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皮纹
波浪釉与桔皮纹都是陶瓷制品在烧造过程中的缺陷,无论是各朝各代的古陶瓷还是现代新烧的陶瓷都存在着这些缺陷。
桔皮纹又称桔皮釉,若釉面富积棕眼,外观呈桔子皮状,则称为桔皮釉。形成桔皮釉的原因较复杂,与胎料,釉料和烧成均有关系。
坯料
坯体原料中有有机物,碳素,碳酸盐,硫酸盐,氧化铁等杂质含量过高,坯料中可塑性粘土用量多,烧成时排出气体多,坯体透气性差。比如钧窑,有许多釉面,棕眼较大,且密集成为桔皮釉。
釉料方面
(1)釉料始熔温度低,高温粘度大,流动性小,使釉面小气泡破裂时所形成的针眼难以弥合,形成棕眼。
(2)釉料颗粒过粗,存放时间长,釉浆中有机物腐烂发酵。
(3)釉浆过浓或过稀,水分不均匀。
(4)施釉时坯体过干,水分不均匀,坯体有浮灰,油污,坯体修正不善,表面不平。
(5)素烧坯气孔率过高,施釉过薄。
(6)施釉时间过长,生坯长时间接触釉浆,吸水过多。
(7)釉层过厚。
烧成方面
(1)坯体入窑水分过高,烧料含硫量高。
(2)烧成时氧化不足,有机物,碳素,碳酸盐,硫酸盐尚未充分分解而釉面已玻化,气孔逸出时已玻化的釉面易形成针孔。
(3)釉面熔融温度过高而烧成温度低,升温过急,高温保温时间短,釉熔化不良,逸出气体的痕迹未被釉液填平。
(4)窑内通风不良,水蒸汽过多,还原气氛过浓,还原时间长,游离碳素沉积在釉面上,烧成后残留针孔。
(5)烧成温度过高,釉玻化时升温过快,釉面发生“沸腾”形成桔皮釉。
1、坯体修整不良,多余釉浆得不到均匀流淌。
2、釉料调配不良,高温粘度低,釉发生过熔,或烧成温度低釉的熔融状态不佳。
3、釉浆密度与操作不当。
总而言之,波浪釉与桔皮釉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人为可控的,与时间没有关系,因而与真伪无关。人为造成的缺陷在各朝各代均有,只是多少不同而已。明代王世懋《窥天外乘》有“永乐、宣德间内府烧造,迄今为贵,其时以骔眼甜白为常”语。骔眼即指釉面小孔,可证以永乐、宣德白瓷。清雍正(1723-1735)间多数官窑所烧的霁红、霁蓝釉瓷器釉面都确如桔皮。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