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张亚勤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1989年,张亚勤获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4年9月-2019年10月,张亚勤担任百度公司总裁。出任百度总裁前,曾在微软公司工作16年[a],历任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b]、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微软中国董事长、和微软全球副总裁。[2]2020年起,张亚勤任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4]2021年6月,张亚勤带领智能产业研究院联合百度Apollo发布全球首份车路协同技术创新白皮书《面向自动驾驶的车路协同关键技术与展望》,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从关键技术研究、局部先导示范应用,走向全面商业化落地应用。[3]
张亚勤是数字视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级科学家和企业家,他发明的多项图像视频压缩和传输技术被国际标准采用,广泛应用于高清电视、互联网视频、多媒体检索、移动视频、和图像数据库领域。张亚勤致力于移动应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以及智能云计算领域的创新研发,领导了Apollo自动驾驶计划,并担任全球最大技术开放平台Apollo全球理事会理事长,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未来交通指导委员会”唯一来自中国的委员。[2]截至2022年,张亚勤发表了558篇论文,获62项美国专利,著有11部著作;获许多国际学术和行业大奖,包括IEEE百年纪念奖章、IEEE工业先锋奖、IEEE Richard Merwin奖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特别奖以及10余次IEEE最佳论文奖。张亚勤被IT时报、CNBC、《商业周刊》和全球商务评为亚洲十大CEO、年度CEO、50位全球杰出人物和十大创新者。[5]
时间 | 院校 | 专业 | 学位 |
1978-198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电子工程 | 学士 |
1982-1985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电子工程 | 硕士 |
1986-1989 |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 | - | 博士 |
- | 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 | - |
1999年1月,回国加盟微软中国研究院,出任该院首席科学家。
2000年8月,出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科学家。
2001年11月,微软中国研究院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张亚勤任首任院长。(2004年,微软亚洲研究院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评为全球最顶级的计算机科学研究院。)
2004年1月,升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进入微软决策层,成为比尔·盖茨的智囊团核心成员。负责统领微软全球移动通信及嵌入式产品业务(微软七大部门之一)。
2006年1月,张亚勤回国成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倾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技术研究、技术孵化、产品开发,产业合作的团队。
2007年,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6年-2014年9月任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兼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负责微软在亚太地区的科研及产品开发工作。
2012年,在张亚勤博士的领导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面向中国的科技初创企业成立了微软风投加速器。该加速器已经孵化超过200家人工智能、AR/VR、自动驾驶领域的创业公司,成为中国和全球重要的创新力量。
2014年9月,正式加入百度,任总裁。
2018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未来交通指导委员会”委员。
2019年10月,张亚勤博士从百度公司退休。
2019年12月31日,张亚勤博士正式加盟清华大学,受聘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将在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计算机系和相关院系开展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将负责牵头筹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以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类脑智能为关键的技术突破方向,打造世界顶尖的创新研发平台。
2020年12月1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正式成立,张亚勤任院长,开始在清华大学正式开启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公益事业的新征程。
2021年11月22日,出席“JD Discovery 2021-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 2021 JDD)。[6]
2022年7月27日,据中国青年报发布的消息,张亚勤参加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对话节目《文化相对论》在凤凰卫视美洲台首播,美国城市卫视、美国中文电视台、中国新闻网同步上线。[7]
学术著作
共发表588篇学术论文,62项美国专利,13本专著(含合著),H-index 75,25000余次引用,获得多项国际学术和行业大奖,IEEE最佳论文奖4次。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未来交通指导委员会”委员、9项权威学术期刊如IEEE Tran. Video Technology主编,近十所国际顶尖大学荣誉/客座教授/校董/顾问委员。[4]
主要贡献
1999年,和李开复博士等共同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2001年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并担任第二任院长。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全球计算机一流的研究机构,为中国和全球计算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培养了大量顶尖科学家和企业领袖。
2006年,他领导成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整合了微软十多年来部署在中国的研发资源,使该集团成为跨国公司在华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研发机构,也是微软公司除美国之外最大的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品研发及产业合作的研发基地。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自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每年都吸收数百名高端软件人才,已经拥有5000多名员工,其研发领域涉及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及嵌入式、互联网服务和新兴市场。
中国“智”造
早在2006年,即就云计算发展的战略和重要性发表了多篇文章。他积极呼吁中国制定自己的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战略,并在2010年两会期间,作为11届政协海外代表提交了“应及早制定和部署国家云计算战略”的提案。他的文章和提案得到了国家领导和部委领导的重视。
他提出的“ABC”(AI+Big data+Cloud)融合的理念得到业界广泛认可。
1.W Yao, J Ostermann, YQ Zhang*. Video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s, Beijing: Publishing House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2003.
