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阶段的儿童来说,正是好奇心旺盛的时刻,幼儿都非常活泼具有活力。在教学时进行活动教学与艺术教学是十分切合现阶段儿童发展的身心特点的。考验帮助幼儿培养审美观。
幼儿园艺术领域教案精选1
音乐活动:男儿当自强
活动目标:
1. 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大胆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2. 能根据图示大胆但就马步、弓步、掌、拳等武术动作,会用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3. 体验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感受成功与自信。
活动准备:
1. 了解一些常见的武术动作。
2. 《男儿当自强》教师教学资源、音乐cd、动作图示、成龙图片、阅兵式、春晚视频
。
3. 幼儿学习资源②第23页。
活动过程:
1. 听音乐,感受音乐强悍、有力的气势
(1)出示成龙图片,引出歌曲《男儿当自强》,感受音乐特点。
提问:他是谁?他哪方面最厉害? 这首歌曲,听起来怎么样? 听,这是什么声音?
鼓声加到歌曲里,会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2)介绍歌曲名称《男儿当自强》,理解“自强”的含义。
(3)听音乐,运用动作自由表现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提问:用什么动作能把歌曲的有
力、有气势表现出来? 小结:中国武术很厉害,动作也很有力,用武术动作来表现这首歌
曲是最合适的。
2. 幼儿自主探究武术动作,表现音乐的特点
(1)教师根据幼儿的动作表现,梳理主要动作(马步、弓箭步、掌、拳)。
(2)出示图示,幼儿探究武术动作。
① 出示部分图示,引导幼儿讨论看图方法(重点分析结束句亮相图片)。
② 配音乐,幼儿自主探究动作,教师有效指导。(渗透听音乐节奏变换动作)
(3)幼儿听音乐看图展示,要求幼儿记住动作顺序,尽量做得连贯。 (重点练习:马
步、隔挡、结束句的亮相动作)
3. 引导幼儿用方阵舞展示,体验方阵舞的有力和气势
(1)看阅兵、春晚视频,了解方阵,感受方阵舞的整齐壮观、有气势。
(2)幼儿尝试方阵舞展示。 第一遍:幼儿用方阵队形展示,用连续出拳的方式增加
气势。 第二遍:鼓励幼儿表演时,加上喊号子,进一步增强力度和气势。 第三遍:老师参
与领舞,让幼儿充分体验自信与成功。
4. 教师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自信、自强的孩子。
小班艺术活动:美丽的蝴蝶
一、活动目标
1. 尝试在蝴蝶身体的两边分别贴上圆形和三角形作为蝴蝶的翅膀。
2. 贴图形片时能靠近身体贴,知道身体两边的翅膀要对称。
3. 喜欢粘贴活动,感受蝴蝶的美丽。
二、活动准备
电子课件、固体胶、画纸、三角形圆形椭圆形纸片。
三、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蝴蝶外形特征
1. 听音乐模仿小蝴蝶入场,引出主题。
师:我们刚才是模仿哪种小昆虫飞坐到位置上的。
2. 师:瞧,这是谁来了?哇,飞来一只小蝴蝶。(出示多幅蝴蝶图片感受蝴蝶的美。
)
师:蝴蝶漂不漂亮啊?(引导幼儿从蝴蝶翅膀的颜色、花纹,身体,触角说)
3. 观看幻灯片,引发幼儿发现蝴蝶身体两边的翅膀是一样的。
师:在蝴蝶的翅膀上可是藏着一个秘密呦?你发现了没有?
(二)学习粘贴蝴蝶的方法,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 出示ppt展示教师作品,激发幼儿粘贴翅膀的欲望。
师:老师用一些图形也做了一只漂亮小蝴蝶,你们看都有什么形状呀?
2. 介绍材料,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做出一朵美丽的小蝴蝶呀?
师:提问各个图形是身体哪部分加深记忆。
3. 摆出蝴蝶身体、翅膀,再粘贴。
作品赏析
分组展示作品,看看谁的蝴蝶最漂亮。
结束部分
小朋友带好自己的作品,像小蝴蝶一样飞到花园里去跳舞吧。
幼儿园艺术领域教案精选2
活动目标:1、 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2、 了解做月饼的过程练习"团、压、捏、刻、印"等技能。3、 感受中秋节的欢乐气氛分。活动准备:实物月饼、音乐《爷爷为我打月饼》、做月饼的面团、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电饭锅活动过程:
1、 组织幼儿坐好听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 教师进行提问:你们吃过什么形状的月饼?它们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是什么馅的?
