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皋擅长骑射,南宋初年,他跟随群众屡次战胜金军[3],因功得到举荐,成为武官,之后因抗击金军有功,屡次升迁,官至蔡州、唐州、信阳军镇抚使,授亲卫大夫爵。[4]绍兴三年(1133年),牛皋加入岳家军,得岳飞器重,在金作战中屡立战功,先后抓获数位金军将领,在跟随岳飞镇压杨幺起义中,成功擒获杨幺。官至湖北、京西宣抚司左军统制,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绍兴十一年(1141年),南宋朝廷力主议和,牛皋随岳飞离开战场,转任宁国军承宣使、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管。绍兴十七年(1147年),牛皋参加宴会时被人毒死,临死时仍为不能死在战场而抱憾。[2][1]宋景定年间被追封为辅文侯。[5]
宋人张纲认为牛皋身经百战,勇冠三军。[6]现代学者邱羽认为其一生战绩卓著,名垂青史,为后世景仰。[5]
岳飞
领导
张宪
同事
田师中
同事
赵构
君主
牛皋,字伯远,生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1],汝州鲁山(今河南省鲁山县)人。牛皋擅长骑射。靖康二年(1127年)十二月,金军入侵汝州,他同众人与金军作战,屡次获胜。西道总管翟兴于是举荐他为保义郎,即初级武官。[2]
建炎二年(1128年)八月,杨进叛宋自立,盘踞鲁山,翟兴派牛皋前去讨伐,三战三胜,杨进部众瓦解。牛皋因功晋升荣州(今四川荣县)刺史、中军统领。次年,金军再次入侵京西一带,牛皋率军与其大战十余次,皆以胜归,以功升同统制兼京西南路提点刑狱。[2]
建炎四年(1130年)四月,金军进攻江西,转道湖北荆门北撤。牛皋获悉后埋伏在金军必经之地的宝丰宋村,一举歼灭金军两万多人。[3]之后,牛皋又在鲁山邓家桥大败金将孛堇。先后升任和州防御使、西道招抚使,正式跻身高级将领之列。[2]而宋村之役被认为是岳飞朱仙镇大捷、吴阶和尚原大捷的先声。[7]
建炎四年(1130年)冬,伪齐向金请师入侵南宋,牛皋事先派军埋伏在险要之地,自己则驻扎在丹霞等待伪齐军来犯。伪齐军率众全部进入包围圈后,牛皋便指挥将士前堵后截,金齐联军大败,伪齐将领郑务儿被活捉。牛皋因功再升安州(今湖北安陆)观察使,之后又出任蔡州、唐州、信阳军镇抚使,知蔡州、加爵亲卫大夫。[2][4]
绍兴三年(1133年),牛皋奔赴临安(今浙江杭州)面见宋高宗赵构,表示伪齐皇帝刘豫必败,恢复中原有望。[8]当时岳飞受命统管江西、湖北军务,策划从襄汉进军中原,收复失地。赵构于是将牛皋及其部众划归岳飞指挥,牛皋正式加入岳家军。[2][9]
岳飞为牛皋的加入而感到高兴,将其任命为唐、邓、襄、郢四州的安抚使,又任牛皋为神武后军中部统领。之后,伪齐将领李成、王嵩联合金军侵占襄阳、随州。岳家军部将张宪、徐庆久攻随州不下,岳飞于是任命牛皋前往增援。牛皋率领部下不到三日,便将随州夺回,并将王嵩斩首,获得五千士卒。随后前往襄阳支援,将李成击败,收复了襄阳,打开了北进中原的大门。[2][9]
绍兴四年(1134年)冬,金军进攻淮西,连破濠州(今安徽凤阳县)、滁州(今安徽滁县),伪齐皇子刘麟进攻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牛皋接受岳飞任命,率二千骑兵渡江驰援。临阵时他大喊“牛皋在此,尔等怎敢进犯。”金齐联军听到后都惧怕牛皋的威势,不战而退。岳飞认为应该前往追击,以防他们卷土重来。牛皋于是是挥兵追击三十多里,金齐联军因惧怕而自相踩踏,金军副都统及千户五人、百户数十人皆被斩杀。牛皋因此功得以进爵中侍大夫。[2][10]
绍兴五年(1135年)五月,牛皋跟随随岳飞前往洞庭湖,镇压杨幺起义军,杨幺被击溃,逃遁水中,被牛皋在水中活捉。牛皋因此功再获晋升,任职湖北、京西宣抚司左军统制,加任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2][11]绍兴六年(1136年),岳飞前往攻打伪齐,牛皋在此战中生擒伪齐知镇汝军薛亨,立下大功。[12]
绍兴十年(1140年),金人背弃盟约,破坏南北和议,重新侵占已归还宋朝的河南、陕西等地。岳飞命牛皋出师河南,转战于汴京、许昌之间,随后成功收复淮宁府(今河南淮阳)、颖昌府(今河南许昌)等地。在郾城、颖昌大破金军都元帅领行台尚书事宗弼的战役中,牛皋功居第一,升任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成德军承宣使,兼任提举枢密行府事务。次年南宋朝廷力主议和,赵构随后下诏撤兵。牛皋被迫随岳飞班师回朝,改鄂州驻札御前左军统制,升真定府路马步军副统总管,转任宁国军承宣使、荆湖南路马步军副总管。[2][13]
