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龚秋霞在上海仁善女校读书的同时,参加了上海俭德会创办的歌舞训练班。在此期间,她参与演出了一二十部话剧和歌剧,如《铁蹄下哀的性》《杨贵妃》《后台》《名优之死青春的悲》等。龚秋霞对于梅花歌舞团十分不满,认为团体不正规,没有前途,形容为“乌烟瘴气的所谓歌舞团”,并决定脱离。退出后不久,该歌舞团解散。之后,她聘请了一位外国教练教授舞蹈,从中受益良多。
1933年,加入上海梅花歌舞团,成为“五虎将”之一。1936年,龚秋霞登上影坛,参演了首部影片《父母子女》。1937年,她主演了夏衍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影片《压岁钱》一举成名。1937年至1942年,主演电影《古塔奇案》,并在其中主唱了贺绿汀作曲的插曲《秋水伊人》,以及在电影《蔷薇处处开》中担任主演主唱,演唱电影《浮云掩月》的插曲《莫忘今宵》。这些歌曲迅速成为新潮经典歌曲,广为传唱。
1937年主演了夏衍编剧、张石川导演的影片《压岁钱》一举成名。1938年与1942年,她主演了贺绿汀作曲的《秋水伊人》和主演主唱的影片《蔷薇处处开》。成为一名能歌善舞的多才艺人。并且因与白杨、舒绣文、黄耐霜主演影片《四千金》,而被人们昵称为“大姐”。在多部影片中她多扮演成年妇女或老妇人形象。由于处于豆蔻,对这些角色她并不满意。在丈夫的劝导下和影片上映后观众对自己的表演大加赞扬,这才坚定了她饰演贤妻良母的形象。这些影片有《凯风》《寸草心》《豆蔻年华》等。
1949年后,龚秋霞在长城、凤凰等影片公司拍摄了近六十余部电影,多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1953年后,因专注于电影工作,逐渐减少灌录新唱片,1956年后未再出新唱片。1967年,她与丈夫迁居至中国台湾台北郊区,此后在中国台湾和香港两地从事电影拍摄工作,有“众人母亲”之称。1993年,作为香港电影代表团成员,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
龚秋霞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亦歌亦影,用现在的话说,属于“两栖明星”。她的歌喉甜润婉转,有“银嗓子”的美誉。与当时的“金嗓子”是周璇一起名列“上海十大歌星”的前两位,并率先在电影中自演自唱,开创了影歌风气的先河。龚秋霞从事唱片录音以来,大部分歌曲都由百代公司录音出版,到香港后,仍跟百代保持密切关系,且与也是电影演员和歌手的陈娟娟成为搭档,灌录了多首二部合唱歌曲。
龚秋霞最后两部电影,是1978年演出的《铁脚马眼神仙肚》和1980年的《胭脂》。
铁脚马眼神仙肚
1979-02-22
爱心千万万
1975
精忠报国
1972-03-10
小忽雷
1966-08-09
合家欢
1964-04-18
十七岁
1960
豆蔻年华
1959-08-20
有女怀春
1958-06-11
女子公寓
1956-08-29
我是一个女人
1955-12-08
燕双飞
1954-03-05
青春颂
1953-06-12
不知道的父亲
1952-11-20
狂风之夜
1952-08-30
娘惹
1952-06-01
南来雁
1950-12-28
豪门孽债
1950-10-27
地狱天堂
1947-02
秋水伊人
1946
夜长梦多
1943
黑夜魅影
1942
陈查礼大破隐身盗
1941
花溅泪
1941
歌声泪痕
1939
左滑查看更多
落难的人
2009-01-01
木偶寄情
1993-03-23
春风野草
1991-07-19
有一个晚上
1962-06-30
湖畔四拍
1948
柳浪闻莺
1948
秋水伊人
1937
溜冰曲
1931
摇妈妈
1931
龚秋霞在豆瓣电影人物上的简介
龚秋霞在MusicBrainz上的简介
龚秋霞在上海图书馆上的简介
展开
[1]龚秋霞.Mtime时光网. [2024-01-30].
[2]龚秋霞 Qiuxia Gong.豆瓣. [2024-01-30].
[3]龚秋霞介绍.猫眼电影. [2024-01-30].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8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