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边非军事区:如上海五国会晤机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的约定;又如哥伦比亚曾在梅塔省的拉乌里韦等五个城市设立的非军事区。
2.双边非军事区:多以国际势力介入而出现的非军事区,可能有第三国或联合国监督。如三八线、一七线、柏林墙等,就是著名的双边非军事区。
3.单边非军事区:两个军力不相当的交战国,其中一方片面所设立的非军事区,其设立者不一定是军力较弱者,如以色列单方宣布的非军事区。
• 南极洲:根据《南极条约》,所有驻扎在该地的各国均不得在此进行任何军事行动,并且冻结领土所有权。
• 爱琴海诸岛:根据《洛桑条约》,希腊的希俄斯岛、伊卡利亚岛、米蒂利尼岛、萨摩斯岛,被限制禁止建立任何海军的防御工事,也禁止军用飞机飞越该地,仅允许驻军与训练。
• 南北朝鲜非军事区:根据《南北朝鲜停战协定》而设立。
• 柏威夏寺:与其周围4.6公里土地,被国际法院裁定为临时非军事区。
•西奈半岛:根据《埃及-以色列和平条约》,双方同意该地非军事化,以色列并同意限制其部队在邻近该地边境的数量。
• 斯瓦尔巴群岛:根据《斯瓦尔巴条约》,该地主权划归挪威所有,但永久非军事化,其居民的安全由挪威政府负责。
• 塞浦路斯联合国缓冲区:根据联合国186号决议设立的非军事区,用以分隔塞浦路斯与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
• 戈兰高地:一部分的土地由联合国维和部队控制。
• 伪满洲国与中国:根据《塘沽协定》,曾在华北成立。于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取消。
• 斯科普斯山:曾是飞地,受联合国保护,现与以色列连接。
• 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中立区:1975年,两国均分该地。
• 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中立区:1970年,两国均分该地。
• 瑞典-挪威联合解体:1905年后,两国协议在彼此边境1公里处设立非军事区,1993年废除。
• 越南非军事区:详见法越战争、越战。
朝韩非军事区,或者三八线,是指一段横越朝鲜半岛、作为朝鲜和韩国缓冲区的地带,又常被称为朝鲜半岛非军事区、韩国非军事区、朝鲜非军事区等。1953年7月27日在经历将近三年的朝鲜战争后,双方决定于板门店签署了《韩朝停战协定》,自此确立了以38度线及其周围地区所组成的朝韩非军事区。美国白宫2012年3月20日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3月25日走访朝韩非军事区,以彰显对美韩同盟的支持,并且奥巴马有可能向朝鲜“喊话”,表明美国对朝鲜半岛局势的关切及支持美韩同盟的决心。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