绍兴十七年(1147年),都统制田师中设宴款待将士,牛皋应邀前往,席间饮下毒酒。他急忙回到府内,对亲近感慨说道,他已活了61岁,官居高位,平生唯一遗憾的就是没能死在战场,而是床榻。次日去世,当时有传闻称是秦桧指使田师中毒害牛皋。[2]牛皋死后被追赠安德军节度使[14],下葬于今杭州西湖栖霞岭。宋景定年间牛皋被追封为辅文侯,其碑前刻有“宋辅文侯牛皋之墓”。[5]
儿子:牛僎,加入南宋军,曾屡立战功。[15][1]
宋朝诗人张纲在其著作《华阳集》中评价:牛皋身经百战之余,独冠三军之勇。[6]
宋朝学者熊克著《中兴小纪》记载有宋高宗赵构对牛皋的评价:牛皋颇骁勇,但嗜好饮酒,无法统领众兵。[16]
论文《抗金名将牛皋简论》作者萧鲁阳评价:牛皋是勇将,是战将,又有政治头脑,有政见,有政略,是一名大将。[1]
论文《牛皋的性格与政治命运》作者邱羽评价:牛皋生性秉直,为人忠义,具有胆识,且一心为国,凭借其勇猛忠义,驰骋沙场,屡获战功。牛皋一生战绩卓著,由一名普通的下级军官直至成为岳家军的副统帅,一代抗金名将,名垂青史,为后世景仰。[5]
牛皋和岳飞向一老者问路,牛皋在马上吼道:“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老人不但没有指路,还生气地说:“冒失鬼,京城地界哪里容得了你撒野?”[17]
岳飞则脱镫下马,上前施礼问道:“不敢动问老丈,方才可有看见一个骑黑马的,往哪条路上去了?希望可以指明方向。”他的回话得到老者的称赞和热情的指点。[17]
在清钱彩所作小说《说岳全传》中,牛皋是赵公明坐下黑虎转世,为人憨直中透着机智,粗犷内带着诙谐。武艺平常却胆气过人,常居险地而始终毫发无伤,被岳飞誉为“福将”。[18]
经过后世的演变发展,根据《说岳全传》改编的牛皋,在京剧、婺剧、川剧中都有其形象。[19][20][21]
京剧中的牛皋脸谱为六分脸眼窝及其以上以黑色为主,画红、蓝、白三色立柱纹。鼻涂靛蓝色,用白色勾鼻翼及表情纹。两腮涂粉红色,以绿色条纹描于眼窝之下,此脸谱的另一种画法是,减少脑门上的立柱纹,额涂白底,额心描一红色或黑色的篆文“牛”字,当中一竖由粗渐细直贯鼻尖。[19]
婺剧中的牛皋脸谱为黑脸,因为其是黑虎化身,图案主要用黑、白、红三种颜色幻画而成,图案没有规定的标记。有的老前辈艺人,在额头上写有一个“牛”字,以示这就是牛皋。[20]
川剧中《精忠传》中牛皋的脸谱以黑、白二色为主,勾绘牛角眉、牛角眼,表现其性如野牛倔强,印堂绘红日图案。《牛皋扯旨》中的牛皋与《精忠传》中基本相似,只是脸呈现灰色,眉宇渗白,眼角发红,额为肉色,间有皱纹,勾灰鼻窝,表示其已年迈。[21][22]
年份 | 电视剧 | 饰演者 | 剧照 |
1988年 | 《八千里路云和月》[23] | 陆一龙 | |
1994年 | 《岳飞传》[24] | 韩义生 | |
2013年 | 《精忠岳飞》[25] | 康凯 |
牛皋死后葬于浙江杭州栖霞岭北的剑门关紫云洞口南畔,牛皋墓以石块砌成,坐西朝东,成圆形拱顶,下条石围砌,上封土植草。墓前立有一碑,碑文书“宋辅文侯牛皋之墓”,墓道前构筑两柱一间石坊,墓碑及石坊为重修之物。其右侧立清光绪元年秋八月《重修辅文侯牛公墓记》碑,叙述牛皋抗金战功甚详。墓前方又有长13.7米、宽3米的墓道,中立一高4米的石牌坊,坊柱上镌明徐渭撰“将军气节高千古,震世英风伴鄂王”对联。整个墓地修竹掩映,古朴庄重,与岳坟遥遥相望。[26][27]
牛皋的遗骨虽埋在杭州,但其故乡为纪念他,特在河南鲁山城东关建造了一座牛皋祠堂,院内有牛皋的洗马井,现今尚存。[26]
牛皋的后裔还在熊背乡石碑沟建造了牛皋的“衣冠冢”进行祭奠和怀念。但当时为了防止被盗,并没有标出衣冠冢的具体位置,如今已无法探寻其具体位置。[28]
明洪武(1368-1398年)年间,滍阳镇百姓为纪念牛皋抗击金军的爱国义举,在阳东花山上建立了牛皋衣冠冢,并在宋村建立牛皋祠祠堂,四时祭祀供奉。[29]
展开
[1]萧鲁阳. 抗金名将牛皋简论[J]. 平顶山学院学报 , 2010年: 58-62.
[2](元). 脱脱. 宋史: 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牛皋传.
