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初年,法正投奔益州牧刘璋,担任新都县令、军议校尉。法正在益州不得志,与别驾从事张松友善。[1][3]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张松劝谏刘璋与刘备交好,并举荐法正为使者前往荆州拜见刘备;法正返回成都,与张松密谋奉迎刘备为主。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璋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法正暗中向刘备献计谋取益州,刘备率兵抵达涪城(今四川绵阳)。[1][3][4]次年,刘备驻兵葭萌(今四川广元昭化境内),突然进攻刘璋,势如破竹。刘备包围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法正写信劝降刘璋;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天,刘备兵围成都,刘璋投降。[1][3][5]刘备攻占益州,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对其十分倚重。曹操平定汉中,留下部将夏侯渊与张郃驻守,法正向刘备献计攻占汉中。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率军北上,斩杀夏侯渊,夺取汉中;同年七月,刘备晋位汉中王,擢升法正为尚书令,兼任护军将军。[1][6]次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刘备追谥法正为翼侯,又赐封其子法邈为关内侯。[1]
时人认为法正精通谋划,如曹操、诸葛亮、杨戏等人都称赞法正才略过人。[1][7][8]但晋朝史家张璠、陈寿、孙盛却认为法正虽擅长谋略,但却私德有亏,背叛刘璋实为不忠。[1][9][10]宋朝学者萧常、宋末元初学者郝经则认为刘备进占益州,主要是法正与庞统的功劳,可惜两人英年早逝,没能辅佐刘备兴复汉室。[11][12]
法衍
父亲
法邈
儿子
玄德
爷爷
法雄
曾祖父
刘璋
对手
孟达
好友
张松
好友
法正字孝直,是扶风郿县(今陕西眉县东)人;法正的祖父法真气节清高,颇有美名。汉献帝建安初年,恰逢天下发生饥荒,法正和同郡的孟达一起南下入蜀,依附益州牧刘璋。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法正才被刘璋任命为新都县令,出外任职;后来又被刘璋召回成都,升任军议校尉。当时法正在刘璋帐下既得不到信任和重用,又遭到他本州县一起客居在蜀地的同乡非议,认为他品行不端,因此才会不得志。[1][4]
益州别驾从事张松和法正友善,私下认为刘璋不是有所作为的英主,常常为此暗自叹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璋派遣张松作为使者前往许昌拜见曹操,张松未得到曹操礼遇,回到成都后就在刘璋面前诋毁曹操,劝其与曹操断绝关系,转而结交豫州牧刘备。刘璋听从,询问张松可以派谁为使者前去拜见刘备,张松于是举荐了法正。法正推辞不去,假装不得已才接受了这个任务。[1][3][4]
法正返回成都,对张松表示刘备有雄才大略,两人暗中商议达成一致,愿意拥戴刘备为君主,然而一直没有得到适当的机会。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进攻汉中张鲁。刘璋听说后,深感恐惧。张松就趁机向刘璋建议,不如迎接刘备前来益州,让他讨伐张鲁,协助抵抗曹操的大军。刘璋听从,又派遣法正为使者,率兵四千人前往荆州迎接刘备入川。[1][3][4]
法正见到刘备后,向他说明了刘璋的想法,又暗中向刘备献计策,以刘备的英明才略,对比刘璋的懦弱无用,倘若以张松作为内应,趁机攻占益州;然后凭借益州的殷实富裕,以及蜀中的山川艰险的优势,成就帝业易如反掌。刘备对法正的分析深以为然,于是留下诸葛亮、关羽等人镇守荆州,率领万余人逆江西进,前往益州。刘备率军抵达涪城,刘璋亲自率领部众前往迎接。[1][4]
刘璋资助刘备粮草辎重,让他率兵进攻汉中张鲁;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的军队驻扎在葭萌县(今四川广元昭化境内),收揽人心。恰逢曹操率大军进攻孙权,孙权求助刘备,刘备向刘璋请求资助兵马粮草,刘璋没有满足,刘备于是率军进攻刘璋。[1][3][4]
刘备诱斩刘璋的部将杨怀、高沛,进占涪城(今四川绵阳)。刘璋的部下郑度向他建议,刘备孤军深入,兵不满万,手下的人还未真心拥护他,军队完全没有粮草辎重,只是凭借田野之中的谷物作为军粮。如今之计,不如坚壁清野,将巴西、梓潼两郡的百姓全部迁到涪水以西地带,烧毁当地粮仓和田野之中的庄稼,深沟高垒坚守不出。刘备的军队前来,不与他作战,长久下去,刘备的军队缺乏粮草,不出一百天自然就会撤退。到时再以大军追击,必然能够擒获刘备。[1][4]
