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红覆盆子

橘红覆盆子(学名:Rubus aurantiacus Focke)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夏初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生于向阳山坡、路边、林边及灌丛中。主产浙江、福建。
基础资料
  • 中文名:橘红覆盆子
  • 拉丁学名:Rubus aurantiacus Focke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又称木兰纲。
  • 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橘红覆盆子

    科:蔷薇科

    属:悬钩子属

    英文名:Rosaceae

    拉丁学名: Rubus aurantiacus Focke

    覆盆子为蔷薇科植物华东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果实。(英) Palmleaf Raspberry Fruit 拼音:Fupenzi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新枝略带蔓性,紫褐色,幼枝绿色,被白粉,有少数倒刺。叶互生,近圆形,掌状5裂,偶有7裂,边缘具不整齐锯齿,两面脉上被白色短柔毛;叶柄散生细刺,托叶线形。花单生于枝端叶腋;萼片5,卵形或长椭圆形,被灰白色柔毛;花瓣5,近圆形,白色;雄蕊多数,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红色,下垂,小核果密被淡黄白色短柔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

    产地

    生于向阳山坡、路边、林边及灌丛中。主产浙江、福建。

    采制

    夏初果实由绿变绿黄时采收,除去梗、叶,置沸水中略烫或略蒸,取出,干燥。

    性状

    聚合果由多数小核果聚合而成,呈圆锥形或扁圆锥形,高0.6~1.3cm,直径0.5~1.2cm。表面黄绿色或淡棕色,顶端钝圆,基部中心凹入。宿萼棕褐色,下有果梗痕。小果易剥落,每个小果呈半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茸毛,两侧有明显的网纹,腹部有突起的棱线。体轻,质硬。味微酸涩。

    化学成分

    含有机酸、糖类、逆没食子酸(ellagic acid)、B-谷甾醇等。

    性味

    性温,味甘、酸。

    功能主治

    益肾,固精,缩尿。用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阳痿早泄、遗精滑精。

    首页
    科学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高平黄梨
    内容词条·2054人浏览
    覆盆子黄山学院1号
    内容词条·4882人浏览
    东科301
    内容词条·4607人浏览
    峨眉紫堇
    内容词条·2887人浏览
    潢川金桂
    内容词条·3460人浏览
    兰考906
    内容词条·6842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