[3](清). 毕沅. 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 .
[4](清). 毕沅. 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二.
[5]邱羽. 牛皋的性格与政治命运[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年, (02): 92-94.
[6](宋). 张纲. 华阳集: 卷一.
[7] 桑金科. 河南历代名人[M]. 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 2005年: 499.
[8](清). 毕沅. 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三.
[9](清). 毕沅. 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三.
[10](清). 毕沅. 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四.
[11](清). 毕沅. 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五.
[12](清). 毕沅. 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七.
[13](清). 毕沅. 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三.
[14](宋). 范质. 宋会要: 仪制十一.
[15](南宋). 周必大. 文忠集: 卷四六.
[16](宋). 熊克. 中兴小纪: 卷二.
[17]高占祥. 处世歌诀 绘画本[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8年: 222-224.
[18]张少助 . 论《说岳全传》中牛皋形象的塑造[J]. 文学教育, 2017年: 56-57.
[19]邓虹,李汝春. 大词戏志[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3年: 98.
[20] 义乌丛书编纂委员会编. 婺剧脸谱故事[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年: 166.
[21]杜建华. 川剧精华[M].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 2009年: 213.
[22]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院编. 川剧舞台美术 脸谱·头帽·服装·砌末[M]. 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 1989年: 18.
[23]八千里路云和月.豆瓣电影. [2023-09-12].
[24]岳飞传.豆瓣电影. [2023-09-12].
[25]精忠岳飞.豆瓣电影. [2023-09-12].
[26]西湖天下丛书编辑部编著. 西湖名人[M].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1 : 62.
[27]杭州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 杭州市地名志[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年: 446.
[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鲁山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鲁山文史资料 第18辑 纪念鲁山县政协成立二十周年[M]. 2001年: 119.
[29]刘尊法主编. 炎黄文化耀鹰城 平顶山市炎黄文化研究会活动纪实[M]. 平顶山市炎黄文化研究会, 2000年: 148.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23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