刘备听说了郑度的计策,很是担心,询问法正如果刘璋果真如此,应该怎么办。法正表示刘璋一定不会采用郑度的计策,无需担心。果然如法正预料的一样,刘璋向属下表示抵御敌人是为了安定百姓,岂能迁居百姓以躲避敌人。刘璋于是罢黜郑度,不采纳他的计策。[1][4]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率军包围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法正写信给刘璋,向他分析形势,如今益州巴东郡、广汉郡、犍为郡都被刘备占领,巴西郡也即将被攻破;刘璋所能倚仗的只剩下蜀郡,如果刘璋不投降,蜀郡的百姓也将遭受战乱之苦。刘璋仅剩下雒城和成都两座城池能抵抗刘备的进攻,在此存亡的关键时刻,不如审时度势趁早投降,以安百姓,以保后嗣。刘璋没有回信。[1][3]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溯江而上,攻占巴郡;同年夏天,刘备攻破雒城,与诸葛亮、张飞等人合兵一处,兵临成都城下。刘备围城数十天,刘璋投降,刘备占据益州。[1][5][13]
当初,刘备兵围成都时,蜀郡太守许靖打算翻墙出来投降,事情败露没有成功。刘璋因为眼下危亡的局势,没有诛杀许靖。后来刘璋投降,刘备因为这件事而看不起许靖,不想任用他。法正劝谏刘备,认为许靖虽然是徒有虚名但没有实际才德的人,但是如今益州才安定下来,任用许靖这种有虚名的人能够让当地士族迅速归附;如果不礼待许靖,反而会被天下人误认为不尊重贤才。刘备听从,于是对许靖愈加厚待礼遇。[1][5]
刘备既定益州,任命法正为蜀郡太守,兼任扬武将军,在外负责治理成都地区的事务,在内则倚仗为主要谋臣。法正掌权后,对过去帮助过自己的人,报答恩德;对过去得罪自己的人,加以报复,还擅自诛杀诋毁自己的几个人。有人向丞相诸葛亮控告法正放纵野蛮,作威作福;诸葛亮却表示,当初刘备在荆州公安时,向北畏惧曹操的强大,向东忌惮孙权的威逼;近处还担心孙夫人制造变故。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法正前来辅佐,数年时间就让刘备攻占益州,得以驰骋天下;法正功勋卓著,难以驾驭制约,又如何能禁止他不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呢。诸葛亮深知刘备信任赏识法正,所以才会这样说。[1][5]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十一月,曹操攻占汉中;次年二月,曹操率大军返回北方,留下部将夏侯渊、张郃镇守汉中。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法正劝谏刘备趁机攻占汉中,他认为曹操一举平定汉中而不乘胜进兵益州,留下夏侯渊和张郃镇守,不是因为其智谋和力量不够,而是北方出现动乱才会匆忙回军。以夏侯渊和张郃的才略,不能胜任统帅之职,如果现在出动大军征讨,必然能够夺取汉中;平定汉中,再蚕食雍、凉二州,开拓疆土,积聚粮草等待时机,就能图谋天下,兴复汉室。[1][6][13]
刘备对法正的谋划深以为然,随即率领诸将进兵汉中,法正作为谋臣随行。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刘备率军从阳平关南渡汉水,沿着山势先前推进,大军抵达定军山(今陕西汉中市勉县南部),依山安营扎寨。夏侯渊率兵起来争夺地盘,法正表示可以全军出击,刘备于是命令黄忠居高临下擂鼓呐喊着发起猛攻,大败敌军,斩杀夏侯渊。曹操听说汉中有失,亲率大军前来救援,听说了法正的计策后,感叹刘备不足以想出这样的谋划,原来是法正教他的。[1][6][13]
同年五月,曹操从汉中退军,刘备攻占汉中;同年七月,刘备晋位汉中王,任命法正为尚书令,兼任护军将军。[1][6]第二年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死后,刘备伤心流泪了好几天,追谥法正为翼侯;又赐封其子法邈为关内侯,法邈后来官至奉车都尉、汉阳郡太守。[1]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决意东征孙权,群臣劝阻,刘备不听。次年六月,刘备在夷陵遭到孙吴大将陆逊火烧连营,大军惨败,只得退守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境内)。诸葛亮常常为此叹息,如果法正还在,必定能劝阻刘备东征;即使东征,也不至于兵败将亡,陷入危局。[1][14]
汉末权臣曹操评价:我收揽天下聪明而有才略的贤能之士,几乎穷尽,唯独没能得到法正这个人。[7]
蜀汉丞相诸葛亮评价:当初主公在荆州公安时,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在当时的情况下,进退两难,法正前来投奔,这才辅佐主公攻占益州,使其得以翻然翱翔。[1]
