
  • 花色:白
  • 简介

    简介

    《本草纲目》集解曰:“栀子,生南阳川谷。”时珍曰:“南阳栀子,叶如兔耳,厚而薄绿,春荣秋瘁。入夏开花,大如酒杯,白瓣心蕊,随即结实。薄皮细子有须,霜后收之,七棱至九棱者为佳。”

    追溯唐河栀子产业的起源,马振抚乡前庄村农民自发种植功不可没。用前庄人自己的话说,想到在山冈薄地上栽种栀子,是被“穷”逼出来的。前庄村地处石柱山深处,山多地少,生存条件艰苦,10年前,全村1800多人流失过半,1992年,有一位名叫李少林的村民,率先打破靠摘野生栀子挣钱的活法,在自己的3分山坡地上种了栀子,不经意间,3年后有了收获,一公斤干果竟卖到14元多,年收入两三千元。3分栀子花香透马振抚乡。3分栀子地成了乡、村动员、发动群众发展栀子的示范园。

    至1998年,全村三四百亩栀子林进入盛果期。每到采摘季节,上海、湖北、安徽、四川等地客商都争相前来收购。眼下,全村栀子面积达5000亩,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志全高兴地说:“现在全村人均3亩栀子林,过去最穷的山村,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全村100万元以上的富户就有20多户。”

    白包山,前庄村销售药材第一人。1985年开始走出深山做收购药材生意,现在还种植栀子13亩多,成了种植大户。为了把栀子果销出去,让更多的农户都致富,他成立了中药材协会,现有会员10多人,每年经销药材四五十吨。在他的带动下,全乡5人以上的经销协会发展到20多个。

    孙恒杰,前庄村第一个无粮种植大户。1995年开始种山坡地4分,见效后,决定把全部耕地都种栀子,并在栀子地里套种芝麻、花生。全部种栀子,农忙变农闲,到采摘季节雇人收摘。他说,10多亩荒山,加上10多亩耕地,再加上育苗,一年收入4万多元。在他的带动下,前庄出现了十五六户无粮户。

    唐河栀子

    至2000年,马振抚乡栀子面积已达万亩。

    古代染料

    栀子是秦汉以前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栀子的果实中含有酮物质栀子黄素,还有藏红花素等,用于染黄的物质为藏红花酸。《汉官仪》记有:“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用栀子。古代用酸性来控制栀子染黄的深浅,欲得深黄色,则增加染中醋的用量。用栀子浸液可以直接染织物成鲜艳的黄色,工艺简单,汉马王堆出土的染织品的黄色就是以栀子染色获得的。但栀子染黄耐日晒的能较差,因此自宋以后染黄又被槐花部分取代。

    因为其重要性,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有“千亩栀、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

    染色方法:新鲜的栀子果,捏碎泡水3小时,过滤,即可取染液。干栀子果,放入热水浸泡一夜,泡软后将果实剥开或捏碎,加火煎煮,煮沸续煮30分,熄火,过滤取第一次染液;可重复煎煮取3~4次染液。

    栽培历史

    栀子原产中国中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我国栽培栀子花的历史,由来已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又名木丹。汉司马相如所作《上林赋》中有“鲜支黄砾”之句,鲜支即栀子。由《汉书》曾记“汉有栀茜园”及《晋书》所载“晋有华林园种栀子,今诸宫有秋栀子”等语,可见我国栀子的园林栽培已有两千余年历史了。

    《唐本草》则称为枝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卮,酒器也。栀子象之,故名,俗作卮。”《本草图经》记有:“南方西蜀州郡皆有,叶似李而厚硬,2—3月开白花,甚芬芳,夏秋结实如河子状,生青熟黄,中入深红”。可见当时南方各地栽培之广泛了。据说栀子花也有红色的,《花境》上就说:“昔孟旭十月宴芳林园,赏红栀子花,清香如梅,近日罕见此种。”如果四川还有红栀子的话,便算得上珍品了。由此可知古时园林栽培品种已很多了。

