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GDP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台湾的GDP准确的说应该属于地区生产总值。台湾地区历年GDP比较客观的反应了台湾这些年来的经济状况。台湾在1990年经济总量占比曾达到大陆的43%。不过,由于台湾经济增速放缓,人均GDP从2016年开始就负增长,在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中垫底。2017年,台湾地区GDP总量折合人民币约39072亿元,台湾过去7年的年平均GDP增速为3.36%。就台湾的经济总量而言,台湾刚好可以排在大陆河南省(44988.16亿元)的后面,四川省(36980.22亿元)的前面,位列中国各省第6位。
基础资料
  • 中文名:台湾GDP
  • 例词国民生产总值经济状况指标国家和地区衡量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状况核算周期:一个季度或一年
  • 简介

    介绍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

    1952—2008年台湾地区GDP的变化情况

    年份

    GDP(亿台币)

    增长率(%)

    GDP(亿美元)

    人均GDP(台币)

    人均GDP(美元)

    台币汇率

    1952

    173.20

    39.97

    16.82

    2207

    197

    10.2973

    1953

    230.63

    33.16

    14.83

    2614

    168

    15.5516

    1954

    253.42

    9.88

    16.30

    2774

    178

    15.5472

    1955

    301.81

    19.09

    19.41

    3183

    205

    15.5492

    1956

    346.88

    14.93

    14.00

    3531

    142

    24.7771

    展开表格

    发展初期

    ——上世纪50年代,台湾的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比如1952年,经济增长率竟达到了惊人的39.97%!近40%的增长率让人震惊不已;而次年(1953年)的增长率同样达到了33%多。

    这似乎表明台湾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达的社会?其实不然。

    很显然,50年代,台湾仍然是一个农业经济,工业并不发达,为了出口,台币汇率不断贬值。

    这期间,以美元计算的台湾GDP并没有增加。1960年台湾GDP为17.36亿美元,几乎与1952年的16.82亿美元相当。

    ——60年代,台湾经济继续保持增长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这期间,台币汇率开始保持稳定,台湾的经济总量进入了增长期。

    1970年,以美元计价的台湾的GDP已经是1960年的3倍多。但由于基数太低,此时的台湾仍较落后,1970年,台湾的人均GDP仅有393美元。

    ——在70年代,台湾的经济进入了腾飞期。1973年,经济增长率高达29.89%;而1974年竟又达到了惊人的34%。

    十年间,除了1975年仅增长7.39%外,其它年份,20%左右的增长率几乎是常态。

    此时,台币汇率开始了升值,台湾的经济总量迅猛增加。1980年,以美元计价的台湾GDP达422亿美元,十年间翻了7倍之多。

    1976年,台湾的人均GDP也突破1000美元大关,达1150美元;1980年,又突破2000美元关口,为2394美元。台湾开始向工业现代化迈进。

    鼎盛期

    ——80年代,台湾经济进入了鼎盛期。台湾的人均GDP由1980年的2394美元增长到1990年的8325美元。台湾正式成为发达经济体。

    ——90年代初期,台湾经济还保持着高速增长。不过,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台湾经济进入了几年的衰退期。2002年,以美元计价的台湾GDP还低于1997年。

    1993年,台湾的经济增长率还高达10.75%的增长率。不过,自此以后,台湾的经济增长率再也未能达到10%以上了。1997年后,经济增长更是是逐年下滑。

    台湾经济发展的高峰已经过去了。

    ——进入21世纪,台湾的经济继续在波动状态。2001年和2008年台湾的经济都出现了负增长。

    衰退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台湾经济再次进入衰退期。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台湾地区行政机构主计处”2009年2月18日公布去年第四季经济成长率负8.36%,为史上单季最糟的纪录;2008年全年经济成长率则为0.12%,七年来新低;

    2009年)经济成长率预估值更由2.12%大幅下修至负2.97%,不但是史上第二次全年成长率衰退,衰退幅度也写下新高。

    2008年台湾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其中第三季度同比负增长4.68%,第四季度则同比负增长9.14%,显示台湾经济已经正式步入衰退阶段。

    ——2009年,台湾预计将保持负2.97%的增长率,而新台币对美元的汇率则不断贬值。如此,2009年,以美元计价的台湾GDP将再次大幅缩水,同时很可能被大陆的浙江省超过[1]。2017年,台湾的GDP总量折合人民币约39072亿元,台北市GDP总量折合人民币5412.65亿元,位列第6位;就台北市的经济总量而言,可以排在温州(5485亿元)和绍兴(5311亿元)之间,位列第36位,2017年台北人均GDP为19.682万元,在台湾排名第一,在全中国的话,仅排在深圳(20.45万元)后面,排名第二。

    参考资料

    [1] 大陆4省GDP已超台湾,河南仅差一步之遥 · 中国台湾网[引用日期2013-11-04]

    首页
    金融
    #贵族
    最新入驻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翁建宇
    相关阅读
    标普调降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
    内容词条·72人浏览
    肖氏遗传定律
    内容词条·106人浏览
    弗里德曼定理
    内容词条·4566人浏览
    分式乘方法则
    内容词条·4850人浏览
    三一定律
    内容词条·6490人浏览
    二八特征
    内容词条·2280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