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桫椤

大黑桫椤(学名:Alsophila gigantea Wall.ex Hook.)是桫椤科黑桫椤属蕨类植物。
基础资料
  • 中文名:大黑桫椤
  • 拉丁学名:Alsophila gigantea Wall.ex Hook.
  • 别名:大叶黑桫椤大桫椤
  • 外文名:Alsophila spinulosa
  • 命名者及年代:Wall.ex Hook.,1844
  • 简介

    形态特征

    大黑桫椤植株高2-5米,有主干,直径达20厘米;叶型大,长达3米,叶柄长1米多,乌木色,粗糙,疏被头垢状的暗棕色短毛,基部、腹面密被棕黑色鳞片;鳞片条形,长达2厘米,基部宽1.5-3毫米,中部宽1毫米,光亮,平展;叶片三回羽裂,叶轴下部乌木色,粗糙,向疣渐呈棕色而光滑;羽片平展,有短柄,长圆形,长50-60厘米或更多,中部宽约20厘米,顶端渐尖并有浅锯齿,羽轴下面近光滑,疣面疏被褐色毛;小羽片约25对,互生,平展,柄长约2毫米,小羽轴相距2-2.5厘米,条状披针形,长约10厘米,宽约1.5-2厘米,顶端渐尖并有浅齿,基部截形,羽裂达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小羽轴上面被毛,下面疏被小鳞片,裂片12-15对,略斜展,主脉相距4.5-6毫米,阔三角形,长5-6毫米,基部宽4-5毫米,向顶端稍变窄,钝头,边缘有浅钝齿;叶脉下面可见,小脉约6-7对,有时多达8-10对,单一,基部下侧叶脉多出自小羽轴;叶为厚纸质,干后疣面深褐色,下面灰褐色,两面均无毛。孢子囊群位于主脉与叶缘之间,排列成V字形,无囊群盖,隔丝与孢子囊等长。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600-1000米溪沟边的密林下。喜欢阴湿的生长环境,移植后存活率很低。

    分布范围

    • 中国分布

    云南(金平、屏边、西双版纳、景洪、马关、勐腊、勐海、澜沧、河口、广南、元阳、绿春、江城、沧源、孟连)、广西(金秀、百色、龙州、苍梧、武鸣)、广东(信宜、怀集、茂名、英德、高州)、海南(琼中、陵水、保亭、白沙、乐东、昌江、安定)。

    • 国外产地

    日本南部、爪哇、苏门达腊、马来半岛、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锡金、尼泊尔及印度东北部、中部和南部。

    • 标本产地

    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

    繁殖方法

    将大叶黑桫椤的孢子经消毒后,接种于1/4-1/12MS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获得孢子体苗,再经移栽得到大叶黑桫椤。此方式可以用少量的孢子,快速繁育出大量孢子体,90-100天可成苗,成苗率60-80%。

    物种现状

    大叶黑桫椤,属于恐龙时代的物种,是当时恐龙的食物之一,也是现存的唯一的木本蕨植物。

    保护级别

    国家二类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

    首页
    科学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诸暨银杏
    内容词条·1074人浏览
    铁研124
    内容词条·4724人浏览
    永宁独活
    内容词条·1618人浏览
    隆回大蒜
    内容词条·2797人浏览
    永宁杜鹃
    内容词条·4398人浏览
    树厥
    内容词条·4527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