    世界各地所栽培的栀子花,都是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引进的。公元六、七世纪,栀子就被引种到了日本。十七、八世纪时,被引种到欧洲,引起当地园艺家和花卉爱好者的广泛兴趣,十九世纪初期又传至美国。经过中国和世界各地不断培育,已有许多新品种问世,如重瓣的冬开种、四季开花的盆栽种、专作切花用种及叶上有黄白斑纹的单、重瓣等品种,大大丰富了人民生活。

    人工栽培

    【土壤】:栀子花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故土壤的微酸性环境,是决定栀子花生长好坏的关键。培养土应用微酸的沙壤红土7成,腐叶质3成混合而成。将土壤pH值控制在4.0-6.5之间为宜。

    【温度】:栀子花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6℃-18℃。温度过低和太阳直射都对其生长极为不利,故夏季宜将栀子花放在通风良好、空气湿度大又透光的疏林或阴棚下养护。冬季放在见阳光、温度又不低于0℃的环境,让其休眠,温度过高会影响来年开花。

    【水分】:栀子花喜空气湿润,生长期要适量增加浇水。通常盆土发白即可浇水,一次浇透。夏季燥热,每天须向叶面喷雾2次-3次,以增加空气湿度,帮助植株降温。但花现蕾后,浇水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落蕾。冬季浇水以偏干为好,防止水大烂根。

    【肥料】:栀子花是喜肥的植物,为了满足其生长期对肥的需求,又能保持土壤的微酸性环境,可事先将硫酸亚铁拌入肥液中发酵。进入生长旺季4月后,可每半月追肥一次(施肥时最好多兑些水,以防烧花)。这样既能满足栀子花对肥料的需求,又能保持土壤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微酸环境,防止黄化病的发生,同时又避免了突击补硫酸亚铁,局部过酸对栀子花的伤害。

    【繁殖】:虽然繁殖栀子花的方法有多种,但最简便快捷的是漂浮的水插法,首先找泡沫板一块,并往上打孔,将栀子花当年半熟枝剪下,插入泡沫板的孔中,然后将泡沫板放入装满水的桶中,将桶放在既能让漂板穗条遮阴,又能让阳光照射水桶的环境,将水温控制在18℃-25℃之间,栀子花一星期即能长出3厘米以上的根。此方法扦插栀子花,成活率为100%。

    【家庭盆栽】:盆栽用土以40%园土、15%粗砂、30%厩肥土、15%腐叶土配制为宜。栀子苗期要注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勤施腐熟薄肥。浇水以用雨水或经过发酵的淘米水为好。生长期如每隔l0-15天浇1次0.2%硫酸亚铁水或矾肥水(两者可相间使用),可防止土壤转成碱性,同时又可为土壤补充铁元素,防止栀子叶片发黄。夏季,栀于花要每天早晚向叶面喷一次水,以增切空气湿度,促进叶面光泽。

    盆栽栀子,8月份开花后只浇清水,控制浇水量。十月寒露前移入室内,置向阳处。冬季严控浇水,但可用清水常喷叶面。每年5-7月在栀子生长旺盛期将停止时,对植株进行修剪去掉顶梢,促进分枝萌生,使日后株形美、开花多。栀子花多采用扦插法和压条法进行繁殖,也可用分株和播种法繁殖,但很少采用。扦插可分为春插和秋插。春插于2月中下旬进行;秋插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进行。插穗选摄2-3年的枝条,截成10-12厘米的段子,留顶上两片叶子,各剪去一半,然后斜插入插床中,土面上只留一节,注意遮荫和保持一定湿度,一般1个月可生根,1年后移植。南方还有采用水插法繁殖的,即将插穗插在用苇秆编织的圆盘上,任其漂浮在水面上,使其下部在水中生根,再移植栽培。压条可在4月清明前后或梅雨季节进行。选三年生母株上一年生健壮枝条,将其拉到地面,刻伤枝条上的入土部位,如能在刻伤部位蘸上200ppm粉剂案乙酸,再盖上土压实,则更容易生根。一般个把月生根后即可与母株分离,到第二年春再带土移栽。

    首页
    科学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青川箭竹
    内容词条·1468人浏览
    木耳菜
    内容词条·2729人浏览
    寿宁花菇
    内容词条·1478人浏览
    青川天麻
    内容词条·2675人浏览
    蛇灭门
    内容词条·5979人浏览
    番泻叶提取物
    内容词条·2983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