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黄文海从电影学院进修毕业。同年他担任故事片《纸》的副摄影,该片由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并作为荷兰鹿特丹影展开幕影片。1996―2000年,黄文海一直在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当记者和编导,采制的新闻报道多次获得各种新闻奖项,期间也创作了《大河沿》等纪录片。《大河沿》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新光杯”。
2001年离开中央电视台,成为独立制作人。当年就作为制片人摄制了故事片《北京郊区》,参加了2002年洛杉矶纪念法国新浪潮40周年的“新中国电影展”,入选2002年(未公开发行类)全球最重要的十部电影之一。
2002年创作了纪录片《军训营纪事》,参加了法国“FIPA”国际电影节。
黄文海在从怀斯曼式的记录电影风格朝更为自由的影片形式的转变历程中,持续关注着生活在中国社会不同层面的人群,形成了一个导演对“当下”中国的独特思考与观察,并逐渐找到自己的“个人独立”。他的作品表现了带有“作者性”的美学意义上的“独立”,而非仅仅是与体制相对的“独立”(《当代艺术与投资》评)。骨子里透着南方人特有的精干,这是黄文海给人的一种印象。与此相对照的还有他在某些特定场合下的沉默和平和,那种看上去有点大男孩般阳光的味道,不会给人以咄咄逼人的张扬之感。不仅关乎文学、美术、摄影和电影等艺术门类,同时针对中国现实的方方面面和文化思想现状等,他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解和清晰的表达。也正是因为对人文学科的广泛涉猎,加之个人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思考,以及在艺术创作上的严苛和趣味上的纯粹乃至挑剔,凡此种种因素的累积才令他的创作散发出不同于他人的光彩(《电影艺术》评)。
西方去此不远
2009-11-03
我们
2008-09
梦游
2006
军训营纪事
2004
喧哗的尘土
2003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获奖结果 |
2010 | 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 《西方去此不远》 | 提名 |
2008 | 第6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特别提及奖 | 《我们》 | 获奖 |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获奖结果 |
2005 | 法国真实电影节国际竞赛单元大奖 | 《梦游》 | 获奖 |
2005 | 马赛国际电影节国际纪录片竞赛单元“乔治·波格尔”奖 | 《喧哗的尘土》 | 获奖 |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5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