蜀汉大臣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评价:法正腹中有良策,能够预料世道兴衰,投身在刘备的手下,为他提供建议和咨询,无论是临时考虑还是长期谋划,都能把事情的道理和关键看得很透彻。[8]
晋朝史家张璠评价:刘璋虽然愚弱,但能坚持采纳下属的建议,也算是宋襄公、徐偃王那样的人,不是无道的昏主。张松、法正等人,虽有君臣之义但行为不端,身为臣下而名不副实,进不能明确分析形势发展,如韩嵩、刘先进谏刘表那样;退不能断绝关系直接逃走,像陈平、韩信离开项羽那样,而是首鼠两端,怀有二心,为人谋划却不忠不义,可谓罪臣。[9]
晋朝史家陈寿评价:法正能清楚地看到事情的成败,有奇谋妙算,但是不以品德清白著称。用曹魏的臣僚来对比,法正大概能与程昱、郭嘉二人相当。[1]
晋朝史家孙盛评价:法正擅长谋划迷惑的方法,但缺少高贵优秀的品德风尚,就像战国时期的郭隗那样,并非值得称道的良臣。[10]
宋朝学者萧常评价:庞统和法正分析局势很明白,谋划事情很清晰,同时期的谋臣很少有超过两人的。刘备创建基业,承继大统,实在是依靠两人出力。如果上天能让两人活得更久,与诸葛亮一起辅政,统一天下未尝不可能。可惜,两人都英年早逝。[11]
宋末元初学者郝经认为:当初诸葛亮为刘备谋划三分天下的大计,但是却没能真正实施,是庞统首先帮刘备进入益州,而法正和张松两人帮助成就谋划。庞统和法正两人虽然在道义上有瑕疵,但是智谋不输诸葛亮。如果两人没有早逝,与诸葛亮一起辅佐刘备,蜀汉岂会灭亡。可惜,天不佑汉。[12]
《与刘璋笺》: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刘备进攻益州,率兵围困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法正写给益州牧刘璋的一封劝降书,即《与刘璋笺》,收录在《全三国文》中,《三国志》中也载有全文。法正在信中分析了目前局势,益州三分之二的城池关隘被刘备占领,刘璋困守雒城和成都两座城池,继续抵抗下去只是徒增百姓战乱之苦而已。法正奉劝刘璋认清形势,开城投降。[1][15]
曾祖父:法雄,东汉官员,官至南郡太守。[16]
祖父:法真,东汉名士,号“玄德先生”。[17]
父亲:法衍,东汉官员,官至司徒掾、廷尉左监。[17]
儿子:法邈,蜀汉官员,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封关内侯。[1]
刘备攻打成都时,刘璋部下蜀郡太守许靖将要出城投降,被人发觉,刘璋没有诛杀他。刘璋投降后,刘备因此不任用许靖。许靖才德并非贤能之人,但是在蜀中名气很大。法正于是向刘备进谏:“主公刚刚创建大业,天下的人不可能挨家挨户去说明情况。如果不优待礼遇许靖,天下的人会认为主公轻慢人才。应该敬重许靖,效法从前燕昭王厚待郭隗的事迹。”刘备听从,礼待许靖。[1][5]
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两军交战,形势不利,本来应该立即撤退,但刘备却大怒,不愿退兵,当时无人敢劝谏。战场上箭如雨下,法正于是走上前去,挡在刘备的前面。刘备赶紧喊道:“孝直避箭。”法正回答:“主公你身先士卒,亲自冒着敌军的箭雨飞石进攻,更何况我呢。”刘备这才说道:“孝直,我和你一起离开。”刘备这才下令大军撤退。[18]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法正的生平事迹与正史大体相当,但为了衬托诸葛亮的智谋,演义削弱了法正对刘备攻占益州和汉中的贡献。法正本是刘璋部属,后来与张松、孟达合谋迎接刘备为主。刘备攻占蜀中后,法正被任命为蜀郡太守,公报私仇。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之时,法正劝谏刘备率大军亲征,协助老将黄忠斩杀夏侯渊;刘备晋位汉中王,任命法正为尚书令。[19]
1994年出品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演员时莱群、张民甫分别饰演法正。[20][21][22]
2010年出品电视剧《三国》中,演员张新华饰演法正。[23]
展开
[1]陈寿. 《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七·法正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912-917. ISBN-9787546149042.
[2]袁枢.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卷九·刘备据蜀[M].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年: 7354-7355. ISBN-9787213094767.
