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在区块链产业发展上,微软,平安银行等寡头公司发力争相布局。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与物(传感器与传感器)相连的网络。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就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是靠传感器铺设的网络。
传统的物联网模式由一个中心化的数据库收集所有已联接设备的信息,但这样一来,因为中心化云服务器、大型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基础设施和维护成本是非常高的,在物联网设备的数量增加到数百亿时,会产生大量的通信信息,这会极大的增加成本。万物互联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已经得到了加速进化。根据IDC最新发表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万亿美元,而全球物联网设备将达到300亿台。未来的物联网将达到1000亿的传感设备相连。由一个中心化服务器储存这么庞大的数据,最致命的是信息安全跟信任问题怎么解决。
含义
BCIA-区块链(Blockchain)是工控币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工控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工控币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 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 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
特征
去中心化
由于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
开放性
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自治性
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比如一套公开透明的算法)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自由安全的交换数据,使得对“人”的信任改成了对机器的信任,任何人为的干预不起作用。
信息不可篡改
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除非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
匿名性
由于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固定的算法,其数据交互是无需信任的(区块链中的程序规则会自行判断活动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对手无须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让对方自己产生信任,对信用的累积非常有帮助。
发展
自2009年以来,区块链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数字货币,都是基于公有区块链的。
数字货币的现状是百花齐放,列出一些常见的:bitcoin、litecoin、dogecoin、OKcoinetc,除了货币的应用之外,还有各种衍生应用。
美国则于2012年发布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于2014年提出“工业互联网”。
德国于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工业4.0”的概念。预计投资2亿欧元,推动以信息物理系(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工业革命。
中国于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计划,结合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与特点,加速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日本、英国和法国等国家也提出了各自相应的国家战略。在这个世界日益扁平化的时代,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一代工业革命,将是一场在全球化工业转型竞赛。
国家政策
2016年10月1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以及国标委指导下,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编写的《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正式亮相,区块链技术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官方指导文件。介绍了全世界各国对区块链研究的方向,内容里面着重介绍了数字货币和物联网的应用。
功能
BCIA-智能模块内置了ICC钱包,数据采集分析软件,通过转币交易把数据写入区块链中,支持RS-485、RS-232、RJ45、CAN等连接,国内首家。工业传感器的差别是巨大的,即便是同一个传感器制造厂商,自己生产的传感器也会差别很大;不同的传感器类型、不同的配置、不同的型号,都是有区别的。只有可以编程的数据模块才能通过编程达到一致性。
核心技术
BCIA
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特性,去中心化物联网是个必然趋势。物联网网络去中心化方案可以解决以上的许多问题。采用标准化点对点通信模式,处理设备间的大量交易信息,将会显著的降低安装维护大型中心化数据中心的成本,同时可以将计算和存储需求分散到组成物联网网络的各个设备中。这可以有效的阻止网络中的任何单一节点的失败,而导致整个网络崩溃的情况发生,防止用户的隐私信息的泄露。区块链物联网上做研究的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IBM公司15年跟微软合作共同开发。区块链为点对点通信设备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这是一种允许创建交易分布式数据库的技术,其数据共享给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而不是存储在一个中央服务器中,用区块链注册的参与者(传感器数据处理智能模块)可以记录交易,区块链技术用工控币(ICC)验证参与者的节点,同时安全的将交易加入到数据库中,交易由其他参与到网络的节点验证确认,这样就不需要中央服务器了。记录在区块链上的数据是防篡改的,不会被恶意犯罪分子所操控,同时也解决了不同品牌的传感器与传感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信任问题。因为分布式数据根部不存在任何单点定位,中间商攻击也不会出现,因为没有可以被截断的单线程通信。区块链可以真正实现可信任点对点的消息传送,并且通过工控币(ICC)的价值,不用第三方经纪商就可以保证点对点支付服务。
投保人风险管理
在现在的保险经营中,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纠纷时有发生,要么是投保人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骗保,要么是理赔的时候对于免责条款的认定发生分歧。而这些问题的关键都在于对投保人的个人信息缺乏一个真实可信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手段。
而随着诸如医疗信息数字化、个人征信体系等国家系统性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权威数据源出现,如果能够将这些数据引入并存储在区块链上,将成为伴随每一个人的数字身份,这上面的数据真实可信,无法篡改,实时同步,终身有效,对于投保人的风险管理将带来莫大的益处。
第一,是将不同公司之间的数据打通,相互参考,从而及时发现重复投保、历史理赔等信息,及时发现高风险用户。以今年3月份4000万意外伤害险骗保为例,扬州的周某在十余家寿险公司投保,直到人工核保时才查出来。如果在区块链记录了他每一次投保信息,很快就可以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
第二,是将不同行业的数据引入区块链,可以提高核保、核赔的准确性和效率。举一个重疾险的例子,如果能在区块链上查询到投保人所有的就诊记录,甚至直系亲属的就诊记录,对于投保人当前的身体状况、患病史、家族病史就有了一手的资料,有效地杜绝带病投保。
我们相信由区块链驱动的自治物联网网络将会给制造商的商业模式带来颠覆,包括有持续收入来源的长期订阅关系,同时商业和经济模式要进行大刀阔斧的变革。现在说区块链是否是解决快速发展的物联网行业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还为时过早。现在区块链技术还不完善,尽管如此,物联网和区块链的结合是前途无量的,去中心化自治网络会对物联网的未来起决定性作用。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