3、 出示各种形状的月饼卡片让幼儿进行观察,然后提问:"小朋友你们愿意做月饼吗?现在老师教你们做月饼。"4、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月饼的做法:(1)、先将面揉好,用手团、压、然后包馅,一手托皮,一手沿皮的边缘包上、捏紧。(2)、幼儿制作将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后磕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教幼儿团、压、捏、刻、印的技能,并引导幼儿做出不同形状的月饼。
5、 将月饼放入电饭锅的蒸笼蒸熟。
6、 做游戏,等待月饼蒸熟,利用图片进行二次分类:请幼儿先把大小不同的月饼找出来放在一个篮子里,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并放到另一个篮子里,再请幼儿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饼分给另外两名小朋友。
7、大家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月饼,(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课题名称:叶子变变变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想象,根据叶子的形状组合、拼贴图案。
2、 发展剪贴、添画的美工技巧3、 通过活动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造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洗净压制好的各种形状的叶子、剪刀、胶水、纸张、图画范例活动过程一、 谈话导入:现在是什么季节?落叶树有什么变化?(幼儿回答:树叶落下来了)教师:对,树叶落下来了,老师捡了好多的树叶,今天我们就用这树叶变图画,好吗?
二、 出示几种常见的树叶,引导幼儿想象,说出他们想什么?(柳树叶、杨树叶、法桐叶、)三、 教师出示图画范例:请幼儿欣赏:
四、幼儿进行拼图:
先请幼儿说出自己想要拼的画,然后教师提醒幼儿有的树叶的形状需要用剪刀修剪,才能用,大家使用剪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1、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引导幼儿用粘贴、添画的放法,让画面内容更丰富。
五、展评幼儿的作品;1、请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它的名称,分别用什么树叶做成的。
2、教师教育幼儿要爱护树木。
延伸活动:请小朋友到区角上大胆创新
幼儿园艺术领域教案精选3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aba的结构,进一步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
2、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将表演动作转化为身体动作总谱,跟随音乐进行打击乐演奏。
3、学习看指挥,对指挥的暗示及时正确地做出反应,保持自己的声部在整体中的协调。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单响筒若干。
2、教师教学资源《喜洋洋》音频。
3、《喜洋洋》图谱。
活动重难点
重点:
在掌握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将表演动作转化为身体动作总谱,跟随音乐进行打击器乐演奏。
难点:
学习看指挥,对指挥的暗示及时正确地做出反应,保持自己的声部在整体中的协调。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激发兴趣。
1、倾听音乐,感受音乐情绪。
教师:“今天,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乐曲,大家听完之后来谈一谈你听后有什么感受?”(完整欣赏音乐)
提问:“我们经常在什么时候能听到这首欢快的乐曲呢?”
总结:这是一首非常欢快的乐曲,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经常会听到,感觉喜气洋洋的很开心,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喜洋洋》。
2、完整欣赏音乐,进一步感乐曲的节奏变化。
教师:“带着这种欢快的心情,我们再来欣赏一遍乐曲,你们可以轻轻摆动自己的身体,来感受乐曲欢快的节奏。”
(二)掌握节奏型,将表演动作转化为身体动作总谱,熟悉aba结构曲式。
1、通过身体动作,掌握节奏型。
(1)x x|x x|节奏练习。
教师:“下面我想请小朋友们为这首欢快的乐曲打节奏,想一想可以拍打身体的哪个部位?”(拍头、拍肩、拍手、拍腿……)
教师:“我们听着音乐,用你喜欢的方式为乐曲打节奏。提个小要求,大家要根据我给你的节奏型有节奏的拍打。”(播放a音乐)
(2)xx xx|xx xx|节奏练习。
教师:“这个节奏型和第一个有什么不同?刚才一小节要拍2下,这次要拍4下,所以拍打节奏要更快了。”(播放a音乐)
(3)x -|x -|节奏练习。(播放b段音乐)
2、完整练习身体动作总谱,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
(1)看图谱拍手练习节奏,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
教师:“老师用这些节奏型为这首欢快的乐曲编了一个节奏图谱,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①幼儿听音乐完整拍打节奏。
②感受乐曲aba的曲式结构。
提问:“你们发现这首乐曲的小秘密了吗?有没有一样的地方?哪里和哪里一样?”