[3]陈寿. 《三国志》卷三十一·蜀书一·刘璋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819-821. ISBN-9787546149042.
[4]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六十六·汉纪五十八[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772-777. ISBN-9787807610373.
[5]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六十七·汉纪五十九[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780-782. ISBN-9787807610373.
[6]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六十八·汉纪六十[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789-792. ISBN-9787807610373.
[7](晋朝)常璩. 《华阳国志》(校注)卷七·刘先主志[M]. 成都: 成都时代出版社, 2007年: 281. ISBN-9787807054863.
[8]陈寿.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杨戏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1027. ISBN-9787546149042.
[9]陈寿. 《三国志》卷三十一·蜀书一·刘璋传·裴注:张璠曰[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821. ISBN-9787546149042.
[10]陈寿. 《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七·法正传·裴注:孙盛曰[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915. ISBN-9787546149042.
[11](宋朝)萧常. 《续后汉书》卷第八[M]. 宜家堂丛书, 1841年: 4498.
[12](宋末元初)郝经 撰. 《续后汉书》卷十七 列传第十四[M]. 济南: 齐鲁书社, 2000年: 205. ISBN :7-5333-0697-X.
[13]陈寿.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而·先主传[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834-837. ISBN-9787546149042.
[14]司马光. 《资治通鉴》卷六十九·魏纪一[M]. 第2版. 湖南长沙: 岳麓书社, 2018年: 810. ISBN-9787807610373.
[15](清)严可均辑. 《全三国文》 卷六十 法正[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年: 605-605. ISBN:7-100-02935-X.
[16](南朝宋)范晔撰. 《后汉书》卷三十八 列传第二十八 法雄传[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8年: 465. ISBN :7-80665-974-8.
[17]陈寿. 《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七·法正传·裴注:《三辅决录注》记载[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913. ISBN-9787546149042.
[18]陈寿. 《三国志》卷三十七·蜀书七·法正传·裴松之注[M]. 合肥: 黄山出版社, 2015年: 917. ISBN-9787546149042.
[19]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到第七十七回[M]. 北京: 西苑出版社, 2016年: 235-304. ISBN-9787515105628.
[20]《三国演义》(1994年).猫眼电影. [2023-06-13].
[21]《三国演义》第50集.西瓜视频. [2023-06-13].
[22]《三国演义》第56集.西瓜视频. [2023-06-13].
[23]《三国》(2010年).猫眼电影. [2023-06-13].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4年3月15日
Copyright 2023 fuwu029.com赣ICP备2022008914号-4