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吕氏春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仁者之勇,雷霆不移。——苏轼《祭堂兄子正文》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
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三国志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山林不能给野火,江海不能灌漏卮。——王符《潜夫论》
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
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管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志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致远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明·凌蒙初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声溢金石,志华日月。——颜之推《祭屈原文》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三侠五义》
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诸葛亮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尚书》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黄庭坚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刘义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杂剧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礼记》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中国历代伟人语录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理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后人学习借鉴的对象。他们的语录,既是他们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一些中国历代伟人的名言语录,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示和思考。
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句话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君子注重道德和正义,而小人只顾眼前的利益,缺乏远见和胸怀。这个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奉为经典。
墨子:兼爱非xx,非xx即偏爱。
墨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伟大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提出了兼爱、非攻、尊师等思想,被称为“墨家”。这句话是墨子对爱的观点。他认为,兼爱是一种无私的、无差别的爱,不偏袒任何人,而xx则是一种偏袒,只爱自己的亲族、朋友和同类。墨子主张兼爱,反对xx,认为只有兼爱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荀子: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和治家,他的思想体系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是荀子对人性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本善,具有天赋的美好品质,但由于环境和习惯的影响,人们逐渐变得远离本性,失去了天然的善良和纯真。荀子主张通过教育和修身来恢复人性的本真。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提出了道家哲学,被尊为“道家祖师”。这句话是老子对道的观点,他认为道是超越一切概念和言语的存在,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和定义。名则是人类创造的概念和符号,也无法完全描述实际的事物。老子主张追求道,超越名实之间的界限,达到真正的自我境界。
庄子: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庄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提出了“庄子思想”,被称为“道家哲学的终极境界”。这句话是庄子对大道和伦理的观点,他认为大道是超越一切伦理和道德的存在,如果伦理和道德成了独立的存在,则大道已经废弃。智慧则是人类追求真理和超越的力量,但如果被用于伪装和欺骗,则是一种伪善。
孟子: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和治家,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而非本恶。这句话是孟子对天道和人道的观点,他认为天生万物以养人,是恩赐和恩泽,而人类没有任何一种善行能够报答天道的恩情。孟子主张通过教育和修身,使人类的善性得以发扬光大。
李时中:一日不读书,胸中草木长。
李时中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和书法家,他的书法被誉为“当世第一”,被后人视为书法艺术的代表之一。这句话是李时中对读书的看法,他认为读书可以让人的心灵得到熏陶和滋养,使得胸中的草木可以得到生长,意味着读书可以开阔人的眼界和视野,使得人的智慧得以提升。
曾国藩: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军事家政.和治家,他的治军和治政思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句话是曾国藩对人格和处世的看法,他认为宁可正直而不足,不要追求过分的利益和权力,也不要妥协和妥协,保持自己的纯正和真实,才能得到自我尊重和他人的认可。
毛泽东:世上无难事,只怕不打算。
毛泽东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句话是毛泽东对计划和决策的看法,他认为只要有充分的思考和计划,就没有什么事情是难以完成的,只有缺乏决策和计划,才会使问题变得困难和复杂。
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
邓小平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句话是邓小平对改革的看法,他主张在改革中不断摸索和实践,不要一开始就有完美的计划和方案,而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实现改革的目标。
习近平: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是中国现任主席,他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和目标,旨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句话是习近平对中国梦的阐述,他认为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想和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和基础,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和实践。
以上是中国历代伟人的名言语录,这些语录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和智慧,启示着后人的思考和实践。阅读这些语录,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更可以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和价值观,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