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翼黄耆

主根肥厚。植株各部有或多或少的伏贴柔毛。小叶6~9对,矩形或阔椭圆形,长7~19毫米,阔3~8毫米,先端钝圆,有时微缺,背面稀生伏贴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有花3~13朵;萼钟状,萼齿5;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毫米,阔7毫米,翼瓣有特别长的耳,耳长几与爪一样,龙骨瓣比翼瓣、旗瓣为长,长达15毫米;子房无毛,花柱有微柔毛。荚果无毛,倒卵形,长8毫米,两侧扁,其下有比荚果长的瘦细子房柄,顶端有长喙。种子1~2粒。花期7~8月。生于丛林、山沟中。分布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等地。
基础资料
  • 中文名:金翼黄耆
  • 拉丁学名:Astragalus chrysopterus
  • 命名者及年代:Bunge ex Maxim.
  • 分布区域:甘肃,河北,宁夏,青海,陕西,山西,四川
  • 界:植物界
  • 简介

    正文

    金翼黄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Astragalus chrysopterus Bunge in Mel. Biol. 10: 51. 1877; Forb. et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165. 1887; Simps. in Not. Roy. Bot. Gard. Edinb. 8: 255. 1915; Pet. -Stib. in Acta Hort. Gothob. 12: 39. 1937-1938; 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399. 图390. 1955. ——A. chrysopterus Bunge var. wutaicus Hand. -Mazz. in Osterr. Bot. Zeitschr. 82: 248. 1933.

    主根肥厚。植株各部有或多或少的伏贴柔毛。小叶6~9对,矩形或阔椭圆形,长7~19毫米,阔3~8毫米,先端钝圆,有时微缺,背面稀生伏贴柔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有花3~13朵;萼钟状,萼齿5;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长12毫米,阔7毫米,翼瓣有特别长的耳,耳长几与爪一样,龙骨瓣比翼瓣、旗瓣为长,长达15毫米;子房无毛,花柱有微柔毛。荚果无毛,倒卵形,长8毫米,两侧扁,其下有比荚果长的瘦细子房柄,顶端有长喙。种子1~2粒。花期7~8月。

    生于丛林、山沟中。分布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茎粗壮,直径可达2厘米,黄褐色。茎细弱,具条棱,多少被伏贴的柔毛。羽状复叶有12-19片小叶,长4-8.5厘米;叶柄长1-2厘米,向上逐渐变短;托叶离生,狭披针形,长4-6毫米,下面疏被柔毛;小叶宽卵形或长圆形,长7-20毫米,宽3-8毫米,顶端钝圆或微凹,具小凸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粉绿色,疏被白色伏贴柔毛。总状花序腋生,生3-13花,疏松;总花梗通常较叶长;苞片小,披针形,长1-2毫米,背面被白色柔毛;花萼钟状,长约4.5毫米,被稀疏白色柔毛,萼齿狭披针形,长约为萼筒的一半,毛稍密;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长8.5-12毫米,宽4-8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渐狭成瓣柄,翼瓣与旗瓣近等长,瓣片长圆形,具与瓣柄近等长的耳,瓣柄较瓣片略短,龙骨瓣明显较旗瓣、翼瓣长,长达15毫米,瓣片半卵形,具短耳;子房无毛,具长柄。荚果倒卵形,长约9毫米,宽约4毫米,先端有尖喙,无毛,有网纹,果颈远较荚果长;种子2-4颗。花果期6-8月。

    分布及生境

    产四川、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生于海拔1600-3700米的山坡、灌丛、林下及沟谷中。模式标本采自甘肃。

    功能用途

    医药:【藏药】塞赛尔:全草用于利尿,愈合血管;外用治创伤《青藏药鉴》。塞色:全草治“木呆”病,血管破裂,痢疾;鲜草外用治疮疖肿毒,疮伤《藏本草》。

    首页
    科学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速生国槐
    内容词条·5816人浏览
    白郎花
    内容词条·6043人浏览
    紫椴
    内容词条·3663人浏览
    椴树族
    内容词条·5374人浏览
    速生杨
    内容词条·3103人浏览
    鸡爪槭组
    内容词条·6459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