2. D Wu, YT Hou, W Zhu, YQ Zhang*, JM Peha. Streaming video over the Internet: approaches and direc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11 (3), 282-300, 2001.
3. T Chiang, YQ Zhang*. A new rate control scheme using quadratic rate distortion model,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7 (1), 246-250, 1997.
4. HJ Lee, T Chiang, YQ Zhang*. Scalable rate control for MPEG-4 video,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10 (6), 878-894,2000.
5. D Wu, YT Hou, YQ Zhang*.Transporting real-time video over the Internet: Challenges and approache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88 (12), 1855-1877, 2000.
6. Dong Liu, Xiaoyan Sun, Feng Wu, Ya-Qin Zhang*. Edge-Oriented Uniform Intra Predi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11/2008.
7. Qian Zhang, Ya-Qin Zhang*. Cross-Layer Design for QoS Support in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02/2008.
8. Shiwen Mao, Y.T. Hou, Xiaolin Cheng, H.D. Sherali, S.F. Midkiff, Ya-Qin Zhang*. On Routing for Multiple Description Video Over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11/2006.
9. Dong Liu, Xiaoyan Sun, Feng Wu, Shipeng Li, Ya-Qin Zhang*. Image Compression With Edge-Based Inpain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11/2007.
10. W. Kumwilaisak, Y.T. Hou, Qian Zhang, Wenwu Zhu, C.-C.J. Kuo, Ya-Qin Zhang*. A cross-Layer quality-of-service mapping architecture for video delivery in wireless networks,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01/2004.[4]
2002年,在张亚勤博士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期间,他发起了微软与教育部合作的人才培养计划——长城计划。长城计划共累计培养各类人才三十多万名,微软亚洲研究院也成为教育部的人才培养基地。
是美国杰出华人组织“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的副主席,积极推动中美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交流。同时,张亚勤博士也是联合国计划发展总署企业董事会董事长和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领袖之一。
担任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副主任、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基金委顾问、国际移动大会(GMIC)主席、世界经济论坛Davos自动驾驶委员会委员;他同时担任联合国发展总署(UNDP)企业董事会董事,为全球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是很多高科技公司的董事会成员,参与过多种国际技术标准的制订,是全球逾十所顶尖高校的校董或名誉教授。
担任悉尼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国际知名院校的客座教授和同济大学校董。
担任芝加哥大学和康奈尔大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名誉院长和名誉教授。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给张亚勤的信中说他“是一个灵感的启示”;他的导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皮柯·霍兹曾赞叹他“是全世界的财富”。[8]
时间 | 奖项全称 | 颁奖机构 |
2021年 | 入选中国工程院2021年当选外籍院士名单。[9] | - |
2020年 | 入选世界前 1000 顶级计算机科学家名单。 | - |
2019年 | 获颁2019年度旅美科协“卓越科技企业领袖奖”。 | - |
2019年 | 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 - |
2017年 | 当选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ATSE)院士。 | - |
2015年 | “中国留学50人”。 | - |
2012年 | “中国信息产业杰出贡献个人成就奖”。 | - |
2012年 | “IT时代领袖奖”。 | - |
2011年 | “全球化影响力25人”。 | - |
2010年 | “华人商业领袖奖”。 | - |
2008年 | “2007年中国十大科技英才”。 | - |
2007年 | 2007中国IT年度人物。 | - |
2007年 | 2007年最具价值经理人。 | - |
2006年 | 美国年度“最杰出亚裔工程师奖”。 | - |
2004年 | IEEE年度产业创新领袖奖(Industry Pioneer Award)。 | - |
2003年 | “中国教育特殊贡献奖”。 | 教育部 |
2002年 | “杰出校友成就奖”。 | 乔治·华盛顿大学 |
1999年 | 美国年度青年电子工程师大奖(Young Engineer of The year)。 | - |
1997年 |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IEEE Fellow)称号。 | - |
展开
[a]1999-2014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 有限公司董事长、微软亚洲研究院首任院长、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
[b]创建于2006年[1]
展开
[1]张亚勤:两次归来和一次告别.经济观察网. [2024-01-17].
[2]张亚勤.清华大学. [2024-01-17].
[3]重磅 | 热烈祝贺我院李克强教授、张亚勤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 [2024-01-17].
[4]张亚勤-清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清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21-12-05].
[5]张亚勤.国际工程教育论坛. [2024-01-17].
[6]IIEEE百年历史最年轻的Fellow 张亚勤将出席京东2021JDD大会.金融界. [2022-02-12].
[7]站在文明的十字路口,听大咖与青年聊《文化相对论》.今日头条·中国青年报. [2022-07-28].
[8]张亚勤_院士介绍_院士介绍_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 [2021-12-05].
[9]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中国工程院网. [2021-11-18].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9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