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搅雪

“风搅雪”是晋语地区的地方戏“二人台”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流行中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基础资料
  • 中文名:风搅雪
  • 拼音:fēng jiǎo xuě
  • 解释:是晋语地区的地方戏“二人台”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 主要流行:中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 地区:中内蒙古中西部
  • 定义:晋语地区的地方戏“二人台”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 简介

    二人台表现

    “风搅雪”是晋语地区的地方戏“二人台”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流行中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风搅雪主要是指同时用蒙语和汉语表演一个节目, 也指用蒙古族民歌的曲调填上汉语唱词, 即蒙曲汉唱, 当然也有汉曲蒙唱或将二者有机地揉在一起, 深受蒙汉杂居区百姓的欢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蒙汉民族关系,是移民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京剧韵白形式

    “通天教主”王瑶卿为了表现花衫的人物特点,用韵白过于刻板,用京白又太直白,遂在一句中把韵白和京白成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称为“风搅雪”,既不失庄重又富有生活气息。荀慧生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念法,称为“谐白”。

    武学状态描述

    “风搅雪”是开封回族对一种武学状态的形象描述,指多种拳派并存相融而产生格外大的威力。清道光末年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封回族武学兼容并包,高手辈出,达到鼎盛,这个时期,被称为“风搅雪”时代。

    “花儿”形式

    在青海、甘肃某些藏、汉或藏、回杂居区,流行着一种不大受人重视,而样式独特的“花儿”,当地群众形象地把它叫作“风搅雪”,也有的藏族群众把它叫作“呷各拉伊”(雪’勺列’闪’叫月俐’)’即“汉族的山歌”。它是用藏、汉两种语言混在一起唱得“花儿”。在青海的海北、黄南等地流行。表现了藏、汉民族团结和谐的关系。

    首页
    概念
    #贵族
    最新入驻
    金田明夫
    贾科莫·普契尼
    Caroline Lufkin
    相关阅读
    动平衡试验
    内容词条·3337人浏览
    磁带材料
    内容词条·2599人浏览
    齐步走
    内容词条·4749人浏览
    消磁设备
    内容词条·4084人浏览
    半彩
    内容词条·57人浏览
    新国标视力表
    内容词条·4294人浏览
    • 网站地图
    • |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