总结: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这是一首三段体音乐,像这种第一段和第三段乐曲一样,中间不一样的乐曲就是aba曲式结构。
(2)完整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教师:“老师把刚才大家的表演动作编成了身体动作总谱,我们一起表演一下吧。”
(3)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教师:“现在我们玩一个音乐游戏,将你们分成3个小组,进行合作表演。”
(4)幼儿根据指挥的暗示做正确反应。
教师:“刚才我们的动作都很连贯,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速反应的音乐游戏。”
规则:3人为一组,每组自行商量一个身体动作,听音乐做动作。要求:耳朵仔细听音乐,眼睛看老师的指挥,老师的手指挥到哪个小组,哪个小组随音乐做动作。
(三)引导幼儿练习分声部打击乐器演奏。
教师:“每个小朋友都表现的非常棒。所以我要邀请大家参加我的音乐派对,一起演奏乐曲,想不想参加。看看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哪些小乐器。”
1、认识乐器,了解演奏方法,探索配器方案。
(1)依次讲解演奏方法。
(2)讲解乐器使用规则。
规则:“乐器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在不使用他的时候,要让他休息,不要发出声音。现在请小朋友们赶紧把椅子下面的小乐器拿出来吧。”
(3)幼儿尝试乐器的演奏方式。
教师:“现在让你的小乐器响起来了吧。”
(幼儿听音乐尝试练习乐器演奏方式。)
“让我们先来听听碰铃组的声音,再来听听铃鼓的声音……”
(让幼儿依次进行演奏练习)
2、指导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
(1)看图谱,进行打击乐演奏。
教师:“我们在进行合奏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只有大家完成好自己的任务,才能使我们的演奏更好听。”
(2)看指挥,交换乐器进行演奏练习。
教师:“想不想换一种乐器进行演奏?现在请小朋友们将乐器放在小椅子上,到老师这儿来。你喜欢哪个乐器就走到哪个小凳子前面坐好。”
教师:“打击乐表演,如果加上指挥,会让我们的乐曲更加的好听。老师来当指挥,小朋友看指挥进行演奏。”
(3)全体幼儿看指挥进行演奏表演。
教师:“请小朋友们站上舞台,面向台下的老师们进行演奏。”
(四)活动结束
教师:“演出非常成功,现在让我们把这首好听的乐曲演奏给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听吧。”
(五)活动延伸
将乐器投放到表演区,幼儿继续演奏乐曲。
幼儿武术艺术领域活动教案
一、课节名称:小小武林高手二、课时:1课时(40分钟)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武术文化,培养幼儿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2.认识身体各部位,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
3.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自强意识。
四、重点内容:
1.武术文化的介绍和讲解。
2.基本武术动作的演示和练习。
3.小游戏的设计和组织。
五、难点内容:
1.如何让幼儿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
2.如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教学过程:
1.引入(5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武术文化,展示一些武术场景的图片,引发幼儿对武术的兴趣和热爱。
2.讲解(10分钟)
教师向幼儿讲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点,介绍武术的分类和基本动作,引导幼儿了解武术文化。
3.动作练习(20分钟)
教师向幼儿演示基本武术动作,如握拳、站桩、踢腿等,让幼儿模仿跟随,逐步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
4.小游戏(5分钟)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游戏,如跳绳、躲避球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武术动作,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5.总结(5分钟)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的武术动作,培养幼儿的自信和自强意识。
七、作业内容:
1.在家中练习所学的基本武术动作。
2.观看武术表演视频,了解更多的武术知识。
八、板书设计:
小小武林高手
武术文化
基本动作
握拳、站桩、踢腿等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武术文化、演示基本武术动作、组织小游戏等环节,让幼儿了解武术的基本特点,掌握基本武术动作,提高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培养自信和自强意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幼儿难以掌握基本武术动作,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下一步,可以增加教学时间,加强动作练习的环节,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练习和巩固所学的武术动作。同时,可以加入更多的小游戏和互动环节,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武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