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利能力比率(profitability ratio)
(一)与销售有关的获利能力比率
1.=毛利X 100% (算出来的数字越高越好)说明获利能力良好!
销售(营业收入)销售=销售量×单价
毛利=销售额()-()
2.=营业利润X 100% (算出来的数字越高越好)
3.税前利润率税前利润X 100% (算出来的数字越高越好)
4.净利润率=税后利润X 100% (算出来的数字越高越好)说明利润最大化了!
(二)与投资有关的盈利能力比率
1.=营业利润X 100% (算出来的数字越高越好)
运用资本=总资产
2.=税后利润X 100% (算出来的数字越高越好)总资产×100%
在对企业的进行分析时,通常用一些来衡量其收益而不用,因为相对数比绝对数更能说明问题。这些相对数的比较基础可以是资本、或销售额。
一、利润指标
1.利润增长率可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
当对比企业内不同部门的利润增长时,一般使用息税前利润增长率,因为和税项不能简单地归属于某一特定的部门。
2.
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另一利润指标是利润率(PM)。利润率是利润与销售额的比率。利润率也可从不同的角度来衡量:
毛利率=毛利
销售额
该反映了企业销售额减除销售货品的后的毛利与销售额相比的盈利能力。
各年之间任何毛利率的变化都值得关注,尤其是企业正处于衰退的趋势下。毛利率的减少可以表明很多,例如:竞争加剧、攀升、售价偏低或其他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关键在于需找到其真正的原因。
(2)
营业利润率=息税前利润
销售额
该财务比率考虑到了间接经营费用的问题(如、、法律费用等)。在毛利率没有下降的情况下,营业利润率的下降则表明了不善,在间接费用增加的同时,销售额没有相应增长。这种间接费用的增加可能是由于工资增长、不必要的雇佣增加、交通和娱乐支出的增加等。而其增长可能完全是为了,只是还未达到预期效果,亦或费用失控?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但营业利润率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其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3)
净利润率=税后利润
销售额
这个财务比率表明了企业最终经营成果占销售额的比例。这个衡量企业经营成败与否的指标须结合行业的一般水平、根据其发展趋势、经济背景和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来考虑。如果毛利率和营业费用率是正常的,则净利润率的下降意味着、支出项目的增加,应仔细查明其原因。
二、运用资本报酬率是资本收益率,用以衡量企业的资本利用效率。其公式是:
运用资本报酬率(ROCE)=息税前利润
运用资本(总资产减流动负债)
在实务中,低的ROCE比高的ROCE 更为常见。因为企业的特别是,经常可能会在中被低估,使运用资本数额比其真实价值要低。
计算出企业的后,或可进行两年间的对比,或可与竞争者或行业平均的ROCE进行对比,还可将ROCE与现行市场的进行对比。
三、
股东权益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是投资收益率,用以衡量企业的投资利用效率。其公式是:
股东权益报酬率(ROSC)=
税后利润
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报酬率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财务比率,因为这个比率是与风险相同的其他投资收益率相对比来估算该投资的盈利能力的。
四、
总资产报酬率也是投资收益率,用以衡量企业的投资利用效率。其公式是:
总资产报酬率=
息税前利润
总资产
与同属投资收益率的股东权益报酬率不同,总资产报酬率的计算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对固定资产和所进行的,到底是以形式、形式或权益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经营性资产中所获得的收益率。
五、对运用资本报酬率的深入分析
运用资本报酬率对任何一个企业在和控制上均有重大影响。我们经常会深入分析运用资本报酬率,寻求其变化的原因。影响运用资本报酬率的两个重要因素是:
1.
较高的(PM)意味着企业的运用资本充分利用,资本收益率较高。
2.
资产周转率(AT)是销售额与资产的比率,衡量企业的资产在创造其销售额时发挥了多大的运用效率。较高的资产周转率意味着投入同样数额的运用资本而能获取更多的收益。
营业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结合起来便可以解释运用资本报酬率,三者的关系如下:
运用资本报酬率(ROCE)=营业利润率(PM)×资产周转率(AT)
其中:
运用资本报酬率=息税前利润
运用资本营业利润率=息税前利润
销售额资产周转率=销售额
运用资本
六、其他获利能力比率
除了上述这些财务比率,还有一些比率也可以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